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會真正去關心貧窮的人?特蕾莎修女給出了答案!

2020-12-24 啟路文學

什麼樣的人,才會真正去關心貧窮的人?如果不去讀特蕾莎的語錄,大家都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是有錢人,錢多得沒有地方用的人,他們閒著沒事做,就想把自己名聲搞好,想要讓人都記得他的好。

是啊,這樣回答沒有什麼毛病,我們在現實中,也見過不少有錢人,都喜歡做慈善,搞捐款。不過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被迫的。為何說是被迫呢?就拿天災來說,就拿地震來說,很多人都捐款了,你那麼有錢,一分錢不捐,一毛不拔,良心過得去嗎?

是的,很多人就是太有錢,只要是遇到天災人禍,很多人捐款,他都被迫沒辦法才會捐款,甚至有些人沒有捐款,還被很多網友嘲笑,在網絡上諷刺他們是鐵公雞,沒有良心。

但也有人真的只是為了出名,去幫助一些貧困的人,還大力宣傳自己,本來幫助了幾個人,卻硬是誇大成十幾個人,本來幫助了一個村,卻要誇大成一個縣。這樣的人就不是良心的幫助別人,純粹是為了個人的名聲和利益。

因為他名聲起來了,他也能靠著名聲掙錢,而且他靠自己名聲掙來的錢,還多一些。這麼說下來,很多人會問,那什麼樣的人,才會很真正想要幫助貧困的人呢?難道是國家?這樣的問題,扯上國家,那肯定是無力反駁的,因為沒有國家,人們就不只是貧窮,可能生命如草芥。

國家給人們帶來了平安,帶來了溫飽,願意真心幫貧窮的人,自然少不了國家。但國家力量也是有限的,處處都要用錢。人還是要自強一點好,不要一點屁事都指望國家,那樣的人活著也是國家的負擔。

說到這裡,如果你也找不到好的答案,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特蕾莎修女的一段語錄,這段語錄就道出了是有錢人嗎?還是錢多得沒有地方用,所以想去關心一下貧窮的人,文字如下:

人們必須親身經歷貧窮,才知道貧窮是什麼,才會真正地去關懷貧窮。——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語錄#

讀完特蕾莎修女的語錄,相信很多人都認可這樣的答案,真的是這樣的,也只有親身經歷過貧窮,才知道貧窮人的日子真不好過,才會時刻惦記著貧窮的人,才會去真正關心貧窮的人。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特蕾莎修女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不深入貧民窟生活,也就不知道貧民如何貧困!

你也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很多時候,就算幫了,也只會是幫倒忙!

很多人窮,如果你不知道他窮的原因,你去幫他,給他錢,往往就會幫倒忙。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他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你給錢他,他對你更是形成了一種依賴,不思進取,不知道去努力奮鬥,你給多少,他就花多少。這樣的人,你去幫他,只是幫他成長了花錢的習慣,實則是幫倒忙,還會害了他。

幫人一定要清楚這個人為何困難,再去幫,比如他上學沒有錢,你可以支援他一筆學費,這樣他就會感激你,會用心去讀書,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是的,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的動心在哪兒,再去幫,就利人利己。

你如果幫人,不知道他底細,更不知道他為人,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窮,給一筆錢他,讓他好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會聽你的嗎?他如果拿去賭了,更會壞了你名聲,人家會笑你助人去賭,他家人知道,都會恨你。

可見特蕾莎修女這段語錄說得是相當有道理的,你也只有經歷過他同樣經歷的人,你才算真正深入了解了他,知道他的動心,知道他為什麼缺錢,這樣幫他,才是把錢用在了刀刃上。

關心人,不能瞎關心,有些人是不值得關心的!

有一種人就是屬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人,他為什麼可憐?家人為什麼都不管,你卻跑來管,肯定是他自己做人很失敗,很有原因,幫助這樣失敗的人,你也會跟著很失敗。

就像我們在大街一角看到了一個可憐人在乞討,你給了一筆錢他,足夠他找房子,找工作,可以改變他命運,你也為他指引了路和方向,讓他去找一份工作,租個房子,好好生活。

可不久,你又來到這個街上一角,還是看到他在乞討,你還會給錢他嗎?還會幫助他嗎?他就是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習慣了乞討。是你自己沒有摸清楚他為人和底細,所以才會做了一件傻事,讓人笑話的事。他拿著你的錢去買蘋果手機了,你說你錢花得值得嗎?

所以說什麼樣的人,才會真正去關心貧窮的人?特蕾莎修女給出了答案!

為什么女人,都清楚女人的骯髒?太宰治給出了讓人無法反駁的答案

害怕生病的人,讀完梭羅的語錄,就不害怕生病了,富有哲理!

女人們,要想男人不敷衍你,請記住蘇芩語錄中一句忠告,警醒世人

喜歡交朋友、談戀愛的人,一定要謹記蘇格拉底的一句忠告,很經典

相關焦點

  • 「傻」女人特蕾莎修女-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最偉大的人
    大家好,我是老李,這幾天因為去了一趟外地,因為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情緒不是特別的好,所以沒敢拿起電腦寫一個字,害怕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今天回到廣州,在學習《了凡四訓》之前,特意又看了一遍電影《特蕾莎修女》,每一次看,都會深深的觸動我的內心。
  • 高考作文素材: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塵世間仁慈的天使  特蕾莎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地關注著貧窮的人,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特蕾莎修女,沒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來醫治人類最嚴重的病源:自私、貪婪、享受、冷漠、殘暴、剝削等惡行;也為通往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 【靈性之光】特蕾莎修女——一個愛的故事
    在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上只有兩位獲獎者是全票通過的,一位是史懷澤博士,另一位就是特蕾莎修女。她的施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希望,一個全世界人民能夠衝破各種不平等以及人內心的柵欄所造成的隔膜,互相諒解,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共同前進的希望。「愛,直到成傷」,這是特蕾莎修女平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會去愛別人,但是沒有人像特蕾莎修女那樣愛得這麼深,愛得這麼執著,又愛的那麼快樂。
  • 人物品格|加爾各答的天使——特蕾莎修女
    她就是特蕾莎修女,也被稱為德蘭修女。一位信仰天主教的修女,一位一生從事慈善的人。在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母親的引領下,特蕾莎對於窮苦的人一直報以極大的關心,這也慢慢變成了她一生的理想。 19歲時,她前往了印度,經過了兩年的修煉,她成為了一名修女,開始了她用愛行善,挽救貧窮的故事。
  • 特蕾莎修女:活著就是為了愛!
    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為窮人,為了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尊嚴。在她看來,給予愛比尊嚴和食物更重要。 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和一臺老式打字機。
  • 特蕾莎修女:有人認為她不是聖人的8個原因
    第二年,瑪麗·特雷莎修女搬到印度,開始在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教書。1946年,特蕾莎修女接到「一個電話裡的一個電話」,要求放棄教學,幫助印度最貧窮的人,那些生活在加爾各答貧民窟的人。1950年,梵蒂岡批准特蕾莎修女會,即慈善傳教士會。
  • 《特蕾莎修女》,大愛境界的真實呈現
    《特蕾莎修女》,大愛境界的真實呈現。很多人對愛的理解有很多種,大多數的人心中都有小愛,何為小愛?就是親人,朋友,愛人之間的關心和愛護,但說到大愛,真正能做到的人又少之又少,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去付出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呢?
  • 特蕾莎修女是如何建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
    特蕾莎修女:堅強仁愛,終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特蕾莎修女,以仁愛無私聞名於世,但筆者不羨慕她的名聲,反而好奇她是如何一步步從無到有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的。看了關於她的傳記,筆者認為首先是來自她的家庭的影響。
  • 說她是「中國特蕾莎修女」,真是小瞧了張桂梅
    特蕾莎修女的成就和讚譽,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作贅述了。 今天只搬運較為少見的,特蕾莎修女的「爭議」行為。 在特蕾莎這裡,窮苦人得病了,怎麼辦? 他們被扔進特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的「臨終者之所」(Home for the Dying )。
  • 特蕾莎修女:我永遠不能遺棄你們
    核心提示: 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大會上,特蕾莎講述了如上這些話。諾貝爾和平獎頒獎詞這樣描述特蕾莎修女:「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對單個人的尊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瀕臨死亡的人,都從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捨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 特蕾莎修女:讓垂死之人有尊嚴地死去,受世人尊敬的天使聖人
    這個學生會特別支持到外地傳教,12歲的特蕾莎就立下志願,將來要去外國傳教。(特蕾莎和姐姐)1928年(18歲),特蕾莎中學畢業後,隻身遠赴愛爾蘭,加入了洛雷託修女會。這個修女會在印度加爾各答有修道院,常派遣傳教士到印度傳教,和特蕾莎的想法非常契合。
  • 愛的奇蹟主保——特蕾莎修女|奉獻一生,讓窮人得到愛與尊嚴!
    特蕾莎修女  9月5日是國際慈善日。聯合國選定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蕾莎修女。修女一生獲得過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80多項榮譽和獎勵,其所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全世界127個國家和地區有600多個分支機構。
  • 2019年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及答案—特蕾莎修女
    在街頭,這個瘦小的修女親手握住快要橫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後一絲溫暖;在醫院,這個受著病痛折磨的修女親吻愛滋病患者的臉龐,為他們籌集醫療資金;她給柬埔寨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細心的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⑤在特蕾莎修女的感召下,數以萬計的人參與了她的「慈善傳教士」活動,數以千萬計的人從這個修道會的社會福利和救援工作中受益
  • 「我的天職就是愛」——紀念特蕾莎修女去世21周年
    今天9月5日是國際慈善日,也是中國第三屆「中華慈善日」,之所以選擇這天,是為了紀念這天離世的特蕾莎修女。德蘭-特蕾莎修女一位無佳形美容,但卻因一生活出了愛,而感動世界的偉大女性。她的故事讓人看到,活出愛的美好,慈善的真諦和信德的馨香。
  • 特蕾莎修女:微笑是最好的慈善|愛與承
    所以,我計劃借「愛與承」的公眾號,也藉助「漫遊家」自身的公眾號,在新的一年裡為大家一起梳理一些真正的慈善人物,走近他們,走近公益,從這些不平凡的人物身上,去發現大愛之下平凡的美好。特瑞莎12歲立志當修女,1928年被派調印度加爾各答洛瑞圖修道院。1948年因深感受印度貧民的苦況,而走出修道院濟 世救人。1950年獲教宗特準,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竭盡所能,解除貧困」的思想,促使特蕾莎修女從象牙塔般的修女會中走到窮人們的身邊,和他們吃同樣的食物,忍受同樣的疾苦。
  • 特蕾莎修女生前遺憾:沒能將福音傳給中國窮人
    近日,鳳凰網事微博發布一則消息,特蕾莎修女曾多次訪華並謙卑地請求在中國開辦慈善機構,照顧中國窮人。但最終她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她臨終時表示遺憾,沒有將福音傳給中國窮人,只能無數次流淚為中國窮人禱告。
  • 特蕾莎修女的家庭生活
    ——特蕾莎修女  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1910年8月27日,特裡薩修女出生。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特裡薩修女,以表彰她「為克服貧窮所做的工作」。她拒絕參加會後的晚宴,認為世上還有許多人忍受貧苦,參加這樣奢華的晚宴是不應該的。
  • 使特蕾莎修女成為聖徒的奇蹟
    使特蕾莎修女成為聖徒的奇蹟,在德雷莎修女死後,有兩種不同的治療奇蹟,使她有可能被冊封為聖德肋撒。特蕾莎修女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為加爾各答基地的病人和窮人服務。在她於1997年9月5日去世後,她的許多崇拜者和追隨者大聲疾呼要求她在天主教會中被任命為聖徒。1999年,布賴恩·科洛迪耶丘克神父被任命為促進她成為聖徒的人。
  • 《特蕾莎修女》:「做一個住在窮人中間的窮人」
    當德雷莎修女做出這個決定時,就連當時教會中的其他人也不能理解。群眾中也有許多人攻擊、抵擋她。但她沒有退縮。她看到窮人或者生病的人那種憐憫的眼神讓人敬畏。她把他們收容到一起,為他們建立收容者之家,提供食物和簡單的醫療。她沒有什麼錢。這些食物最開始都是靠她去乞討得來的。後來,一些被她感動的人越來越多,就都與她同工。再後來,又打破重重阻攔建立和平之城。
  • 特蕾莎修女為何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在書中,作者寫道,特蕾莎修女一直都在懷疑她的信仰是否出了錯,她在教堂禱告時經常質疑上帝是否是存在的。這種懷疑的感覺從未停止。1948年,特蕾莎修女走進了加爾各答貧民窟。這是她第一次直面世界的殘忍。大街上到處垂死的老人和小孩。特蕾莎修女在信中描述那時她的面前仿佛一切都要死去,她的心中出現了無邊的黑暗。加爾各答是難民集中營,那裡不僅有飢餓和貧苦,還有禍亂和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