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與天才的秘密—家庭天才養育秘密路徑揭示,返璞歸真線上工作坊

2021-02-19 簡多自學

育兒的迷思

多少母親一開始壯志滿懷,

卻很快筋疲力盡,

累倒在兒女面前?

多少母親像洩了氣的皮球,

再也不敢生養兒女?

那些養孩子養傷了養累著了的母親呀

滿心的迷茫或者乾脆放棄

養兒育女在這個時代太不容易了!

或者一些悲情滿懷的養育兒女故事,

令我們互相唏噓,彼此顧憐,

也更深的印證這樣的畫面:

這些做父母的,都勞苦愁煩。

甚至,有些媽媽們都抑鬱了,

像產後抑鬱症一樣風行神州大地!

整個社會在養兒育女的不堪重負中,

難道兒女是上帝壓垮

我們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是我們出問題了嗎?

我們在育兒的迷失中!

自學以及天才成長的路徑探秘

當我們這麼用心盡力的養育兒女,

卻傷痕累累,

當我們灰心失望之際,

我們不妨停下來,

安靜一下我們的內心,

聆聽關於自學,以及

天才成長的路徑

也許我們會豁然開朗,

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

我喜歡讀歷史許多名人偉人的傳記,

研究他們的成長經歷,

結合今天我們自己育兒的實踐,

我發現驚人的秘密是:

這些天才基本上都來自尋常人家,

都不是人教育出來的,

根本的是靠著自學成才,

是造物主奇妙的作為。

其實,這是什麼驚人秘密呢?

天才,不就是上天所賜的,

這不就是簡單的字面意義?

這不是常識嗎?

可是為什麼我們父母卻如此陌生,

總覺得這離我們遙不可及呢?

因為我們只需要人才,

不奢望天才嗎?

中國有句古話:

人養人皮包骨,

天養人肥嘟嘟!

問題就在這:

現代父母都在養育人才,

人養人,皮包骨。

把天才養成了皮包骨的人才!

然後把自己累的夠嗆,十分的悲情,

並怨天尤人。

愛迪生從小就是一個多動症的孩子,

他愛發問、愛動腦子的習慣,

令學校老師大為惱火,下令要他退學,

結果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學

他的母親收到學校退學通知書後,

告訴愛迪生老師認為他是天才

父母們,你有愛迪生媽媽

一樣的信心嗎:

這個多動症被退學的孩子,

是個天才!你有這樣的信心嗎?

你在用養育天才的方式

養育你的孩子嗎?

或你只是想得到一個

被人養育出來的人才而已呢?

你怎麼相信,這十分的重要!

"自我實現預言"魔法了解一下!

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曾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預想和我們的期望會導致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ing prophecy)的發生。

當然這裡關鍵點

不是什麼自我實現的預言

也不是我們的觀念和信念

在養育兒女過程中的重要性。

而最重要最關鍵的是:

天養人,如何肥嘟嘟!

我們做父母的該如何順天而行!

中國古人云: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育兒也是這個道理。

孩子若不自學,

父母或者老師累死也枉然!

父母養兒育女這麼累,

學校老師教的這麼辛苦,

效果這麼差,

關鍵都是不明白:

孩子自學的秘密,

天才成長的路徑!

這七八年100多場家庭育兒工作坊,

許多父母常常問:

為什麼孩子沉迷於網絡,

手機遊戲,

或者各種虛空無聊中,

沒有自主學習?

孩子如何才能自學?

父母們絞盡腦汁,引導孩子自學,

卻都失敗而告終,

怎麼辦?

天才已經離他們遠去,逝去,

他們在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中

焦慮不安!

可是想一想吧,

並不久遠的幾年前,

起初,那是多麼可愛的孩子呀!

那是上帝多麼美好的創造和禮物!

那是一個天才!

關於自學和天才,

父母們太多的誤區,

也正是父母們急需的內容。

當父母明白自學與天才的秘密,

才可以享受育兒的天倫之樂,

卸下悲情愁苦的育兒重擔!

我們以往的工作坊也涉及許多,

但還有更多的內容,

可以展開分享。

而且,許多的父母

都沒有機會參加線下的工作坊。

因此我們這次專門

就自學和天才這個主題,

做一次線上的工作坊分享,

幫助更多的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

進入正確蒙福的軌道中。

崑山工作坊合影

許多父母甚至外地坐飛機來學習線下工作坊!

返璞歸真育兒線上工作坊

主題:自學與天才的秘密

老師:簡多老師,三孩爸,

多年家庭教育經驗和

多年指導孩子自學經驗。

2013年開始全國各地巡迴100場

返璞歸真育兒工作坊分享,

幫助幾千個家庭得釋放和自由。

課時:

至少12節課,可能15節。

每節課1小時分享,半小時問答。

內容:1.拒絕悲情育兒

         2.天才皆自學

         3.孩子自學的秘密

         4.自學與簡單輕鬆育兒

         5.自學與生養眾多

         6.自學與博雅教育

         7.他證與自證

         8.非兒童中心的教育

         9.人本主義的可怕陷阱

         10.中英雙母語的經典教育

         11.精英教育的前世今生

         12.娜拉出走與爸爸去哪

         ..

時間:

1月23日第一課;

後面更多課程,會通知大家。

課程錯過可以回聽回放,時間很便利。

費用:

元,2月1日前優惠價198元。

參加過工作坊的家庭99元。

請向客服索取優惠券。

分享課程還可賺學費。

適合:

所有關心兒女教育的父母。

包括孩子在學校的父母,

或在家教育的父母

幼兒階段的父母,

或小學中學階段的父母。

參加過或沒有參加過工作坊的父母。

甚至未婚或正預備進入

婚姻的將來父母們。

不分信仰,不關乎人群。

普世的家庭教育。

所有對教育感興趣的朋友都可參加。

效果:

一定會給你全新的視角來看教育,

豁然開朗,或者茅塞頓開全然釋放

引你進入以前從沒有的深思。

許多父母被改變、被更新,

滿有養育兒女的喜樂,

並承受生養眾多的祝福。

注意:這裡是線上育兒工作坊

和線下內容不一樣,

滿十個家庭就可以開

線下的家庭也可以轉線上工作坊

時間:2021年1月23日—1月24日(本周六、周日)

地點:線上微信群

費用:198元/個家庭


具體時間安排:

【周六】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30


【周日】

上午休息

下午2:30-5:30

晚上7:30-9:30

掃碼加助理老師微信

即可諮詢報名

—END—

↓↓領券免費聽:為什麼都錯過了兒童寶貴的語言敏感期?

相關焦點

  • 足球天才的「秘密武器」
    派菲特音樂學員合奏《直到世界盡頭》派菲特音樂學員演奏吉他之神吉米風格曲目練習派菲特音樂學員演奏迷笛電吉他考級5級 曲目 《芝士蛋糕》足球天才的「秘密武器」足球天才的「秘密武器」1996年至1997年賽季,曼聯隊客場挑戰溫布爾登隊的比賽中,曼聯的一個年輕隊員在中場線附近得球,以一腳遠射破門,成了球隊一錘定音的關鍵人物。
  • 孤高的天才:井上雄彥的創作秘密
    井上雄彥,日本漫畫家,1967年生,一個被冠上「天才漫畫家」頭銜的男人。
  • 電影推薦:《天才少女》工作缺了你還能繼續,家庭缺了你天就塌了
    故事挺簡單,講了外婆伊芙琳和舅舅弗蘭克爭奪天才少女瑪麗撫養權的故事。當然,如果僅僅是講訴訟,那麼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推薦的必要。它最撼動人心的是隱藏在爭奪背後,人生該如何選擇才幸福的思考。不知道上學時你的班上有沒有天才少年。大叔的班上就有一位「天才」少年,這位小同學(要小全班同學四歲多)嗜睡,白天上課儘是睡覺,晚上也沒見他怎麼看書,可是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 關於「天才發明家」不為人知的秘密
    官方公布了少量關於囚徒的信息,在資料中我們只是知道這個傢伙是一個天才發明家,其餘的任何信息都沒有公布。這也讓很多玩家對於囚徒充滿了好奇心,那麼這個號稱天才發明家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這次我們就把手頭的資料跟玩家分享一下,看看你對囚徒到底有多了解。
  • 天才少年江璟亮
    江璟亮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媽媽是輔導班的鋼琴老師。他今年16歲,已是NYU(紐約大學)大三的學生。很早以前江璟亮就想要讀紐約大學,因為家人罹患小腦萎縮——一種基因遺傳的罕見疾病。紐約大學醫學系有基因方面的研究,同時有知名的藝術系,可以兼顧江璟亮自小的音樂興趣。
  • 新《天才槍手》、《秘密森林2》、三浦春馬遺作開戰
    從亞洲範圍來看,泰國派出劇版《天才槍手》,敲響戰鼓。韓國也不甘落後,tvN的重頭戲《秘密森林》第二季即將上場。HBO拍了部預算最高的華語劇《獵夢特工》,主打科幻懸疑,還有外星人大戰;日本主打文藝路線,三浦春馬遺作《太陽之子》也安排上了。
  • 科學家經過分析,揭示了一個3億年的秘密
    ——高爾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的社會上有著很多人來成為探索到的東西,即使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仍然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無法用科學來解答。對於這些神秘事件,人類總是無法按捺住心裡的好奇,總是會去追求那些奇異現象背後的秘密,也一直在探索的這條路上不斷前行。我們也都知道,人類對於大自然來說是十分渺小的存在,而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才能夠得到自己心裡想要的答案。
  • 「重磅」心靈之語線上線下歐卡工作坊開班招生
    心靈之語線上線下歐卡工作坊開班招生報名01:什麼是歐(OH)卡?* 如果你是「斜槓青年」多一項高端實用技能,多一條職業選擇路徑,提升個人能力,打造競爭壁壘。* 如果你是家長使用它讓孩子傾訴內心的情感,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與價值觀,培養孩子的情商,協助孩子的人格發展。更能潤滑親子之間的互動。
  • 「天才女孩」張涵宇:5歲上小學、9歲讀初中,網友:自嘆不如
    而對於培養「天才兒童」也是孜孜不倦,然而「天才兒童」的背後,除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還有不可忽略的家庭教育。越來越多的天才兒童進入大眾視線,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來自四川南充市的「天才女孩」張涵予嗎?她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未來潛力無限。要稱之為「天才」,人生經歷中自然少不了跳級讀書,張涵予也不例外。
  • 北歐電音天才一一Alan·Walker
    他就是神秘裡的蒙面教主,北歐電音天才--Alan·Walker。沒有任何音樂背景。熱愛編程和設計的他在油管上自學音樂創作,憑藉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就做了三四十首歌。誰能知道在這個小作坊裡成就了一位電音天才。隨著20世紀中期電子資訊時代的來臨,電子音樂就成為年輕人追捧的類型。作為電音教主的Alan Walker,一首《Faded》讓他在樂壇聲名大噪。
  • 《秘密森林》:冷靜的面癱天才檢察官,渾濁官場的唯一閃亮明星
    上一期為大家推薦了韓國電視劇《輔佐官》,這是一部講述接近韓國權力中心的輔佐官們的工作、生活的電視劇。沒有看過的讀者可以瀏覽歷史文章。上一期為大家介紹的《輔佐官》這部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提及到檢察官,包括劇中常常提及到的西部地檢和中央檢察廳等等,兩部劇都有提到。差別是《輔佐官》中的檢察官是一個非常負面角色,因為劇中最主要的負面人物宋希燮擔任了法務部長,下面的檢察系統自然得聽命於法務部長。而《秘密森林》則是為大家描述了一群非常有理想、有能力的檢察官們,讓大家看到了韓國檢察部門的操作以及和其他部門的博弈。
  • 樂視網《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千萬熱播數據背後的秘密
    全港明星撐臺,心理角色的超高難度演繹說樂視網拯救香港影視產業也好,說樂視迴避熱門自製國劇韓劇也好,樂視在自製港劇上的戰略定位出現得可謂是恰到好處。香港電視臺的不景氣,固有的港劇忠粉最難以割捨的,自然是陪伴其數十載的TVB演員們。
  • 《天才捕手》|影向標
    片名說是「Genius」,更多的是天才與伯樂之間微妙的關係,書的創作等同於作家的成長。伯樂擁有捕捉天才的妙手,天才也仿若「蓋茨比的綠光」轉瞬即逝。那頂永不摘的帽子到結尾才發揮功效。基於真實故事,劇本寫得老氣橫秋,標準的掐秒式寫法,再賦予文學氣質濃厚的華麗辭藻,提到的小說通病電影也存在。演員的表演加分太多,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英國人演美國人變了味兒。
  • 當「美國隊長」遇見天才小蘿莉,《天才少女》
    當「美國隊長」遇見天才小蘿莉,《天才少女》今天小編為大家重磅推薦一部電影《天才少女》,蘿莉VS大叔系列。美隊不做超級英雄做起了可愛蘿莉的監護人,海灘邊一起玩耍,軟萌有愛的畫面是在太美好!小編周圍有很多小朋友從小就開始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興趣班,可家長在意過小朋友自己的感受了麼?我認識一個孩子非常熱愛畫畫,在他小學時代,就已經很有天賦了,而家長又支持他,現在孩子已經是國內一流大學設計系的學生了,這孩子真的超幸運,一個是他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並堅持下去,一個是父母一路以來的支持和鼓勵。
  • 【哲理人生】灌籃高手·天才秘密
    《灌籃高手》這一部經典動漫在《周刊少年JUMP》(1990年至1996年)上連載七年之久,回過頭來,雖然這部漫畫距今已有24年,但是帶給我們的感動卻從未停歇
  • 生到天才少女的家庭,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到令人百感交集的?!
    可是故事就在此時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轉折——仙氣飄飄的天才少女,放棄了大名鼎鼎的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入學機會,轉而進軍娛樂圈。媽媽傅娟對媒體解釋說,女兒要自學成才。而歐陽娜娜本人的說法則是「不想成為家庭的累贅,所以決定休學!」13歲,正是該刻苦學習打基礎的年紀,家世也不差,卻覺得出國求學是拖累家庭,放棄世界頂尖的音樂學院,改成在家自學——怎麼想都有點不對勁。其實,有些事情,很早就開始醞釀了。歐陽娜娜的父母都是多年浸淫名利圈的人,接連生了三個美貌可人的女兒,夫妻倆參加綜藝節目時常把女兒們帶上,姐妹花在島內頗富盛名。
  • 正面管教雙導師Nadine Gaudin親授慧育家線上鼓勵藝術工作坊
    希望通過個人成長改善各種關係·希望獲得鼓勵和成長,更有勇氣·希望正面管教理念和工具更有效運用·希望更深度學習阿德勒心理學正面管教雙導師Nadine Gaudin於3月5日~4月16日親授慧育家線上鼓勵藝術工作坊是您不能錯過的機會
  • 高分家庭劇情《天才少女》
    ◎譯  名 天才少女/天才的禮物(臺)/天才/天賦◎片  名 Gifted◎年  代 2017◎產  地
  • 天才玩偶: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天才?每個天才都有一個惡偶?
    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個國漫,名字叫做天才玩偶,這個動漫剛開始片頭畫風就十分的詭異,有那種恐怖片的感覺,所以小編真的就非常喜歡了,畫風一看就是比較成人向的動漫了,小編覺得如果有小朋友看的話會嚇哭的吧,所以小朋友要看的話要在自己哥哥姐姐的陪同下觀看哦,廢話不多說了,趕緊隨小編一起看一看劇情吧
  • 2位中國數學天才,遠渡重洋去國外,然而意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上一秒光芒閃耀的人下一秒就會淪為與塵土相伴的命運,面對未知,沒有演習。意外頻發,卻總要珍惜當下,愛責任,更愛自己的事業。我國曾經有兩名數學天才,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他們選擇遠渡重洋,去往海外。意外來得那樣猝不及防,兩位數學天才竟然在國外離奇死亡,就連死亡的原因都極度相似。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