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為什麼沒有黑人?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已獲授權,內容來源

設計e周(id:iedaycn)

不久前,著名黑人建築師大衛·阿賈耶(David Adjaye)獲得了2021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頒發的皇家金質獎章,以表彰「對建築的發展有直接或間接的重大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英國籍坦尚尼亞裔黑人建築師大衛·阿賈耶

在此之前,大衛·阿賈耶還被授予過大英帝國勳章獎章,獲得爵士稱號。而從他畢業的1993年起,他就以一個黑人建築師的身份,在「白人主導」的西方建築界開啟了自己的建築生涯。其項目遍布全球,獲譽無數,並以非洲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國家博物館項目步入了事業的巔峰,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全球影響力百人榜。

傑出建築師這一稱呼,大衛·阿賈耶是當之無愧的。為什麼要強調他是黑人呢

因為在所謂的「白人主導」的西方建築界,一個黑人建築師想獲得如此成就絕非易事,甚至稱得上是罕見的現象。

縱觀近現當代建築史,你幾乎見不到一個叫得出名字黑人建築師,更不用說獲得普利茲克獎的黑人建築(大)師

歷屆普利茲克獎得主pritzkerprize.com

這些看似「偶然」的現象背後,往往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必然」根源。

01

白人主導的建築職業之路

一直以來,像柯布西耶、安藤忠雄那樣憑自身天賦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的「野路子」建築師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建築師還是要考上建築系專業,接受正規的教育才能走上建築職業的道路。

而要讀大學,首先要面臨的就是這個字。

在現代建築教育體系最完備的美國,流傳著一句話:眾所周知,建築是富人的職業

據統計,在美國一所好點的大學讀建築系本科,一年費用可能高達5萬美元,而碩士則要6萬美元一年。許多大學生還沒畢業,就背負著十多萬美元的學費貸款。

作為少數族裔的黑人群體普遍屬於低收入人群,一個中等的黑人家庭收入往往只有同等的白人家庭的一半

美國部分大學的建築系學費開支和黑人、白人家庭年收入對比

大學學費昂貴,以致於部分黑人家庭根本無力供子女上大學,只能選擇讓子女在非洲裔的社區學校或者公立學校讀完高中。

在白人主導的教育體制下,這些專門設置在非洲裔社區的學校和只提供基礎素質技能教育的公立學校,在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和課程安排上往往都不如白人子女就讀的私立學校,導致黑人群體與白人群體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最終形成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和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惡性循環。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近十年來,許多大學的建築專業的黑人學生只佔不到5%,一個班往往只有一個黑人學生;大部分的黑人形象總是素質低下、遊手好閒的。

1960s前美國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曾一度禁止黑人接受教育

好不容易大學畢業,步入職場,黑人則要面對著白人主導的建築職場歧視

首先,黑人求職要比白人難。美國J-PAL的一份調查研究表明,在隨機分配相同的簡歷的情況下,公司僱主會根據簡歷上的名字看起來是黑人還是白人來決定是否回撥電話。結果那些看上去是白人名字的簡歷收到的回撥電話比黑人名字的簡歷多50%

即使是質量高的帶黑人名字的簡歷,其回撥電話量也不如質量低的帶白人名字的簡歷。

其次,同樣的職位和工作,黑人的月薪要比白人低近25%。因為公司普遍認為白人員工能力要高出黑人員工。而白人建築師獲得的晉升機會也要高於黑人建築師。

黑人建築師一旦找不到工作,無法獲得必需的社會實踐經驗,就沒有考取ARE的資格,也就無法成為執業建築師去接項目和開事務所,更不用說成為什麼建築大師、出人頭地了。

寫進憲法裡了,歧視就能消失嗎?

這就是典型的美式種族歧視:種族歧視四個字永遠不會掛在嘴邊(因為直接說出來是違法的),而是寫在社會的潛在規則裡的。它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一旦踏入那片領域,就只能被動接受因膚色而遭到的不公平對待,而又無可奈何。

或許只有生為外交官之子的大衛·阿賈耶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頂著諸多壓力在白人主導的建築界裡闖出一片天地。

02

黑人建築語言的缺失

如果說種族歧視導致的教育土壤貧瘠是黑人建築師出身艱難的根源,那麼屬於黑人的建築語言和風格的缺失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在各種建築符號爭奇鬥豔的大城市裡,放眼望去幾乎找不到屬於黑人的建築語言和風格。在審美被馴化後,剩下的只有滿大街的鋼筋混凝土和玻璃建築。

《黑人建築教育經驗》插圖;作者Demar Matthews

在文脈主義盛行的當下,為什麼要強調「建築語言」這個概念?是為了形成一套形上學的東西,用來為自己的設計自圓其說嗎?

當然不是。

建築語言在狹義上是建築的生成結構、邏輯、形式之間的關係,但在廣義上具有和語言相似的辨識度和文化特徵

芝加哥的唐人街

因此,特定的建築語言便可以強加/塑造特定的種族/身份,使其獲得一個群體的認同感,並放大其影響力。

每個以本土自居的建築師,都在試圖挖掘創造屬於自己民族和故土的特定建築語言。這是現代主義席捲全球過後的反思和探索,也是現今以普利茲克獎為代表的建築學術權威所樂於見到的景象。

大衛·阿賈耶的非洲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國家博物館之所以能贏得公眾的認可,與他對非洲的傳統藝術形象(圖騰),音樂,語言的理解提煉,以及對城市市民生活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然而長達數百年的殖民、奴役、對財產及房屋所有權的剝奪和對黑人社區房屋街道的隔離管制,使得黑人過早地喪失了傳承屬於自身建築語言的權利和能力,以致於一想起「黑色美學」、「黑人文化」就是街頭說唱、塗鴉和舞蹈。

建築語言的缺失,帶來的不僅是黑人傳統建築風格的缺失,更是黑人群體認同感的缺失,最終導致與白人世界的日漸趨同,在文化上合而為一了。

一旦如此,那些誕生自古老非洲大陸的精美而神秘的形象和符號,也不再具有特殊意義。

《黑人建築教育經驗》插圖;作者Demar Matthews

03

建築界不需要「政治正確」

我認為,在政治和學術界爭取平等,而不在建築整體環境中爭取平等是虛偽的。」黑人建築師Demar Matthews說。

因為在政治和學術上得來的平等,和許多好萊塢電影裡用來湊數的黑人演員一樣,僅僅只是為了「政治正確」罷了,對於改善現實中黑人建築師的待遇沒有實際意義。白人教師、導師、上司乃至評委依舊掌控著話語權。

為此,美國黑人建築師自發成立了非裔美國建築師組織(AAA),用團結的力量反抗歧視,呼籲建築職場的平等權益。

目前已有2373名黑人建築師加入該組織

而除了黑人(非洲裔),亞裔、西班牙裔、拉丁裔等少數族裔在白人主導的西方建築職場同樣遭受過歧視。

其中不少亞裔建築師表示,針對他們的歧視主要是亞裔建築師只能從事「技術性」工作、缺乏領導力的刻板印象,以及低於白人的薪水。

而公認的比亞裔建築師更艱難的,是亞裔女性建築師。她們不僅要面臨種族歧視問題,還要面臨更嚴重的職場性別歧視、性騷擾和性暴力。

2017年歐美少數裔女性建築師行業調查報告

為尋求少數族裔建築師更好的發展,美國少數族裔建築師成立了NOMA(國家少數族裔建築師組織),並啟動了 NOMA基金會獎學金(NFF),用於少數族裔的建築專業學生的資助和教育。

NOMA的組織標誌

只有從平等公平的土壤裡,才有可能孕育出和平的橄欖樹。

雖然改變的過程很漫長,但也許終有一天,你我能見證一個、多個黑人乃至各種膚色的大師的誕生,希望那是眾望所歸的結果,而不是「政治正確」的需要

—END—

參考來源:https://archinect.com/features/article/150201711/discovering-a-black-aesthetic-in-architecture-an-investigation-by-woodbury-grad-demar-matthews

https://archinect.com/features/article/150132758/a-black-architecture-education-experience

https://archinect.com/features/article/150234142/thoughts-on-black-tokenism-in-architectural-practice

https://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essays/how-architecture-cheats-women-results-of-the-2017-women-in-architecture-survey-revealed

https://archive.curbed.com/2017/2/22/13843566/minority-architects-diversity-architecture-solutions-advice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讚,最後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黑人在中國與美國的區別,黑人:為什麼中國沒有種族歧視?
    沒有受戳的白人從此有了種族優越感。但是由於長期的種族隔離,這讓美國白人有了根深蒂固的優越感,直到今日依然存在種族偏見,無論在教育和經濟上幾乎沒有地位可言。有色人種在美國真的是苦不堪言,黑人和美國白人日復一日的上演著種族歧視的鬥爭,但是生活在中國的黑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待遇,無論是教育和經濟上國家都以平等的對待他們,黑人在我國居住的也很安逸,甚至有的在中國結婚生子。不願意再回去。
  • 遊泳賽場上,為什麼沒有黑人?原因讓人心酸!
    經常關注體育賽事的人或許會發現,遊泳界中很少有黑人,就算是有黑人,成績也不太理想,這是為什麼呢?黑人體力好、腿長個子高,在其他項目中黑人的身體優勢常常為其帶來很多便利,為什麼到遊泳運動中就不行了?其實從生理上來講,還真就是他們腿長的原因。
  • 建築大師貝聿銘,令其一生驕傲的不是建築,而是他的老婆
    人們對於建築大師的了解,除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之外,了解的便很少了吧,然而我國還有這樣一位著名的建築大師,他一生所設計的作品遍布於世界各地,如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甘迺迪圖書館、日本美秀美術館等都是他的作品,這位傑出的建築大師就是貝聿銘。
  • 建築大師「江一燕」到底有多優秀?
    10月21日,她被曝獲得一個建築設計大師獎,成功給自己加冕建築大師這一桂冠,不過,對於所謂的建築設計大師獎,雖然在業界具有一定權威,但對於細心的網友來說似乎並不能得到多大認可。大多數網友認為她在炒作,直接開噴,讓娛樂圈再一次炸鍋。
  • 建築大師Alvaro Siza中國大陸首座建築作品啟用
    國際建築大師Alvaro Siza 中國大陸首座建築作品  「實聯水上大樓The Building On the Water, Shihlien Chemical」啟用儀式  國際建築大師Alvaro Siza在中國大陸首座建築作品, 實聯化工( 江蘇) 有限公司之水上大樓於2014年盛夏8月30日正式啟用。  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座落於中國江蘇省淮安市鹽鹼科技產業園,是一座全球標竿性的聯鹼生產工廠。第一期工程佔地面積3,500畝,全廠採用世界最先進位程及技術,生產純鹼和氯化銨。
  • 演員江一燕獲建築大師獎,然後……
    網友提出質疑,建築行業人士也議論頗多。這幾天,一則關於中國女演員江一燕獲得美國建築大師獎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爭議。10月21日,微博上有消息稱,江一燕獲得「美國建築大師獎」,獲獎作品是她參與設計的「夢想家園」。微博截圖江一燕獲建築大師獎引爭議江一燕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出演《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南京!
  •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黑人男主為什麼在片中沒有名字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黑人男主為什麼在片中沒有名字  大家看完《信條》,能想起黑人男主叫什麼嗎?男主演叫什麼?網上大家也是用「男主」來代指了,那麼為什麼《信條》男主在片中沒有名字呢?  信條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信條》的黑人男主演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他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在成為演員之前,約翰·大衛·華盛頓是一個職業橄欖球運動員,因為受傷,所以轉行當了一名演員
  • 陳建州為什麼叫黑人?揭秘陳建州「黑人」名字的由來
    陳建州為什麼叫黑人?揭秘陳建州「黑人」名字的由來時間:2016-11-16 23:4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建州為什麼叫黑人?揭秘陳建州黑人名字的由來 陳建州和範瑋琪結婚以後一直就是模範夫妻,經常在秀恩愛惹得眾人羨慕,眾所周知範瑋琪的老公被叫做黑人,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陳建州為什麼叫黑人?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 科普一下陳建州叫黑人的原因。 陳建州為什麼     原標題:陳建州為什麼叫黑人?
  • ​黑人大師——斯派克·和他的《為所應為》
    一路上,兩人雖然相處得並不融洽,但黑人鋼琴家在南方所遭受的種種不公正待遇讓白人司機對種族歧視感到深惡痛絕。今天來聊一位黑人電影大師——斯派克·李。他是一個大學教授,一個NBA籃球迷,一個音樂發燒迷,一個電影導演、編劇,還是一個長期為黑人權利發聲的黑人意見領袖。
  • 沒文化的野生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對,再弄個鐵柵欄,成監獄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野生的建築鬼才到底為什麼魅力如此之大,以及奉上一些八卦:做過木工,當過貨車司機,打過拳擊;養了只以偶像「柯布」命名的柯基;對下屬極其嚴苛招人「吐槽」……
  • 為什麼黃種人體格沒有黑人健壯,打仗卻最厲害?
    世界上有三大人種,亞洲黃種人的身高和體型都是居於劣勢的,白種人的身形高大,黑種人體能強大,因此在對比之下就更顯得黃種人體質差,然而1939年二戰爆發時,德軍入侵歐洲各國,亞非各國殖民地也慘遭荼毒,歐洲戰場節節敗退,戰況十分不利,反而時與日軍作戰的中國戰場,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堅持了整整8年,異常的頑強,最後成功將日軍擊敗,但是為什麼明明黃種人的體質是最弱的
  • 川普集團前總裁透露,川普不想讓黑人建築工來修建自己的大廈
    曾在川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工作的一名房地產高管表示,川普總統曾抱怨說,他看到一名黑人建築工人在他的一棟建築上工作。
  •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表示:一生最驕傲的不是建築,而是自己的妻子
    作為一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這一行無疑是很輝煌的,1945年留任為哈佛設計研究院助理教授。一年後哈佛碩士學位的畢業作品是設計上海博物館,1948年從麻省理工畢業後成了哈佛建築系的助理教授。一年不到,從純學術象牙塔出來的他,被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商廉柴根道夫看中。
  • 建築大師的工作室,會怎麼設計?
    正文共計:4327 字預計閱讀時間:12 分鐘建築大師工作室除了自宅,建築工作室或許是對建築師而言,另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我們感嘆大師們創造的驚豔建築時,可否好奇過建築師們工作的場所,那些經典建築的誕生地。
  • 專訪中國建築大師何鏡堂:寧波地標建築應體現文化特色
    他是中國建築界無人不曉的建築大師,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還是寧波幫博物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師……今天,寧波特別邀請到這位重量級嘉賓——何鏡堂,為熱愛建築的250名人士做了一堂有關城市重大文化建築的講座,甬派記者有幸專訪到了大師。他的一生和作品,都是國家的寶藏「重大文化建築往往是城市一定歷史階段的縮影。
  • 講個笑話,知名演員「江一燕」是建築設計大師
    美國建築大師,聽起來好牛逼啊。那大家是不是趕緊祝賀她? 而且,這個「美國建築大師獎」水分含量極高,是由一個叫Farmani Group的集團創立的,不屬於權威機構,而且一年面向世界建築師和事務所頒布200多個獎項。 ——也就是說,這個獎只是發給有錢的建築師們玩玩而已。 但是沒關係。
  • 黑人電影拿下奧斯卡獎,為什麼卻不受美國黑人喜歡?
    為什麼這部黑人電影會受到美國黑人的討厭?原因有很多,首先影片與故事原型的真實情況不符,其家屬聲稱現實中黑人鋼琴家並沒有和白人司機做朋友。最後是黑人群體認為影片只刻畫了對黑人的刻板印象,看似在宣揚種族平等實則還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黑人,並且弱化了種族歧視的情節,在為白人種族歧視者洗白。當然讓導演斯派克·李更不爽的是,自己執導的《黑色黨徒》居然輸給了白人導演、編劇、製片的"刻板化"黑人電影。
  • 摺疊空間的建築大師 |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
    它像一隻展翅的白色鋼鐵巨鳥,由西班牙建築大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靈感來自於孩童放飛鴿子的情景。因為工期拖延,嚴重超支,在開放使用前的幾年中,報紙上的批評家們鼓動起自己的言語,箭一般射向卡拉特拉瓦。
  • 成為遊戲中的建築大師,盤點那些能夠隨心所欲打造建築的遊戲
    在小編看來,遊戲的自由度是關鍵,比如以下幾款生存冒險遊戲中,除了生存之外,居然還可以成為建築大師!第一款為《戰錘:末世鼠疫》。在鼠人肆虐的城市,玩家可以選擇扮演五個角色去與鼠人作戰,存活下來就是勝利。想要成功生存,還得打造好根據地,遊戲的建築系統完善,靠玩家自由發揮,誰的根據地防守最嚴實,就能夠贏得最大的生存機會。第二款為《森林》。
  • 建築大師麥可·格雷夫斯眼中的設計生活
    溫州市市委書記陳一新會見格雷夫斯溫州市市委書記陳一新會見格雷夫斯溫州肯恩大學理事長林衛平(左)為格雷夫斯介紹校園大衛.莫尼參加格雷夫斯媒體見面會【環球網綜合報導】80歲高齡的建築大師麥可·格雷夫斯從美國遠道而來,專程指導溫州肯恩大學設計與建築學院的組建,並帶來他親自手繪的設計與建築學院大樓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