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95後和00後,只要老闆不聽話,他們就果斷辭職。」
前兩天,一位做人事工作的朋友和我們坐在一起吃飯閒聊,說著說著,就回到了他的本職工作上,順順吐吐苦水。
講真,這位朋友說的沒錯,想要讓95後乃至00後們在企業裡安安穩穩的工作,那麼,不管你是做領導的,還是當老闆的,最好都乖乖的「聽話」,不然這些年輕人真的會分分鐘辭了你。
去年的這個時候,朋友的公司來了一位95後的小夥子阿浩,穿著時尚,打扮的非常有個性,如此的穿衣風格,在白襯衫黑西褲的公司裡,猶如一道別樣的風景。
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上午,走在衛生間路上的阿浩剛好碰上領導從裡面走出來,阿浩點頭向領導問了聲好,領導看了看阿浩,抬手點頭示意收到。
但是大概過了一兩秒之後,領導回頭朝著阿浩問了一句:
「你是哪個部門的,怎麼沒穿正裝?」
阿浩愣了一下,反問領導:「沒有人通知我穿正裝呀?」
緊接著,領導眉頭一皺對阿浩說到:
「明天務必穿正裝來,不然罰款啊!」
誰都沒成想,就因為這一句話,阿浩下午就離職了,理由是價值觀不合,領導的官威太重,因為受不了所以離職。
這樣的事情曾經在前年以及大前年的時候頻繁上演,很多人開始高呼,如今的年輕人真的不適合職場,這裡有太多多條條框框,而他們卻天性跳脫,受不來這種束縛。
不僅是社會上的聲音,好像就連這些年輕人也開始逐漸認為,職場太沒意思,和一幫「沒有靈魂」的老傢伙們共事,還真得不如自己單幹,於是乎,創業這件事,就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當中。
如果你接觸過這些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或許你會發現,這群人不追星、不去泡吧、甚至不玩遊戲,他們崇拜的人物都是:
薛兆豐、羅振宇、吳曉波、馬雲、丁磊、樊登、高曉松……
或許你很難想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竟然會把一種商業大佬和知識大咖,放進自己的手機裡,向他們學習,並且不斷地揣摩。
但事實情況就是如此,當代年輕人對於知識的熱愛、對於冒險的渴望已經遠高於我們90後這代人,特別是關於創業這件事,當我們還在猶豫很多項目是否好做、能做的時候,對不起,00後已經完成一輪通過創而收穫的商業思考了。
誠然,對於80後和90後而言,創業好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包括我自己也有過一段簡單的創業失敗經歷,因此就更加清楚,創業這件事的難度係數之高。
然而當代的年輕人們不一樣,他們說幹就幹,毫不猶豫,創業這件事之於他們,似乎並不像我們這代人想的那麼複雜,比如,他們會覺得,創業就是做好一件事就夠了,賺不賺錢市場說了算。
至於為什麼幾代人之間對於創業的看法有著這麼大的差異,其實歸根結底,還要說到一個事情上,那就是「網際網路」這個底層設施的完善。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扯,為什麼創業觀念會和網際網路扯上關係,實則不然,網際網路這東西從本質上來說,並不能單純地將其看成是技術,而是社會發展的底層設施。
正是因為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變得飛速無比,而且「破圈」的速度也讓人驚訝,信息差也因此被無限接近磨平,人們或許信息的渠道、速度,乃至信息本身的質量,都較之前有了巨大的飛躍。
而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無限嚮往創業,不喜歡職場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和自己獲取的這些信息有關。
比如說,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地區00後在校園創業,還未畢業參加工作,就已經年入30萬」、「95後小夥畢業後獨自創業,實現一項商業奇蹟」等等。
暫且拋開這些新聞的真假與否不說,單單是這種信息的吸引和「誘惑」的力量,就足以讓大部分年輕人感到心動了。
而獲取信息的成本變低,也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創業這件事並不難嘛,不懂的地方去網上查就可以了,只要我的網線還沒欠費,我就一定能查到想要的消息。
人們的預期就是這麼奇怪,當我們發現過去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如今能夠以一種更加容易,甚至是成本更低的方式實現時,便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
本質上,這就是當代年輕人喜歡創業,而非職場上班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實話,也別說年輕人了,就連我這個90後有時候都忍受不了職場中的某些行為和風氣,但就像很多網絡段子中說的那樣,在背負生活壓力的時候,有些事容不得我們任性地做出選擇。
但是這些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未必要像我們這代人一樣,必須直面生活的重壓,他們大部分都不缺錢,不必因為生活的壓力而做出理想與個性上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