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墨文學寫作第27期:
時間:4.9—4.17
主題:【以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詩或者詞為(主)題,寫一篇文】
體裁:美文/隨筆/詩歌/散文
要求:必須原創。
挽墨寫作第26期:挽墨寫作第26期:春暖花開
【山有木兮木有枝】
文:卿安
彼年東皇,柳絮紛飛,迷了何人眼?亂了誰人心?
北山上,楊柳枝頭綠意濃,蔥鬱林中,閬苑閒庭內,互許得不負韶華不負卿。
彼時,心悅君兮。
四月人間,桃李芳菲盡,亦無飛絮。綠柳梢頭,色澤更濃。一曲《山有木兮》入了痴人心,只盼曲終人不散。
幸得,佳人在側。
九月既望,北山坡上,綠意不在,落葉飄飛,山有木兮,木亦有枝,卻是枯葉離枝,不似當初。
復奏一曲《山有木兮》,不想,失了魂,落了魄。
元英至,木葉枯,山中盡蒼茫。
山有木兮木有枝,竟是曲終人散。
人世倥傯,昔日光景,恍若一夢,大夢醒時,山中霧散,蘭時復歸來。山依舊,木依舊,柳絮飄飛卻訴離殤。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文:夢玥缺
飛雪連天侵古道,
君要郎去鎮北關,
郎說明年花開歸,
花已開了數十載,
至今未見郎身影,
紅裝著身馬上坐,
踏遍山河萬裡路,
不見郎影,未聽郎音……
又是一年飛雪落,
郎至今仍是未歸,
譜得一曲相思苦,
唱罷餘生了凡塵,
飲得一壺浮生醉,
醉了浮生醉了你,
最是相思最是你,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郎不知。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文/韻笑妍暖
我本無心入凡塵,初心已逝,同道殊途在我看來再正常不過。
可是細酌這人間煙火,我卻在一片空白中驀然間竟又看見了你的一顰一笑。
李益的那句詩,似乎契合了我的心聲,又似乎不是。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是真的無心嗎?是真的不在意嗎?
仍舊痴情的絕情人又怎會知道,此時無心已勝有心,越是不在意,就越是被緊緊地束縛在原地,動彈不得,淚流滿面,久久地在回憶中掙扎,再遍體鱗傷地無聲死去。這是怎樣的矛盾。
良夜是否值得沉醉?明月會不會下西樓?
行色匆忙的趕路人又怎會知道,晚風微涼,竹影搖曳,孤月當空,星子黯淡,卻還是下意識地就愛上了這夜,這月。酌酒當歌醉一場,翹首關注遠方明月的軌跡,不知不覺就失足跌落入從前的故事中,在一幕幕綺麗燦爛中,忘記趕路,停留在原地。
縱使你我的相遇是似錦的繁華,卻也宛如鏡中花,在孤寂的黑暗中它就會消失,觸摸到的只是僵硬的冰冷。又恰似水中月,待到淚珠終於簌簌落下,它頃刻間就被遺憾地砸碎。
我將往事研成墨,本想繪成一幅陶氏田園畫,再無雜思和執念,獨自安靜,遠離凡塵,可是卻勾勒出了你離去的背影,恍若伸手可及。
可是,回憶真的好美,像一杯馥鬱卻冷掉的花茶,讓我深深沉溺在其中。
可是,那些白日裡的平靜與安然,都需要深夜裡一個人的無聲痛哭來慢慢償還。
可是,我昨晚又夢見你了,我遞給了你一束玫瑰,你嬌羞地含笑著收下了,恍惚最初的那天,你欣然地說出了「我願意」。
可是,餘生漫漫,那場夢,才醒了一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文: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的詩句,蘊了很多情感,
我看到這句詩的時候,腦海中只要一個畫面,
一個人站在一片菊花之中,
低下頭欣賞這君子之花,
不知過了多久,猛的抬頭,
見到了遠處的南山。
陶淵明的詩句「悠然見南山」,講述的就是一個悠然的狀態。
我是一個作者,我用這句話勉勵自己。逆境不懼,順境不驕。
有成績是老天垂憐,沒成績就寫給自己看。
【 嘆容若】
文:夢若只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苦酒折柳終別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那天忽的看見句評論,說半句最美,半生纏綿半生倦。看過故人終場戲,流水戲丹衣。
也許吧。
那天,短短三十一載的他,大概就是明白了何謂半生罷。終究他不再是人間的富貴花,別有根芽,卻留下來句句令人揪心的話語詩句。
猶記否,那一年,那一句,德也狂生耳,杯中滿酒,惟澆趙州土,不見,涼月如水。那一瞬,你是那樣的風華,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那一刻,一日心潮千劫在,後生緣恐結他生裡,仿佛天下皆不過如此。男兒終骨浸黃沙,故人算是家
人生若只如初見
為什麼你總是這樣莫名的讓人刻骨銘心,若我一生與你只如初見,多好。在沒有,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在沒有,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 來如飛花散似煙,醉裡不知年華限。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寂。 十年心
無人可對,無人再嘆,誰挑燈回看,把蕭再嘆。
【不必骨肉親】
文/莫雨
我遇人生四季——
春風起,
夏花開,
秋霜在,
冬雨裡。
我行人世塵裡,
卻唯你,
似我所遇四季。
所謂我
執筆存念——
字字是你~
幸識!
【海浪】
文:一白
身在海中的
那,儘是海浪
想來是已行的太遠
少年時那奏起哀樂的
明晰的弦在何方?
月在雲間,
孰悉的哀樂奏起
那時的我今在何方?
那,儘是海浪。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文/落玉公子
題記: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李白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燈火功塵, 他看盡了,飽腹經綸,他做到了。只是想功成名就,可是,在而立之年,隱退在那寂寞終南山。
他這一生狂傲,對,這是我們所看到的,可是誰又知他「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的念想。執著而寂寥。
笙歌婉轉,翩翩燕舞痴了多少人兒啊,那繁盛的長安城的燈火,又點燃了誰的思,誰的情?
「長相思,在長安。」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他也在經常落寞地望著遠方啊,看著這盛唐,終究只能漂泊流浪,寫些詩,酌美酒,賞盛世,獨自愁。
後來啊,他從終南山下來,去找了斛斯,暢談這天下,伴著那濁酒,倒也把思愁放下了。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
要說這之後,他還有很多,我也寫不盡了,倒不如就隨著他那一聲狂笑,去賞那盛唐罷了。
《虞美人》
文:酒中仙
東風乍起卷梧桐,葉隨風動擾人夢
憑欄坐,心事重重酒又重重,明月落杯中
樓外雨潺潺,錦帽貂裘不耐寒,思緒歸江南
問君能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