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9年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
因為擔心分封在外的叔父們兵權太重,建文帝即位後即著手削藩,這立即引起了實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從北平起兵。
四年後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場大火中不知所終,這一事件史稱靖難之役,四十三歲的朱棣也因此成為大明王朝新的主宰者。
朱棣的謀士就是號稱"黑衣宰相"的姚廣孝。
說起這個人,在朱棣的人生上面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的是姚廣孝也是在一定的方面上成就了朱棣的霸業。
黑衣指的是"黑色衣服的僧人",宰相也是最高的文官,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事情組成了姚廣孝這個人的傳奇人生。
總的來說是他給了朱棣勇氣去幹自己的事業,而且自己也是依靠著朱棣才可以體現自己的雄才大略,這兩個人在命運裡面就是互相離不開的。
在姚廣孝一生中的眾多身份中,和尚的身份始終是他的標籤,直到去世,因此也被稱為「黑衣宰相」。
姚廣孝為什麼要幫助朱棣
姚廣孝出生在一個行醫世家,他們家在當地也非常的有聲望,畢竟懸壺濟世、救人於疾病之中的醫者在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但姚廣孝對行醫問藥不感興趣,對於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也不感興趣。
在姚廣孝十四歲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讓家人非常震驚的事情,削髮為僧。姚廣孝就這樣義無反顧的出家了,他是一名和尚不假,但他不是一個正常的和尚。
別的和尚出家之後青燈古佛,沒事的時候敲敲鐘打打水,姚廣孝出家之後確實學了一段時間的佛經,只不過後來的他又做了一件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去拜了一位道士為老師。
除此之外,姚廣孝還學習兵法謀略。
遁入空門了,本應沉寂心胸,平心靜氣。但是滿腹才學,胸懷萬丈的他,卻不甘心一輩子只做個安安靜靜念經的和尚。他想要為社會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想讓世人知道他,記住他。
但欣逢朱元璋下馬治天下的和平時期,所以道衍學的這一套,似乎在太平時期無用。這就讓這個一直勤奮學習,滿腹經綸的人,感到了極大的苦悶。
在看到朱棣的時候也是看到了朱棣的野心,也是他看見了自己的機會。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薦
為何朱元璋上位後不久,身體健壯屢立戰功的常遇春,會突然暴卒?
朱元璋誅殺功臣毫不留情,若三位哥哥在世,又會怎樣對待?
朱元璋從小和二哥朱重六相依為命,他建國後,朱重六的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