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像
原文刊載於《北京晚報》2020年5月2日第16版《五色土·知味》副刊。
作家汪曾祺先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多才多藝,不但寫出了獨具風格的小說、散文、劇本,還擅長書畫、會唱崑曲,而且特別精於烹飪菜餚、品賞飲饌。他一生遊歷很廣,嘗遍天南海北的美食,涉筆成趣,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汪曾祺先生是江蘇高郵人,對家鄉的飲食最難以忘懷。高郵舊屬揚州府,與淮安府近在咫尺,民俗風情、說話口音乃至飲食習慣都很相似。淮安是淮揚菜的發源地,汪先生津津樂道的魚類、雞鴨、野菜、蔬果、鹹菜、炒米等各種高郵食物在淮安都很常見,做法也差不多。
汪曾祺繪家鄉的茨菇——水鄉賴此救荒
汪先生與淮安有緣分。民國時期他家在高郵城裡開了兩家中藥鋪,店裡從掌柜到夥計,僱的都是淮安人,汪先生對他們很熟悉,曾拿他們當人物原型寫入小說《異秉》。上世紀八十年代拍過一部很受歡迎的電視系列紀錄片《話說運河》,其中淮安那一集的解說詞是汪先生寫的,娓娓道來,如說家常。更重要的是,汪先生高中期間曾經在淮安中學借讀半年,吃過半年淮安飯,大飽口福,晚年在文章中反覆提到,不吝讚美之詞,令我這個淮安人頗感與有榮焉。
汪曾祺繪鱖魚與蔥蒜、辣椒
淮安與高郵都是著名水鄉,依臨京杭大運河,水產豐富,都喜歡吃魚。所有魚中,最重鱖魚。當地稱為「鯚花魚」,汪先生《鱖魚》一文考證「鯚」字(音季)當作「罽」,指魚身花紋宛如古代的雜色織物,還說:「鱖魚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細,軟,鮮。清蒸、幹燒、糖醋,做松鼠魚,皆妙。汆湯,湯白如牛乳,濃而不膩,遠勝雞湯。我在淮安曾多次吃過『幹炸鯚花魚』,二尺多長的鱖魚入大鍋滾油幹炸,蘸椒鹽,吃了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張岱所說:『酒足飯飽,慚愧慚愧!』」
《魚我所欲也》所記更詳:「一九三八年,我在淮安吃過幹炸鯚花魚。活鱖魚,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鍋中炸熟,外皮酥脆,魚肉白嫩,蘸花椒鹽吃,極妙。」
紅燒鱖魚
家父很會做鯚花魚,我從小愛吃,紅燒、糖醋、清蒸都沒少吃,卻從來沒吃過幹炸的。炸兩三斤重的魚需要大鍋熱油,一般家裡難以置辦,不知道現在當地的飯館還有沒有這道菜。
淮安廚師最善於烹製鱔魚,清朝時候就有著名的「長魚席」,一百多道菜品都用鱔魚做成。汪先生顯然對此了如指掌,在文中寫道:「淮安人能做全鱔席,一桌子菜,全是鱔魚。除了烤鱔背、熗虎尾等等名堂,主要的做法一是炒,二是燒。鱔魚燙熟切絲再炒,叫做『軟兜』;生炒叫炒脆鱔。紅燒鱔段叫『火燒馬鞍橋』,更粗的鱔段叫『悶張飛』。制鱔魚都要下大量姜蒜,上桌後灑胡椒,不厭其多。」
軟兜長魚
鱔魚形長如蛇,味道極美。淮安的鱔魚菜水準之高,遠非其他地方所能及。最具代表性的「軟兜長魚」以整條鱔魚入高湯焯熟,將脊背單獨劃開,下旺油鍋爆炒數十秒即起鍋,又嫩又滑,口感奇妙,足以秒殺常見的炒鱔糊之類。如汪先生所言,鱔魚燒好上桌,內行食客需自加大量胡椒粉,更添鮮香。
《肉食者不鄙》寫到獅子頭:「獅子頭是淮安菜。豬肉肥瘦各半,愛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細切粗斬』,如石榴米大小(絞肉機絞的肉末不行),荸薺切碎,與肉末同拌,用手摶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鍋略炸,至外結薄殼,撈出,放進水鍋中,加醬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湯放入深腹大盤。
獅子頭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與之相比。
周總理在淮安住過,會做獅子頭,曾在重慶紅巖八路軍辦事處做過一次,說:『多年不做了,來來來,嘗嘗!』想必做得很成功,因為語氣中流露出得意。
我在淮安中學讀過一個學期,食堂裡有一次做獅子頭,一大鍋油,獅子頭像炸麻團似的在油裡翻滾,撈出,放在碗裡上籠蒸,下襯白菜。一般獅子頭多是紅燒,食堂所做卻是白湯,我覺最能存其本味。」
清蒸獅子頭
周恩來總理祖籍紹興,出生於淮安,吃家鄉菜長大,解放後主持安排人民大會堂開國第一宴,據說便以淮揚菜為主,並從淮安徵召了一批廚師進京。很少有人知道周總理居然還會做老家的名菜獅子頭——治大國之餘,也能烹小鮮,令人佩服。
做獅子頭的訣竅在於不能用絞碎的肉末,只能用純手工把肥瘦兼具的肉塊切成細小的肉丁,否則滋味大減。梁實秋先生是北方人,其《雅舍談吃》寫到獅子頭,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汪先生喜歡吃蘿蔔,在《蘿蔔》一文中列舉了南北各地許多蘿蔔品種,洋洋大觀,其中提到:「我在淮安第一回吃到青蘿蔔。曾在淮安中學借讀過一個學期,一到星期日,就買了七八個青蘿蔔,一堆花生,幾個同學,盡情吃一頓。後來我到天津吃過青蘿蔔,覺得淮安青蘿蔔比天津的好。大抵一種東西第一回吃,總是最好的。」
淮安青蘿蔔
淮安人習慣拿青蘿蔔當水果吃,價錢很便宜,路邊小攤常有賣的,切成幾瓣,灑點水,清清爽爽,很誘人。從前常有人在澡堂子裡面舉著盤子兜售,泡完澡,吃兩瓣青蘿蔔,渾身通暢。這種青蘿蔔別處也有出產,比如汪先生所說的天津青蘿蔔就是北方有名的沙窩蘿蔔,俗稱「賽鴨梨」,比淮安的青蘿蔔個頭大,但甜脆程度似乎有所不及。
汪先生後半生久居北京,思鄉心切,尤其掛念家鄉的美食。我也在北京住了許多年,淮安風味的鯚花魚、鱔魚、獅子頭和青蘿蔔都不容易吃到,只好屢屢重溫汪曾祺先生的舊文,聊以解饞。
(文字系原創,插圖源自網絡,特此致謝)
【蓴鱸舊夢·相關閱讀】
蓴鱸舊夢 | 魚湯的滋味
蓴鱸舊夢 | 關於東南大學飲食的碎片記憶
蓴鱸舊夢 | 雞湯上綻放的蓮花
蓴鱸舊夢 | 我在故宮吃文物
蓴鱸舊夢 | 苦瓜清妙
蓴鱸舊夢 | 只要有螃蟹可吃,菊花完全可以不賞
蓴鱸舊夢 | 最香還是那盤炒雞蛋
歡迎關注十一貝子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