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兩位才子最為大家追捧,一位是明朝的唐伯虎,還有一位就是鄭板橋,這兩位在民間有著極高的人氣,前者是明朝江南四才子之首,後者是清朝的才子;兩人之所以在民間會有超高人氣,我個人認為是比較接地氣,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無論是他們的人生經歷,還是文學作品,那都是與眾不同,比較有煙火氣,這一點也是最重要。
提起唐伯虎的故事可能很多人會說熟悉,畢竟影視劇裡的形象深入人心,塑造成了一位極為灑脫的個性,不僅家中有八位老婆,另外還有一位紅顏知己秋香,這也是很多人對於唐伯虎的印象。其實影視劇中關於唐伯虎的形象,那是出於文學創作的需要,經過了藝術加工,並不是真實的唐伯虎,甚至是相差很遠,現實中的唐伯虎過得極為悲慘。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又號桃花庵主,公元1470年生於蘇州,江南著名的才子,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過得極為悲苦,並不像影劇裡所營造出來的形象家中八位妻子,另外再加一位紅顏知己秋香,關於他的家境到時比較接近,家中比較富裕,不過後來由於捲入了明朝最大的一場科舉舞弊案,不僅安道敗落,妻子離他而去,他本人也一直是過著隱居式的生活,並沒有那麼瀟灑,相反過得很悲慘。
影視劇只是戲說,所以還是要清楚這一點,畢竟藝術作品高於生活,唐伯虎一生極為悲慘,而且在科舉舞弊案發生之後,他的功名被收回,還一度入獄,家中的妻子離他而去,晚年唐伯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為此還經常寫詩自嘲,在唐伯虎眾多的詩作中,有一首《警世》比較獨特,這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但是寫得卻很深刻,句句都是至理名言,也被無數人奉為金科玉律。
《警世》明代:唐寅萬事由天莫苦求,子孫綿遠褔悠悠。飲三杯酒休胡亂,得一帆風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這也是唐伯虎晚年比較重要的代表性之一,整首詩看上去很普通,但是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詩人正是在現實生活中吃盡了苦頭,以及人情冷暖,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使得詩人對於現實生活的感知要更加深刻,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充滿了哲理,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人獨特的才情,還有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哲理。
首聯和頷聯便是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也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萬事由天千萬不要強求,一切都讓它順其自然,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放下,後世的子孫自有他們的福氣,你也不用去擔憂,他們的福運自然會有。喝過了三杯酒之後,千萬不要胡言亂語,現實生中有了機會,得了一次好處,那麼就要見好就收,不要總想著好事,一定要掌握分寸。
頸聯和尾聯寫得就更加有趣,也更加的深刻,這人世間的事,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了,可謂是無休無止,一個人千萬不要有害人之心,如果害了別人,也等於是害了自己。冤家宜解不宜結,所以不要去輕易得罪別人,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等到一定的年齡再回過頭來看,你就會發現這些都是金科玉律,也是最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唐伯虎的詩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同時寫得也是很有趣,這首詩通篇充滿了哲理,也是講述了很多的大道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把這些作品融入進生活中,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每個人都應該要遵從內心的選擇,一定不要有害人之心,要與別人和平相處,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