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愛——特蕾莎修女

2021-01-08 蔡駟問好

她們在那裡做飯,她們在那裡吃飯,她們在那裡睡覺,那裡就是她們的家。

這是一則關於一棵成為家的大樹、一對貧弱母女悲慘而又溫暖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特蕾莎修女。她在自述集《活著就是愛》中寫道:

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然後把她帶回施舒瓦,我給她洗了一個澡,並給的衣服及好的食物。當晚這孩子跑掉了。我把她尋回,但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跑了。她這樣逃跑三次後,我派一位修女跟著地看她往哪裡跑。修女在一棵樹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親、姊妹坐在一起。那裡有些食物,她母親正在用她在街上撿來的食物做飯。直到那時,我們才明白她逃跑的原因。她的母親愛她,而她又非常愛她的母親。她們在對方眼中都是美的。那女孩說:「我的家!」——那裡就是她的家,她的母親就是她的家。

特蕾莎修女的原名是艾格尼斯·剛察·博加丘,她1910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是阿爾巴尼亞裔人。12歲加入一個天主教的兒童慈善會,並預感自己未來的職業是要幫助貧寒人士。15歲時,她和姐姐決定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18歲時,她進了愛爾蘭羅雷託修會,並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嶺開始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三學期後,特蕾莎修女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在聖瑪莉羅雷託修會中學擔任教職,主要是教地理。

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決定成為終身職業修女,並以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特蕾莎修女。1940年代,特蕾莎修女在聖瑪莉羅雷託修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麻風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8年,教皇批准特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許可,特蕾莎修女馬著手醫療訓練,並尋找幫手。1950年10月,特蕾莎修女與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並將教會的修女服改為印度婦女傳統的莎麗,以白布鑲上樸素的藍邊,成為博濟會修女的制服。

特蕾莎修女人生信念:活著就是愛。她為窮人服務的理念備受人們敬佩,為了尊重窮人,讓卑微者易於接受援助,始終把自己變成窮人。她創建的組織已經有4億多資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她依然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直至去世前,已逾80高齡的她仍與其他修女一起睡在地板上,只有兩套換洗的棉質修女服,自己洗衣洗餐具,每日與普通修女一樣從事繁重而瑣碎的各種勞動。對待受援助的窮人,她總是言辭簡潔,以卑微者能夠接受的方式傳遞自己的愛,平易近人中直抵人心。面對垂死者,她總是握著垂死者的手,直至他們平靜地安息。仁慈與體恤,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宛如陽光雨露一樣的自然和純潔,沒有一點施捨的感覺。

1997年9月5日逝世,終年87歲。特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者。同年印度政府為她舉行了只有總統和總理才有資格享有的國葬,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0多位政府要人參加了她的葬禮,其中包括三位女王與三位總統。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79年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其他兩位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被譽為民聖人特蕾莎修女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特蕾莎修女:活著就是為了愛!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特蕾莎修女從戰爭中救出被困兒童 活著就是為了愛 文:網摘 編:先知書店店長、李強 特蕾莎修女
  • 「我的天職就是愛」——紀念特蕾莎修女去世21周年
    今天9月5日是國際慈善日,也是中國第三屆「中華慈善日」,之所以選擇這天,是為了紀念這天離世的特蕾莎修女。德蘭-特蕾莎修女一位無佳形美容,但卻因一生活出了愛,而感動世界的偉大女性。她的故事讓人看到,活出愛的美好,慈善的真諦和信德的馨香。
  • 【靈性之光】特蕾莎修女——一個愛的故事
    她本來不想領這個獎的,因為她牢記耶穌說過的話:「當你用右手行善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但是她還是去了,為了那些饑寒交迫、流落街頭和傷殘疾病的人們,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關懷的人們。她告訴我們,所有的人,包括窮人都不僅需要活著,還需要愛,還需要有尊嚴。
  • 特蕾莎修女的愛(上)「轉」
    一九三七年,德蕾莎完成了修會的訓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並被指派到勞來多加爾各答分會擔任校長,在那裡教書將近二十年。1946 年秋,她決心「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並建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1952 年夏,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讓窮人找到愛與尊嚴。1979 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85 年訪問香港、臺灣,並在香港和臺灣設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 愛的奇蹟主保——特蕾莎修女|奉獻一生,讓窮人得到愛與尊嚴!
    特蕾莎修女  9月5日是國際慈善日。聯合國選定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蕾莎修女。修女一生獲得過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80多項榮譽和獎勵,其所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全世界127個國家和地區有600多個分支機構。
  • 特蕾莎修女:我永遠不能遺棄你們
    核心提示: 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大會上,特蕾莎講述了如上這些話。諾貝爾和平獎頒獎詞這樣描述特蕾莎修女:「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對單個人的尊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瀕臨死亡的人,都從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捨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 高考作文素材: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塵世間仁慈的天使  特蕾莎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地關注著貧窮的人,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特蕾莎修女,沒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來醫治人類最嚴重的病源:自私、貪婪、享受、冷漠、殘暴、剝削等惡行;也為通往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 特蕾莎修女:微笑是最好的慈善|愛與承
    特瑞莎12歲立志當修女,1928年被派調印度加爾各答洛瑞圖修道院。1948年因深感受印度貧民的苦況,而走出修道院濟 世救人。1950年獲教宗特準,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竭盡所能,解除貧困」的思想,促使特蕾莎修女從象牙塔般的修女會中走到窮人們的身邊,和他們吃同樣的食物,忍受同樣的疾苦。
  • 人物品格|加爾各答的天使——特蕾莎修女
    她就是特蕾莎修女,也被稱為德蘭修女。一位信仰天主教的修女,一位一生從事慈善的人。在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母親的引領下,特蕾莎對於窮苦的人一直報以極大的關心,這也慢慢變成了她一生的理想。 19歲時,她前往了印度,經過了兩年的修煉,她成為了一名修女,開始了她用愛行善,挽救貧窮的故事。
  • 特蕾莎修女生前遺憾:沒能將福音傳給中國窮人
    近日,鳳凰網事微博發布一則消息,特蕾莎修女曾多次訪華並謙卑地請求在中國開辦慈善機構,照顧中國窮人。但最終她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她臨終時表示遺憾,沒有將福音傳給中國窮人,只能無數次流淚為中國窮人禱告。
  • 特蕾莎修女為何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特蕾莎修女信仰一直以來特蕾莎修女都被公認為是上帝忠實的信徒,但是近年來被公開的書信卻表示她一直都活在痛苦的邊緣。特蕾莎修女信仰問題就是造成她痛苦的最大根源。儘管特蕾莎修女在去世前曾經要求燒毀她所有的書信,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她的書信一直被保存下來。特蕾莎修女照片2003年,這些信件被公布於世。特蕾莎修女的好友就這些信件編撰了一本書籍。
  • 《特蕾莎修女》,大愛境界的真實呈現
    《特蕾莎修女》,大愛境界的真實呈現。很多人對愛的理解有很多種,大多數的人心中都有小愛,何為小愛?就是親人,朋友,愛人之間的關心和愛護,但說到大愛,真正能做到的人又少之又少,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去付出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呢?
  • 特蕾莎修女是如何建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
    特蕾莎修女:堅強仁愛,終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特蕾莎修女,以仁愛無私聞名於世,但筆者不羨慕她的名聲,反而好奇她是如何一步步從無到有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的。看了關於她的傳記,筆者認為首先是來自她的家庭的影響。
  • 使特蕾莎修女成為聖徒的奇蹟
    使特蕾莎修女成為聖徒的奇蹟,在德雷莎修女死後,有兩種不同的治療奇蹟,使她有可能被冊封為聖德肋撒。特蕾莎修女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為加爾各答基地的病人和窮人服務。在她於1997年9月5日去世後,她的許多崇拜者和追隨者大聲疾呼要求她在天主教會中被任命為聖徒。1999年,布賴恩·科洛迪耶丘克神父被任命為促進她成為聖徒的人。
  • 英語 雙語美文:特蕾莎修女《無論如何》
    無論如何,還是愛他們;If you are kind,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ulterior motives;如果你友善,人們會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Be kind anyway.
  • 異域擷珍(The Sower) │ 以非凡之愛,成就生命的尊嚴與價值——記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她就是Mother Teresa 特蕾莎修女,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讓我們以特蕾莎修女非凡之愛開啟今天的分享。15歲時和姐姐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並進入愛爾蘭羅雷託修會,一切的準備只因為她想把愛帶給更多人。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她決定成為終身職業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特蕾莎修女。「Give of your hands to serve and your hearts to love.」
  • 「傻」女人特蕾莎修女-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最偉大的人
    今天回到廣州,在學習《了凡四訓》之前,特意又看了一遍電影《特蕾莎修女》,每一次看,都會深深的觸動我的內心。很多人都說特蕾莎修女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也會有很多人認為,這樣的一個女人,在當今這個社會,根本就不會被人認可。所以,她是一個傻女人。
  • 特蕾莎修女的家庭生活
    活著就是為了愛。——特蕾莎修女  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特裡薩修女於2016年9月4日被冊封為聖人,全世界都在喜悅盼望她的封聖典禮。特裡薩修女的形象超越了一切信仰和文化,象徵著對受苦者的施恩和服務。在此刻有一個人心情與眾不同,她就是特裡薩修女唯一的侄女阿吉.博亞吉烏。
  • 特蕾莎修女: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特蕾莎修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喜歡的終止,不是將愛情變成仇恨,而是不再想起、不再提及、不會關注,那些曾經甚至不會變成回憶。一切從離開開始,從一個不會回頭的轉身開始,那些愛和不愛就成了仿佛從未有過的開始,生活比所有的一切都重的是自己,是要好好的做自己,不為了任何人去做自己,只是為了自己做一個越來越好的人。淡忘以及漠不關心,是我們能夠給不再擁有的人和感情最好的交代。所有的交集都被清除之後,那些過去的愛和不再愛的糾葛就得到了最妥善的處理,關於過去絕口不提,原來真的沒關係。
  • 特蕾莎修女誕辰101周年:不計較付出的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特蕾莎修女誕辰101周年:不計較付出的愛 2011-08-27 15:5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滬江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