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想就先叫一份粵菜外賣!

2021-02-17 愛上紀錄片

在國產電視劇裡,我們早已習慣男女主角在愛情的時光機裡來回穿越,今天小編推薦大家一部有趣的BBC美食紀錄片《毛毛騎手亞洲美食歷險》。

主演: 西蒙·金 / 戴維·邁爾斯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首播: 2014-02-13
集數: 6 | 單集片長: 60min

它不同於傳統的紀錄片在於,它是由兩位距離中國6000英裡外的英國人在亞洲尋覓各種美食的歷險記,比起歷險記的說法,或許穿越劇更恰當。

當你聽到你熟悉的食材用英文說出來,你身邊所熟悉的人物被奇怪的稱呼代替,你所處的空間突然多了兩頭自稱來自英國的「咕嚕牛」時,你會發現,原來美食的穿越劇原來可以這麼美妙!

第一集講毛毛騎手為了尋找粵菜的蹤跡,騎車來到香港,毛毛騎手會把大排檔的大炒鍋比喻成「噴氣式發動機」,把花椒比喻成「廚房裡的局部麻醉」,把魚蛋看作是「魚肉做成的麥麗素」,他們還覺得飽滿的半透明蝦餃像「佩內洛普 科魯茲」,把西多士喊作「法國吐司」,把竹竿壓麵團的動作比如成「牛仔騎術」。

該紀錄片值得一看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接地氣,它不去老字號,也不去米其林,它只去人氣最旺的大排檔和小吃店。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卻有著超過60年的歷史。

(有多家大型跨國銀行)

(而周邊的小巷裡就是傳統的小食攤)

(它們遠勝於城裡某些最地道的粵菜)

(這些名叫大排檔的露天攤檔)

(今天 他們為忙碌的辦公室職員們)

(準備著最完美的午餐定食)

 

甚至,愛吃咕嚕肉的「咕嚕牛」來到了一戶6口人居住的狹小的公租房的香港工薪階層的家庭,品嘗香港普通家庭的美食。

(很高興見到你們)

(還有今天會用到的炊具)

(一位矮小的中國老奶奶旁邊炒過菜)

(她一定覺得咕嚕牛擠在廚房裡)

(這位70歲的老人一刻也沒停)

(她每晚做到5到6種不同的炒菜)

(她把東西藏得到處都是 聰明)

(我現在覺得自己確實是身在香港了)

(還是在一個很小很小的空間裡)

(但每一鏟一匙慢慢都是愛與關懷)

吃完飯,兩頭咕嚕牛走到夜市,一邊找人算命,一邊吃小吃。

(在香港,每天會消耗3.7億顆魚蛋)

(這些魚蛋用碾碎的白魚製成)

(是一種便宜的包餡小吃)

(最早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

(大約同時,英國的中餐館也開始做這種外賣)

(就是它啦,外賣在香港吃的第一顆魚蛋)

 

第二天,「咕嚕牛」來到蓮香樓,喝早茶吃點心。一般要上班的香港人都會一個星期在外面吃5次早餐,周六日會一家人以聚會的名義來到茶樓喝早茶,有時候會從早上一直喝到中午,有點英文中「brunch」的意思。

(但香港就好像點心文化的中心)

(這種餐廳在全球的唐人街都能找到)

(出售各種蒸點以及煎炸點)

(他們都是嚴謹的手藝人)

(他們必須學做300多道菜式)

(每天填飽700多人的肚子)

(最暢銷的是小籠烤肉包)

(還有蝦餃,一種透明,帽狀)

(如果把佩內洛普 克魯茲比作燒麥)

(那這隻就是佩內洛普了)

(就立刻將蒸籠搬上手推車售賣)

(要嗎 你想要什麼)

(這件事證明了 好吃的東西)

(根本不用叫賣)

     

在探尋地道美味的同時,「咕嚕牛」發現在香港一個叫「茶餐廳」的地方,他們看到很多華人熱衷改良的西式快餐,比如,絲襪奶茶,三文治,公仔麵,菠蘿油等。他們在茶餐廳看到了英國美食的影子……

(看吧 我們有一條絲襪 絲襪哦)

(在過去歡樂的帝國統治時期)

(英國人的喝茶的方法)

(將茶反覆過濾八遍)

(這樣會讓奶茶口感更加絲滑)

(這地方叫做茶餐廳)

(這大概跟我們國家的薯條大雜燴店差不多)

(午餐肉 美味午餐肉)

(簡直太棒了 這是法國吐司)

(這是香港風格的總匯三明治)

(這是一片炸過的白麵包)

(配了花生醬 蛋 蜂蜜 又甜又油)

(加量黃油三明治)

(就是這種食物害死貓王的)

樂而不疲的「咕嚕牛」繼續上路,不僅僅在西貢碼頭買漁民的鮮蝦,現場學做鮮蝦燒麥,還現做脆皮豬腩肉,再用脆皮豬腩肉切粒做蛋炒飯……

(這種買蝦方式真稀奇 可是也不便宜)

(沒錯 我們要做一道西貢風味的點心)

(試問哪裡會比中國更適合做燒豬肉呢)

(我們要給豬肉做一下按摩)

(我們打算以炮製獨門脆皮豬腩肉)


(那就是我的豬腩肉)

(它非常粘軟甜膩 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色香味俱全)

    

很多人說,廣東人什麼都吃。對此小編並無異議。但更多時候,小編會把這種即褒又貶的評價,看作是對一個地方飲食文化的讚美。因為如果不是粵菜,它的食材的種類足夠繁多,食材製作的方法足夠特別,烹製的工具足夠新奇,味覺體驗足夠新鮮,它為什麼會成為眾矢之的?

還沒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想就該先叫一份粵菜外賣了。

文章內容來自紀錄片觀察(ID:jilupianguancha),內容根據主題需要有刪減。

今日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專門為索尼黑卡數位相機用戶編寫的一本相機使用與實拍寶典。全書從相機基本操作,攝影基礎理論,構圖、光線和色彩,常見題材拍攝技巧這四大部分進行了詳細講解,提供了從相機設置,拍攝技法,到場景實戰的「一站式」全流程攝影指導。本書還附贈了一些多媒體教學視頻,收錄了索尼黑卡數碼微單攝影技巧大全、Adobe Camera Raw軟體應用視頻教程、15 種構圖法則剖析、8種風光拍攝技巧、10種花卉的拍攝技巧、10種建築的拍攝技巧等視頻學習資源,幫助各位讀者更好地學習書中的內容。 本書適合索尼黑卡數位相機用戶和準備購買索尼黑卡數位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北極光攝影是由多位有豐富攝影從業經驗的攝影師組成的作者團隊,得益於多年拍攝的積累,有著豐富的圖片資源和技巧沉澱,長期致力於普及單反器材使用與實拍技巧的提升。


商業合作 請聯繫微信/電話:18401570960


 關注「愛上紀錄片」,用紀錄片看懂世界

相關焦點

  • 看國外紀錄片裡的粵菜風情
    不妨看看這兩部分別由日本和英國製作的紀錄片。   日本《中國的食文化》:四十年前粵菜風情畫   一部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食紀錄片《中國的食文化》,當下豆瓣評分高達9.3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一隊日本攝製組來到中國,走訪北京、江浙滬、廣州、四川四地,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和風土人情。
  • 紀錄片《粵菜大師》駕到!還原粵菜獨特美食技藝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郎琴傳媒科技聯合深圳衛視、華錄百納共同投資的文化IP項目《粵菜大師》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打造後疫情時代首檔粵菜文化紀實大片《粵菜大師》。  據了解,該紀錄片將通過還原粵菜獨特的美食技藝,描繪粵菜大師的人物群像,暢聊食物中蘊藏的歷史故事和人文典故,展現廣東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風骨以及美食方面「先天下之鮮」的文化。  截至2019年5月,廣東省人社廳已組織開發了潮式、客家、廣府風味菜烹飪和點心製作等10個「粵菜師傅」專項考核規範,推動地市開發特色模塊試題共計35個項目。
  • 下雨天我叫了頓外賣,就成了人渣!
    到了飯點,外面還在下雨,缺乏預防颱風的經驗,頭一天晚上忘了買零食備用,沒辦法只能叫外賣。因為下雨天的原因,配送費翻了一倍,起送價也高出不少,但好在商家願意接單,可以吃上一頓熱乎飯。我發了條朋友圈調侃,出來旅遊卻只能吃外賣。誰知道竟收到一條充滿了怒氣的評論:「人渣!
  • 用一份外賣的價格享受米其林顏值的家常菜!
    雲豪可是粵菜館,人家請客、過生日的必選地啊,真的一頓外賣錢就能吃一頓午飯?直到我看到菜單,嗯,我信了,這價格,外面小飯店也吃不到吧!到底人均多少?先保密,我先吃,你先看。這個長的挺像豆腐乾的菜的確是豬肝,中間的是鹹蛋黃,類似於眼睛的樣子,所以也叫鳳眼豬肝。
  • 喜歡叫外賣的女孩兒注意了,又一個外賣小哥火了!!!
    喜歡叫外賣的女生注意了!!!喜歡叫外賣的女生注意了!!!既懂英語、會做飯、能撩妹等神技能之後又有一位會畫畫的暖萌外賣小哥上線了!!!當然,我這還不算什麼看完廣大網友的外賣經歷我才明白原來外賣小哥才是江湖上神一樣的段子手啊
  • 看完紀錄片《中國醫生》,我只想問一個問題 | 校媒FM
    有網友在看完紀錄片後表示,「因為了解,更加敬佩,為我們擁有這樣的白衣天使驕傲。」紀錄片第一集,河南省人民醫院腦卒中中心醫生朱良付讓人印象深刻,他會在查房的時候和病人開玩笑,「你買紅褲頭了嗎?他買了!」然後告訴病人,「不管買不買都能好起來的,我們一起努力。」
  • 星星光環下的粵菜(賞我吧啊~)
    我爸:這個牛肉還可以,炒得挺好。我媽:哎呀這個豆腐好特別好好吃。(為什麼)我說不上來。(牛肉呢?)不記得什麼味道了。我:清淡得看不見一點油花的湯還算鮮美。日本花菇很厚身,咬下啖啖肉。海參發得彈牙爽口,個頭偏小。只是感覺這個味道自家也能做。
  • 嫌外賣小哥送餐太慢!看了外國的外賣,就知道啥叫幸福了
    當他們面對點餐人的刁難而默默忍受時他們可能不會想到其實外賣還可以這樣送:俄羅斯任你飢腸轆轆,我自閒庭信步現在的年輕人愛情可以晚一點外賣晚一分鐘都不行但這個道理在俄羅斯完全不行俄羅斯的小哥們不搞事送上外賣,我就無法喝你放下外賣,我就買不起你
  • 這片超適合深夜看,看完還特別想分享
    最近有一部有點火,但又不是那麼火的美食紀錄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豆瓣一度9.2分,標記人數剛剛破千。挖到寶了?懷著朝聖一般的心情,我用力握住同樣因興奮而發抖的滑鼠,點開了——《不中看的美食》。《不中看的美食》英文名叫Ugly Delicious,如若直譯過來,大概就是「醜陋的美食」,譯者估計是結合了紀錄片的內容,取了個「不中看」的折中詞。因為全劇8集介紹的美食,還是有一部分談不上醜陋,甚至是色香味俱全的。當然,那還得看是和誰做比較,而且片中確實有那麼一些品相、吃相都不太高雅的食物。
  • 女子點外賣,發現家門口出現「不明液體」,看完監控直呼太噁心!
    外賣的出現,可以說是方便了不少人的生活。不用在家做飯就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但前段時間出現了外賣小哥在送餐中往飯菜裡狂吐口水,這一視頻在發到網絡上後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譴責。如此低劣的行為,讓我們對於點外賣都產生了陰影。不少人對外賣員的素質問題發起了質疑。
  •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是不是又想騙我去旅行!
    看完《平凡的世界》對陝西有了好感,雖然「黃原」本就是路遙心中一個虛擬的地方。黃原,即黃土高原,也正表明了作者的情懷,路遙熱愛黃土高原,熱愛這片精神家園。路遙生平大部分時間在延安度過,黃原就是以延安為原型寫的。
  • 宋朝流行叫外賣,來看看外賣菜單……
    看完這份菜單,是不是覺得宋朝的外賣相當不錯?至少在菜品的豐富性上和現在相比,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先給大家呈上一份夜市菜單。「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曹家從食。
  • 《我的間諜》還沒看完,先寫感想
    為什麼沒看完就寫感想呢?因為我並不喜歡這電影,所以每天看個十幾分鐘就關了,第二天開電腦時再看十幾分鐘。還記得上次有部電影我是靠這種方式看了一個多月才看完的。我是高中接觸到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但一直並不是很喜歡,沒想到現在三十多歲了,前段時間重溫這個系列時,突然對赫敏這個角色異常感冒起來,應該是因為自己的審美觀或者別的啥變了,這也是給《我是間諜》這部劇打五星的原因。
  • 今年新出的兩部兒童紀錄片,看完我想了很多
    他上網課做作業的時候,我在旁邊找一些兒童教育的紀錄片來看。本來是想著打發時間的,但是看完後感覺自己之前對孩子未來的那種焦慮感減輕了許多。  一部非常高質量的兒童紀錄片,很多關於寶寶的著名實驗,你都能在這個紀錄片裡看到。但不可避免的就是它真的太學術性了,放了很多實驗過程和理論,有時候精力不夠能把人看困。
  • 2020年粵菜美食文化紀錄片《粵菜大師》開播
    2020年粵菜美食文化紀錄片《粵菜大師》第一集,於6月27日周六21:30在深圳衛視播出。前方高能,請你的味蕾準備好迎接寵愛!  《粵菜大師》超強陣容 探店、嘗鮮、「吹水」一條龍   《粵菜大師》由郎琴傳媒科技聯合深圳衛視、華錄百納精心製作,由溫氏食品獨家冠名,邀請了熱愛美食的抖音達人李如儒擔當美味搜查官,頂級廚師、資深美食家梁子庚以及著名文化學者、大學教授酈波,擔任美味觀察員。
  • 女子點了一份外賣聞到餿味,來到店裡之後看吐了
    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工作效率越來越快,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裡面已經是累的不成人樣,有些人還是會努力爬起來為自己烹製晚飯,但是大部分人要麼食用一些快速食品要麼就是點外賣,當然點外賣的肯定居多,畢竟外賣是真的方便也是真的快。
  • 單靠這一家店,我就想把工作室搬到徐家匯了!| 外賣合集VOL.04
    衝著徐家匯能叫到這家店的外賣我就想把辦公室搬去徐家匯了!!在辦公室就能吃堃泰,還要有什麼更奢侈的要求!!這家店的輕食之前就去店裡吃過卷和餅,當時就覺得這家輕食的味道很特別,沒想到在徐家匯也能叫到外賣!先表揚一下全場最優秀的羅宋湯!
  • 誰說年輕人只能靠點外賣生活?我就沒點,而且還活得很好!
    一到飯點,我經常看見寫字樓裡的白領向外賣小哥一邊付著錢,一邊拿剛熱乎乎送來的外賣;飯點過後,辦公室的垃圾桶,外賣垃圾成堆,還伴隨著一股濃厚的外賣的味道。以上這個場景你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我相信有很多人每天正在經歷著這些。但並不是所有年輕人只能依賴外賣生活,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不點外賣,我自己也是幾乎不點外賣的!
  • 看一集我下巴都掉了,這也能叫紀錄片?
    閒的手賤點開了一部各大平臺都在同步播的紀錄片《記憶的力量》,看大名不知所云,打開後才知道是關於韓戰的題材。開場標題下赫然打著一行頗有份量的小字: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作品!但看了幾分鐘我就張大了嘴,看完一集下巴掉下來了,這也叫紀錄片?!
  • 看完會讓人蠢蠢欲動!刷完這部清新脫俗的美食紀錄片後 忍不住想...
    有時候,明知道看了之後會忍不住流口水,但還是會半夜去刷,結果可想而知。即使如此,作為吃貨的我依然樂此不疲,這麼,最近又刷到一個清新脫俗的——名字叫《最美不過菜市場》。儘管我是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小白吃貨」,刷完後也不禁蠢蠢欲動,想去菜場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