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熟小菜

2021-02-26 夜光杯

上海人講的熟小菜,也叫「熟菜」,就是店裡賣的熟菜。熟小菜有中西式,中式還分幫,上海主要有蘇(州)幫、常(熟)幫和廣(東)幫。

「今朝來人客了,快去買熟小菜。」「明朝請客,買點熟小菜做冷盆。」「屋裡廂沒啥小菜,去買點熟小菜吧。」

上海人講的熟小菜,也叫「熟菜」,就是店裡賣的熟菜。過去,家裡買熟小菜由我完成,腳踏車來回快。住茂名南路,就奔淮海中路636號的慶豐第一門市部,老底子是德國人開的華府飯店。住徐家匯是常去華山路一家,徐匯浴室過去就是。

一位家做染料生意的小開,回憶上世紀40年代:「上海街頭巷尾,到處可見專賣醬雞、醬鴨、醬蹄髈、豬舌、鴨頭、鴨舌、鴨翅膀、燻豬腦、香腸等滷味的熟食店。」

熟食店門面都不大,一開間居多。進店先買籌子,它多是竹做,上刻金額;也有塑料。然後買菜,把籌子遞進小窗,放在與桌面齊平的方或圓的木板上。營業員手不碰籌,驗明金額後,腳踩木板翻,籌子就「稀裡譁啦」掉進洞裡。裝菜沒塑料盒和袋,而用紙包。拿一張A3大小的粗黃紙,裡面再襯張油光亮的白紙,不怕油和汁水跑出來。

買熟小菜,大人一般給10來塊錢。買起來基本是「老三篇」:紅腸、燻魚、叉燒。熟小菜有中西式,中式還分幫,上海主要有蘇(州)幫、常(熟)幫和廣(東)幫。江南的熟小菜,蘇、常生產最早。偏甜的蘇幫,名店是陸稿薦、杜五房、杜六房和鴻運齋;出挑的是醬汁肉、五香醬肉、醬雞醬鴨等。在憑票買肉的日子裡,買熟小菜不要肉票。

根在蘇州、問世於1663年(清康熙二年)的陸稿薦,在滬名氣亦響。很多店都自稱是正牌,於是在店名前加料:老、真、真正等。關於店名有個傳說:一乞丐進店求宿如願,第二天走後留下草編破稿薦(墊子),夥計用它燒肉出異香並暢銷;機靈的陸老闆遂改店名「陸稿薦」。

沒想到,「陸稿薦」在上海變成一句罵人的話。據1935年出版的《上海俗語圖說》:「罵人陸稿薦,意思就是『此人是陸稿薦裡的貨色』。陸稿薦裡的貨色,除了豬玀還有什麼呢?」用熟小菜罵人,也算是一大發明。

再說常幫,頭牌是馬詠齋熟食店。起家在常熟古裡村,1937年開到上海。夏天糟雞糟肉,冬天野雞野鴨野兔和麻雀等野味。常態供應上海燒雞、五香醬鴨、燻青草魚燻雜魚和叉燒等,最出名的是油雞和油鍋沃雞。

說到麻雀我歡喜。買麻雀要到淮海中路近「淮國舊」的那家店。麻雀濃油赤醬,不僅五臟俱全,四肢也齊全。最好吃的是胸脯肉,也是肉最多的。那時吃雞要逢年過節配給,吃麻雀機會比雞多。吃起來就「阿Q」一下,如吃袖珍版雞,特別是扯起兩條麻雀腿時。麻雀不全是網捕,大部分是獵槍土槍打的;有的體內留散彈,一不小心就會硌了牙齒。

廣幫中的廣恒隆是家老店,創建於1862年。它以烤出名,有烤肉、烤鴨、烤鵝。廣幫店家還有陳阿筱、吳阿四,賣雞頭雞爪、鴨膀鴨腳。

西式熟食數慶豐,以紅腸聞名,有大紅腸、燻紅腸和小紅腸等。季節性產品是義大利紅腸、燻腿、圓腿和培根等。賣西式熟小菜,也有中式賣。

老話說,糟醉起伏。每到夏季伏天,就是糟貨上市之時。我當財貿記者時,會拍條新聞。到那時,上海無論中式和西式熟菜店,都會把糟貨放在醒目位置。有些外省人對蘇浙滬的糟貨有些茫然,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宣傳糟貨而不去宣傳好貨?而且這糟貨比好貨還貴。

糟貨是老人和的好,糟雞、糟缽鬥和糟溜魚片是佼佼者。過去,糟缽頭外賣22元一隻;吃完可退缽頭2元。店原在八仙橋菜場對面的金陵中路79號,1993年搬到瑞金二路418號;後又搬到淮海中路558號,這可是它的第四遷了。誕生於老城廂的它,1938年遷到法租界凱自邇路(今金陵中路)。據說那時,黃金榮也常來吃,因距他鈞培裡的家近。有一次,幾個小流氓到店裡吃白食,正好被老頭子撞見,嚇得不敢再來。

熟小菜也當過大菜。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實現限價,小菜場裡買不到菜。餐館無菜供應但也不準歇業,開著門卻節省不開燈。天蟾舞臺旁的陸稿薦大排長龍,買便宜的滷鴨舌,帶回家當夜飯菜。

<<< 一份來自「夜光杯」的邀請 >>>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感謝您陪伴「夜光杯」一路走來。為更好地了解您的體驗,以便在今後改進,我們誠意邀請您參與一次問卷調查。

參與方法如下:

1)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問卷

2)點擊本文文末左下方「閱讀原文」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臺,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點擊下面的篇目連結,可重讀夜光杯微信公眾號6月高點擊率美文:

復旦所在地為何叫「邯鄲路」?

簡平:千物散盡,不必復還

陳茗屋:無題

葉永烈:手機買菜

李大偉:口音

相關焦點

  • 【上海話朗讀】上海人的熟小菜
    上海人的熟小菜作者:袁念琪來源
  • 夜上海·味道|大廚燒小菜 宅家烹佳餚
    [申之魅]大師教小菜大廚燒小菜 宅家烹佳餚宅在家裡20多天了,是不是已經很多天沒有出過門,是不是開始想念飯店菜餚的味道。本期邀請到的是中國烹飪大師、上海十大名廚徐俊,為大家帶來經典本幫菜餚糖醋排骨、紅燒河鰻、三鮮砂鍋的做法。
  • 春天的小菜吃起來
    這方面上海的阿姨媽媽特別敏感,也都能找到那個既不是價格最高點又相對還很時鮮的時間點,買到心儀的小菜,讓全家一飽口福。「時繞麥田求野菜」,這裡的野菜就包括薺菜,薺菜遍布全世界,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初春採其嫩苗作野菜食用,清香可口。薺菜歷來是藥食同源的佳蔬。薺菜蝦仁雙菇、薺菜鱸魚、薺菜大餛飩都是經典的小菜和點心。熱乎乎的薺菜黃魚羹在早春裡能起到暖肚養胃的作用。
  • 別樣的飲食習慣——韓國小菜
    吃過正宗韓餐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韓餐一般是點幾道主食,剩餘十幾樣一般都是免費搭配的小菜,這其實是韓餐裡的伴餐文化。韓餐裡的盤餐,其實不完全是我們想的「鹹菜」,正宗的盤餐品種眾多,有用蔬菜做的,也有肉或魚海鮮等做的伴餐。
  • 八寶飯、年糕、湯圓,上海人過年必備的年貨攻略來了!
    雖然現在有各種花裡胡哨的網紅點心,但是這種根據俄式風味改良而來的海派點心還是深得上海小囡的歡心。光明邨推薦年貨:本幫醬鴨、蟹粉湯圓光明邨作為淮海路一霸,不要說過年前了,平時排隊買熟小菜都是日常。更不要說每年中秋節他家經典的鮮肉月餅,引起的排隊神話!
  • 熟男熟女談戀愛(上海話朗讀)
    熟男熟女談戀愛(上海話朗讀) 2020-05-24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立夏,2套清粥小菜,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
    立夏,2套清粥小菜套餐,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吃膩了大魚大肉,或是厭倦了濃油赤醬的重口味料理嗎? 其實煮鍋粥,弄幾樣簡易小菜,就是很簡單樸實的好滋味! 可是煮婦偶已經好久沒吃大魚大肉了嗚嗚,好想去餐廳爽爽吃阿(崩潰大哭)!
  • 蘇北人做的上海傳統小菜,四喜烤麩色澤紅亮味道香,你看怎麼樣
    蘇北人做的上海傳統小菜,四喜烤麩色澤紅亮味道香,你看怎麼樣。烤麩是個素食,小廚之前寫了一篇烤麩燒肉的菜譜被好多上海人給點名了。可能烤麩在上海人的眼中最好的做法就是四喜烤麩,上海人年夜飯最常見的冷菜之一。
  • 春季裡值得收藏的下飯小菜--韓式涼拌辣黃瓜
    今天韓國小菜又來了。之前做的茄子,綠豆芽,這次是黃瓜。黃瓜的口感脆脆的,有點兒辣白菜的感覺,但是製作起來特別簡單。這道小菜真心很下飯,特別推薦。我家人都超級愛吃。下飯的小菜往往很受歡迎,這種製作簡單的小菜深得韓國家庭的喜歡。去韓國的時候,每次餐桌會擺滿各種小菜,這種小菜是韓國家庭主婦都會做的。和韓國大媽學做幾道小菜,偶爾給家人嘗嘗還真不錯。
  • 【美食】上海入門級風味小吃,吃過8個以上的才是正宗上海人...
    新浪同名微博@直播上海直播君個人微信號:djghlw(第九個葫蘆娃)提前劇透今天的文章裡沒有紅燒肉、糖醋小排這樣的硬菜全部都是接地氣的小吃但是,可別因此而不以為意這10大上海招牌小吃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都可能沒有吃全
  • 韓式各種小菜的製作(二)
  • 番茄燉龍利魚【家常小菜】
    龍利魚和番茄菌菇,一鍋子關蓋小火燉5分鐘。魚肉很快就熟了。開蓋,咕嘟嘟,香氣撲鼻。撒蔥花或者撒香菜末隨意。開吃,非常下飯。搜索歷史記錄(不要輸入文字)001 花樣吃蟹002 吐槽役-生煎饅頭003 羔汁番薯芋【中式點心】004 月月發吃-高郵餃面005 熱三明治麥芬【西式點心】006 吐槽役-不許打罵顧客 007 獼猴桃芝士撻【西式點心】008 小雪人草莓奶油芝士派【西式點心】009 吐槽役-已婚已育未得天下010
  • 除了泡菜,韓國還有這些既簡單又超級下飯的小菜!
    把熟過頭的泡菜和柔軟的豬肉一起包成一個菜包飯糰是非常美味的。剩下的湯和直接拌著飯吃比起來,把碎紫菜和香油放進米飯裡攪拌,味道會更濃鬱,連最後一粒米飯都能颳得乾乾淨淨。做出口味有點酸又有點鹹的辣椒醬菜,口感清爽的同時辣酥酥的讓人食慾大增。脆脆的口感超好,即使一直吃也不會膩的小菜。因為是利用醬油醃漬的醬菜,所以可以保存很久。
  • 小菜一碟|涼拌麻汁雞絲
    【 點擊上方藍字 學做菜 關注我們 │ 給生活加點料 】置頂公號 · 每天有驚喜▽其實我這個人挺好
  • 韓國各種小菜的製作
    應廣大學員們的要求,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易做的韓國小菜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動手試一試~別忘了分享給我們呀~~韓國小菜---醬馬鈴薯醬煮馬鈴薯감자조림是一道簡單又美味的韓國小菜,味道甜甜鹹鹹的,開胃又下飯一次可以大量製作,再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隨時取出食用而且非常適合用來做便當飯喔~
  • 一盤帶著記憶的小菜,物美價廉很養人,我拿這盤下酒菜當小吃
    一盤帶著記憶的小菜,物美價廉很養人,我拿這盤下酒菜當小吃。小時候不花錢就能吃到,現在有時還買不到。因著我的魚乾已經是炸熟的,只需要拌一拌裹上黃豆中的湯汁,味道就很好了。酥脆中帶著醬香,吸了湯汁的小魚乾沒那麼酥脆了,多了些韌性,入口要多嚼幾下,越嚼越香,越嚼越想吃。一盤從小吃到大的家常小菜,讓人記憶悠遠,不易忘懷,很養人的小菜,你喜歡不?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都動起來吧。
  • 忘掉辣椒的紅豔豔,宮廷風的韓式小菜講究五色真味
    這些從不是我感興趣的韓食,「不時不食」的四季料理和韓式百樣千種的泡菜小菜才是我眼中韓食的最大魅力點所在。作為抱著泡菜罈子長大的四川人,對於韓國舉國之力推廣泡菜,還能成為非遺這事兒,默默摸著傳承了幾代的泡菜罈子掉眼淚,畢竟是三分靠內容,七分靠宣傳的年代,巷子口就足夠豐富了,誰還關心巷子裡有些啥呢?
  • 上海人愛吃「不辣的辣醬」
    一想到鮮香兼具,口感豐富的「炒辣醬」,真是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一起來看看上海還有些啥好吃又家常的下飯菜……本微刊由動感101+看看新聞網聯合呈現十裡洋場的富裕,讓上海人懂得吃、講究吃,即便是盆頭小菜也不馬虎。要論江浙一帶的「開胃菜」,少數數也有30多種。
  • 入冬後,這2道小菜最該吃,酸甜可口,開胃下飯,清爽解膩!
    入冬後,這2道小菜最該吃,酸甜可口,開胃下飯,清爽解膩!希望這篇文章對想在家嘗試做韓國烤肉的人有所幫助。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分享給你愛吃韓國小菜的朋友喔!有任何問題也請在底下留言~韓式烤肉經典小菜食譜,烤肉配菜自己做!3種調味方法變出10道韓式小菜!
  • 上海的天婦羅 看這一篇就夠了
    席間和小師傅聊天,小師傅說老闆娘對他們都很好,蓮旗下餐廳的離職率非常之低,我想:日式的料理多數店小而內有乾坤,從食材的選擇到料理的手法,很難如火鍋和奶茶店般進行商業化得複製,同時,也意味著生存的難度高了很多,上海的鮨店和懷石已經比較成熟了,而天婦羅則剛剛開始,感謝每一個為此作出貢獻的人,從一個善良的老闆娘到一腔熱血的師傅,再到每一個為了呈現給食客完美體驗的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