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大耳兒」,孫權是「碧眼兒」,那麼曹操是什麼呢?

2021-01-18 石頭訴歷史

此文以三國演義為前提。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大耳兒」,這是呂布臨死前叫出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劉備的耳朵本來就長得大,大耳招風,顯得劉備特別另類,這一突出的特徵也成為劉備的代名詞。

另一個原因就是呂布想讓劉備向曹操求情救自己一命,結果劉備非但不救,還向曹操提起了呂布的醜事,拐著彎說呂布是個不忠之人,害死了丁原和董卓,於是曹操就不敢收留呂布,呂布在臨死前,就對著劉備破口大罵:大耳兒,是個最不講用的人,不記得轅門射戟了嗎?

於是大耳兒就成為劉備的外號,這個外號是呂布叫出來的,有些罵人的感覺。

孫權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碧眼兒」,也是因為孫權的外貌是:碧眼紫髯。也就是說孫權長著一雙碧綠色的眼睛和紫黃色的鬍鬚,這種特徵看上去就像一個混血兒一樣,至於孫權為什麼會長成這樣,估計也是三國演義作者想像的吧,三國時期哪來的混血兒,漢人的眼睛都是黑色的,不可能會有碧綠色的,至少鬍鬚,有可能會有黃的,但不可能是紫黃色的。

所以孫權因為這個外貌特徵被人稱為「碧眼兒」,這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也有人說碧眼紫髯是一種誇張的寫法,就是想形容孫權有一種威風凜凜的感覺,襯託出孫權獨特的形象,畢竟貴為一方之主,「碧眼兒」其實是一種稱讚的說法,因為古人對相貌奇異者有一種天生的崇拜感。

既然劉備的特徵是大耳朵,孫權的特徵是碧眼紫髯,那麼曹操的特徵是什麼?

兩個字:長髯(rán)。

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外貌描寫有兩次,一次是第一回中對於曹操的介紹:

《三國演義》: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這裡對曹操外貌的描述就是:細眼長髯。細眼表示眼睛很小,長髯表示有長長的鬍子,古人以長髯為美,比如關羽被諸葛亮稱「美髯公」,關羽聽到這個稱呼就非常高興,還把諸葛亮誇他的信拿給賓客看,所以曹操有長長的鬍子也不奇怪。

三國演義還有一次也描述了曹操的外貌,就是曹操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那一次,西涼兵發現了曹操的兩大特徵,一是穿著紅袍,二是有長長的鬍鬚,西涼兵先是追穿紅袍的人,曹操嚇得脫了紅袍繼續逃,接著西涼兵又追長長鬍鬚的曹操,嚇得曹操用刀割斷了鬍鬚才逃走。

《三國演義》: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 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

所以,長髯是曹操的一大特徵,也就是說曹操一直留著長長的鬍子,如果一定要給曹操取一個關於外貌方面的外號,那用「長髯兒」來形容曹操最好不過了,而且這個「長髯兒」算是褒義詞,因為這是曹操唯一的特徵了,並且三國時期以長長的鬍鬚為美,所以是褒義詞。

曹操的外貌與劉備和孫權比起來的話,並不突出,至少長長鬍鬚的人,在三國人肯定很多了,古人不像我們現在人,古人其實是不理髮,也不刮鬍須的,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從來就不會無緣無故剪掉,所以會一直留著。你可以想像,當時一定有很多長長鬍鬚的人,肯定不止曹操一個人。

曹操的鬍鬚到底有多長呢?三國演義也沒有記載,所以也不知道有多長,但是,三國演義中記載有「長髯」特徵的就只有曹操一人,也就是說曹操的鬍鬚絕對比一般人長,三國演義中記載了關羽的身長是九尺,髯長是二尺,按照漢尺,關羽的身高是207.9釐米,鬍鬚是46.2釐米長。

而曹操的身高是七尺,也就是161.7釐米,如果曹操的鬍鬚最長的話,至少也有50釐米左右,而曹操的身高不高,所以鬍鬚就顯得特別長,看起來比一般人長,所以三國演義中就記載了曹操是「長髯」。

相關焦點

  • 劉備是「大耳兒」,孫權是「碧眼兒」,那麼曹操又是什麼呢?
    有貶義的,如大耳兒劉備、碧眼兒孫權、三姓家奴呂布、環眼賊張飛、諸葛村夫、老賊曹操等等。這裡重點說一說三巨頭的綽號。劉備的「大耳兒」,是呂布給起的,之所以叫「大耳兒」,是因為劉備耳朵出奇的大。當年,呂布被曹、劉聯合捉住了,呂布本想讓劉備說句話,放他一馬,當曹操問劉備,要不要留下呂布之時,劉備來了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這句話像是尖刀似的,一下子刺中了要害。呂布臨死之前,大罵劉備「大耳兒,最無信」,其實這不能怪劉備,誰讓你幾次三番地搶劉備地盤,害得劉備如喪家之犬一樣呢?
  •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筆者還是勉為其難,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起事之初,他們能因勢利導發揮優勢。曹操、孫權、劉備等三人各有優勢。曹操的優勢是祖上有錢;孫權的優勢是祖上有地;劉備的優勢是祖上有名。曹操是宦官之後,家有萬貫。
  • 呂布臨終前大喊六個字,可惜曹操沒當回事,否則三國歷史將不存在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一聽到這句歌詞人們就會想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而一談起三國,人們勢必會想到曹操、呂布、劉備、孫權等人。這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漢末群雄之一。他的家鄉在五原郡九原縣,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那塊地方。
  • 三國志11手機版,三大君主,劉備≥曹操>孫權?
    首先是《三國演義》中關、張二人面對天下第一猛將呂布久戰不勝,玄德持雙劍加入戰局,呂布以一敵三隨後退入陣中,別的不說就單單是敢於面對呂布的這份魄力就遠遠超過曹操獻刀刺董時害怕董卓力氣大而不能制服時的猶豫,以及孫權面對張遼時被嚇的連動都不敢動
  •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殺死,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為什麼呢?諸葛亮同樣也看出來這其中的利弊,想借周瑜之手殺曹操,可就是因為這兩人的想法導致曹操反而活的還不錯,可惜他華容道被關羽截住,但是關羽還是放了他。如果曹操在赤壁喪命,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三國時期,劉備多次因為戰敗投奔到各路諸侯帳,又都突然離去。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
  • 與曹操赤壁大戰前,孫權在猶豫什麼 ?
    孫權最後沒有屈服於曹操的威脅,而是選擇與劉備聯盟抗曹,組成聯軍,在長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軍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不過,孫權不是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與曹操決一死戰的,在赤壁開打前,他是有所猶豫的。那麼,他到底在猶豫什麼?
  •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沒有與劉備和孫權這兩人見過面?
    而這三個政權的開創者則分別是曹操(雖然稱帝的是他兒子曹丕,但這個基業完全是曹操打下來的)、劉備、孫權,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絕對主角。那他們三個互相見過面嗎?其實曹操和劉備很早之前就見過面了,畢竟曾經同在漢獻帝一朝共事。話說當年劉備救陶謙,被表徐州牧,成為一方諸侯。而後卻引狼入室,被三姓家奴呂布鳩佔鵲巢。最終不得已,投奔了曹操。
  • 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的生前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奸詐,但是他在死之前都會吐露心聲,那麼三國時期的三位雄主曹劉孫三位在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遺言呢?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 三國時代找一個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居然這麼難找
    劉備分別見過曹操和孫權,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過英雄,劉備還專程去京口拜見過孫權,後來又娶了孫權的妹妹,這些都記載在史書裡。唯一不好確定的是曹操有沒有見過孫權。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這發生在濡須口之戰時。《三國志》記載:「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吳歷》進一步記載:「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
  • 孫權逼死了陸遜,曹操逼死了荀彧,劉備逼死的人太厲害!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與黃蓋的願打願挨、關雲長的單刀走千騎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則是孫權逼死了陸遜,曹操逼死了荀彧的事情,在這裡設一個小疑問劉備逼死了誰呢?我們一一來看。
  • 曹操的兒子,孫權的兒子,劉備的兒子,誰的兒子最厲害?
    在三國的三位諸侯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曹操,佔據了天下大半的江山,剩餘的孫權和劉備兩人實力卻相差不大。三個國家間經常會發生軍事摩擦,但是最終的結局是劉備、孫權和曹操三人至死都沒能完成統一大業,只能將重任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活了30年,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
    孫權從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開始,到自己病逝,他繼續活了近30年的時間。先後熬死了曹丕、諸葛亮、蔣琬、司馬懿等當世之英傑,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孫淵這些比他晚一輩的人。說他是三國時期第一能熬,實質名歸。但是在這二十九年中。孫權卻幾乎沒有什麼作為,這與他早期的銳意進取,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人很難理解。
  • 劉備奪取益州花了3年之久,為何曹操和孫權都沒有阻止?
    在這段時間內,曹操、孫權究竟在幹嘛呢?01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投降,劉備佔據益州的過程。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聽從張松的建議,派遣法正邀請劉備入川,以抵抗漢中張魯。劉備遂留下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自己帶領龐統及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在涪城相會。在此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等人都勸劉備趁機除掉劉璋。
  • 碧眼、紫髯、身長腿短、方頤大口,孫權到底長啥樣?
    孫權能夠和曹操、劉備相抗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算得上一代梟雄了。關於孫權的長相,有很多的說法,碧眼兒坐領江東,紫髯將軍,孫車騎長上短下等等。那麼孫權的長相到底如何呢,咱們今天就來具體探究一下。孫權碧眼一提起碧眼兒,就能想起央視老版《三國演義》中那個孫權的形象,真的是藍眼睛、紫鬍鬚。但其實關於孫權眼睛的顏色,史書上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 曹操、孫權,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誰不屬於三國時期
    三國 東漢 近來,網上流傳一道非常火的歷史題,曹操、劉備、孫權和諸葛亮四人,哪一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 其實三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來的那麼早,"挾天子以令諸侯"便是明顯的例子,有大漢天子在,怎麼可能是三國呢。 只不過當時的東漢有點名存實亡,但依然還沒到三國。
  • 三國人物性格分析:劉備曹操孫權投資性格比較
    這時的劉備與當初之劉備豈不是判若兩人乎?結果陸遜一把火,幾乎把他的全軍燒光,自在情理之中。投資性格:有「熱心」、有「耐心」缺陷:跟風、懶惰、猶疑二、曹操投資性格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 西方人竟這樣看曹操劉備孫權,頓覺靈臺一片清明啊!
    西方人對曹操、劉備、孫權的理解。不同的文化,理解東西果真不一樣,看西方人評價曹操、劉備、孫權,跳出某些習慣性思維,有種靈臺清明之感啊!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不是中國歷史學家有意誇張的話,那麼劉備也許是個具有印度血統並符合NBA選秀標準的大個子,並且有返祖現象,因為按照人類學的觀點,現代人種不可能同時具備這兩種特性。
  • 曹操失去郭嘉,劉備失去龐統,孫權失去周瑜,哪個影響更大?
    直到諸葛亮加盟劉備之後,劉備開始逆襲,僅僅十幾年時間就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值得一提的是,軍師能力雖然很強但生命非常脆弱,曹操早期失去了郭嘉、孫權中期失去了周瑜,劉備晚期失去了龐統。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周瑜的離世。在說周瑜之前先來看下郭嘉和龐統的離世對曹操和劉備的影響。先說郭嘉,他是汝南的青年才俊,也是曹操主要謀臣荀彧的至交好友。
  • 曹操劉備與孫權,什麼樣的創始人值得追隨?
    他有智慧、有思想、有抱負、有人品,天下豪傑環其左右、為其賣命,大多是因為認可曹操的能力。其手下不乏張遼、許褚、典韋、賈詡、司馬懿一批精兵猛將、軍師謀士。而曹操籠絡人才的方式更多的是通過利益和規矩。他唯才是舉、賞罰分明,曾三次要殺曹洪,卻因曹洪在危難關頭,救其性命,非但沒有殺他,反而重重獎賞。按易中天的說法,曹操是一個好老闆。這樣的曹操,相當重視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