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原始人的勞動和生活發展歷程。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點讚加關注哦~無論經由哪條路離開非洲,印度看來都是最初現代人的第一個主要的落腳點。因為正是在那裡發現了非洲之外的第一個線粒體和Y染色體的多樣性。在線粒體DNA方面,從非洲出來的M和N的族譜在今天的印度人口中依然常見。M族譜非常普遍,它的突變比在印度以東發生的突變更為古老,表明印度次大陸在人類出走非洲後不久就有了不速之客。在Y染色體方面,早期人類族譜的幾個分支都局限於印度次大陸,支持從南路走出非洲的理論。假如移民經北路出非洲的話,那些分支應在累範特和印度都能發現。
人們在印度曾經有過歷史性的分道揚鐮。一些人繼續沿海岸行進,沿亞洲南海岸繁衍生育。他們最終到達了澳大利亞陸地、中國和日本。另一些人向西北方向挺進內陸,經過今天的伊朗和土耳其,開始了與尼安德塔人的長期徵戰,爭奪歐洲的控制權。兩條路徑都挑戰了現代人的創造力、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我們先討論向澳大利亞的移民,然後再談向歐洲的進軍。
沿海岸向東推進的那一群人們穿越印度和印度支那,到達了兩個現已消失的桑達和薩胡爾大陸。五萬年前的海平面比現在要低得多,馬來半島和蘇]答臘、爪哇、婆羅沙等島嶼連成一體。這片大陸叫作桑達,又稱桑達蘭,它構成了亞洲陸地向南的延伸。澳大利亞那時與北面的紐幾內亞和南面的塔斯馬尼亞相接,這三大島嶼連成另一個已消失的大陸,叫作薩胡爾,位於桑達的正南方。沿海岸行進的人們在到達桑達和薩胡爾之間的海峽之前,除了涉水穿越河口,還沒遇到過外海。
這個海峽有60英裡寬,似乎是不可逾越的屏障。桑達上的觀察者也許可從薩胡爾的山火或者飛鳥知道遠方陸地的存在。無論如何,現代人到達了薩胡爾,無疑證明他們有航海能力從非洲穿越淚之門。現代人第一次到達澳大利亞是一個重要的事件,不僅因為他們完成了從東非家園史詩般的遷移,也因為它第一次使得基因歷史和考古歷史相連接。根據埋葬地的發掘記錄,考古學家認為人類在五萬年前首次到達澳大利亞。這個時期超出了放射性碳年代所能測定的範圍,需要另一種叫作熱發光的年代測定法。
這種方法並不可靠,但其結果確實被另一個獨立的驗證所支持。到四萬六千年前,所有澳大利亞的大型哺乳動物、鳥類和220磅以上的爬行動物都突然滅絕,其原因無疑是那裡出現了新的強有力的天敵一獵人。 當第一批獵人登上新大陸,美洲的大動物也很快面臨同樣的滅絕。考慮到人類到達澳大利亞時已遍及各地,人們也許會奇怪為何澳大利亞會有非洲之外最早的考古遺蹟。最可能的原因是沿海岸的遷移比向內陸要容易得多。海岸提供了可靠的食物來源和便利的交通方式。
因為那時的海平面相對低,許多沿岸的遺址現都已沒入水下,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這長途跋涉的中間站。許多遺傳學家相信第一批現代人早於五萬年前走出非洲。用人類線粒體DNA突變速率估算,表明人類最先離開非洲的時間是六萬五千年前。儘管很有意義,但遺傳方法的測年法基於許多並不現實的假設。考古學測定的年齡要可靠得多。考古學家所擁有的最早證據是四萬六千年前澳大利亞東南部的蒙哥湖遺址和同時期在累範特的遺址,他們目前找不到人類在非洲之外比這更早的任何證據。
他們也並不贊同遺傳學家關於早期古蹟沉沒於水下的論點,因為人們不會茫然地等到緩慢上漲的海水吞沒他們的家園,他們早就該移師內陸了。早期古人比現代人早幾千年離開非洲並佔據了歐亞大陸。他們當然可能迫使現代人沿海岸而行。尼安德塔人那時可能佔據了阿拉伯半島,直立人佔據了東亞。早期智人雖然能阻止現代人進人歐亞大陸,他們自己卻從來沒能登上薩胡爾,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最早的現代人遺蹟只出現於他們行程的最遠端——澳大利亞。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