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終點 服務無止境——記上海龍華殯儀館服務組副組長、團支部...

2021-01-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本報記者 閆 潔  通訊員 艾 琳

吳斌是2009年參加上海殯葬行業大學生招聘時被招入龍華殯儀館的108人之一。

1987年出生的他是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大學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酒店管理方向,畢業後順利進入了上海瑞吉紅塔大酒店成為一名禮賓員,2008年的金融危機波及了很多酒店,吳斌也受到影響。後來看中殯儀館穩定的工作,他應聘進入了龍華殯儀館,成為服務組的一名員工。進入新領域,沒想到酒店的工作經歷給他很多幫助。

這些年,在領導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龍華殯儀館把五星級酒店的管家式服務理念借用過來,2010年開始嘗試的延伸式服務就是成果之一,大大提升了公眾滿意度。

說起殯葬行業的社會偏見,吳斌並沒有很多顧忌。他說他父母、爺爺、奶奶都沒有太大意見,同學朋友大多數也表示理解,也就是剛入職的前幾年,自己不會主動在外面說。入職9年後的今天,對殯葬的感情已經慢慢積累起來了,心態也更加開放。

作為一名金牌司儀,他追求的風格是平和簡潔,通過語音語調來表達一種情感,為逝者量身定製,有時一場追悼儀式主持下來,自己也會很動情。他思考著殯儀服務怎樣才能讓家屬更加釋懷。為此,他從逝者的特定身份、背景故事、與家屬的交流、悼詞和答謝詞中來捕捉靈感,培養感情,有些可以提前準備的,有些是需要當場發揮的。除了安撫親人,也是逝者本身價值的一種延續。吳斌的心願是,但凡參加儀式的來賓,縱使許多年過去,很多事情已經忘記,但對於這場儀式還是印象深刻,對這位逝者始終抱著思念與緬懷。

9年來,吳斌從一名誤打誤撞進入殯葬行業的新人,已經成長為服務組的副組長,他先後獲得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最佳殯葬司儀金獎、上海市民政局優秀共青團員、上海市殯儀服務員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上海市民政系統青年崗位能手、上海市民政系統技術能手、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和全國第二屆殯儀服務員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等榮譽。

2017年3月,吳斌擔任龍華殯儀館的團支部書記;2017年9月,被選為市級機關青年聯合會委員,2017年10月,又被選為中心團工委組織委員。有10年黨齡的他說,做團工作讓自己感覺年輕。如何在思想上凝聚青年、工作上引領青年、關心青年的生活、帶領青年成長是吳斌經常思考的主題。他和團幹部們搭建了很多平臺,組織了很多活動。去年的團訓班有近120人參加,所有的培訓課程和活動項目都是他們自己策劃、自己組織的,5個團幹部分頭行動,活動提供了一些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培訓課程,得到了廣大龍華青年職工的高度認同。

志願者是吳斌的另一個身份。在「上海民政公益夥伴日」活動中,作為民政博物館特聘的講解員和園區的志願者,他已經帶領青年連續5年參與,並於去年和今年獲得了市民政局第六屆和第七屆公益夥伴日的「優秀志願者」稱號。他熱心公益,獲得過上海市民政局頒發的優秀青年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生命有止境,服務無終點。他始終記得老領導的諄諄教誨:「要經得起考驗,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才能很好地走下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25)

相關焦點

  • 為了生命最後的尊嚴——記「孺子牛獎」獲得者、上海市龍華殯儀館...
    為了生命最後的尊嚴——記「孺子牛獎」獲得者、上海市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新華社上海4月4日電題:為了生命最後的尊嚴——記「孺子牛獎」獲得者、上海市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新華社記者吳振東、郭敬丹多年前的一部日本電影,把入殮師這個職業帶進了大眾視野。
  • 記「孺子牛獎」獲得者、上海市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
    新華社上海4月4日電 題:為了生命最後的尊嚴——記「孺子牛獎」獲得者、上海市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多年前的一部日本電影,把入殮師這個職業帶進了大眾視野。在上海市龍華殯儀館,業務科副科長王剛從事的就是這樣一份「予逝者以尊嚴,予生者以慰藉」的工作。
  • 百度龍華殯儀館卻被虛假信息欺騙?上海整治關閉7家李鬼網站
    百度龍華殯儀館卻被虛假信息欺騙?上海整治關閉7家李鬼網站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9-07-09 17:31 來源:澎湃新聞
  • 陸谷孫遺體告別儀式8月1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陸谷孫遺體告別儀式8月1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澎湃訊 2016-08-01 20:19 來源:澎湃新聞
  • 楊堤同志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楊堤同志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副書記楊堤同志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 錢穀融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0月2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錢穀融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0月2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微信公眾號「華東師範大學」 2017-09-29 22:18
  • 嚴順開追悼會昨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眾多文藝界人士參加
    嚴順開追悼會昨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眾多文藝界人士參加 10月20日,嚴順開追悼會在上海舉行。
  • 英雄遺體只剩3塊骨頭,龍華殯儀館這位遺體整容師復原戰士「最初的...
    近日,四川涼山森林火災中,30個衝在救援一線的年輕生命消逝,這讓千裡之外的上海龍華殯儀館王剛心痛又惋惜。他的思緒拉回到3年多前,天津港大爆炸事件後,身為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的他,帶著團隊日夜為犧牲的消防官兵修復遺體,守護最後的尊嚴。他還清楚地記得,一位阿姨滿含淚水緊緊握住他的手說:「謝謝你將我的兒子還給我,謝謝你讓我見到他最後一面。」
  • 殯儀館與火葬場的關係
    據殯葬行業內參了解,殯儀館與火葬場2詞在我國的出現的時間約為晚清民國時期,凡資本主義列強侵佔租借的城市地區多開設有殯儀館或火葬場。如上海、廣州、青島等地。上海市區2大殯儀館之一的寶興殯儀館,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 著名語文教育學家陶本一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龍華殯儀館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語文教育學家,出版家,《語文報》創始人、首任社長兼總編輯陶本一先生,因病於2020年7月25日13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0歲。今天(7月31日)上午10時,陶本一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 龍華是「上海的雨花臺」?熊月之:這個特點讓龍華與眾不同
    「有人把龍華比喻為『上海的雨花臺』,其實,龍華與雨花臺,有相同也有不同。龍華之所以有這麼多英烈,與上海國際大都市的集聚功能有關,來自全國的精英薈萃這裡。」
  • 上海市有多少個殯儀館?
    上海市有多少個殯儀館? 上海市一共15個殯儀館,分別為; 01;上海市金山區殯儀館 02;上海市松江區殯儀館
  • 石橋鋪殯儀館走過60年 三年後將建成全國一流綜合性殯葬服務機構
    &nbsp&nbsp&nbsp&nbsp華龍網12月5日20時23分訊(記者 張勇)新的生命到來,有人迎接。一段生命終結,同樣有人送別。而殯儀館,正是人生終點的最後一站,承載著無數人對生命的敬畏……今(5)日,記者從重慶市民政局了解到,2019年至2020年,石橋鋪殯儀館將實施整體改造三期工程,到2021年爭取建成全國一流、西部領先的綜合性殯葬服務機構。
  • 上海龍華多元文化疊加
    12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龍華地處上海城市西南,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此互通互融、和合共生。上海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26日接受採訪時說,也要豐富表達方式,可以把龍華的紅色故事納入中小學和高等院校的教學教材體系,開設面向社會大眾的紅色文化專題課程,推動龍華紅色文化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進入市民生活。  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江南書院院長熊月之對記者表示,紅色、海派、江南文化疊加的龍華文化是一種大美意象,特別值得珍視。
  • 上海徐匯楓林街道防疫復工兩手抓
    央廣網上海2月27日消息(記者周洪)「均瑤大廈內240家企業、2600多名員工進出,不能有一點問題」。2月中旬的某一天早上8點,言君準時出現在大廈入口處,迎接即將到來的上班高峰,仔細確認企業備案和人員健康情況。
  •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後勤服務組召開工作會議
    1月11日下午,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後勤服務組召開工作會議,對會議服務保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後勤服務組工作人員及住地賓館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了《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通知》《住地服務組名單》《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委員小組工作人員職責》《各委員小組工作人員名單》《疫情防控須知》。省政協辦公廳行政處處長侯國慶對會議後勤服務保障工作的有關細節進行了強調。會議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
  • 庚子音祭 國家公祭日上海龍華以音樂緬懷英烈,培根鑄魂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聖勱)「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今天是我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緬先烈·萬眾一心鑄華魂」紀念活動在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和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共同舉辦。
  • 庚子音祭 國家公祭日上海龍華以音樂緬懷英烈 培根鑄魂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聖勱)「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今天是我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緬先烈·萬眾一心鑄華魂」紀念活動在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和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共同舉辦。
  • 北京市東郊殯儀館第三屆「公眾開放日」舉行 不斷創新服務舉措
    過去的一年,北京市東郊殯儀館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屬地政府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始終牢記總書記「北京民政要在全國幹得最好」的重要指示,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按照「黨建引領、公益至上、真情為民、綠色安全」的發展思路,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嚴格規範服務管理,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大力改造設施環境,全面建設穩步向前推進。
  • 上海科技獎 | 從手「入手」 醫無止境——記華山醫院手外科薪火相...
    原創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這是一個跨越半個世紀、由師徒三代接力完成的科研項目;這是一項頸七神經入手,偏癱治療誕生的「中國方案」;這是華山醫院建院百餘年來第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中國科研成果……日前,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基於腦可塑理論新發展修復殘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