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樹下的咖啡豆

2021-02-07 MING明日風尚

撰文•梁雅婷 攝影•李浩賢



Coffee beans

under areca tree

……





伊藤篤臣來到雲霧繚繞的阿里山上,這是他初次看見蒼勁魁梧的檳榔樹,一棵棵佇在面前,「這就是熱帶的感覺啊。」他讚嘆道。然後,在一間山腳下的木頭小屋,雖然他只會用肢體語言不會國語,咖啡園主人還是熱情地招待他一杯用Syphon(虹吸式咖啡壺)衝泡的淺焙咖啡,「裡面有茶的味道,是臺灣的味道。」故事不都是浪漫的,這杯咖啡花了他六千大元新臺幣。


阿里山並非臺灣唯一種咖啡豆的地區,但卻有全臺最適合種咖啡豆的高度和土壤。咖啡豆一般須種在海拔1200米至2000米的位置,阿里山海拔1200米,是臺灣最高的咖啡豆產區,所以日夜溫差大,種出來的咖啡豆甜如焦糖,其他產區例如屏東才600米左右,不可同日而語。而伊藤篤臣說阿里山咖啡裡有茶香,其來自有方。當地自古到今都盛產高山茶,咖啡園只屬少數,咖啡豆便在茶樹的簇擁中成長。另一得天獨厚之處就是一排排的檳榔樹。「咖啡豆不能曝曬,需要高大的樹當屏障遮蔭。」園主特意在園內種下一排排的檳榔樹作阻隔,並不純然為了一道熱帶風景。







(左) 因為對阿里山咖啡的著迷和專注,他創辦了臺灣品牌 Goodman Roaster

(右) 利用濾紙衝泡現磨的咖啡粉,還沒喝到咖啡,已經滿室醇香。



伊藤篤臣在三年前回到臺灣,一眼就看中熱帶舞曲的咖啡。原因簡單直接,因為它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曾在2009年拿下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年度咖啡第十一名(83.5分),成為當年亞洲唯一入選的咖啡豆,而且自此之後,年年杯測都拿到80分以上;要知道在SCAA獲評80分或以上的都被界定為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了。熱帶舞曲的園主用上黑豆、甘蔗、米糠和茶葉等作肥料,種出來的咖啡豆便擁有最為伊藤篤臣津津樂道的「帶有檸檬紅茶和鳳梨的風味」。然而,它或是全臺最貴的咖啡豆。臺灣人都爭相到阿里山種茶,茶園漫山遍野,地方本來已不夠用,咖啡農只得硬著頭皮用高價把地搶過來。山上的咖啡園只有五家左右,部分由原住民種植,年產量通常只有五十公斤,唯有熱帶舞曲能應付伊藤篤臣一年過千公斤的訂單。咖啡豆雖已闖出名堂,卻有隱憂:「山上的保護工作做得不足,常有土石流和濫伐的情況,種植環境沒有保障。」


只有伊藤篤臣才能呈現阿里山咖啡豆的真味。從烘焙到手衝方法,他一直嘗試不同組合。平時咖啡豆多用小火慢轉烘焙,「阿里山的要用快轉和大火,這樣才能帶出它明亮的酸味,不是黯淡的、不突出的酸味。」淺焙是阿里山咖啡的不二之選,他覺得那才是臺灣土地的獨有味道,而且堅持淺焙需用不鏽鋼壺,油脂才會連同咖啡一同灌注出來。中焙的話則要用濾紙,把油脂過濾乾淨。那深焙的呢?「深焙後不能顯出阿里山的特色,和其他咖啡豆比如肯亞的分別不大。」一個職人咖啡師,不會貿然浪費每一顆咖啡豆。


八年前他喝那杯天價咖啡時還是個懵懂小子:「當時在星巴克工作了六年,味覺遲鈍又沒有專業判斷,第一印象是很好喝。」現在他已經學會品評咖啡的知識,味覺亦敏銳起來,找到心目中真正的阿里山咖啡。回想當時,他笑言是被騙了,那杯咖啡完全比不上熱帶舞曲,但他明白那是一個契機。要不是那一口令他剎那感動的咖啡,臺灣土地的甘美早已隱沒在茶樹群聳立的深山之中。




Ethiopia Lomi Tasha 咖啡豆


伊藤篤臣認為不同衝泡工具要配不同咖啡豆,

這是為TOAST Living的紅銅咖啡濾杯所烘焙的聯名限量咖啡豆。






今日的,明日風尚


相關焦點

  • 檳榔樹種植管理技術大全
    樹下張網接住果穗,以免將果摔傷。1.2催芽收果後,將果實攤曬3天,使果皮略幹再進行催芽。選擇蔭蔽地,攤河沙1.2m寬、0.1m厚,檳榔果實果蒂向上,按3cm的行距排在沙床上,覆5cm厚的沙,再蓋上稻草等什物保溼,每天澆水一次進行催芽。50天左右,待果蒂有白色小芽點出現即可。
  • 檳榔樹上採下的一碗滋補,鑫三和檳榔花豬肚雞,雙人餐限惠105元!
    隊長想起海南島的檳榔樹現在正打著花苞,食客們都正趕著吃一批最新鮮的當季料理。跟上隊長一起覓食,春天雨後的夜晚想要品嘗的不過是,一碗滋補的檳榔花豬肚包雞。在稍凉的雨後,總歸想要滋補一下以免身體不慎感冒。一鍋撲騰撲騰的熱氣,一碗緩緩咽下的暖暖,一口鮮香、一口辛辣、一口濃鬱,一身健康眾所周知,豬肚包山雞這道海南傳統名菜,對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都十分有益。說不上十全大補,但在每味食材的組合下相得益彰,便有了一鍋光看著就覺得very滋補的湯。傳統的豬肚雞可是沒那麼容易滿足隊長的,要吃當然是鑫三和家的檳榔花豬肚包雞,才算會吃。沒吃過?那還不去試一下!
  • 我在臺灣大口嚼檳榔卻沒有遇到性感的檳榔西施
    檳榔,為檳榔樹的種子,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軀幹。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可是近現代大部分都拿來充當提神的食品。臺灣人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將檳榔樹作為經濟作物大力推廣,檳榔的種植和銷售更成為一種蓬勃的產業。近些年雖然有所限制,但在臺灣的東西海岸和中央山脈,依然可以看見大片檳榔樹。
  • 三亞:檳榔果變成「黃金果」,檳榔價格上漲原因何在?該如何確保檳榔產量,助力農民增收?
    近20年來,海南檳榔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已超越橡膠成為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成為海南眾多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而在三亞廣大農村,檳榔產業是不少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往年多數時候檳榔的價格每斤不過「個位數」,並無出彩之處。而今年進入下半年,檳榔收購價一路飆升至兩位數,讓不少農戶喜上眉梢。那麼檳榔價格上漲原因何在?農戶如何看待檳榔價格上漲?該如何確保檳榔產量,助力農民增收?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 檳榔是什麼東西,它的功效與作用危害
    市面上的檳榔是檳榔樹的果實,從樹上摘下綠色的果實,經過烤乾加工,再加入薄荷等成分製成的,能夠嚼食。
  • 女生為什麼不能吃檳榔
    養生之道網導讀:檳榔為什么女生不能吃?說到檳榔,很多人都會想到迷人的檳榔西施。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女生並不適合吃檳榔。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檳榔為什么女生不能吃吧。女生吃檳榔會讓人覺得印象非常的不好。吃起檳榔來要大口的咀嚼這樣非常影響氣質和形象,檳榔吃完會留有氣味,女生一張開嘴巴說話的時候那股檳榔的臭味就會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而且檳榔黑黑的上面有不少汙漬會殘留在牙齒上,這樣女生一笑起來會讓人感到十分的噁心。如果女生還考慮自己的形象和氣質的話就一定不能吃檳榔。
  • 【海南採藥】「一口檳榔一口灰」,為什麼海南人那麼愛吃檳榔?
    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高10~18米,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檳榔是一種很特別的食品,這種類似橄欖的果子,咀嚼後能夠生津發熱,勞作大眾辛苦之際,嚼一嚼檳榔能夠提神,故古代居住在高山地帶民眾常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但也具有一定的成癮性。
  • 精品咖啡豆三大產區 非洲咖啡豆 拉丁美洲咖啡豆 亞洲咖啡豆
    卡杜拉是波旁一個單基因的變種,於1937年在巴西被人們發現,產能與抗病力均比波旁佳,且樹株較矮,方便採收,可惜和波旁一樣均有每兩年產能起伏的周期問題。卡杜拉其風味與波旁豆不相上下或稍差,更重要是適應力超強,不需要遮蔭樹,直接曝曬豔陽下亦可生機勃勃,俗稱為曝曬咖啡(Sun Coffee),能適應高密度栽種,但必須多施肥,增加成本,因此初期咖啡農接受度不高。適合栽植於700米的低海拔至1700米的高海拔區,海拔適應力很強,但海拔愈高風味愈佳,產能相對減少。
  • 檳榔之鄉,美麗鄉村在萬寧
    海南自古就有栽種和嚼食檳榔的習慣,檳榔被譽為我國「四大南藥」之首。海南一帶檳榔待客的風俗,古來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代理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八百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詩人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可見海南人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歷史悠久。
  • 「檳榔就是臺灣土地的癌細胞!」
    除了致癌,檳榔樹還不利於水土保持,臺當局多年來鼓勵民眾戒掉檳榔,卻沒什麼效果。 七年來,臺灣島內檳榔種植面積只少了3700公頃,不足總面積的8%。檳榔仍是臺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水果,甚至是香蕉(排名第二)的2.5倍。 島內平均每10名口腔癌患者就有9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醫生們多年來大聲疾呼,卻絲毫未撼動「綠色黃金」的至尊地位。
  • 檳榔是個什麼「東西」?
    本人乃藥師一名,一天有位病人問我:A:醫生,麻煩您幫我看下這個藥是不是有問題?
  • 巴西咖啡豆與瓜地馬拉咖啡豆對比 巴西咖啡風味 瓜地馬拉咖啡風味
    前街咖啡在上架巴西和瓜地馬拉咖啡豆,最基本的要求是上架的咖啡豆要明顯表現出產區的風味,例如巴西的咖啡豆要喝出堅果可可的風味,低酸,瓜地馬拉的咖啡豆要喝出柔和的果酸以及特殊的煙燻味。巴西咖啡豆咖啡豆處理法巴西咖啡豆最常見有四種處理方法,日曬處理法、半日曬處理法、半水洗處理法和水洗處理法,其中水洗處理法在巴西起步較晚,市場認可度還不高。
  • 【農業跨界家居】別人都吃檳榔果,他偏要做檳榔鞋!
    臺中以南遍地都是檳榔樹,人們都只是吃檳榔果,沒想到向來被視為廢棄物的檳榔葉,也有重生的一天!
  • 巴拿馬巴魯火山黑蜜處理咖啡豆 火山土壤種植的咖啡豆風味特點
    前街在上幾篇文章聊到巴拿馬巴魯火山東側的波奎特產區肥沃的火山土壤和豐富的微型氣候孕育著一批批高品質的巴拿馬精品咖啡豆。本文前街單獨來說一說巴魯火山產區咖啡豆。該產區採用傳統的樹木遮陰栽培方式,讓咖啡樹在天然的環境中生長,雖然產量較少,但可以維持天然的環境,改善土壤永續經營,由於生長緩慢更容易產出風味絕佳的咖啡豆,更為咖啡農帶來更好的收入。
  • 雲南咖啡豆的成長之路
    機緣巧合下讓三個年輕人結識在一起,並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咖啡的熱愛和了解,對當代網際網路市場的充分認知和洞察力,他們創業成功,將雲南的咖啡豆銷往全球。電影雖是虛構,且很多情節幽默搞笑,讓人捧腹大笑,充滿了夢幻色彩和理想主義。但其創作背景是真實的,雲南咖啡長期被市場低估,雲南的咖啡豆在國際市場上,賣不上好價格。
  • 很多人喜歡吃的檳榔,到底是什麼東西?
    二十年前,我在長沙上大學的時候,幾乎只在湖南見過檳榔,如今,小小的檳榔在大江南北的商店裡都可以看到。現在,檳榔的花樣也越來越多,人們想方設法,讓它的味道變得豐富起來。                             檳榔果檳榔,是棕櫚科檳榔屬的植物,咱們咀嚼的檳榔,是檳榔樹的果實。
  • 山裡的檳榔花
    她在家中是最小的女兒,按理來說,家務事應該都不需要她來做,但她天生具有勤快,吃苦耐勞的品格,就象一株長在山裡任風吹雨打從不折腰的檳榔樹。   山裡人把檳榔樹也稱做女人樹,它是山裡女人品格的象徵。小海燕是"女人樹"上四季盛開的小花朵,任憑日曬風吹不枯萎。       讀初中的時候,我們既是同桌又是好友,她很講義氣,像男孩的性格,只要是我的事就是她的事。
  • 從臺灣檳榔產業興衰,預估湖南檳榔產業值將超300億元
    中國大陸吃檳榔的歷史同樣悠久。傳說炎帝有一女兒名為「賓」,嫁給一位丈夫,名曰「檳榔」。檳榔是一位英武的勇士,在一次與妖魔的搏鬥中死於崑崙山下,死後英靈化為一片樹林,結出累累碩果,即為後人所吃的檳榔。賓為了紀念自己的丈夫,將檳榔裝在荷包中,隨身攜帶,餓了就拿出來嚼食,自此妖魔不侵,檳榔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歡迎。臺灣吃檳榔最早的記載來自原住民。
  • 【解密檳榔】湖南檳榔的起源
    點擊上方圖標收聽 《湖南檳榔的起源》戴上耳機收聽,效果更佳!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小妹妹提籃抬望眼,低頭又想,他又壯,他又美,誰人比他強?趕快叫一聲我的郎!」大家都知道湖南不能種植檳榔,那為什麼《採檳榔》這首著名的民歌出自湖南人之口呢?這恐怕與湖南人喜吃檳榔的悠久歷史不無關係吧。
  • 古代達官貴人的零嘴之選——檳榔
    檳榔樹是中國土生樹木或是外來樹種,目前尚無確論。中國人究竟從何時起開始嚼食檳榔,似乎也是一個歷史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