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碼:人類是如何擴散到全球的,文明停滯的澳大利亞土著

2021-01-08 藍少小阿亮666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原始人的勞動和生活發展歷程。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點讚加關注哦~無論經由哪條路離開非洲,印度看來都是最初現代人的第一個主要的落腳點。因為正是在那裡發現了非洲之外的第一個線粒體和Y染色體的多樣性。在線粒體DNA方面,從非洲出來的M和N的族譜在今天的印度人口中依然常見。M族譜非常普遍,它的突變比在印度以東發生的突變更為古老,表明印度次大陸在人類出走非洲後不久就有了不速之客。在Y染色體方面,早期人類族譜的幾個分支都局限於印度次大陸,支持從南路走出非洲的理論。假如移民經北路出非洲的話,那些分支應在累範特和印度都能發現。

人們在印度曾經有過歷史性的分道揚鐮。一些人繼續沿海岸行進,沿亞洲南海岸繁衍生育。他們最終到達了澳大利亞陸地、中國和日本。另一些人向西北方向挺進內陸,經過今天的伊朗和土耳其,開始了與尼安德塔人的長期徵戰,爭奪歐洲的控制權。兩條路徑都挑戰了現代人的創造力、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我們先討論向澳大利亞的移民,然後再談向歐洲的進軍。

沿海岸向東推進的那一群人們穿越印度和印度支那,到達了兩個現已消失的桑達和薩胡爾大陸。五萬年前的海平面比現在要低得多,馬來半島和蘇]答臘、爪哇、婆羅沙等島嶼連成一體。這片大陸叫作桑達,又稱桑達蘭,它構成了亞洲陸地向南的延伸。澳大利亞那時與北面的紐幾內亞和南面的塔斯馬尼亞相接,這三大島嶼連成另一個已消失的大陸,叫作薩胡爾,位於桑達的正南方。沿海岸行進的人們在到達桑達和薩胡爾之間的海峽之前,除了涉水穿越河口,還沒遇到過外海。

這個海峽有60英裡寬,似乎是不可逾越的屏障。桑達上的觀察者也許可從薩胡爾的山火或者飛鳥知道遠方陸地的存在。無論如何,現代人到達了薩胡爾,無疑證明他們有航海能力從非洲穿越淚之門。現代人第一次到達澳大利亞是一個重要的事件,不僅因為他們完成了從東非家園史詩般的遷移,也因為它第一次使得基因歷史和考古歷史相連接。根據埋葬地的發掘記錄,考古學家認為人類在五萬年前首次到達澳大利亞。這個時期超出了放射性碳年代所能測定的範圍,需要另一種叫作熱發光的年代測定法。

這種方法並不可靠,但其結果確實被另一個獨立的驗證所支持。到四萬六千年前,所有澳大利亞的大型哺乳動物、鳥類和220磅以上的爬行動物都突然滅絕,其原因無疑是那裡出現了新的強有力的天敵一獵人。 當第一批獵人登上新大陸,美洲的大動物也很快面臨同樣的滅絕。考慮到人類到達澳大利亞時已遍及各地,人們也許會奇怪為何澳大利亞會有非洲之外最早的考古遺蹟。最可能的原因是沿海岸的遷移比向內陸要容易得多。海岸提供了可靠的食物來源和便利的交通方式。

因為那時的海平面相對低,許多沿岸的遺址現都已沒入水下,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這長途跋涉的中間站。許多遺傳學家相信第一批現代人早於五萬年前走出非洲。用人類線粒體DNA突變速率估算,表明人類最先離開非洲的時間是六萬五千年前。儘管很有意義,但遺傳方法的測年法基於許多並不現實的假設。考古學測定的年齡要可靠得多。考古學家所擁有的最早證據是四萬六千年前澳大利亞東南部的蒙哥湖遺址和同時期在累範特的遺址,他們目前找不到人類在非洲之外比這更早的任何證據。

他們也並不贊同遺傳學家關於早期古蹟沉沒於水下的論點,因為人們不會茫然地等到緩慢上漲的海水吞沒他們的家園,他們早就該移師內陸了。早期古人比現代人早幾千年離開非洲並佔據了歐亞大陸。他們當然可能迫使現代人沿海岸而行。尼安德塔人那時可能佔據了阿拉伯半島,直立人佔據了東亞。早期智人雖然能阻止現代人進人歐亞大陸,他們自己卻從來沒能登上薩胡爾,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最早的現代人遺蹟只出現於他們行程的最遠端——澳大利亞。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土著文明與「失敗者」:精英文化的時代短見與歷史的控訴
    正是由於此,威爾遜教授致力於保存我們快速消失的生態系統,通過研究蟻群,以期獲得如何生存並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火山、地震、颶風、海嘯與隕石都對地球的歷史做出了貢獻,不管上面是否有人類存在。土著人類自身的歷史已經被徹底扭曲、損毀了。女性常常被排除在人類歷史的年鑑中。
  • 青藏高原人類史前推12萬年(解碼)
    日前,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陳發虎院士和蘭州大學張東菊副教授領銜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在此之前,該成果還曾相繼入選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科學新聞》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新聞。夏河丹尼索瓦人是如何被發現的?它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
  • 不單阿富汗人 被迫害數百年的澳大利亞土著亦求索無門
    坦奇(Watkin Tench,1758─1833年)曾形容道「非洲人身上散發的那種噁心的臭味,在他們(土著)身上也有,不過只是在他們的土著狀態下才有,和我們住在一起的那些人,當他們養成清潔的習慣後這種味道慢慢就沒有了」,以自居文明使者的高位評騭土著。時至今日,雖然部分澳大利亞白人不明說,但腦海裡對土著或少數民族的看法依舊與18世紀的殖民先驅毫無二致。
  • 被迫害數百年的澳大利亞土著和阿富汗人命運同樣悲慘
    率艦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的英國軍官沃特金坦奇(Watkin Tench,1758─1833年)曾形容道「非洲人身上散發的那種噁心的臭味,在他們(土著)身上也有,不過只是在他們的土著狀態下才有,和我們住在一起的那些人,當他們養成清潔的習慣後這種味道慢慢就沒有了」,以自居文明使者的高位評騭土著。時至今日,雖然部分澳大利亞白人不明說,但腦海裡對土著或少數民族的看法依舊與18世紀的殖民先驅毫無二致。
  • 這才是澳大利亞的真面目:歐洲罪犯流放地,屠盡土著自立為王
    國力強大之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張殖民地,國土膨脹到了一個不可想像的地步,號稱日不落帝國。但本國的人口,跟不上土地膨脹的速度,這導致英國各殖民地非常的缺人。沒有人願意離開繁華的英國,背井離鄉去那些殖民地裡搞建設。
  • 英國人對澳大利亞土著的屠殺真是慘絕人寰!
    瑪雅文明  以其藝術和科學方面的巨大發展而聞名於世。它的成就包括獨特的石頭建築,偉大的雕塑,以字體或記號為傳統表意符號的表意文字,以及可表明瑪雅人勝過同時代任何歐洲天文學家的天文知識。這種孤立使某些古代形態的生命得以倖存到現代,其中包括桉屬植物和諸如單孔目動物和有袋動物的哺乳動物。  18世紀後期,最初的英國移民到達時,澳大利亞還倖存著仍處於舊石器時代階段的古代類型的人。這些土著居民是大約3萬多年前渡海而來的三個不同種族集團的後裔——  3萬多年前,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群島之間僅為狹窄的海峽所分隔。
  • 澳洲土著:被澳大利亞偷走一代人,卻從未被偷走文化與信念!
    人類經常因為自己的傲慢狹隘的無知傷害甚至是謀殺另外一個自己輕視的文化。在澳大利亞社會建設和成熟的過程中,澳洲政府作過一次壞人,他們帶著無比的傲慢和自以為是幹這樣的壞事:把土著人的孩子從母親懷中搶走。澳洲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美國獨立之後,大英帝國的殖民當局對處理海外殖民地關係的時候就特別的小心了,尤其是對大英殖民地澳大利亞,更是得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 澳洲土著文化世界地圖無奇不有
    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大約在5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澳大利亞,作為澳洲最早的一批居民,他們奠定了澳大利亞的文化底蘊。澳大利亞的土著之所以被世人關注就在於他們不同於別的民族,而是完整的保留了石器時代的所有文化,幾萬年來都沒有任何進化,原汁原味。
  • 科學新知|星辰大海,天上人間——2020年人類科技徵程高光回眸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滯,人類的科學探索步伐邁向了天上、人間和虛擬空間。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行星,了解火星對研究地球早期歷史和生命起源有著重要價值,也對人類拓展生存空間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7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火箭發射到火星?三家各有使命。
  • 澳大利亞土著的悲慘命運:種族被趕盡殺絕,最後一位族人仍被解剖
    而在人類社會中,也存在著這樣殘酷的規則,只不過這次規則的制定者不是大自然,而是人類。 但這樣的生活也讓澳大利亞的發展十分落後,1606年的時候一個荷蘭人發現了這片大陸,並為其取名為新荷蘭。在別的國家已經利用先進的航海技術發現新大陸的時候,澳洲土著們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年代。
  • 18世紀一群英國囚犯登陸澳大利亞,100年後當地土著只剩5萬
    1788年,澳大利亞仍是一片未知的大陸,人們對那裡一無所知。英國為了尋找一塊放逐囚犯的地方,決定開發澳大利亞。第一批囚犯隨同第一任澳大利亞總督從英格蘭出發,航行8個月,穿越24000公裡大海,抵達澳大利亞。
  • 澳洲土著的史前史
    作者 萬瑜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祖先大概在4萬至6萬年前抵達澳大利亞,他們以一種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方式生活著,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第一次歐洲殖民者接觸到他們的時候,估計土著居民有35萬人口。關於第一批人類的路線,有陸橋說和航海說。
  • 關於古代澳大利亞的16個不可思議的事實
    由於未知的原因,這種遷徙在大約5萬年前突然停止了;結果,古代澳大利亞土著人幾乎完全與世隔絕地發展起來,很可能是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在澳大利亞,最早被確定為人類居住的地方可以追溯到大約55000年前:位於現代澳大利亞北部領土上的馬拉昆納加二號巖石庇護所。
  • 澳大利亞土著原住民是中國人汪大淵最早發現的
    大洋洲上最大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個土著民族,他們寬鼻子、厚嘴唇、深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膚、波浪狀的頭髮,非常有特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四面環海。這些形象特殊的土著人真的是這裡的原住民嗎?有些史書記載說是歐洲人先發現了這些土著人,其實不然,最早發現他們的是中國人汪大淵。
  • 探秘澳大利亞 觸摸「紅色之心」
    而另據澳大利亞旅遊局的相關資料顯示,烏魯魯之所以受到遊客的推崇,不僅和其悽美絕世的外貌有關,更是因為紅土本身所蘊含的傳奇故事和土著文明。可以說,正是這片土地,解讀了澳大利亞土著文化的前世與今生。記者從澳大利亞旅遊局了解到,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十萬遊客前往烏魯魯所在地———澳大利亞紅土中心朝聖。而為了更好地展現土著文化,烏魯魯附近的皮堅加加拉土著人還特別為遊客組織了「沙漠尋蹤」之旅的線路。行程中,遊客們將在土著嚮導的引領和陪伴下,沿途一起狩獵、分享美食並傾聽嚮導們講述土著的傳奇故事,感受澳大利亞的感性與原始。
  • 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
    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          ——哈拉帕印章文字解讀山海經
  • 英媒文章: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  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在城市密集、國際航班來來往往的現代世界傳播。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
  • 美國警察跪殺黑人,為何導致澳大利亞騷亂?專家:跟歧視土著有關
    近段時間,美國弗洛伊德案件引發全球關注,連澳大利亞都一周內爆發兩次抗議。據報導:在澳大利亞雪梨市政廳門前,數千名民眾自發聚集在一起,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表示抗議。澳大利亞人民為何有如此激烈的情緒?有專業人士分析:「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人民看來就像是奪命的毒藥,而澳大利亞被灌下毒藥的是「土著人」。在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在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他們以打獵和採集野果為生。後來在18世紀時,歐洲人來到了這裡,他們強迫土著人離開這個地方。到了現在,很多土著人在白人社會裡非常孤立。
  • Discovery 頻道《人類基因解碼》入圍美國紐約廣播電視節最佳電視節目
    Discovery探索頻道《人類基因解碼》節目帶你踏上探索人體基因的旅程,深入了解如何透過基因科技應用對抗疾病、突破老化、甚至改變人類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強大的科研背景和卓越的抗衰老科研成果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全球最具公信力的探索頻道Discovery籌備、錄製《人類基因解碼》節目時,鎖定 NU SKIN 的抗衰老科研中心和科研顧問作為專訪對象。在60分鐘節目中,20分鐘完整陳述 NU SKIN 抗衰老科技、青春基因群組的發現和應用,將全球抗衰老風潮引爆到「沸點」。
  • 百張照片揭秘瑪雅文明、印加風情、北美土著
    7月7日起,一場攝影展將亮相常博 百張照片揭秘瑪雅文明、印加風情、北美土著 常報全媒體訊 古老的城牆、縝密的曆法、精湛的石雕、奇妙的數字文字……7月7日至8月9日,「美洲原住民:瑪雅、印加和北美土著——傑夫·佛可思攝影作品展」將在常州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