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的你,或許是地道的老廈門,煸豆乾只是在你長久記憶中的一個片段;或許是個地道的小土著,但卻並未真正體驗這樣一種吃法;或許在廈門生活了很久,但從未聽說過煸豆乾;或許你來過或者即將來到廈門,但在各種攻略上,從沒察覺到廈門有這一味煸豆乾……
秘密小夥伴們,正是上述所說的第二類人。無意之間聽到稍年長些的長輩們談到「煸豆乾」這一說法,想起回憶裡放學路上經過的那些低矮的特製的桌子,才生起了好奇之心去一探這「煸豆乾」的究竟。
煸豆乾,煸出一味廈門與一味陪伴
盛於七八十年代,是父輩祖輩們的消遣
那時的父母同我們現在一樣年輕
有著年少的輕狂和不羈的自由主張
現在看來並不「精彩」的生活,
但其實那時「玩耍」才是真性情的「玩耍」
那時的「消費」才是實實在在的「消費 」
那時的「煸豆乾」就是「煸,豆乾」
那個年代沒有大排檔,沒有燒酒配
煸豆乾就如同今日的深夜食堂
成為父輩們的最精彩的夜生活
約上三五好友,坐在矮矮的竹凳上
配上地瓜酒,叫上一碟「豆乾」
圍坐在煎盤桌,開始煸這一味豆乾……
煸豆乾本就是一種稀鬆平常的叫法。煸,「煸」字直譯自閩南話,指的的翻面兒的動作,確切的說其實是「煎」,就是一種烹飪方式;豆乾,就是最初的主料。至於這是怎麼衍化成一種吃法,就沒有去太多深究了,如同「火鍋」和「麻辣燙」一樣,或許就是一次意外的試驗,結果深受歡迎,於是就延傳到了今天。
▼ 煸豆乾必備:豆乾、魚鍋、肉棗、鹹年糕(蘿蔔糕)
老廈門們說「煸豆乾,一開始就只是單純的只煸「豆乾」這一樣材料,沒有其他花樣。就正因為只有豆乾這樣一道菜,為了延長喝酒聊天的時間,於是這豆乾就必須在鍋裡,煸來又煸去,直到煸的六面都乾脆金黃才會夾到碗裡,再慢慢地品味和暢聊。」
而如今的「煸豆乾」都已跳脫了豆乾本身,煸也煸出了另一番情調。它更像是「廈門自助鐵板燒」。豆製品、海鮮類、青菜,點好後紛紛送到桌邊,再點個涼拌菜或者熱湯,就可以開火下油,等待食物煸好,下酒話仙。
▼ 把握好火候,中間放上一條魚,周邊鋪上其他食材,同煸於一鍋之中
▼ 想吃海蠣煎的,自己煸去吧,過一把老闆操持的癮
▼ 各類時蔬,解解油膩,換換口味
▼ 來到廈門,不煸些海鮮合適嗎?
▼ 如今最有看頭:用錫紙包裹貝類,在鐵板鍋上加熱至開蛤。還保留著原汁鮮味,實在是贊!
▼ 煸豆乾最適合三五好友一起,自己控制步調的自助烹飪
但要是患有嚴重的「烹飪順序強迫症」就似乎無法在煸豆乾裡找到樂趣。畢竟同在一個煎盤同步進行各種食材的烹飪,不同味道之間難免互相衝串:吃到有魚味的豆乾,吃出了肉味的青菜,貝類的清甜在整個煎鍋裡流竄……如此細細想來不免有些惱人,但是有誰又能抗拒這煸豆乾在一個煎盤裡完成的美妙魔法,就像是湊在一起的一幫好朋友,誰的身上能沒點朋友的影子呢?
又到一個周末了,下了班
叫上幾個朋友「一鍋煸」了吧
關注秘密廈門,回復「煸豆乾」查看地址
秘密·吃貨圖文集◢
11:吃貨出發吧!繞老廈門一大圈
12:窮究極老廈門吃稀飯完解
18:老廈門廚房必備之六大神器
27:廈門泡麵學院期末匯報演出之深夜報社
29:一道「黑暗料理」引發的八市購物指南
36:到八市去找一隻「磨人的小妖精」
39:早安,晨之美(吃早餐嘍)
42:冷風中,流浪到燒酒攤
50:開元老路的夜生活——大排檔
56:乖乖排隊才有好吃的
>回復前面 對 應 數 字,可查看<
Whisper◢
① 秘密廈門推出「我想告訴你一個秘密」系列:關注"秘密廈門"微信號,任意回復漢字"一"至"九",可獲得專屬你的廈門秘密。
②「好色之圖」仍在徵集:在廈門/具有一定的顏色代表/附加一句與圖有關的話/清晰,無水印
③ 回復"mm"查看「秘密MENU」
④ 分享:希望你把秘密廈門推薦給你身邊每個朋友。
↘圖 文 均 為 秘 密 廈 門 原 創|非 請 勿 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