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賽」的野孩子,是一面「旗幟」

2020-08-28 老搖滾

野孩子在《樂隊的夏天》的退賽,是一次旗幟在時代風向下的正確飄揚。

————

野孩子放棄了節目組的「國風」類改編歌單,自選了《竹枝詞》,再一次帶來一首純粹的表演,並主動棄賽。

德高望重野孩子和風華正茂五條人,都作出了自然又恰當的選擇——並非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而是在尊重自己和尊重規則之間,呈現了劇本之外的精彩。

不僅是為民謠正名,也是為獨立音樂在面對商業化浪潮中的姿態打了樣,從心所欲,進退有據。

包括淘汰賽階段,五條人帶來了任性換歌和超速即興,野孩子帶來了一首純人聲和一首純樂器。

相比預定本季Hot 1的五條人,野孩子的姿態更適合用一句歌詞來印證——

——「別輕易倒下,你是一面旗幟」

這句歌詞來自小河的《飛的高的鳥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

2015年,北京工人體育館,野孩子舉辦了20周年音樂會,小河和萬曉利、周雲蓬、吳吞、胡德夫、謝天笑共同作為嘉賓助陣。沒來現場遠程祝福的還有蘇陽、IZ、李志、低苦艾、莫西子詩、馬頔、宋冬野、堯十三。

小河上場唱了這首歌,順便發揮道,「野孩子,你是一面旗幟」。

就如野孩子來到這個節目,不是來比賽的,是來站臺的。旗幟豎起來,以正視聽。

採訪中他們也表示,一開始就想好了,比賽中任何一個環節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都做好了隨時退出的準備。關於自己棄賽給他人帶來的困擾,也充分表現了誠懇的歉意。

但旗幟也有問題。

「別輕易倒下,你是一面旗幟」這句歌詞並不是一個嚴肅表達,倒更適合作為一句戲謔,帶著一個對未來的疑慮——是否只剩下了被神化的「旗幟」。

是否只是被人拿去當「旗」使。——因為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別輕易倒下。

再說回野孩子20周年音樂會上,最德高望重的並非野孩子,而是作為嘉賓出場的胡德夫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將70的胡德夫,臺灣民歌運動的先行者,「臺灣民謠教父」……他們真正掀起的風潮、對後來人的影響、歷史的地位……是在場無人能及的。

但真正還會聽胡德夫的,又不知有幾人。

「紅旗還在飄揚,老頭更有力量」。偶爾在舞臺上的一次閃現,還能夠證明「老頭」的力量。

別人無法替代的地位、自己無法超越的昨天,共同樹起了旗幟的標杆。

即使你沒有聽過旗幟們後來的歌,包括胡德夫的《匆匆》、崔健的《光凍》或者野孩子的《大橋下面》,但這些旗幟還在走自己的路,再見到他們的現場,觀者都同樣還是會感嘆,「這就是旗幟的力量」。

儘管不會再有民歌運動,不會再有老中國搖滾,不會再有河酒吧和新民謠。旗幟還是繼續作為那個旗幟飄揚。

他們和Hot 5,和新生代,要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德高望重的旗幟?是不是要「手中的旗幟就算百孔千瘡,我還是要繼續揮舞它」?

揮舞也需要正確的平臺和風向。

還記得《中國之星》上面的崔健、子曰、舌頭、痛仰嗎?剪輯和引導之下,成為了一次對「搖滾樂」的獵奇呈現,片面加深了對搖滾的誤解。

而野孩子和五條人算是為「民謠」打了一場翻身仗。

《樂隊的夏天》雖然難以實現所有細節上的面面俱到,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整體上還是一個尊重音樂熱情的舞臺。

野孩子不僅用「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為民謠正名,也在傳達了自己對國風的理解,雖然這種是否太過主觀還有待商榷,但像對「民謠」的正名一樣,同樣呈現了一種在「潮流」「流行」之下的自我堅持。

舌頭和痛仰也在開始扮演「旗幟」的角色。痛仰在樂夏第一季的表現,和這一季的野孩子是有可比之處的。向武漢捐款100萬,新專輯《過海》的收入一半捐給關愛抑鬱症項目,一半捐給有需要的音樂人,到海嘎小學和孩子們合奏……在比賽結束,把Hot 5的獎盃送給臺下觀眾之後,他們並沒有利用這個Hot 5的紅利,廣接廣告或者廣上節目。

在樂隊的夏天這場遊戲裡,野孩子扮演好了自己的旗幟角色,然後乾淨利落退場。

所以野孩子在《樂隊的夏天》的退賽,是一次「旗幟」在時代風向下的正確飄揚。

【2020.08.22| No.250】

相關焦點

  • 願音樂人不再為賺錢發愁 | 野孩子樂隊專訪
    主唱/吉他手張佺對於很多人來說,野孩子樂隊是中國大陸民謠的一面旗幟剛剛過去的上個周末,由當地廠牌野望未來協辦的野孩子樂隊2020「地久天長」巡演成都站順利結束。一切正如他對樂隊的詮釋,「野孩子的所有音樂、歌詞都源自生活,只是我們所處的年代和現在不太一樣。時代造就了野孩子,給予野孩子不同的氣質,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前幾年靠巡演勉強度日。」在國內,獨立樂隊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線下演出,部分樂隊也會通過製作、教學賺些生活補貼,而版稅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走進《父輩的旗幟》:一面旗幟背後的風波故事,無語的雙版本展現
    旗幟,是一支隊伍的靈魂,更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戰爭時期,當己方的旗幟插在敵人的陣地,那就意味著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遙遠的的太平洋戰場,曾經發生了一場風波,風波的起因正是一面象徵勝利的旗幟。故事的整個始末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成了一部電影,名叫《父輩的旗幟》,於2006年10月20日在M國上映,電影圍繞知名攝影作品《M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背景,真實再現了硫磺島戰役的實況。
  • 野孩子,他們真的在裝清高嗎?
    最新一期,野孩子樂隊退賽則在網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一時間登上了微博熱搜。野孩子沒有按照規則在歌包中選擇歌曲,而是在選了一首他們自己想改編的作品,演繹過後直接退賽,超級斬晉級。野孩子這番做法引起了網友們的多角度探討。大眾爭議的主要四個論點是:野孩子不尊重規則、野孩子是真藝術家、節目組處理不當、什麼才是真正的國風。
  • 樂夏2改編賽:HAYA與野孩子大受歡迎,另一支樂隊掀起合唱潮
    本以為第二輪的樂隊改編賽沒什麼看頭,也就沒啥往心裡去,可是看完第8期後,發現有好幾首樂隊的改編歌曲還是挺不錯的。於是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們在改編賽中是前幾名的表現。2、野孩子樂隊的《竹枝詞》確切地說,野孩子樂隊這一輪演唱這首《竹枝詞》是違規的,違反了節目組制定的遊戲規則,當然,他們也很自覺地在與康姆士樂隊比賽完後宣布退賽,雖然他們的投票數其實比康姆士樂隊更高,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遊戲規則還是不能破的。
  • 巴勃羅·聶魯達:一面藍白紅的旗幟
    首先推送的是譯後記——《巴勃羅·聶魯達:一面藍白紅的旗幟》巴勃羅·聶魯達:一面藍白紅的旗幟文/Sal2019.7 青年時期的巴勃羅·聶魯達他清醒地認識到南美的自由是多麼稀有:「在我們大陸上,自由是一種奢侈品,它好像是一小片旗幟,我們各國人民只是偶爾才能觸摸它一下,但它馬上又會隨風飄走。」他這樣評述自己的責任:「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紀,很難把人民的鬥爭和政治鬥爭分割開來——第三世界更是這樣。對於我們拉美人來說,這兩者是水乳交融的,要想把它們一分為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背叛。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野孩子唯一的錯就是比超級斬分數高
    本輪改編賽繼續,整體上比第一輪更好看,而焦點無疑是在野孩子拒絕改編節目組的「國風」歌包而引發的討論。逐一來看吧。恰好重型音樂和中國風我都不是太懂,關於這對PK的改編就不多言了,想必大家的焦點也都在野孩子不遵守規則這件事上。
  • 一面黑色旗幟背後的......他
    Hello~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位詩人只不過這位詩人並不是用文字去寫詩而是用冷冰冰的代碼和算法去構造畫面一面由黑色煙霧組成的旗幟,孤零零的立在一片廖無人煙的曠野之上。這片曠野是世界上第一片大型石油田盧卡斯噴油口。從此以後,地球上便拔地而起了無數冒著黑煙的煙囪。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樂隊有多偏執,願意被淘汰?
    野孩子波段就是其中之一。他第一次用一首歌《黃河謠》徵服了觀眾,最老的樂隊平均沒有借用任何樂器,卻達到了所有樂器都無法產生的效果。他們是「最酷」的樂隊野孩子,我不太熟悉這個名字,如果沒有看到舞臺上這樣一群老大哥,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由年輕人組成的新樂隊。我沒想到的是,這是一個老樂隊。
  • 野孩子獨家回應《樂夏》退賽: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貴圈
    在最有戲劇性的改編賽環節,他們抽到了「國風」的改編命題。但歌包裡的新歌舊曲和他們理解的「國風」不相同。他們不願捨棄自己對音樂和文化的理解,但也尊重遊戲規則,於是選了一首歌單之外的《竹枝詞》,唱完,宣布退賽。野孩子退出這檔熱門綜藝,就像他們來到這裡一樣,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野孩子:真正的民謠是流傳,而不是流行
    很多人也驚訝,野孩子這樣的樂隊會來參加這樣一個綜藝節目。每每讀到這首詩,總會想起野孩子:悲,是他們的底色,但絕不是唯一。 野孩子的歌中慣唱悲傷。 《黃河謠》開唱前,張瑋瑋大聲喊了一嗓子:「天變地變情不變,永遠忠於野孩子!」
  • 野孩子:真正的民謠是流傳,而不是流行
    在上周六播出的節目中,野孩子樂隊用一首純人聲的《黃河謠》獲得了第二名,超級樂迷周迅聽的默默流淚,全場寂靜。很多人也驚訝,野孩子這樣的樂隊會來參加這樣一個綜藝節目。對此,野孩子樂隊成員郭龍這樣說:在《古詩十九首》裡,一位失意的行者,眼見西北有高樓,聽聞樓上傳來的弦歌聲,忍不住感時傷懷,悲從中來,泫然欲泣。
  • 野孩子:張佺精神世界的孤獨和固執!
    1995年張佺、索文俊成立「野孩子」。2020年《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拒絕節目組提供的改編歌單,選擇自己中意的《竹枝詞》,繼而退賽!這個第一支舞臺用清唱的方式唱出《樂隊的夏天》連續兩季最動人舞臺的樂隊,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徘徊。
  • 「樂隊的夏天」過去了,這個冬天,跟著「野孩子」漫遊「大河之上」
    憑藉一曲《黃河謠》,野孩子樂隊曾在今年夏天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中,讓評委周迅及無數觀眾感動落淚。本月26日,這支與眾不同的民謠樂隊將登陸上海保利大劇院,帶上海觀眾現場感受來自「大河之上」質樸而又現代的民謠。
  • 木馬《後來》戰勝達達,野孩子正式退賽 | 樂隊的夏天改編賽
    題外話:這期第一場battle的細節暴露了整個改編賽期間樂隊的一些心態轉變:康姆士在前採VCR裡面就說了之前和HAYA樂團整晚喝酒,野孩子也跟超級斬通過踢毽子交上朋友,打成一片。《竹枝詞》——野孩子野孩子這次真的野,幾位爺爺輩大大的任性了一次。大概流傳了接近兩周的退賽風波,這次真相大白。原來並不是強迫改編,而是他們自己看不上歌包裡任何一首歌,選擇無視規則自由換歌。
  • 野孩子、夏日入侵企畫、稜鏡……白鷺灣音樂季,陣容官宣
    他們中有在《樂隊的夏天2》中唱哭了樂迷們的野孩子,也有曾獲得過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搖滾季冠軍的夏日入侵企畫,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介紹:9月26日周六—野孩子樂隊(Wild Children),中國民謠的一面旗幟,「先驅、教父、殿堂級、榜樣」是觀眾和媒體常給野孩子樂隊的標籤。
  • 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真正的「國風」
    但大概誰都沒想到,那麼多看起來秒天秒地的樂隊沒出來反抗,倒是看起來佛系的民謠樂隊野孩子退賽了。但野孩子沒有選擇歌包裡面的那些歌,大概也不是什麼喜歡不喜歡,而是說到底,他們不認同那些歌曲符合他們心目中「國風」兩個字。
  • 野孩子樂隊:用退賽捍衛藝術的自由
    在《樂隊的夏天第2季》1V1改編晉級賽中,因為改編歌單中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國風」標準的歌曲,而選擇了演唱不在改編歌單內的《竹枝詞》並因此而退賽。但是由於違反規則,野孩子退賽。面對野孩子的選擇,製作組給予了充分的理解,也正如賽後馬東所說:「這就是藝術家一生都會面臨的那個困境,就是既要遵守規則,又要保持自由和自我。」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能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樂隊的夏天2》來到第8期,依舊是第二輪的1V1改編賽,這一期跟上一期有些類似,除了白皮書樂隊跟椅子樂團的加賽外,依舊是4組1V1的比賽。4組比賽可以說各有看點,但是這裡面比較戲劇化的一場,我想應該就是超級斬跟野孩子樂隊之間的比賽了!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可以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樂隊的夏天2》來到第8期,依舊是第二輪的1V1改編賽,這一期跟上一期有些類似,除了白皮書樂隊跟椅子樂團的加賽外,依舊是4組1V1的比賽。4組比賽可以說各有看點,但是這裡面比較戲劇化的一場,我想應該就是超級斬跟野孩子樂隊之間的比賽了!
  • 野孩子 那些固執唱歌的中年人
    2 成都、杭州漂泊、掙扎、出發的野孩子當漸漸疲倦了蘭州的伴奏生活之後,張佺來到了成都,還結識了野孩子樂隊的第一任鼓手周國彬,隨後不久小索也追隨至成都。成都那時候物價低、餐飲業發達,張佺覺得每天都有好吃的,收入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