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是最能溫暖人心的存在,那些美味的食物總是既能暖胃又能暖心,讓人暫時放下內心的許多煩惱,只感受味蕾上的享受。當一種美食的色、香、味在人們舌尖上碰撞、融合之時,會刺激大腦的興奮性,令這種感覺久久無法忘懷,即使離開這道美食多年,那種味道仍然是遊子們縈繞舌尖的難忘記憶。
而在成都雙流,也有一種味道縈繞在雙流遊子的舌尖,那是當地90後對雙流最為深刻的美食記憶,更是離家多年也丟不掉的「啃族快樂」。沒錯,這道美食,就是成都雙流本地人啃出來的本地特色美食——雙流老媽兔頭。
雙流,位於成都市西南郊,這裡四通八達的優良地理位置為雙流美食的多種多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老媽兔頭、白家肥腸粉、喬一喬怪味乾鍋、雙流冬草莓、雲崖兔等,這些光聽名字就已經讓人心動的美味,給無數雙流本地人留下了難忘的味覺記憶。
其中,雙流老媽兔頭的難忘指數最高,那些離開雙流多年的人,但凡回到這裡,最想解饞的食物非老媽兔頭不可。
雙流老媽兔頭作為雙流土生土長的地道老味道,是雙流乃至整個成都小吃界的一大標杆。而說起老媽兔頭,在雙流本地90後心目中是有一段故事值得細說的。
以前,頭、腳、內臟都算是不上檔次的邊角料,吃不起肉的人才會選擇吃這類邊角料。所以改革開放以前,雙流人要想啃兔頭,只能在小販用小鍋煮著沿街叫賣的時候買上一兩個,當做解饞的零食享用。
當時,人們覺得兔頭是上不了臺面的食物,只能在生活條件稍差的人群中流行,誰也沒有想到未來兔頭會成為風靡成都大街小巷的小吃。
但改革開放卻帶來了許多改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兔頭的頻率反而更高了,而兔頭也開始出現在雙流許多店鋪的菜單上。不過,此時雙流老媽兔頭的創始人並未正式開始售賣兔頭,其店鋪主打的菜品還是傳統的麻辣燙。兔頭只是老媽特意煮在店裡的麻辣燙湯鍋裡,給兒子解饞的東西。
沒想到兒子常在店門口啃兔頭的場景卻漸漸成了一個活廣告。從此,老媽家的兔頭成為了許多雙流本地小孩和大人都饞的美食,他們路過老媽的店鋪總會問一句:今天有兔頭嗎?
後來,老媽兔頭紅過了麻辣燙,老媽的店鋪也改名為「雙流老媽兔頭」,那一顆顆滋味鮮美的兔頭更成了雙流人始終留在心間的美味。即使離開雙流多年,他們仍然對雙流老媽兔頭念念不忘,走到哪裡都能記起那種啃出來的味蕾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