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三代人的羈絆,難以言說的愛

2020-12-28 李迪聊娛樂

影片沒獲金棕櫚獎之前在一個不知名的小網站上看過一遍,哭得稀裡譁啦,影片獲獎之後,我又看了一遍,依舊哭得稀裡譁啦。

奇怪的是,影片中沒有多麼煽情的情節,只是在平靜的敘述一個故事,就像一片靜靜的湖水,但是湖水底下的波濤洶湧夾雜著複雜的人性,在祥太被捕後像一記重拳,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心上。

影片講述了在東京高樓大廈圍繞下生活在一間破舊老房子裡的一家五口的故事。阿治是工地的臨時工,他懶惰成性,偷術一流,經常帶著兒子祥太到超市偷生活用品,一次回家路上,他們遇到了獨自待在戶外被父母虐待的女孩由裡並將她帶回了家。原本一家就是依靠奶奶初枝的養老金度日,現在多了一口人,日子過得更加窘迫。信代是洗衣廠的一名女工,亞紀在風俗店裡工作,一家人都遊走在貧困和違法的邊緣,但羈絆卻將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使他們的心沒有隨著冰冷的城市變得冰冷。

影片中的一些片段使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1

信代和奶奶在去買泳衣路上的對話。

初枝:「父母是沒辦法選擇的,照理說。」

信代:「可是……像我們這樣,自己做出的選擇才更牢靠吧?」

初枝:「什麼?」

信代:「是什麼呢……羈絆,羈絆。」

初枝:「我也一樣,選擇了你。」

我覺得這部分的對話交代了這六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在一起的原因。三代人都遭受了拋棄,信代被前夫和母親家暴,奶奶初枝被丈夫拋棄,祥太被父母鎖在車裡,由裡被父母家暴,亞紀被父母忽略遺忘,阿治被家人遺忘。他們都是被拋棄的人,選擇了彼此組成了一個家庭。

2

由裡摸著信代手臂上的燙傷。這時候的由裡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凜醬,這是她開始新生活的標誌,她的手臂上有著同樣的燙傷,凜醬在信代手臂上的傷疤上輕輕的揉著,這樣的凜醬讓人心疼,她自己的傷疤還沒有癒合。信代的心裡也同樣深受感動。

當信代將凜醬過去的衣服燒掉後,緊緊的抱住凜醬說:「愛你才打你,這是騙人的話。愛你的話,應該這樣。」那一刻,我的眼眶中也泛著淚花,我相信在那一刻,信代的心裡真正的將凜醬當做了自己的孩子。

3

入獄後的信代隔著玻璃告訴了祥太撿到他的地方,並告訴他「如果你想的話,憑藉這些信息一定能夠找到你的親生父母。」

此時的信代是無私的,對於祥太她選擇了放手,讓他追尋更好的生活。信代強忍淚水轉身的那一刻,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一聲沒有發出聲的「再見」,她與祥太告了別。

4

阿治與祥太背對背躺在床上,阿治說:「老爸……決定做回大叔……」要知道,阿治之前一直渴望祥太能夠叫他一聲「爸爸」,而此時說出這句話他一定竭盡了全力。

第二天送祥太回去時,阿治像昨天一樣,想要對祥太說些什麼,「對不起,叔叔……決定……」後面的幾個字像黏在阿治的嗓子上一樣,始終說不出口,剛要說出口時,祥太說:「我是故意被抓到的……」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很揪心,想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切就要結束時,心裡很難過,祥太在駛遠的大巴上向著窗外輕輕的叫了一聲「爸爸」,看第一遍的時候,我以為是下一次見,之後再看的時候,才發覺是告別。阿治放聲大哭,他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而等待他的是一間沒有人等他的房子。

這部電影是我這幾年看過的最令我動容的電影,第一次看完一部電影想要迫不及待的了解他的創作者。

這部電影的創作者是日本的電影大師是枝裕和,他早年間是在TVManUnion參與拍攝紀錄片的,這一點在《小偷家族》中也有所體現,影片中帶著一點紀錄片的風格,沒有過多的打擾觀眾,向觀眾表達出鮮明的是非觀,只是在向觀眾講述一個故事。

故事中的每個人你都不能絕對的說他是對的或錯的,相比於一些是非分明的電影,我反而覺得這樣的電影更加真實,更符合複雜的人類情感。

對於這部電影,是枝裕和自己說:「從結果上來說,這10年來我考慮的諸多事情,可能都集結在了這部作品裡。這既是一個思考何為家庭的故事,一個要成為父親的男人的故事,也是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

影片的結局並不美好,但我總是固執的相信著,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他們之間的故事還將繼續發生著,因為我不相信他們身上的羈絆就這樣被斬斷。會是什麼時候呢?也許是由裡長大後逃脫了那個一直虐待著她的家庭,也許是祥太真正擁有了保護家人的能力,也許是信代聽到了那聲不曾聽過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小人物的愛與羈絆: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我其實不是很喜歡文藝片,可因為最近在看《演員請就位2》當中辣目洋子演了《小偷家族》其中的一個小片段很讓我感動,所以我就決定去看看這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是一部枝裕和指導的電影,它不僅榮獲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更是被評委稱為年度現象級文藝片。在我看來它不僅是一部感人的家庭倫理片,更是對社會的種種現象和人性的弊端發出的深深的感嘆和惋惜。
  • 《小偷家族》特殊家庭裡的一絲羈絆
    今天特意看一部具有深度的電影《小偷家族》,很早前是已經有留意該部電影。那我們就以簡單的經典語錄來回憶起,電影裡值得我們回味的片段。1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一樣緊緊的擁抱你。8、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9、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10、我們是在撿起別人丟棄的東西。11、不是生下孩子的人就有資格做母親的。12、父母也能自己選擇嗎?
  • 《小偷家族》,羈絆人們的從來不是血緣,而是情
    之前在聽梁文道老師的《八分》節目時,聽到了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2018年上映的作品。想看很久了,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推遲,今天終於讓我看完了。《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6個人,組成的一個溫馨的「家庭」。
  • 第十課 | 《愛的羈絆》:電影《小偷家族》觀後感
    現在,維繫家庭的是法律,是血緣關係,是利益關係,愛的存在與否,重要嗎?倒是電影中的家族,他們一無所有,只剩下愛,那是羈絆。風輕吹,蜂正鳴。奶奶與媽媽和兄妹二人在白色立交橋上散步。媽媽側身對奶奶說:「自己選擇,這樣不是更牢靠嗎?」奶奶問:「什麼更牢靠?」「羈絆。」媽媽帶著淺淺的笑意,像看著親人一般。
  • 《小偷家族》|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是親情「羈絆」最好的衍生物!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運用心理學中的「投射效應」,給家做了最完美的定義。一群「無家可歸」的人用自己內心的期待與真誠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而這個臨時的家庭卻擁有著「家」最純正的溫暖與愛。上面這段話是自己觀看完《小偷家族》後的總結。
  • 《小偷家族》偷的不是金錢,而是生存與羈絆
    前天重看了《小偷家族》,發現不同階段看有不同的感覺以及,這部電影沒有主角配角之分,每個人都是主角,亦是配角。以前帶著「審判」的眼光看這部電影時,認為人物不是非黑就是即白。比如,電影第一幕是治為祥太偷東西做掩護,在當時的我看來:沒有攝像頭嗎?怎麼教小孩偷東西?仿佛有十萬個為什麼。在治和祥太的合作下,成功偷到食品。路過可樂餅店時,用錢購買了可樂餅。
  • 《小偷家族》,沒有商業片套路的佳作,「家人」的羈絆讓人淚目!
    《小偷家族》《小偷家族》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日本社會最底層的家庭,他們似乎「三代同堂」,但礙於經濟和能力的原因,一家人都貧苦度日著。而這,也是《小偷家族》一以貫之的主旨理念。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大女主「信代」曾和老奶奶「初枝」說到過的這麼一句話:「羈絆,那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卻無條件的為我付出!」
  • 一部好電影|《小偷家族》:家庭的羈絆和迷思
    今年8月3日,院線上映了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慶長以前很少涉獵日本電影,也沒有聽過是枝裕和導演的大名,不知道各位小記者和爸爸媽媽有沒有和我一樣。初看,電影海報上的這六個人,再結合片名,有沒有和我想的一樣的,這六個人應該都是」小偷「吧,不然怎麼叫做小偷家族呢?那麼,看完電影的慶長,告訴各位:如果確實是這麼想的話,那你就犯了兩個錯誤。
  • 底層家庭「行竊」的背後,藏著複雜的人性,《小偷家族》的羈絆
    《小偷家族》用最溫馨的家庭故事來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人性的課,這個家庭與其說是小偷家族,不如說是「臨時拼湊家族」更為貼切,說他們是小偷家族,不外乎這個家族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偷竊,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 《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影評作者:李子季圖片:網絡《小偷家族》延續了導演一貫的風格,用不緊不慢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聚散,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情感。電影講述的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家庭,依靠奶奶的養老金艱難度日。當養老金不夠支付日常生活時父親與兒子就會去商店,順手牽羊一些生活必須品。《小偷家族》情節處理簡單而高級,故事溫暖而樸素。可樂餅、 麵筋 、汽水、 堆砌成零散的生活。
  • 電影《小偷家族》:「小偷」敘事與家族神話的「褶皺」
    正是因為這種「斷裂」的思考維度成為我們深入解讀《小偷家族》的關鍵之所在。電影《小偷家族》的原題是『萬引き家族』,其英文名是Shoplifters。在一定程度上,漢語譯名算得上是極其準確的「誤譯」,但這種「誤譯」恰恰遮蔽了影片中「小偷」敘事的倫理問題。事實上,這也正是整個影片以「小偷」敘事作為羈絆的「家族」解體的轉折點。
  • 自己選的羈絆--我看《小偷家族》
    自己選的羈絆--我看《小偷家族》偶然一片雲2018-08-04 悶熱的上海,和陸陸一起去看了《小偷家族》。一如既往的是枝裕和,一如既往的小人物日常溫情生活。很棒的一部電影,雖然對於陸陸而言,有些複雜。所以觀影途中,她忍不住輕聲詢問我,於是我一邊分析,一邊耐心回答她的提問。
  • 《小偷家族》:緣於犯罪,以愛為羈絆,跨越血緣的家庭共同體
    「小偷」這個詞,通常是跟犯罪聯繫在一起的,給人一種陰暗、冰冷的感覺。導演以「小偷」這個人群為主角,並不是要批判或讚美這類人群,也不是要演繹警匪大戰,而是要通過這種生活在陰暗環境中的人群,凸顯出在陽光社會下也潛藏著黑暗面。「小偷」是家族謀生的職業,卻無法讓孩子因偷竊而快樂。
  • 偷來的「愛」是奢侈還是羈絆,《小偷家族》背後有多殘酷?
    但是有這麼「一家人」,他們可不是一般的打工人,他們這一家人互相之間沒有一點血緣關係,但各個「身懷絕技」,他們就是——《小偷家族另外的兩部曲便是《小偷家族》和《比海更深》。看似不可能的故事,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
  • 《小偷家族》羈絆
    被感動的地方很多,但領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玲玲留下來後,他和哥哥,母親,奶奶一起出去,母親對奶奶說是玲玲選擇了他們這是種羈絆,奶奶也對母親說感謝母親願意照顧她,最開始覺得母親有些奇怪,反轉太大,原本是準備把小女孩送回去的,但在聽到吵架聲時就把女孩帶回來了,但她告訴女孩打你不是喜歡你,還展示和女孩一樣的傷痕,後面得知母親也是被家暴過,所以他更深有感觸,他不願讓女孩回去受苦,也許曾經她也這樣渴求過有人帶她脫離那樣的生活
  • 《小偷家族》:從塵世 偷來愛
    在這個大背景下打撈《小偷家族》的珍貴,亦使人忍不住嗟嘆未被眷顧的遺珠順流而下的命運。縱然是短暫的溫暖,卻是一生的羈絆。他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因為這個家的存在,家裡的每一個人才得以察覺——「人間,不是不值得」。
  • 《小偷家族》:「偷」來的家與走在邊緣的溫情時光
    「父母是沒辦法選擇的,照理說。」「可是……像我們這樣,自己做出的選擇才更牢靠吧?」「什麼?」 初枝問。「是什麼呢……羈絆喲,羈絆。」 信代故意半調侃地說道。太直白的話,信代覺得不好意思直接說出口。「我也一樣,選擇了你。」
  • 《小偷家族》首映日|大家到底愛是枝裕和什麼?
    在《距離》、《無人知曉》、《如父如子》三次提名後,是枝裕和,這個溫柔的日本大叔,終於憑藉《小偷家族》拿到金棕櫚獎。是枝裕和在致中國人的一封信裡所說:「之前我拍《如父如子》,探討了聯結親人的是血緣,還是共同度過的時光。在那之後,我又對超越血緣的家庭究竟如何維繫進行了思考,於是有了這部即將在中國上映的《小偷家族》。」
  • 《小偷家族》『羈絆』
    信代對由裡說「那這裡面呢,小偷家族裡的人全是偷來的,這個家族就不是個家嗎。連接他們的不是血緣,不是責任,是什麼呢。羈絆吧,也許羈絆才是真正的主題。真情中的算計,無私中的自私。人何嘗從來不是為利益而活。溫情的外衣下,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小偷家族》小偷家族偷走的是內心柔軟
    小偷家族無論有沒有獲獎,在我這裡都是一部無法替代的作品。常人無法理解的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是行走在貧窮和違法事情上的一家集中在一起,彼此選擇彼此成為家人,有了很深的親情羈絆。片中出現了兩次無聲的臺詞。一句是奶奶沒有說出聲的:「謝謝大家」。也就是謝謝這一群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甚至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們,沒有遺棄自己,選擇的是一直同甘共苦,陪伴著自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