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孩子放棄了節目組的「國風」類改編歌單,自選了《竹枝詞》,再一次帶來一首純粹的表演,並主動棄賽。
德高望重野孩子和風華正茂五條人,都作出了自然又恰當的選擇——並非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而是在尊重自己和尊重規則之間,呈現了劇本之外的精彩。
不僅是為民謠正名,也是為獨立音樂在面對商業化浪潮中的姿態打了樣,從心所欲,進退有據。
包括淘汰賽階段,五條人帶來了任性換歌和超速即興,野孩子帶來了一首純人聲和一首純樂器。
相比預定本季Hot 1的五條人,野孩子的姿態更適合用一句歌詞來印證——
——「別輕易倒下,你是一面旗幟」
這句歌詞來自小河的《飛的高的鳥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
2015年,北京工人體育館,野孩子舉辦了20周年音樂會,小河和萬曉利、周雲蓬、吳吞、胡德夫、謝天笑共同作為嘉賓助陣。沒來現場遠程祝福的還有蘇陽、IZ、李志、低苦艾、莫西子詩、馬頔、宋冬野、堯十三。
小河上場唱了這首歌,順便發揮道,「野孩子,你是一面旗幟」。
就如野孩子來到這個節目,不是來比賽的,是來站臺的。旗幟豎起來,以正視聽。
採訪中他們也表示,一開始就想好了,比賽中任何一個環節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都做好了隨時退出的準備。關於自己棄賽給他人帶來的困擾,也充分表現了誠懇的歉意。
但旗幟也有問題。
「別輕易倒下,你是一面旗幟」這句歌詞並不是一個嚴肅表達,倒更適合作為一句戲謔,帶著一個對未來的疑慮——是否只剩下了被神化的「旗幟」。
是否只是被人拿去當「旗」使。——因為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別輕易倒下。
再說回野孩子20周年音樂會上,最德高望重的並非野孩子,而是作為嘉賓出場的胡德夫。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將70的胡德夫,臺灣民歌運動的先行者,「臺灣民謠教父」……他們真正掀起的風潮、對後來人的影響、歷史的地位……是在場無人能及的。
但真正還會聽胡德夫的,又不知有幾人。
「紅旗還在飄揚,老頭更有力量」。偶爾在舞臺上的一次閃現,還能夠證明「老頭」的力量。
別人無法替代的地位、自己無法超越的昨天,共同樹起了旗幟的標杆。
即使你沒有聽過旗幟們後來的歌,包括胡德夫的《匆匆》、崔健的《光凍》或者野孩子的《大橋下面》,但這些旗幟還在走自己的路,再見到他們的現場,觀者都同樣還是會感嘆,「這就是旗幟的力量」。
儘管不會再有民歌運動,不會再有老中國搖滾,不會再有河酒吧和新民謠。旗幟還是繼續作為那個旗幟飄揚。
他們和Hot 5,和新生代,要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德高望重的旗幟?是不是要「手中的旗幟就算百孔千瘡,我還是要繼續揮舞它」?
揮舞也需要正確的平臺和風向。
還記得《中國之星》上面的崔健、子曰、舌頭、痛仰嗎?剪輯和引導之下,成為了一次對「搖滾樂」的獵奇呈現,片面加深了對搖滾的誤解。
而野孩子和五條人算是為「民謠」打了一場翻身仗。
《樂隊的夏天》雖然難以實現所有細節上的面面俱到,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整體上還是一個尊重音樂熱情的舞臺。
野孩子不僅用「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為民謠正名,也在傳達了自己對國風的理解,雖然這種是否太過主觀還有待商榷,但像對「民謠」的正名一樣,同樣呈現了一種在「潮流」「流行」之下的自我堅持。
舌頭和痛仰也在開始扮演「旗幟」的角色。痛仰在樂夏第一季的表現,和這一季的野孩子是有可比之處的。向武漢捐款100萬,新專輯《過海》的收入一半捐給關愛抑鬱症項目,一半捐給有需要的音樂人,到海嘎小學和孩子們合奏……在比賽結束,把Hot 5的獎盃送給臺下觀眾之後,他們並沒有利用這個Hot 5的紅利,廣接廣告或者廣上節目。
在樂隊的夏天這場遊戲裡,野孩子扮演好了自己的旗幟角色,然後乾淨利落退場。
所以野孩子在《樂隊的夏天》的退賽,是一次「旗幟」在時代風向下的正確飄揚。
【2020.08.22| No.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