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時常感覺到自己被拒絕在圈子之外、難以交到知心的親密朋友、無法和親人親暱交心、也對下一段愛情再無希冀——你可能是患上了『親密關係恐懼症』噢。
敏感型的親密關係恐懼症,一般都有害怕被背叛、被傷害的特徵。在人際關係當中,他們會感覺到焦慮的感覺,雖然內心渴望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但是與此同時又時刻擔心別人無法回應自己所付出的感情,因此開始傾向於迴避社交、迴避和別人產生親密關係的機會。
如果這種類型的親密關係恐懼症的患者,本身的性格魅力和才華吸引力又比較少,那麼要和別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的話就顯得更加困難啦。
建議:學會表達自己,在感覺到自己可能又誤會了別人的時候勸說自己,並且學會自嘲,減少對一切太過在意和緊張所給自己造成的心理壓力。
英劇裡的夏洛克,就是一個典型的「防禦型」親密關係恐懼症者,他覺得和人類交談很麻煩,有時候和別人交往只讓他感覺到浪費時間——人和人的溝通,有時候沒有用。
大多數人無論性格是什麼樣子的,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其實都是為擺脫孤獨的感覺。但是,如果在建立一段關係的時候,一個人感覺到的不安全感、厭惡感,遠遠嚴重過獨處時感覺到的孤獨不安感,那麼他們就會選擇不去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啦。
與人相處確實是一門技術活兒,在親密關係當中,人與人之間缺乏了私密空間、多少會有些「不公平」對待的感覺、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都可能有一些差異需要磨合,有的人比較幸運,天生就有這樣的天賦,但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在不斷地與世界進行摩擦、流著血成長起來,學會如何和他人單獨相處的。
建議:嘗試進入一個讓你感覺到有參與感的團體,如果你喜歡玩遊戲,那麼就進入一個玩遊戲的群體;如果你喜歡看漫畫,那你可以進入一個看漫畫的群體……群體內部溝通產生的摩擦,可以讓你逐漸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在這段過程當中,在嘗試結交以為讓你感覺到治癒的朋友。當然,後者可遇不可求,但是這樣的願望還是要有的,萬一真遇到了呢。
隔離型的親密關係恐懼症患者,和別的類型不太一樣,他們主要是對父母難以產生親密感。
國內著名的兩性研究專家方剛,曾經在他舉辦的『男德班』中遇到過這樣一個男性參與者,他說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和藹愛笑的人,可是後來工作後他成為一名中學教師,意識到『如果一直笑眯眯,會沒有威嚴感,學生難以信任他,男人就該有男人嚴肅的樣子』,因此便決定徹底轉變形象。後來他與女兒的關係非常疏遠,兩人很少交談、更別說交心,問女兒為什麼,女兒說道:你一天到晚都板著個臉,誰想和你說話。
實際上,在國內這樣的家長非常多,加上近十幾年來國內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父輩與我們之間往往代溝非常大,許多人都感覺到難以和父母產生親密的感覺。在西方國家當中,父母與兒女擁抱、親吻,是十分常見的動作,但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可能等到父母離世之後才想起來一輩子都未曾和父母這樣親暱過。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我們每一個人的社交能力,最開始都是在家庭生活當中摸索學會的。如果一個人在童年長期感覺到疏遠感,成長之後融入社會,往往也會在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上覺得不知所措。
建議:如果你現在還在與父母朝夕相處,試試從一些簡單的動作開始與父母創建簡單的親密感,例如抓手臂、拍肩膀、輕輕的擁抱,或者洗腳、吹頭髮等等。如果你離你的父母已經非常遙遠,或者他們甚至已經不在人世,也不要感覺到不可補救。你遲早會有自己的小寶寶,與他一起共創親暱的生活氛圍,會是一個很棒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難遇到這樣的一群有強烈『厭男症』的妹子,時常想著『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男性都把下半身當腦子』,這些妹子可能曾經在愛情當中收到過強烈的傷害,由於自己太過固執、脆弱,且佔有欲太強,導致內心創傷久久難以癒合,和異性之間的交往能力也逐日退化。
這種類型的親密關係恐懼症,就是創傷型的。
實際上,這樣的妹子不一定長得就不好看,相反,因為她們固執堅定的生活態度,她們往往能把自己拾掇得整整齊齊、乾淨利落。但是,異性卻會習慣性地遠離這樣的『好姑娘』,被她們身上『非愛即恨』的氣場所嚇跑。
建議:褲頭一直認為,對待愛情認真是沒錯,可是認真、不代表一定要嚴肅。一段感情能給人帶來的最好結果,不是『結婚生子』的所謂『修成正果』,而是兩人都在這段感情當中修煉了自身,學會如何真摯又平和地與他人相處。對於有這樣的親密關係恐懼症的妹子,褲頭的建議是——放下那些固執的念頭和過去的傷害,以輕鬆的心態,再去愛一次。
親密關係恐懼症一般都是由於後天的心理創傷所導致的社會交際能力不良,這些創傷可能來自父母、可能來自朋友、可能來自戀人,一般都可以通過引導而逐漸治癒。
但是,除了『親密關係恐懼症』之外,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種與『社會交際能力』有關的心理疾病/現象,例如天生的自閉症、孤獨症、學者症、社交恐懼症等等。如何與這樣的群體交往,首先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尊重他們,給予他們更大的心理調適空間啦。(簡單來說,就是:關你屁事啊!(劃掉))
( ͡° ͜ʖ ͡°)✧
以上就是今天的研究成果啦,
明天見!
- 褲 頭 研 究 所 -
研究非專業不靠譜的兩性知識
信不信由你啦
關注褲頭微信號:ktlabo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合作聯繫:mkt@shise360.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查看精選研究成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