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淮安

2021-02-27 今日淮安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字「今日淮安」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小優小惠微信號xyxh88關注小優小惠公眾微信,免費獲取肯德基、麥當勞、永和大王等品牌商家電子優惠券,到店出示即享優惠!

第一章 淮揚一方

以前人們說到中國的四大菜系,那就是川魯粵淮,其中的淮揚菜是唯一以非省名命名的菜系。後來,按照一般的說法,把淮揚菜歸入了江浙菜,形成新的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江浙菜。不過,淮揚菜的鼎盛歷史可不能抹殺。

淮揚菜,是淮安、揚州、鎮江三地風味菜的總稱,其中淮安、揚州都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了「中國淮揚菜之鄉」的名譽。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自從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挖邗溝(京杭大運河中最早有確切紀年的一段),溝通了淮安與揚州的水運,淮揚菜便開始逐漸出現並發展。由於古代運河漕運的重要,位居運河沿線關鍵位置的淮安、揚州在隋唐時就成為了商業都市,分別形成了淮菜和揚菜兩個小菜系。後來兩個菜系融合,加上時代的不斷發展,龐大的淮揚菜系就產生了。

明清時的淮安,是運河的漕運中心,河道官員雲集,也帶來了各地的廚子。淮安當地從事廚藝的人也數目繁多。在交流與融合中,淮菜的內涵被極大地豐富了。當時淮安的官員調離,都要帶上一兩個廚子走,向上級獻禮也有送淮安廚子的。

要說淮安最出名的一道菜,「軟兜長魚」絕無爭議。一是因為「長魚」實在是淮安人的最愛。所謂「長魚」,普稱黃鱔、鱔魚,以江淮地區的鱔魚為佳。淮安曾有廚子可以用鱔魚的各個部分做出108道菜,稱為「全鱔席」,為淮揚菜中的經典宴席。二是因為「軟兜長魚」有「共和國第一菜」之稱。新中國成立前夜舉辦的開國第一宴,以淮揚菜為主。當時從淮安選調了兩個廚子進京,帶去了淮安的鱔魚。「軟兜長魚」是作為第一道菜上桌的。

所謂軟兜,有「三兜」之說,一兜是指古代氽制長魚,將活長魚用紗布兜扎,放入帶有蔥、姜、鹽、醋的沸水鍋內,氽至魚身捲曲,口張開時撈出。取其脊肉烹製。二兜是指成菜後魚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夾起,兩端一垂,猶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帶。三兜是指食用時可以用湯匙兜住。故名「軟兜長魚」。

與「軟兜長魚」並稱「淮炒雙峰」的是另一名菜「白炮蝦仁」。該道菜的原料是運河或洪澤湖產的白條蝦,屬淮安特產。該蝦對於環境的要求還很高,當年開國第一宴就是因為淮安運去的白條蝦死亡過多,因而「白炮蝦仁」與開國第一宴失之交臂。

現代的淮揚菜,來自鄉鎮的也有不少。欽工肉圓就是其中之一。欽工肉圓出自淮安欽工鎮,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什麼?當地有民謠是這麼說的:「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欽工肉圓取材講究,做法精細,因而彈性十足。記得以前看過其廣告,就是把肉圓摔到桌上可以蹦起很高。其韌性可見一斑。

平橋豆腐是另一來自鄉鎮的淮揚名菜。它起源於淮安的一座古鎮:平橋鎮。別看豆腐有什麼特別,平橋豆腐裡還添加了雞肉丁、香菜丁、香菇丁,還有螃蟹的黃、鯽魚的腦這類鮮美之物。上桌後看似不冒熱氣,實質還是很燙的,需要小心品嘗。

還有一道「朱橋甲魚」。甲魚就是俗稱的「王八」, 蛋白質含量高,並含多種維生素及胺基酸,味道鮮美,兼有雞、牛、羊、豬、魚肉三味,四周裙邊肥嫩柔軟,可與海參比美,為筵席之珍品。朱橋燴甲魚選用大甲魚、海參、魷魚、冬筍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它以其味鮮爽口、香氣四溢、肉質鮮嫩、別具一格而出名。選用龜形蓋碗裝上精燴甲魚,食後能調理身體、安定神經、去除體內溼氣、預防四肢浮腫之功效。故又名「老龜獻壽」。

碼頭羊肉也是不得不說的。碼頭鎮是淮安僅次於河下的古鎮,大將韓信的故鄉。其羊肉湯與北京的涮羊肉,新疆的烤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饃並稱中國羊肉四絕。

淮安的湯包可謂一絕,個人覺得淮菜裡面可以排第二。朱自清先生在《說揚州》中說:「北平淮揚館子出賣的湯包,誠哉是好,在揚州卻少見;那實在是淮陰的名產,揚州不該掠美。」文中的淮陰即為淮安的舊稱。可見淮安的湯包是淮揚菜中的佳作,而且是淮安當之無愧的特產。

淮安的湯包,又以文樓為最。文樓的蟹黃湯包,起源於道光年間。用水調面,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包子可是一門學問,資歷淺的廚師都做不來,容易捏破。需要有經驗的老廚師小心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嘴開口,再吸入湯汁,湯鮮美可口。現在遊客去吃文樓湯包,都會配以吸管,小心吸食包中的湯餡,再品嘗麵皮的美味。

說一個淮揚菜中的點心,那就是「淮安茶饊」。淮安茶饊又以嶽家茶饊最為著名,其店鋪坐落於淮安最負盛名的古鎮河下。茶饊是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適量的雞蛋、清油和面,然後反覆揉壓,搓成粗條,捻成麵團,搓成或抻成由粗細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構成環壯物放入油鍋炸至棕黃色即成。茶饊營養豐富,清代一度作為官員上貢的貢品,1930年選赴巴拿馬參加世界特產大會獲獎。

這裡最後再來介紹一道「開洋蒲菜」。蒲菜是長在水邊的植物,類似於蘆葦之類。我原以為蒲菜是淮安的特產,後來到了濟南,發現大明湖周圍也吃蒲菜。我也品嘗過,做法和味道與淮安蒲菜大不相同。淮安的蒲菜味道,還是獨樹一幟的。

傳說當年巾幗英雄梁紅玉率兵抗金,鎮守淮安,被金兵長期圍困,在內無糧草、外無軍援的情況下,偶然發現馬食蒲莖,因而取蒲菜代食,解決了糧食盡絕困境,軍民同心協力,終於打敗了金兵,故淮安民間又稱蒲菜為「抗金菜」。

淮安的蒲菜又以天妃宮出產的蒲菜最為鮮美,營養豐富。每年還沒成熟,就已被各大酒店預訂一空,價格也是抬到了很高。在蒲菜上市的季節,淮安家家戶戶都會以蒲菜作為家常菜之一,雖然做法沒有正規的淮揚菜那麼精細,但也確實是淮安特色。

第二章 佳餚層出

即使是在淮揚菜之外,淮安也出了許多著名的佳餚,為遊客所喜愛。

其中最著名的應當是盱眙龍蝦了。盱眙龍蝦的原料原產於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南京傳入盱眙,並且很適應盱眙當地的環境,很快繁衍開來。盱眙龍蝦之所以有名,與它的烹製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它的配料選用十三香(數十種中草藥組成),龍蝦上桌時用面盆裝盛。近年來藉助於「國際龍蝦節」的成功舉辦,盱眙龍蝦已然走向世界,名聲大振。盱眙也形成了獨特的龍蝦文化,有「蝦都」的美稱。

高溝捆蹄,起源於淮安漣水縣高溝鎮。以幹的豬小腸衣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 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 包裝草、橙皮、砂蔻、豆仁、火硝、黃酒、冰糖、精鹽、味精、蔥姜、麻油、醬油等18種輔料,精心制怍。從開始到結束,要經過10多道工序才能製成成品,色澤醬紅,鮮嫩可口,鹹辣香甜。

漣水縣還出了一種名吃:漣水雞糕。在淮安,雞糕經常被選作做菜的配料。雞糕以雞胸脯肉為主料,配之以適量的鮮蝦仁、雞蛋、山藥、豆粉、蔥薑汁等輔料,加上十多種調味品製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雞胸脯肉與噘魚肉放在清水裡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潔白如玉,然後撈起晾乾斬成肉泥把雞蛋清放在肉泥裡,再把撲碎的山藥、鮮蝦仁與鮮粉及調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攪拌使之均勻,成為粘性較強的白色糊狀,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籠上備蒸。將蛋黃放人備留的少許肉湖內攪拌,成為黃色糊狀,再均勻地攤在籠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卻後即成雞糕。雞糕軟糯可口,很適合小孩子和老年人食用。

淮安位於我國第五大淡水湖洪澤湖旁,自然也少不了湖鮮。洪澤縣的活魚鍋貼算是最出名的了。活魚鍋貼出自漁民的家常生活,漁民將活魚洗淨後下鍋煮製,同時將生面按貼在鍋沿四周,做成「鍋貼」,俗稱「一鍋熟」。吃時先把鍋底魚湯撩在鍋貼上,然後再食用,風味獨特。

第三章 淮人家常

淮安位於古淮河岸邊,中國南北分界線上,因而淮安人的日常飲食兼具南北特色。就主食而言,淮安人基本食米飯,但在晚餐等時候,也以饅頭、麵條之類的麵食為輔餐。因為對於別人家的家常菜不太了解,這裡就以我家為例,介紹一些我覺得還是有些特色的家常菜。這些菜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不過我覺得淮安本地的做法還是有些特色的。

我本人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豌豆苗了。淮安本地人稱之「豌豆頭」。豌豆苗取剛發芽的豌豆的嫩梢和嫩葉,可以煮湯也可以燒制,小小的豆苗中充溢著豌豆的清香,實在是素菜中的佳品。

淮安人也有吃莧菜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每到佛教界所說的觀音誕辰日,家裡的老人總要燒一道莧菜,作為一種節日習慣。燒出來的莧菜湯汁是紫紅色的,吃飯時夾至飯碗中,一碗米飯也就被染成了紫紅色,小時候還常常為此驚奇不已。

淮安人也喜食藕夾。雖然藕夾到處都有,但是來到山東後發現這裡的藕夾做得有些粗放。淮安人做的藕夾切片較細,肉餡較足,麵皮較薄,也常常使得在外地的我想念不已。

淮安街頭偶爾也能見到賣小菜的。寶塔菜是我覺得比較有特色的一種菜,因其形狀像寶塔而得名。寶塔菜醃製成鹹菜後是稀飯的絕佳搭檔。

稀飯的絕佳搭檔還有蘿蔔乾。我們家吃的蘿蔔乾都是我媽媽自己醃製的,每年到了蘿蔔上市的時候家裡都會買進一大袋蘿蔔,切塊後配以醬料醃製,醃製完了用線串起,掛在陽光下曬,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切成小塊,拌上辣椒醬,實在也是民間美味。

我們家除了醃製蘿蔔乾,也會醃製大蒜,泡在配置的醬湯中,放入密封的罐子,過了一段時間就可以食用了,一般也是作為稀飯的配菜食用。

稀飯還可以和醬豆子搭配。醬豆子用黃豆醃製,又軟又鹹,也是淮安老百姓喜愛的小菜。

以前淮安還會有走街串巷吆喝「香乾臭幹」的,就是五香豆腐乾和臭豆腐乾。家裡買回去後拌上自製的辣椒醬,就當做晚飯的小菜。

第四章 街頭小吃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被大人們帶到老淮陰的東西兩大街吃小吃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這些小吃多不是淮安特產,但在老淮安人的心中還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小時候東大街有一處賣八寶粥和米糕的,正巧當年我在附近上幼兒園,放學回家的時候會被大人們帶來這裡。當年的小吃還很實在,五毛錢一大碗八寶粥,喝完都覺得肚子脹。再嘗上兩三個米糕,一頓飯就解決了。這種米糕呈圓臺形,似乎也是這一帶的特色。每年到了重陽節的時候,一些年紀有些大的商販便會出來賣這種米糕,還給顧客送上自己糊制的小彩旗,這是一種獨特的風俗,可惜近些年越來越難見到了。沒找到圓臺形米糕的圖片,暫用這幅代替:

說到淮安的街頭小吃,不得不提「老淮安豆腐腦」。記得當年滿大街都能聽到商販小喇叭裡一陣一陣的「老淮安豆腐腦」。淮安的豆腐腦是鹹的,這點與北方相似。選用的豆腐鮮嫩滑爽,實在是難得的街頭佳作。

小學的時候學校周圍有一處賣梅花糕的,鋪主是一個跛腳的叔叔。梅花糕是無錫、南京一帶的小吃,傳到了淮安。梅花糕因其形像梅花而得名,選用上等麵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註上麵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梅花糕又甜又香,是我童年難得的回憶。

一頓普通的早飯可以去吃辣湯和牛肉包。辣湯雖名為辣,其實並不是很辣,裡面加入了海帶、麵筋、豆腐皮(淮安人稱「千張」)、粉絲等,促進食慾。至於牛肉包,是一個有些方方正正的包子,裡面包入牛肉餡,在鐵板上炸制而成。這兩個小吃經常一起搭檔,為淮安人早餐的一大選擇。

如果早餐想吃頓好的,就可以選擇長魚面或長魚炒麵。之前說過,長魚即鱔魚,是淮安人的最愛,是運河與洪澤湖的特產,除了淮揚菜中聞名的「軟兜長魚」,淮安人也把長魚用做面的配料。不管是長魚面還是長魚炒麵,就是一個字:鮮!

如今的淮安,小吃多集中到了師專路。這條路就是小吃一條街,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每到飯點,這裡就是人擠人的場面。師專路上的小吃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我聽說過的較為出名的有:戰鬥雞排、魷魚卷和脆皮臭幹。

第五章 美味傳揚

在當代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一種文化能否成功的傳播,已經不再僅局限於文化本身的魅力,而是越來越取決於該種文化衍生的文化產業發展得如何。淮安有著豐富的美食文化,卻在當代的文化產業發展競爭中處於弱勢。為此當地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自從2000年7月起,淮安市盱眙縣舉辦「中國龍蝦節」。從第二屆起,「中國龍蝦節」就已經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聯辦,造成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雖然後來全國各地舉辦龍蝦節的不在少數,但是影響力能跟盱眙龍蝦節媲美的還真沒有。從第八屆開始,盱眙龍蝦節升格為「國際龍蝦節」,開始在外國的一些城市舉辦慶祝活動,吸引了不少外國人的關注。為此盱眙有了「蝦都」之稱。我在去年去過一次盱眙,街頭洋溢著濃烈的龍蝦文化。城市雕塑、各個餐館、建築外觀乃至電視臺圖標,都融入了龍蝦的創意。為了形成品牌效應,盱眙縣註冊了統一的龍蝦商標,供各餐館使用。統一的品牌使得盱眙龍蝦進一步為人們所熟知。

每年龍蝦節都會附帶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比如在第一屆,就已經在龍蝦節期間融入了鐵山寺、明祖陵和洪澤湖的旅遊推介活動。2011年,盱眙更是將「紅樓夢世界」文化產業園這一大型項目引入,可以預見,盱眙必將成為名聞遐邇的旅遊強縣。

關於淮揚菜的推廣,也在努力進行著。自從2002年起,淮安市市區舉辦「中國淮揚菜美食文化節」活動。與盱眙國際龍蝦節相比似乎有些遜色,不過其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每年的美食文化節都會舉辦文藝演出,還會舉辦巡遊等活動。自從第五屆起,每年的美食節期間淮安都會舉辦臺商論壇,吸引了一大批臺商入駐,使得淮安成為大陸第四大臺商聚集地。淮安在臺灣的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一項調查,臺灣人最想居住的大陸城市,淮安爆冷位居第七,擊敗廈門、南京,可見淮安的宣傳工作還是很成功的。

要說這個節日有什麼不足,我想就應該是與淮安本地老百姓互動不足。雖然近幾年美食節開幕晚會移到了一個市民公園舉辦,但是這還不夠。淮揚菜美食文化節還是一區包辦的,對於市區的其他區老百姓來說,又感覺有距離。近來看到有市民提議,淮揚菜美食文化節應當由淮安各個區輪番承辦,我認為這是必要的。

淮安還建有淮揚菜文化博物館。2009年,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建成開放,作為當年淮揚菜美食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淮揚菜文化的推廣中,地域矛盾不可避免地顯露了出來。在淮安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建成開放三個月後,揚州的淮揚菜博物館也建成開放,以示回應。揚州方面有一種聲音,就是淮揚菜原稱「維揚菜」,淮揚菜根在揚州。事實上,淮菜、揚菜都是淮揚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淮揚菜的一些經典菜餚所用的特產也通常是一地的專有,任何一地想要獨佔淮揚菜都是不現實的,因為沒有一個地方有實力孕育出如此龐大的淮揚菜系,能夠與以省份命名的菜系齊名的淮揚菜,絕對不是某個地級市憑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有些遊客在揚州吃飯時就感到奇怪:諸如軟兜長魚、白炮蝦仁之類的名菜為什麼吃不到?因為這是淮安的特產。淮揚自古一家親,淮安與揚州,應當以淮揚鎮高鐵的建設為契機,加強兩市合作,共同推廣淮揚菜文化,而不是自相爭鬥,非要決出個先後來。相信兩市的合力能夠使淮揚菜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聚焦] 舌尖上的淮安
    第三章 淮人家常淮安位於古淮河岸邊,中國南北分界線上,因而淮安人的日常飲食兼具南北特色。醬豆子用黃豆醃製,又軟又鹹,也是淮安老百姓喜愛的小菜。以前淮安還會有走街串巷吆喝「香乾臭幹」的,就是五香豆腐乾和臭豆腐乾。家裡買回去後拌上自製的辣椒醬,就當做晚飯的小菜。
  • 【舌尖上的淮安】淮安是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江蘇省揚州、淮安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也是在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贊口不絕。該菜的功效為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營養不良調理,產後恢復調理。據《山海經》記載:「湖灌之水,其中多鱔。」
  • 2020淮安「淮味千年」品牌農產品推廣展銷會在寧舉行
    自2018年「淮味千年·香約南京」取得圓滿成功後,一年一度的「淮味千年」品牌農產品推廣展銷會就成了南京市民念念不忘的「舌尖上的幸福」。12月11日-13日,2020淮安「淮味千年」品牌農產品推廣展銷會如約而至,在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開展。
  • 由王鳳姐的茄鯗,想起了「舌尖上」的蒲菜
    因笑向賈母王夫人道:『你們府上也都想絕了,吃碗湯還有這些樣子。若不說出來,我見這個也不認得這是作什麼用的。』」如果不是薛姨媽謙虛的話,以薛家皇商身份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玩意兒,可見得確實是稀罕物。後面鳳姐兒的解釋,證明了我的猜想。
  • 淮安高新區打造半導體產業世界「芯」地圖上「芯高地」
    在本次合作懇談會上,淮安高新區籤下半導體上下遊億元以上項目共計22個,總投資295.2億元,外資9億美元。其中,超百億元項目1個,智芯小鎮總投資額150億元;東博資本、光騰光學攝像頭鏡片等超10億元的項目8個。
  • 淮安人的「高鐵夢」(張迪)
    幾年前,我在武漢上大學時,要先從淮安坐客車到南京,再從南京坐動車到武漢,早上從家出發,直到晚上才能到達學校,一天的時間,都花在了路上。旅途中的疲憊,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時,心疼我的媽媽常念叨著:「如果高鐵能通到淮安,那該多好啊!」這便是淮安人的「高鐵夢」。
  • 春約淮安,遇見最美風景!淮安吹響春天旅遊「集結號」
    春約淮安,遇見最美風景!由我市旅行社負責人、金牌導遊、遊客代表組成的團隊,開展了「春約淮安,遇見最美風景」踩線採風和體驗活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開啟這份春約之行。 在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各遊覽點、金湖宏源國際大酒店就餐點,工作人員的暖心提醒和周到服務,讓「春約淮安」之旅顯得格外溫馨。
  • 淮揚軟兜 淮安味道
    、淮安的長魚、淮安的麵條師從淮安人氣最旺的老店給大豐人另一種早茶新體驗(早市 午市 晚市 均有面吃)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大豐吃貨達人」官方抖音大豐最地道的淮安風味早茶江蘇有名的鱔魚吃食很多,鮮嫩可口的淮安軟兜便是其一。為了保證能做出淮安風味,不僅廚師長是淮安人,就連食材裡的麵條和野生長魚也是每天從淮安運來。不僅如此,堅信味道才能留住顧客,所以只選用野生長魚的脊背肉。
  • 淮安人吃野菜
    這些有關飲食饗宴的生花妙筆般的描寫,既體現了作者對鮮嫩素食的真心愛好,也印證了明朝淮安地區物產富饒、飲食佳美的歷史事實,更重要的是這些描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淮安地方的風俗民情。 在第十回中,有一闋《鷓鴣天》詞寫漁翁飲食的:「仙鄉雲水足生涯,擺櫓橫舟便是家。活剖鮮鱗烹綠鱉,旋蒸紫蟹煮紅蝦。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更可誇。嬌藕老蓮芹葉嫩,慈菇茭白烏英花。」
  • 老淮安實探!如果你想認識淮安,一定要來這裡!
    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的餘溫尚未散去,據官方數據,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單日瀏覽量最高峰達3萬人次(數據來源:無線淮安)。據小編實探,淮安各大旅遊景點仍有遊客駐足。其中,坐擁淮安80%景點的淮安區,較節假日的爆滿,平日客流量就很穩定。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探探這個淮安人口中的「老淮安」板塊的核心區——上坂街歷史街區。
  • 淮安境內新設黃樓(淮安南)站!
    第二次環評最新的改變是淮安多了一個站   黃樓(淮安南)站 看看黃樓站的位置就知道,黃樓站設置有寧淮高鐵和徐宿淮鹽鐵路的聯絡線,如果不設黃樓站,今後從鹽城往南京方向的動車將會直接跨越淮安(除非去淮安東換向),因此黃樓站的作用相當於設立一個淮安南站,預計建成以後會更名為淮安南。 黃樓站位置圖(僅供參考)▼
  • 淮安:緣聚青春 團委變「紅娘」
    2018年以來,團淮安市委累計舉辦各類青年交友聯誼活動近160場,參與青年達兩萬人,最終走入婚姻殿堂的達500對。「努力讓每一位青年人才安居淮安。」團淮安市委書記何喆說,淮安團組織還將進一步推動活動實現精準化、貼心化、常態化,為淮安打造「近悅遠來」的青年人才環境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撐。
  • 淮安東嶽廟會
    點擊淮安人網微信關注我喲☀ 推送淮安本土文化,身邊新鮮事,新聞爆料、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淮安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聚焦】「2017淮安周」在臺北開幕
    20日,「2017淮安周」在臺北開幕。兩岸工商界近200名代表參加活動開幕式。開幕式上,兩岸嘉賓共同推動象徵兩岸交流合作的推桿,伴隨著「緣牽兩岸,築夢淮安」八個大字的光影呈現,今年的「淮安周」活動正式開啟。
  • 孫悟空講的淮安話
    到了魯迅先生指出《西遊記》的作者是淮安人吳承恩以後,這個問題再沒有人提起了,而且似乎也沒有提出這個問題的必要了。但是,吳玉搢、阮葵生等人的說法,並沒有多少說服力。因為他們沒有進行正面論述,沒有具體地指出,哪些是淮安「吾鄉方言」,哪些方言是外鄉人不盡理解的。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孫悟空講的淮安話。這些話當然不全是孫悟空所「講」,也包括對他行為舉止的描述詞語等。
  • 《三遂平妖傳》與淮安
    據說《三遂平妖傳》裡有關於淮安的文字。於是從書櫥中找出這本書,翻翻看看。這是一部以神怪故事的形式演述北宋仁宗時鎮壓胡永兒、王則夫婦所領導的農民起義的小說。我看的是二十回版本。其中不少民間故事傳說,語言質樸,風格與宋元話本相近。它與流行的馮夢龍增改的四十回本有很大不同,是海內孤本。
  • 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
    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2021年1月11日,江蘇淮安,小學生滾輪胎比賽。
  • 從上海到淮安高鐵最多3小時,這份淮安2天1夜遊玩攻略,建議收藏
    最近又有一段高鐵通車,連鎮高鐵淮安至丹徒段正式開通運營了,原來從上海到淮安要坐6個小時大巴,現在只要3個小時高鐵,單程票價187元,超級方便。上海鐵路局的上鐵國旅開設了上海到淮安的高鐵旅遊線路,而我就是這300人旅遊團裡的一員,第一次走進淮安,來了一次兩天一夜的周末遊。
  • 淮安epe泡箔粘貼用哪種膠水
    淮安epe泡棉粘貼用哪種膠水淮安epe泡棉是一種新型環境保護的包裝材料,廣泛運用於汽車座墊、靠枕、電子電氣、儀表設備、電腦上等。而為了更好地能夠能夠更好地切合商品外觀設計開展無間隙維護,淮安epe泡棉也隨著問世,淮安epe泡棉是按獨特規格型號經裁剪,衝壓模具,黏貼後成獨特的樣子。那麼,黏貼淮安epe泡棉用哪種膠水?
  • @吉田三上,你新鮮了整個淮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間有故事的店鋪 據說,每個烘焙人都有一個終極夢想:開一家店它的樣子只屬於它的創造者大到裝修風格、小到刀叉碗碟全部都是那個烘焙人腦海裡該有的模樣於是,2018年5月,吉田三上在淮安頤高廣場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