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小程正能量】,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
一戰於1919年結束。美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它的經濟規模是美國的兩倍,美國人充滿信心,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在國際上與英國平等相處。但是殘酷的事實狠狠地打了美國人一記耳光,美國人沒能達到他們所期望的國際地位,與平起平坐的英法無異,美國人甚至被擠出了美國人所倡導的國際聯盟。氣憤、沮喪的美國人被迫選擇離開,逐漸遠離國際事務,開始暗地裡暗地裡行事。美國人在臥薪嘗膽的同時,當然也沒有閒著,到處為英國人埋雷,最後引爆了二戰的火藥桶。
戰爭結束後,美國人受到英法的無情打壓和排擠,漸漸遠離國際事務,開始韜光養晦,全力發展經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被稱為「柯立芝繁榮」。科裡奇的繁榮一直持續到20年代末,儘管1929年美國遭受了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的打擊,但它仍然是一個經濟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達2000億美元,工業產值佔世界的38.7%,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經濟和工業大國。雖然在國際威望和軟實力方面仍與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人有一些差距,但在經濟和工業方面,美國人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那是美國人決心要取代英國人的主要原因。
當然,要想取代英國人,絕非易事。英國人積攢了幾百年,底蘊深厚,殖民地又很大,如果說美國人自知還不具備那種實力,那麼美國人自己所倡導的「國聯」就是一個例證。由於英國無法與之正面交鋒,那美國人只能在暗中絆倒。美國的戰略是支持那些威脅並挑戰英國及其盟友法國的對手,例如德國、日本和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重要作用的這三個國家實際上是美國人一手支持的。一戰之後,德國與英法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這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因為德國在一戰中受傷,又受到英法的限制,還背負著巨大的債務,所以根本無法在挑戰英法。美國對德國的全面支持,使德國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裡重新崛起,並開始對英法進行報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數據顯示,從1924年到1933年,國際財團通過華爾街的資金流入德國,向其提供了330億馬克的貸款,可以說是美國對德國的全面支持和援助。僅以飛機為例,1934年8月,美國對德國的出口量就比1933年增長了5倍以上。德國是在美國的支持和幫助下才有能力挑戰英國的。
與此同時,美國支持了蘇聯和日本的發展。自沙俄時代以來,蘇聯和英國就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一直處於戰爭狀態。自蘇聯建立以來,英國又一次幹涉蘇聯事務,又一次封鎖包圍蘇聯,兩國關係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甚至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儘管英國和蘇聯攜手對抗德國,英國人對蘇聯仍有強烈的敵意。由於蘇聯入侵芬蘭,1940年,英法還計劃轟炸蘇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美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被英國人視為眼中釘的龐然大物。自蘇聯建立以來,美國一直與蘇聯進行貿易往來,並將大量的技術設備和人才輸出到美國。蘇聯能夠實現工業化可以說是美國的功不可沒。
日益崛起的蘇聯很快就成了英國人的死敵,蘇聯與英國人在高加索、巴爾幹、波羅的海等地展開了激烈競爭,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對於日本來說,這更不用說了,日本大部分的戰略資源和機械設備都來自於美國,可以說是美國人一手提供的。德國、蘇聯和日本的崛起,使英國陷入了困境。日豐的德國,蘇聯和日本已經開始在歐洲,亞洲,太平洋和其他地區挑戰英國。
德國人在歐洲四面進攻,蘇聯趁火打劫,日本人也同樣在亞太地區大放異彩,衰落中的英國人根本應付不了這麼多強大的對手和日益惡化的局勢,最終,局勢變得一敗塗地。在與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鬥爭中,英國的國力正在日益喪失,而坐山觀虎鬥的美國卻在背後暗地裡支持他們。例如,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日本的石油、廢鋼、銅等戰略物資大多來自美國。另外,日本也有大量來自美國的貸款。僅1938年,美國就借給日本1.25億美元。
德國和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可以說都與美國有關,美國人是其背後的主要推手。從某種意義上說,二戰是美國人精心布置和埋設地雷的結果。最後,美國的陰謀得逞了,英法兩國的二戰全面爆發了。戰爭中,由於英國人元氣大傷,無力維持他們的霸主地位,他們被迫將這種霸主地位讓給美國。與德國、蘇聯、義大利、日本等幾個國家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被打得一敗塗地,坐收漁利的美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成功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以上是(小程正能量)為大家介紹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了解更多的娛樂資訊,請關注(小程正能量)!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小程正能量)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