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李泰祥|告別(1983)

2021-02-22 中了音樂的毒

《告別》是由李格弟作詞、李泰祥作曲、最早由唐曉詩 / 李泰祥合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唐曉詩1983年發行的《唐曉詩》專輯中。也收錄在李泰祥1992年發行的專輯《告別 (82-87作品精選)》中。

李泰祥(1941年2月20日-2014年1月2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臺東縣阿美族原住民家庭,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後相繼擔任過中國青年管弦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以及省立交響樂團指揮等要職;音樂創作橫跨古典、實驗與流行。

1956年獲得臺灣省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963年,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並與前輩作曲家、音樂學家許常惠成立「制樂小集」。1973年,獲得美國洛克菲勒獎學金,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現代音樂中心進修。1976年,開始舉辦「傳統與展望」音樂會 。

除了創作嚴謹的古典音樂外,李泰祥還致力於音樂推廣,在藝術與大眾音樂之間開闢新空間,創作出以首席弟子齊豫的成名曲《橄欖樹》為代表的諸多「大眾藝術」歌曲。1979年,憑《歡顏》榮獲臺灣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1983年《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專輯榮獲金鼎獎優良唱片獎。1988年罹患帕金森氏症,他奮力抵抗病魔仍持續本土民歌與管弦樂曲的創作。1997年,獲得金曲獎特別獎。2008年獲得最高文化殊榮第12屆臺灣文藝獎。2013年4月,獲得第32屆臺灣「行政院」文化獎。2014年1月2日晚,因甲狀腺癌病逝,享年73歲。

《告別》這首歌是B面的第一首歌曲,在1999年被齊秦翻唱過。唐曉詩的聲音與齊豫、許景淳是不同的,她的音色更多的透露出一種清純,據說,李泰祥開始作歌手是想做唐曉詩的。唐曉詩在專輯中還演唱了《愛的迷朦》(詞曲:李泰祥)、《分離的夜晚》(詞:呂啟瑞 曲:李泰祥)和《為你唱一首我們的歌》(詞:姬秀愚 曲:李泰祥),是專輯中唱歌最多的歌手,聽的出來唐曉詩的表現是不凡的,不知她現在如何……想,不管何等行當都應是高境界的。前面說的意外的人是葉茜文,以前也知道她曾是臺灣歌手,但真不知她當時的聲音是如此的感覺良好,環境真的可以完全的改造一個人,《瀟灑走一回》中的葉茜文與《一根火柴》(詞:林雄 曲:李泰祥)的葉茜文(305 葉倩文|春天的浮雕(1980))真是不一樣!這一面李泰祥自己也唱了一首歌《請你》(詞:李格弟 曲:李泰祥),還有齊豫唱的《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女)我醉了 我的愛人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
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

(男)請聽我說請靠著我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再看一眼

一眼就要老了
再笑一笑
一笑就走了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各自曲折
讓原來歸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

(女)我醉了 我的愛人 (男) 我醉了 我的愛人
(女)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男) 不要 不要說話
(女)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 (男) 你的目光已擁抱了我

(女)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 (男) 我們一生已經滿意
(女)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男) 不要抱歉 不要告別
(女)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 (男) 沒有人會流淚 嗯
(女)請聽我說請靠著我 (男)我醉了 我的愛人
(女)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男)不要不要說話

(女) 再看一眼 你的目光 (男) 你的目光
(女) 一眼就要老了 (男) 已擁抱了我
(女) 再笑一笑 (男) 我們一生
(女) 一笑就要走了 (男)已經滿意
(女)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男) 不要抱歉 不要告別
(女)嗚 (男)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女)各自曲折

(女)各自寂寞 (男) 沒有人會流淚
(女)原來歸的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 (男) 嗚

相關焦點

  • 告別李泰祥
  • 李泰祥 不要告別_文化頻道_鳳凰網
    梁弘志剛剛過世,沒多久馬兆駿也故去了,更為李泰祥老師擔心,不要告別,不願告別。無法企及的重要在那場幾乎啟發了「滾石30」的演唱會上,很遺憾齊豫沒有到場,當然許景淳演唱的《橄欖樹》和萬芳版本的《走在雨中》也很感人,但印象最深的,還是王城自彈自唱的《告別》。
  • 臺灣音樂大師李泰祥逝世:告別,不要告別
    《告別》中所寫的那樣,沉沉的睡去了。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文/姚驊)我醉了 我的愛人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昨晚的臺北依然燈火輝煌,李泰祥就如這首他的作品《告別》
  • 我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紀念李泰祥逝世4周年
    ,臺灣音樂一代宗師李泰祥飽受帕金森症和甲狀腺癌折磨後辭世,享年73,題圖是臨終前油盡燈枯瘦骨嶙峋的李泰祥。《一根火柴》也收在她第一張專輯《春天的浮雕》中,她在去香港拜林子祥為師之前,是李泰祥門下女弟子,曾在臺灣第一唱片發過五張碟(最後一張是1983年的《再好的離別也會思念》),你聽過就知道了,完全是齊豫唐曉詩的空靈風格。
  • 我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傾聽一代宗師李泰祥的演唱
    鄭愁予的這首詩,實在太美,臺灣音樂人愛之者大有人在,李建復唱過,收在滾石1995年的《牧歌》專輯裡,羅大佑的版本,則完全被《之乎者也》裡更多精彩的名曲給淹沒了。作曲者都不相同,李建復版,由建築師張世豪作曲,羅大佑當然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但相較之下,李泰祥技高一籌,羅大佑李建復的版本說實話只能說是四平八穩規規矩矩,而李泰祥呢?上天攬月下海擒龍,氣魄,非羅李在此曲上的處理可比。
  • 李泰祥:永不熄滅的生命之光
    提起李泰祥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說起《橄欖樹》,相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橄欖樹》那清新雋永的旋律便出自李泰祥之手,是他專門為齊豫譜寫的。早在遇到齊豫之前,李泰祥便已是一位頗有成就的音樂人。1956年,15歲的李泰祥憑藉過人的音樂天分,獲得臺灣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 臺灣音樂泰鬥李泰祥病逝 曾創作《橄欖樹》(圖)
    李泰祥臨終前有請牧師為他禱告,表情安詳。  臺灣藝術家合奏團原定於1月5日於臺南舉辦一場李泰祥歌樂經典音樂會,李泰祥的女兒李若菱也曾表示將到場並首演新作《橄欖熊》,向父親致敬,現在這場音樂會也將成為對李泰祥的追思會。  追思  作家吳念真:李泰祥老師走了。我真的是他的學生,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在基隆中學,他是我們的音樂老師。
  • 《路邊野餐》的靈魂旋律:李泰祥、三毛、李格弟及其他
    我們仿佛看到角落裡的這人滿眼是淚而不願流淚,不肯說出「告別」兩個字的動人場面。而李泰祥的曲,樂句短小留白,敏感而收斂,很好地還原了歌詞的味道。李格弟交上來的歌詞,題目是《告別》。李泰祥一看,操,寫得真好啊!然而,這是李格弟的第一首歌詞,歌詞的句式和《不要告別》這首原曲的旋律完全不搭啊。李泰祥心想,這歌名也許是上天暗示,既然這樣,我就和《不要告別》說一聲「告別」吧。於是,李泰祥為這首《告別》另譜一曲,與唐曉詩合唱,發行於 1984年的《唐曉詩專輯》(專輯又名《黃山》)中。
  • 音樂大師李泰祥病逝 將長眠金寶山墓園
    原標題:音樂大師李泰祥病逝 將長眠金寶山墓園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作曲家李泰祥2日晚病逝,李泰祥的弟弟李泰銘今天表示,遺體移送至臺北市二殯,火化時間未確認,靈骨塔位將放新北金寶山墓園。
  • 專訪夏宇:沒有李泰祥,大概也沒有寫詞的李格弟【李泰祥逝世一周年·祭念專題㈢】
    以李格弟之名寫詞,與各類歌手音樂人合作,作品如《告別》、《痛並快樂著》、《男孩看見野玫瑰》、《她沿著沙灘的邊緣走》、《女人與小孩》該圖片由夏宇提供。「因為作曲者姓李,我就隨便也姓了李」夏宇是抱著她那本厚厚的書《這匹斑馬》,來到夜晚臺北東區的小酒館接受採訪的。
  • 李泰祥,最後的時光【李泰祥逝世一周年·祭念專題㈠】
  • 臺灣音樂泰鬥李泰祥病逝 生前付不起手術費
    ——李泰祥  曾寫出《告別》、《橄欖樹》等膾炙人口歌曲的「音樂大師」李泰祥,2日晚間8時因甲狀腺癌病逝,享年73歲。這樣一位「音樂狂才」的過世,著名作家龍應臺深深惋惜。她表示,有些人走時已靜下來,但李泰祥心裡還有一團火,卻這樣走掉,讓人覺得特別痛惜。
  • 齊豫《不要告別》+《告別》背後是一段流行音樂歷史啊!
    上周,齊豫姐姐在《歌手》唱了《不要告別》+《告別》。
  • 關鍵詞:齊豫+歌手+《不要告別+告別》+來龍去脈
    本周五齊豫即將在湖南衛視歌手選唱「不要告別」和「告別」這兩首歌,作曲人是齊豫的老師,音樂家李泰祥,《不要告別》作詞的是三毛,《告別》寫詞卻是李格弟
  • 音樂|告別?不要告別.
    +告別》,齊豫曾在「民歌四十」演唱會上獻唱,紀念臺灣新民歌永遠的老師——李泰祥      本周五齊豫老師就要在《歌手》舞臺上帶來恩師李泰祥先生的兩首作品《不要告別》與《告別》。為自己取這一個新的名字,正是因為夏宇受李泰祥先生之邀,為其由於版權糾紛而難以發行的作品《不要告別》重新填詞;夏宇可能是認為給流行音樂填詞和寫詩不一樣,所以重新取了筆名,也就是「李格弟」了。      不過,那的確是李格弟第一次填詞,她的文字和旋律實在難以契合。
  • 《橄欖樹》的故事——臺灣音樂泰鬥李泰祥與三大女弟子
    只是這一禁,禁了整整8年,滿懷著期待的李泰祥也只能「忍氣吞聲」。這首歌曲只能在人群、校園中小範圍流傳,透過地下管道偷偷傳唱。1980年代,李泰祥到北京去,忐忑地看著海關關員拿著證件反覆查看,沒想到這個關員突然問了句,「你是不是《橄欖樹》的作者」?還當場把歌唱出來,結果李泰祥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因為「歌曲被禁,收穫並不會因此而錯過」。
  • 深圳民歌40|看齊豫《告別》,聽馬世芳訴說《不要告別》與《告別》的曲折故事
    李泰祥和唐曉詩合唱的「告別」(1984),就是這樣的歌。然而,世間原本不會有這首歌,只有另一首叫做「不要告別」的歌。1984年,李泰祥在「滾石」唱片為唐曉詩製作新專輯《黃山》。他特別重視其中重新詮釋的舊作「不要告別」──十多年前,他把這首歌賣給了「歌林」唱片,歷來許多人都唱過:李金玲、洪小喬、黃鶯鶯、蕭孋珠、鳳飛飛、劉文正、江玲.
  • 齊豫唱的不是兩闕告別,而是一段流行音樂史
    這已經不是齊豫第一次把《不要告別》+《告別》合在一起唱了2014年4月,臺北橄欖樹演唱會,在那時的三個月前,她的恩師李泰祥剛剛去世,所以這臺演唱會可以說是一場李泰祥的紀念音樂會《不要告別》和《告別》的關鍵人物,是齊豫的恩師李泰祥,甚至風叔有一個感覺,這次參加《歌手》,齊豫是在開李泰祥的作品音樂會(不知何時放大招唱《橄欖樹》?)
  • 【壹周特別策劃】專訪夏宇:沒有李泰祥,可能就不會有李格弟
    不僅因為她不時會旅居法國,更因為,她極為神秘,像有很多個分身一樣,一邊用夏宇這個名字寫詩,一邊用李格弟這個名字為歌寫詞,甚至還有更多的筆名。即便是這兩個名字都已知名度極高,是太多太多人的文藝偶像,卻很少有圈外人知道她長什麼樣,走在路上也不會被人認出。        她還是答應了這次關於李泰祥專題的採訪,「其實我和他沒有日常生活上的接觸,甚至沒有一起吃過飯喝過酒。
  • 不悔告別 記住不要告別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李泰祥先生的作品。李泰祥先生首先把三毛――《不要告別》這首詩寫成了歌,不過他賣給了唱片公司,自己也就沒有了版權,因此心中留了遺憾。http://www.xiami.com/song/38365  這是《不要告別》劉文正版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