淮安很注重吃,所以對於美食很講究
美食主要以淮揚菜為主
著名的如平橋豆腐等
淮安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
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四大菜系
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
素有「佳味之美」之譽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個最具特色的淮安美食
平橋豆腐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一道名菜,屬於淮揚菜,該菜品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其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一定要小心慢用。平橋豆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平橋豆腐絕在兩條:一是用鯽魚腦和雞湯調味,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姑且不論湯口如何,能想到這一點已是匪夷所思、鬼斧神工;其二是成菜上桌後,略帶油脂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江蘇省揚州、淮安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也是在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贊口不絕。該菜的功效為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營養不良調理,產後恢復調理。據《山海經》記載:「湖灌之水,其中多鱔。」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淮安名廚田樹民父子以鱔為原料,可製作108樣佳餚,即著名的「全鱔席」。而軟兜鱔魚則是鱔魚席中的精品。「兜」字是指以前餘鱔時將鱔魚裝布兜,再經精加工。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軟兜長魚「被評為江蘇十大經典名菜。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是江蘇省著名的傳統小吃。
文樓湯包其餡心全部由湯製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包。湯餡選料嚴謹,工藝獨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張湯滿而不溢,肥厚鮮美,別具一格。
盱眙龍蝦是淡水龍蝦,又稱克氏螯蝦,一般在盱眙境內的陡湖、洪澤湖、天泉湖、貓耳湖、天鵝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生長、繁育,是中國重要的水產資源,被列入中國農業入世後的戰略發展規劃。該種群發展特別快,尤其是每年的5—9月份更是生長旺季,已成為優勢種群。
盱眙龍蝦體色紅亮,富有光澤;體表乾淨無汙物,活力強;肉質鮮嫩、肥碩飽滿。從中醫的角度看,盱眙龍蝦具有清熱解毒、強身健體等功效,是一種色、香、味、營養俱佳的美味保健食品。
2009年06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盱眙龍蝦」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9年11月,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陽春麵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高郵、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揚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
出名的有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揚州陽春麵等等。
蓋澆面又叫澆頭面,是屬於漢族的一種麵食,原本是鎮江的美食,但是在淮安得到了發揚光大,各種品類百花齊放,在淮安最受歡迎的特色是黑魚蓋澆面和長魚蓋澆面。
獅子頭是中國江蘇省揚州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餚。傳說獅子頭做法始於隋朝,是在隋煬帝遊幸時,廚師以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菜,據說原名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國公韋陟的家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斬肉四道名菜,令座中賓客嘆服,葵花斬肉被改名為獅子頭。此菜口感軟糯滑膩,健康營養。
茶饊(ca sa又讀san),是江蘇知名傳統點心,其中以淮安茶饊最富勝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1983年淮安茶饊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採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製而成,其色澤嫩黃,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具風味。
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嶽,故又名「嶽家茶饊」,又因為嶽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
"活魚鍋貼",漁家稱"小魚鍋塌",是洪澤湖漁民在長期的湖上生活實踐中,在眾多的因湖而宜的飲食習慣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名餚。
正宗的湖上漁家"小魚鍋塌",魚是"小魚",通常體長一二寸,鍋是鐵鍋,急火燒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較稀,貼在鍋邊總要往下墜,就"塌"下來了,熟後上簿下厚,故叫"鍋塌"。
[傳遞價值 分享智慧]
實戰丨創新丨專業丨地氣
微信號丨chjh-wx
商務合作丨13522574668
投稿丨chuanhuijiahe@chjhzg.com
關注傳慧嘉和,更多精彩分享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