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荷葉到飛蛾,人類從大自然學習了這麼多!

2020-12-27 蝌蚪五線譜

你戴的珍珠項鍊裡面,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你知道嗎?我們的大自然充滿了數不勝數的神奇奧秘,就像是一位淵博的老師,在億萬年的歲月中積累了無數寶貴的知識經驗。千百年來,人類不斷從大自然汲取知識和經驗,逐漸由石器時代、青銅社會和鐵器時代向蒸汽時代、電力時代過渡,最終發展到了現在的資訊時代。這種對大自然的奧秘探索、學習與應用的過程,我們稱之為「仿生學」(Bionics)。

仿生學的重要研究目標之一,就是設計出仿生材料。

為了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各自擁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在搞明白了這些「絕技」的原理之後,科學家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功能強大的仿生材料。

例如,超疏水材料的靈感來自於荷葉葉片上的超疏水微納複合結構;

荷葉上的水滴(圖源:維基百科)
荷葉的表面結構(圖源:維基百科)

鯊魚皮泳衣模仿了鯊魚的皮膚,具有可以減小水流阻力的特殊纖維結構,澳大利亞遊泳選手伊恩·索普就是憑藉這種泳衣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打破了三項遊泳世界紀錄;著名的雪梨歌劇院則借鑑了貝殼、蛋殼等薄殼類材料的拱狀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將外部載荷均勻地分散開來。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設計出了許多其它類型的具有強大功能的仿生材料。下面我們就從光學、電學和力學這三個方面了解一下吧!

NO.1 光學仿生材料:蛾眼VS抗反射光學材料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用相機的閃光燈模式拍攝人像時,人物的眼睛可能會有明顯的反光;用手電筒照射貓、狗等小動物的眼睛時,也能看到明亮的光斑。生物的眼睛一般對直射的光線都具有明顯的反射能力,但是有一種昆蟲的眼睛卻會將光線完全吸收掉,那就是蛾類。蛾類的眼睛上長有成千上萬根以特殊方式排列的細小絨毛,長度只有幾百納米。這些絨毛的長度小於可見光的波長,幾乎可以實現對光線的零反射。

科學家將這種神奇的表面微納結構應用到了不同的光學領域當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例如,科學家G.Hubbard開發出了一種仿蛾眼的圓柱形抗反射微結構,這種結構在可見光範圍內的平均反射率僅為1%;在太陽能電池表面應用仿生蛾眼微納結構,可以顯著提高太陽能的收集效率;將仿生蛾眼微納結構應用於顯示設備的面板,則可以降低面板的反射光強度,從而減少顯示設備的眩光現象。

飛蛾的眼睛(圖源:科普中國)

左側為夏普蛾眼納米塗層液晶面板,可以看到沒有反光現象

NO.2 電學仿生材料:鯊魚vs微弱電場檢測量子材料

1687年,義大利解剖學家斯特凡諾·洛倫茲(Stefano Lorenzini)在鯊魚、鰩魚等魚類體內發現了一種名為「洛倫茲腹壺(Ampullae of Lorenzini)」的器官。這種器官可以通過與海水進行氫離子交換來探測到海水中的微弱電流,具有這種器官的魚類就可以藉此精準地追蹤獵物。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一種稱為「鎳酸釤(Samarium nickelate)」的材料製備出了新型的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的應用將會大大提高人們海洋探索和海洋環境監測的能力。

洛倫茲腹壺的內部(圖源:維基百科)
新型傳感器(圖源:普渡大學)

NO.3 力學仿生材料:珍珠vs人工珍珠層仿生材料

你知道嗎?珍珠不僅有美麗的外觀,還有著堅強的「內心」。

自然界中的珍珠由一種獨特的多級有序微納「磚-泥」複合結構構成,這種結構使珍珠具有很高的強度和韌性。為了製造出類似的高性能結構,科學家們在最近十幾年提出了許多不同的人工珍珠層材料製備方法。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製備人工珍珠層材料的多級次增韌機理,創造出了一種高效通用的組裝策略,可以快速大量製備出高性能、大尺寸的仿珍珠層材料。

(圖源:Nature)

從天然珍珠層到人工仿生珍珠層材料

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仿生材料僅僅是滄海一粟,科學家們早已在不同領域開發出了大量新奇的仿生材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仿生材料將會陸續揭開神秘的面紗,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相見!

參考文獻:

[1] 付躍剛,歐陽名釗,吳錦雙.基於 「蛾眼」靈感的抗反射微納結構表面技術 [J].飛控與探測,2018,1(2):001-010.Fu Yuegang,Ouyang Mingzhao,Wu Jinshuang.Anti-reflective micro-nano surface technology based on「moth-eye」inspiration[J].Flight Control&Detection,2018,1(2):001-010.

[2] Zhen Zhang, et al. Perovskite nickelates as electric-field sensors in salt water. Nature, 2017; DOI: 10.1038/nature25008

[3] Gao H L, Chen S M, Mao L B, et al. Mass production of bulk artificial nacre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1): 1-8.

作者:流火

相關焦點

  • 評·話劇·《星圖》 | 信仰危機下的「飛蛾困境」
    在上海1933微劇場落座後,我在右邊扶手上看到兩隻飛蛾裝飾,正如《星圖》海報上那隻從人背後生長出來的飛蛾一樣,黑漆漆的劇場裡,它們也如同兩個觀眾,正安靜地凝視舞臺上發生的一切。本劇飛蛾作為主導性的象徵體,其象徵意義貫穿始終,從戲內到戲外,從舞臺到觀眾席,頗有點「莊周夢蝶」的意味,虛虛實實間,分不清究竟是人變成了飛蛾,還是其本身就是一隻飛蛾。
  • 演藝圈一眾大咖為大自然發聲: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用「災難」形容2020年的開端再合適不過了,中國新冠肺炎、美國乙型流感、東非蝗災、西班牙風暴、加拿大暴雪、菲律賓火山爆發、澳洲大火持續燒了5個月,災難接踵而至,人類苦不堪言。大自然仿佛在用一場場的災難,向世人敲響警鐘:如果人類繼續肆無忌憚破壞大自然生態的平衡,大自然一旦反擊,足以將人類多年建立的文明付之一炬。她能哺育人類,亦能毀滅人類。
  • 蝙蝠已經很努力造福人類了
    這支飛行大軍中確實存在一些惱人的品種,給人類造成了困擾,不過它們帶來的傷害與蚊子、老鼠這些動物相比可要小得多,後者才真的會引發大麻煩。吸血的蝙蝠有害的蝙蝠就是傳說中的「吸血鬼」,它們有一種壞習慣:吸食牛、馬等動物的血液。
  • 英語學習資源|大自然在說話 Nature Is Speaking系列:水
    《大自然在說話》是一部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的公益短片,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今天奇速君整理了《大自然在說話》資源,是極好的英語學習資源,也建議每個家庭親子共看一下。
  • 愛與死亡,如此接近:飛蛾的「危險性行為」
    飛蛾是夜行性的,蝙蝠是它們的最大天敵。為了避免成為蝙蝠的腹中餐,許多種類的飛蛾都進化出了能夠探測蝙蝠回聲定位音波的「耳朵」以及各種防備蝙蝠的行為。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飛蛾的聽覺和防備能力還有另一個功能——關於性的交流。死亡讓我長出了耳朵,我卻用它來愛你飛蛾進化出耳朵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為了聽到它們最可怕的勁敵蝙蝠的逼近。
  • 大自然中能夠控制光線實現隱身的神奇生物
    隱形的力量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我們的想像力,從古代神話到現代關於隱身戒指和鬥篷的幻想,這些都可以賦予我們這樣的天賦。 玻璃魷魚也可以變形成一個球體作為一種防禦機制,通過把它們的頭和胳膊拉到它們的鬥篷裡 —— 這個過程中看起來非常可笑。 2. 混合邊緣
  • 動動手,荷葉排骨跟你走.(如果沒有荷葉,也沒有排骨,請看文末)
    我也沒有想過,會有這樣一個漫長假期,漫長到每一天醒來都有可能被延期。以前我是一個覺得自己不重要的人,覺得很多事情我做與不做,意義都不會很大,也改變不了什麼。我的日常就是做點我喜歡吃的飯菜,拍拍圖,有時候發點自己的感想見聞,只當自娛自樂。可是最近有朋友給我留言,說「我被困在武漢,每一天都擔驚受怕,也不能出門,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來看看你又做了什麼好吃的,你又發現什麼好玩的,看完覺得心情快樂很多。」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於是,人們開始對大自然進行有意識地模仿,從大自然汲取營養,請大自然開拓思路,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了。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荷葉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荷葉是水生植物蓮的葉子,它像一把小傘一樣,碧綠可愛。而且很多人還知道荷葉能製成減肥茶,也能利水消腫,其實荷葉的功效還有很多,而且它還能入藥,荷葉含有蓮鹼、原荷葉鹼和荷葉鹼等多種生物鹼及維生素C。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荷葉的功效與作用,荷葉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大自然來「造」飛機
    如果覺得不錯,請轉發推薦好友關注「低空飛行觀察」(low-A-O)蜻蜓、鷹隼、鯊魚、荷花這些大自然中的動植物與飛機設計有什麼關係?其實,有一個專門的學科可以給你答案,它就是仿生學。在航空領域,越來越多的新想法都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靈感,從動植物各種各樣的結構、器官和材料中找尋創意來解決飛機製造遇到的種種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飛機設計和製造是如何向大自然借鑑的。
  • 預售前瞻 | 《人類滅絕計劃》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
    相反,《人類滅絕計劃》則是有更高的立意,讓我們去看清人類在面臨大自然危機背後的故事,究竟會在一個什麼樣的處境下去研究如此深層的問題?那就讓小編一起帶著大家來看一看吧~2060年,國家機器式微,世界秩序實際上掌控在少數跨國壟斷公司手中。
  • 「HAYA樂團」大自然的神性超越人類的宗教
    引發了不少網友對大自然過度消耗的討論。之前和HAYA樂團的老師們說起,大自然在他們心裡的位置是什麼樣的?塔娜老師用一句話以回應:「就是大自然的神性超越人類的宗教。」而且HAYA樂團的成員,好幾位老師都是蒙古族,他們對大自然的感情是從小就融入血液的。在他們的音樂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張亞東在節目中說道:「重要的是一首歌要表達的那個情感,是否得到別人認同。他們說,自己的生活被科技文明衝擊。
  • 《全境封鎖2》飛蛾掛飾怎麼獲得 飛蛾掛飾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全境封鎖2飛蛾掛飾獲得方法 全境封鎖2中飛蛾是遊戲裡的掛飾,玩家該如何獲得飛蛾掛飾呢?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全境封鎖2飛蛾掛飾獲得方法,以供玩家參考。
  • 大自然的瘋狂創作:奇異動物,長相清奇
    大自然在造物方面總是出其不意,在我們習慣了周圍常見的各種景象之後,總會在不經意的探索中找到令人驚奇的事物。那些絕美的自然景色就不用說了,對於長相隨心所欲的物種,我們只能為大自然的瘋狂吶喊。它們或可愛或呆萌或奇異或美麗,儘管乍看起來,很多人對此不解,但我們深信大自然的良苦用心,畢竟在適應環境這方面,沒有人會比大師級的大自然更為精通了。如果您遇到這些神奇的動物,會有什麼反應呢?我想大多時候都是愛心爆棚想把它們帶回家吧,現在來試試吧!
  • 飛蛾短暫的一生,也曾愛過你的溫度
    我看著他認真的樣子,我也陷入了沉默,好久~好久沒有這麼看過他為誰認真過。我不敢發出一絲聲響,怕驚擾了這份寧靜的幸福。飛蛾在窗外聽了很傷心,因為它愛的不是火,而是光明,其實燈泡也可以發光,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的僅僅是一份溫暖一絲溫度而已。而且燈泡透明的外表不但保護了飛蛾,更讓飛蛾看清燈泡純淨的心,沒有那道光比她更適合的了。
  • 黑色飛蛾代表什麼預兆
    家裡有飛蛾說明你近期的運勢一般,可能會有令你煩惱的事情發生,財運上會有小小的阻礙,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親人會來探望你,因此遇到飛蛾最好不要打死,驅趕走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這些必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看看科學的解釋是什麼樣的。
  • 太黑人了鎮上出現大量不明飛蛾 一旦接觸就要遭殃
    他說,這種飛蛾出現已經大概一個星期了。  「最近這幾天密密麻麻的,這些柱子上全部都有,我們都遭了的,身上都是疙瘩,到醫院吃了藥才好了的。」順著尤師傅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加油站的柱子上以及便利店的門上確實有很多黃色的飛蛾。
  • 工筆畫學習|正面荷葉的畫法及分染罩染步驟
    正面荷葉整體呈類圓形,邊緣為全圓或稍有起伏,葉脈由中部向四周呈有規律的散射狀,次脈不明顯;葉片正面顏色為草綠色,背面顏色呈灰棕色。繪製時,墨線的顏色根據葉片的深淺而適當加重,分染時由中部向葉片邊緣環形渲染。
  • 麻俑影評│《迷雁返家路》:向大自然學習,修補家庭親密關係
    在浩瀚廣衾宇宙間,人類何其渺小,從大自然中,我們永遠有學不完的東西。 當群雁振翅飛翔,衝破雲霄,遨遊天際,飛越千山萬水,尋覓另個新天地,遷徙途徑勇往直前,團隊精神笑傲江湖。 人類從大自然生態中學習,修補家庭親情,因為有愛,所以親情不遠離。
  • 原來我愛的是喜歡大自然的周迅
    以前我經常到一些公益機構去看他們的,陪他們待一會兒玩一會兒什麼的,但是和他們的相處時間都不會超過一天。今年我們幾個藝人做的「大自然在說話」那個環保項目,就是用第一人稱代替自然界的花啊、水啊、雨林啊、海洋啊等等對人類說話的,其中那句話講得特別好,叫「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就說明一切了。MW:讓我們談論自然。還記得你第一次親近大自然,是在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