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寒梅,見風骨!

2021-03-01 古道墨香


早梅

唐·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梅花發,疑是春來雪未消。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遊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採,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靨:或素或粉,或鵝黃,或嫣紅,盈盈立於枝頭,毫無簇擁媚俗之意,也無爭寵喧鬧之心。

梅韻:曉覺霜添白,寒迷月借開。脫盡塵寰氣,一若高珍雪,清澈重霄宇。歷經春華秋夢,其心冰潔可掬,其魂空靈可幽也。

梅香:餘香低惹袖,墮蕊逐流杯。雖無桂花之馥鬱,也無水仙之綿甜,然依舊芳菲疏雅且又飄至數裡之遙,而更無邀蜂引蝶之念。

梅骨:看似柔弱,實則堅貞,獨立數九冰雪地,綻放料峭早春時。不及松柏之蒼勁,然更具婉轉之態,不及虛竹之挺拔,然更具清雅之姿;及清蓮之亭亭,然更具沁脾之幽香,不及海棠之嫵媚,然更具冷傲之骨!

故宮的100個對聯:看了方知讀書少!

王羲之行書集字對聯99副,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15位皇帝寫「福」,福氣滿滿!

書法高手開出一份臨帖清單,這就是正路子!

《心經》,到底厲害在哪裡?

相關焦點

  • 程維基畫鷹:於厚重中見文質,於大氣中見風骨
    程維基筆下的雄鷹,造化萬端,於厚重中見文質,於大氣中見風骨,畫面中的點染描摹,皆凝聚了畫家的百般心血與寵愛,是畫家對生命的虔誠禮讚。  程維基的四尺花鳥畫《春常在》,描繪了兩隻立於松石之巔的鷹。以淺赭石青的松枝和山石為背景,簡潔凝練,為畫面增添色彩且突出畫面的主要層次空間。
  • 什麼是風骨?「魏晉風骨」代表詩人陶淵明最出色的五首詩
    我們經常聽到「風骨」這個詞,比如「建安風骨」,「文人風骨」,但「風骨」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呢?綜合的來說,風骨是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實質是對文學作品內容和文辭的美學要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是這麼解釋「風骨」二字的:《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
  • 古代文人的風骨與氣節
    文重風骨,人更重風骨,後世往往用風骨來評價一個人的品格和修養,用風骨來裁斷一個人的德行和操守,於是風骨就成為一種高邁而超拔的人格境界。人格意義上的風骨大體由氣概、氣度、風範、操行、修為等諸多道德因素構成,常被古書典籍形象地表述為風骨凜凜、風骨稜稜、風骨錚錚等等。
  • 『越音王子採訪記』傲雪寒梅,越夢飛揚一一記王文娟嫡傳弟子陳芝美
    2014年4月23日在上海逸夫舞臺成功舉辦「傲雪寒梅.越夢飛揚」王派弟子陳芝美越劇專場;同年6月7日在杭州蕭山舉辦了王派弟子越劇專場。 學別人之長,䃼自己之短。2016年11月28日在華東地區首屆旗袍女王爭霸賽總決賽慈善大使。同年12月26日在首都北京全球旗袍女王爭霸賽中,經過五輪的決逐,最終獲得第五名囯姿獎!
  • 什麼是男人的風骨
    這便是男人的風骨。男人之所以稱之為男人,是因為具有男人的風骨。男人的風骨不是柔軟的垂柳和傲慢的自以為是,而是陡峭的山崖,筆直的青松。他是遇上風浪而不退卻的水手,他是四面臨箭而不顫抖的勇士。男人可以沒有風度,但不可以沒有風骨。
  • 風骨是男人的靈魂
    這便是男人的風骨。 男人之所以稱之為男人,是因為男人具有男人的風骨。男人的風骨不是柔軟的垂柳和傲慢的自以為是;而是陡峭的山崖,筆直的青松,風骨不會存在於清澈平靜的小溪和溫暖舒適的巢穴裡,而是蘊藏在寬廣咆哮的大海及仰天搏擊的蒼穹裡!他是遇上風浪而不退卻的水手,他是四面臨箭而不顫抖的勇士。
  • 早讀丨做人的風骨
    世間萬物就如同一個美人,越是有風骨,越是令人欣賞。美人初見,心動無數;美人遲暮,在以風骨。 那麼,什麼是風骨?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風骨是不媚俗流的大雅,是淡泊名利的氣節。做人的風骨,不是倔強的脾氣,不是強有力的肩膀,而是為人的品相和處世之道,是坦然如水的平常之心,抑或是力求完美的高尚品格。千年修文章,一世學做人。做人,有一份風骨,是我們每個人畢生的修行。
  • 一個人有沒有風骨,就看這四點
    來源:京博國學(本文經授權轉載「風骨」一詞,拆開來,就是風度和骨氣,多指人剛正的氣概和卓爾不群的品格。明朝陳繼儒在《小窗幽記》寫到: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一個人有沒有風骨,能否保持自我、秉持傲骨,往往可以從這四個方面看出端倪。一、擔 當一個人能擔起多大的責任,就有多少風骨有的風骨的人,都有一種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來於信仰的堅定和視天下為己任的擔當。
  • 【男人的風骨——杜卡情懷】
    杜卡十二年,沐風瀝雨而堅定不移;世事紛擾,依然處變不驚;千鈞之前,依然張馳有度; 在路上,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前行!面臨國內惡劣競爭,不隨波逐流,不降低產品配置和功能,不降低產品品質和工藝,積極創新,終得全球高端客戶認可!
  • 《梁思成與林徽因》嚮往文人風骨
    父輩教育好好,自己心中選擇堅持好好,他們的愛情也好好,那一輩的文人風骨我也好生嚮往!林徽因那樣的女子現實生活中本人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有沒有映像記錄可以讓我看看呢?我好像知道了解見一見啊對梁林的宣傳應該樹立正確一些,一些民眾對他們所做的貢獻真的不甚了解。
  • 從崔永元的嘴臉看文人的風骨
    不是所有做學問、寫文章、搞創作的人都稱得上文人。換言之,文人要有文人的風骨。 自古以來,中國就不乏這樣有風骨的文人。從屈原到韓非,從司馬遷到班固,從嵇康到陶潛,從李杜到蘇軾,從王安石到範仲淹,從辛棄疾到方孝孺,從王夫之到龔自珍,從蔡元培到魯迅,那些名垂青史、令人敬慕的文化大師們,無一不展示出文人獨特的風骨。
  • 梁豔萍,你把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丟了
    讓人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不要了嗎?何為風骨?自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風骨」作為一個美學範疇加以闡釋之後,風骨就成為中國文論界的專業術語,用來指詩文書畫的「端直」、「駿爽」。文重風骨,有風骨的人才能寫出有風骨的文章。峻峭風骨,也成為歷代許多文人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
  • 肖鋒:我就是要說風骨,說一說聯大時期一代文人的風骨
    我覺得這就是風骨。你可以沒有風骨,但你不能有媚骨。儘管有爭議,儘管有硬傷,但還是要贊一下《無問西東》!我對電影有個四象限劃分:第一象限,既叫好又賣座,如《戰狼2》;第二象限,叫好但不賣座,如文藝片《無問西東》;第三象限,賣座但不叫好,比如《前任3》;第四象限,都不好,爛片。
  • 秀場仍在抒寫後青春期的詩 一曲長歌見風骨
    一曲長歌見風骨,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老胡說科技 (責任編輯:柳蘇源 HN091)
  • 風骨,是一個男人的最高級體面
    兩句擲地有聲的話道出了陳道明的凜凜風骨。所以,馮小剛這樣評價陳道明:陳道明是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在利慾薰心亂象迭生的娛樂圈,陳道明就像一股清流,耿直坦蕩,從不虛偽。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男人,不論身份低微還是高貴,不論生活貧窮還是富有,不論身處險境還是順境,不論文化高深還是低淺,總能保持剛正的品格,從容的風度,堅忍的意志,內在的力量,無畏的精神,坦蕩的胸襟以及誠信至上的德行,這就是風骨。男人可以沒有風度,但不可沒有風骨,風骨是男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 柔媚有風骨 落筆散芬芳
    她擅長使用兩色或多色的接染、撞染技法,並善於以過渡自然的色彩來寫形,平實中顯舒朗,質樸中見風骨。從2014年起,周冰創作的如《紅豔凝香》《清音》《盛世雅韻》《盛世和諧音》《在水一方》《向陽花開》《幽香素影》等一系列大幅沒骨花鳥畫作品,在全國大型美術作品展中頻頻入選或獲獎。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花鳥畫是人和自然精神往還的一個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徑。
  • 佩玉,是男人的風骨
    所以,佩玉,就成了君子有風骨的象徵。擁有一塊好玉,更能彰顯他的風骨和品性。那麼,你有一塊時刻陪伴你,提醒你不忘初心的玉石嗎?
  • 建安風骨何處尋?《短歌行》中見豪邁:一代梟雄曹操的心路歷程
    曹操作《短歌行》建安七子鑄風骨,鄴下文人執牛耳回望《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一句主旨之語。張遼一介降將,得曹操賞識而名震天下可以說,《短歌行》一詩不僅表明了曹操的個人志向,更是開啟了一個時代,一個講究文人風骨的璀璨時代。
  • 人格 文章 風骨——讀餘昌谷先生《春播秋收文論集》有感
    先生的這本文論集共六輯:分為《馬列文論》、《古代文論》、《現當代文論》、《小說專論》、《創作縱論》、《其它文論》,這六輯共收錄了47篇研究論文,這些文章我大致瀏覽了一遍,感覺是功底紮實,文論精到,作為文學評論之語言語境生動貼切,少有空泛之論,足見下了真功夫
  • 什麼是魏晉風骨?
    (3)結語魏晉風骨不值得學習,畢竟在魏晉風骨影響下,南朝這些南渡衣冠被北國政權指著罵是蠻夷,還搞出各種亂倫戲碼,根本沒有一點華夏之氣。作為個人,喜歡這種娘炮避世文化其實也沒啥,主要是社會主流要是也是這種沒事就嗑藥,就喝酒,正事不幹就瞎聊天,那就是很嚴重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