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門》(注釋:這裡「卡」讀一聲、「門」讀輕聲,千萬別讀成卡車的「卡」,門框的「門」)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劇本是由亨利•梅哈克和魯道希•哈勒維兩人合力創作的,此劇完成於1874年秋。
劇情大致是:軍士長唐•何塞(Don José)愛上了色藝雙絕的吉普賽煙廠女工卡門(Carmen),為了卡門他不僅拋棄了自己溫柔善良的女友米卡拉(Micaëla),還犯了瀆職罪鋃鐺入獄,出獄之後他被迫加入了卡門從事的走私勾當。
而此時卡門卻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在人們為鬥牛士的勝利歡呼時候,卡門卻死在了唐•何塞的匕首之下。
《卡門》首演就遭致失敗,因為當時的法國觀眾並不接受這樣的劇情安排,他們不能忍受社會底層人物成為歌劇主角,更有犀利的評論說這是一部「紅酒燒洋蔥」的作品。如此不公的評價令創作者比才倍受打擊,不久便鬱鬱而終。
比才死後,《歌劇》逐漸成了最成功的歌劇(這裡可以說沒有之一)。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是為這部歌劇創出了世界名頭。
今天,如果一生只聽一部歌劇的話,你選擇《卡門》準沒錯。因為「全世界的男人都愛卡門;就如同全世界的女人都恨她一樣!」她就有這樣的魅力。也正因此,全世界傑出的女歌手都為這個角色著魔,都為能在舞臺上扮演她前僕後繼的努力著……
她為什麼明知唐•何塞殺心已起還要赴約呢?這個只能是觀眾自己去找答案。總之,她就是這樣一個女人,為了心中最想要的從來都不妥協。
唐•何塞這個角色也是多重性格,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塑造。有些男高音把他刻畫成本性純良的青年,本來會與他青梅竹馬的女友米卡拉廝守終身,只是一個鄉下少年難免會被城市的「燈紅酒綠」衝昏頭。如今舞臺上的唐•何塞大都是個暴脾氣的鳳凰男形象,為了卡門他放棄太多,根本無法容忍她棄自己而去。有的版本甚至把他描繪成一個具有殺人傾向的危險人物,他的一起瘋狂舉動無非就是想儘早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對別人的生命也充滿著蔑視。
對立的愛情觀是本部歌劇的主線:對卡門來說,「愛情」就是她開始時候唱的那樣是一隻「小小鳥」,年輕易變,只應有歡樂,不該受拘束;對唐•何賽來說,愛情是信念、是奉獻(和回報)、是彼此忠貞與相守……這就註定了此劇悲慘的結局。
當初把《卡門》搬上舞臺還有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比才所寫的《卡門》屬於喜歌劇,就是它用口語對白搭配樂段。但當時巴黎歌劇院只允許正統歌劇上演——對白必須是宣敘調。院方聘請作曲家埃內斯特•傑哈德來完成宣敘調配樂。於是歌劇《卡門》其實有兩個版本,在二十世紀,傑哈德的版本上演的較多,不過比才的原版本也持續使用。很顯然,比才的原版更有戲劇性,全曲配樂版的音樂更讓我們聽得過癮。
比才的《卡門》,讓作家梅裡美筆下的這個小說形象不僅出現在歌劇舞臺上,我們還陸陸續續看到芭蕾舞劇、電影、話劇、甚至默劇版。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有舞臺的地方,你就會邂逅到「卡門」的倩影。
文/茶茶斑竹、校對/Nancy、責編/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