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盛佳婉
隨著居委會出現空心化、邊緣化現象,我市也開始不斷地實踐和探索,通過撤銷社區工作站,探索「居業協同」等方式,讓居委會強勢回歸,重煥生機。
沒有社區工作站的社區
綠樹掩映中,招商街道花果山小區39棟樓外牆粉刷一新,花果山小區環境改造更新工程已經竣工,原本的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升級展露新容。
跟很多老舊小區改造不一樣的是,花果山小區環境改造更新工程由社區居委會帶領小區居民全程參與,從前期合議「該升級改造哪些方面」,到後期施工進行監督,都是由社區居民說了算。為了敲定升級改造方案,社區居委會還召集大家開了10多次居民議事會。
在普遍邊緣化、空心化的背景下,花果山社區居委會強勢回歸緣於一場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實驗」。2011年, 花果山社區將社區工作站與居委會分離,在全市率先撤銷社區工作站。原社區工作站的管理服務職能併入社區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給專業化社會服務機構運營。相對的是,強化居委會的樞紐、議事、監督三項職能,讓居委會重新煥發活力,落實社區黨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
社區工作站撤銷後,花果山社區的管理層級從四級管理,變成了三級管理,縮短了管理鏈條。居委會的活躍也促進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使黨的執政地位更加鞏固,基層基礎更加紮實,社區服務更加完善,社區更加充滿活力。
居委會和業委會協同發展
花果山的社區實踐為我市其他社區提供了借鑑。近年來,我市新成立的社區,在吸收花果山社區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更豐富的探索。
2013年,福田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成立。該社區在不設工作站,向社會機構購買服務的前期下,還建立了「居業協同」新型自治模式。
社區居委會邊緣化程度深,容易帶來社區參與不足、凝聚力減弱等問題,制約著基層民主自治發展。而業委會法律地位不明確,存在「成立難、維權難」的問題,同時,其運行和管理機制尚不成熟,容易出現不合理的維權衝動。
針對基層居委會和業委會現狀,僑香社區讓居委會和業委會協同發展。居委會發揮與政府、群眾的橋梁作用,為業委會創造平臺、提供資源。建立「居業聯席會議制度」,居委會通過聯席會議掌握各小區物業管理情況,並把需要政府解決的物業問題及時反映給相關職能部門,協調溝通解決。同時居委會積極參與業主大會,及時掌握各小區物業輿情,聯合街道部門及物業部門調處小區之間的物業糾紛。依託業委會的親民近民優勢和社區號召力,進一步提高居委會的居民認可度和社區影響力。
居業協同自治模式運行以來,僑香社區居委會參與各小區業主大會或業委會會議10餘次,協調處理了小區業委會換屆工作中業主與籌備組矛盾糾紛,還實現「居業」人員交叉任職。
在街道成立公共服務中心
社區工作站成立之初,滿足了基層治理的需求。然而,如今,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政府執政理念的變化等,深圳社區治理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級政府,四級管理」格局,讓社區管理層級過多,而逐漸邊緣化的居委會,又壓抑了社區的自治活力。
市民政局社區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深圳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社區工作站將進行「瘦身減負」。以後我市或將按街道設立公共服務中心,面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的所有事項,在公共服務站「一窗式」受理。社區裡具有公益性、專業性、技術性的服務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社區居委會作為社區自治主體,充分發揮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功能,做好政府和社區居民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