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刻畫的極致——評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人物塑造手法

2021-01-18 編導狗

電影《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一部劇情電影。影片中最大的特色即具有鮮明的時代感,並且採用了好萊塢風格的人物介紹方法。

影片講述了阿甘具有傳奇色彩的生活經歷。他與珍妮是青梅竹馬,兩人從小關係非常好,但因外界因素不得不分離,而阿甘不甘心於失去珍妮,最終在他不斷努力下重要重新找到了珍妮。影片中人物描繪極具特色,藝術手法高超。

阿甘是電影的主角,是一個特殊的反智人物。電影以他的人聲旁白貫穿全片,使電影具有極強的真實性。片中一開始展示人物運用的是是阿甘的一雙髒鞋,在這裡導演運用了隱喻蒙太奇的表現創作方式,片中也提到這鞋是珍妮給阿甘的,從而導演於鞋上寄託了阿甘對珍妮的愛,以及阿甘的純潔、樸實。

同樣,天空飛翔的羽毛也象徵著阿甘的純潔以及他心靈的美好。片中展示人物阿甘首先是對鞋子的特寫鏡頭,然後使用升鏡頭,展示人物全貌。

這種充滿戲劇性的、注重展示人物特點的人物介紹方式是典型的好萊塢人物介紹方式。阿甘幾乎經歷了二戰後美國的全部大事件,如越南戰爭、桌球外交、水門事件等等。

而他在這其中是一個參與者,這一切又與他無關,而他唯一關心的是心中的那個女人—珍妮 珍妮是片中女主角,是阿甘各種行為的產生原因。

導演對這一人物塑造也十分生動形象,讓一個電影人物充滿人文氣息。珍妮首先出場是在校車上,別人都不想和阿甘坐在一起,只有她主動提出讓阿甘坐在旁邊。

影片在此處出現了對比蒙太奇的手法,更加突出了珍妮內心的美好。於此同時加以阿甘敘說的旁白,使觀眾更加生動的認識了珍妮。

在影片中多次提到珍妮夢想變成鳥兒飛翔,運用重複蒙太奇的敘事方法,表現了她對自由的堅持始終沒有放棄。「跑吧,阿甘,跑,跑」相信這句臺詞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導演在這裡也是採用了重複蒙太奇的手法,突出了珍妮對阿甘的關愛。在影片中珍妮會到老屋的橋段中導演運用了景深鏡頭的拍攝手法,將珍妮內心的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

除過珍妮,丹中尉也是阿甘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影片中丹中尉出場是在越南戰爭時,給人第一印象是非常激進的一個人。

導演通過人物對白來展現了他是一個雷厲風行,非常情緒化的一個人。在他短腿之後,導演表現他運用了大量全景鏡頭,表現了丹失去雙腿之後的絕望。

而在之後的戲段中導演成功製造了意外,讓丹中尉和阿甘再次相見,並且表現了丹中尉對阿甘的維護。在阿甘購得漁船之後,他兌現承諾,去當上了一個大副。

並且在阿甘的影響下重燃生活激情,導演在此處運用了對比蒙太奇,通過丹中尉在不同時間內的不同狀態對比,突出了阿甘不斷給人希望的特質。

影片中還大量運用了長鏡頭創作方式,例如對羽毛的拍攝,達到了長鏡頭創作方式和蒙太奇創作方式和有機結合。全片藝術手法運用精妙絕倫,不愧為總攬好萊塢13項大獎以及土星獎、金球獎等諸多大獎之佳片。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阿甘正傳次要人物解讀
    阿甘正傳是一部名留青史的優秀電影,而對於主人公阿甘的分析與讚美不絕於耳,(本人的短評便是圍繞阿甘而言的)但這部電影中的其他人物也是個性鮮明,而在這裡,我就依我所見,對電影中的三個次要人物:阿甘母親、珍妮和丹中尉進行解讀。1.阿甘母親:面對有缺陷的兒子與破碎的家庭,盡力完成了母親的使命。
  •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從3個角度探究阿甘成功的因素及現實意義
    提到勵志電影,《阿甘正傳》是最有發言權的一部,這部1994上映的影片,被公認為經典中的經典。今天和大家介紹這部經典之作《阿甘正傳》,我們就從三個角來探究阿甘一生成功的因素以及現實意義。《阿甘正傳》的敘事手法分析電影《阿甘正傳》講述的是發生在二戰後美國的事情,主人公阿甘是一個低智商的人,身體上也有缺陷,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奔跑來獲得更好的人生。
  • 《阿甘正傳》——最給力的人生巧克力
    像《阿甘正傳》中那句經典的臺詞:「Life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每個人都有可能津津樂道,但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阿甘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的一個經典。
  • 永不停歇——試析電影《阿甘正傳》
    影片《阿甘正傳》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移步換景,詳細敘述了阿甘如何在奔跑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的勵志故事。片中阿甘是一位普通人,出生在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擁有平凡的身軀,平凡的面孔,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那麼,阿甘是如何生於平凡卻又不甘平凡呢?「洗盡鉛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正是阿甘永不停歇的阿甘精神。
  • 《阿甘正傳》:湯姆漢克斯主演 融在美國歷史文化中的奮鬥者
    請在這裡輸入相關文字《阿甘正傳》的時代背景《阿甘正傳》:一部催人淚下的勵志片。而《阿甘正傳》電影本身其實也是對美國夢的一場童話,用一個人的一生經歷,串聯起20世紀後半的所有大事,用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來勾勒出美國二戰之後的時代大勢。見微知著。《阿甘正傳》的著眼點小,從頭到尾都是在刻畫一個憨厚過頭的阿甘,和他身邊朋友親人在時代大潮的顛沛流離。
  • Top | 《阿甘正傳》珍妮離開阿甘的原因...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一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會熟悉這部電影,叫《阿甘正傳》。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主角阿甘的人物設定便是一個出生腿部殘疾並且大腦IQ還有些殘缺的一個智障小男孩。這個人物設定我真的想說——棒極了……
  • 《阿甘正傳》「上帝看電影」年中的最佳影片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 。
  • 《阿甘正傳》:把原著的辛辣諷刺改編成了勵志傳奇!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最獨特之處在於,其通過對阿甘的立體化塑造,並以這個與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形象具有強烈反差的愚者形象為橋梁,透過極具象徵、隱喻和對比意義的事件,實現了對美國傳統價值觀的呼喚與回歸。電影 《阿甘正傳》通過塑造主人公阿甘無意識的頑強奮鬥過程,展現了美國30 餘年的歷史變遷: 以 「貓王」為代表的美國搖滾時代,越南戰爭,尼克森因 「水門事件」引咎辭職,約翰·甘迺迪、羅伯特·甘迺迪和約翰·列農的遇刺事件,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與中國建交等等。
  • 《阿甘正傳》:他奔跑了一生,也贏了一生
    我不懂,是我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還是,我們只不過都是在風中,茫然飄蕩。- 《阿甘正傳》一根白色的羽毛隨著音樂在風中翩翩起舞,由柔而強。在藍色的天空中,羽毛像天使一樣閃閃發光。世界是多麼美好,多麼平靜啊!電影《阿甘正傳》以著種美麗的感覺開始。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 《阿甘正傳》——巧克力人生
    格魯姆先生在世時,創作了不少經典作品,如:《阿甘正傳》、《The Art of Screenplay Adaptation 》、《夏日消逝》等。其中《阿甘正傳》最為知名,於1994年被羅伯特·澤米吉斯翻拍為電影,並流傳至今。《阿甘正傳》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主要是因為此部作品中的主角人物——阿甘,他身上體現出一些珍貴的精神品質。
  • 淺談電影《阿甘正傳》中的敘事技巧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導演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敘事角度出發,多角度地詮釋了影片的主題。影片中開頭和結尾部分的羽毛畫面以及阿甘講述自己故事的情境都採用了第三人稱,觀眾以旁觀者的視角了解主人公阿甘,如同影片中坐在阿甘旁邊的路人們,以審視的角度來觀看阿甘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他不斷奮鬥,最終創造了人生的傳奇故事。
  • 《阿甘正傳》你真的看懂了嗎?
    《阿甘正傳》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過了二十餘年依舊有著巨大影響力,與其人物塑造,背景穿插,故事脈絡的發展,敘述的角度與方式密切不可分割。而今天我們就主要從阿甘這個人物進行分析。電影開始,有一片緩緩飄落的羽毛。電影的結束,同樣有一片羽毛緩緩飄落。這好像正揭示了每個人的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正像影片中阿甘一樣。
  • 《蛋炒飯》:中國版《阿甘正傳》?網友:的確阿甘,但並未正傳!
    這部電影,估計看過的人不多,但它在拍攝之初,卻被譽為是中國式的《阿甘正傳》,只可惜問世後,與期望差別過大,電影口碑平平,幾乎被雪藏起來。那麼,《阿甘正傳》和《蛋炒飯》到底差別在哪?觀眾反響才會如此之差。
  • 《阿甘正傳》中國版,60億影帝黃渤告訴你:真正的演技是什麼
    將來中國會不會也出現這樣一部作品,通過小人物的成長軌跡去見證歷史的變遷,畢竟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間,中國從來就不缺值得被銘記的大事件;更不缺在改革開放的浮沉裡見證歷史的人物。缺的是能夠將歷史跟人物完美交融在一起的編劇,缺的是能夠掌控全局拍出被歷史銘記的好導演。
  • 《阿甘正傳》海賊王阿甘
    " ——《阿甘正傳》我最喜歡的動漫人物就是路飛,阿甘和路飛一樣,目標清晰,信念純粹而美好。
  • 必看電影之三十——阿甘正傳:「傻子」阿甘
    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撒腿就跑,他的飛毛腿救了他一命。在越戰中,阿甘交了兩個好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鄧·泰勒上尉。《阿甘正傳》就是這一時期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它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通過對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它使美國人重新審視國家和個人的過去,重新反省美國人的本質。
  • 阿甘正傳 |「勵志」還是「喪」
    伴隨著一片羽毛飄落在阿甘的腳下,從拾起、夾入書中到給以沾滿泥土鞋子的特寫,不僅給了我們無盡的想像,也對影片的故事做出了相對應的鋪墊。如果把公共汽車的一進一出比喻為每一章節的報幕,串聯起了阿甘的敘述和回憶;那麼,兩條主線的相互關聯,交相輝映(一條主線為阿甘的經歷,從求學到參軍經商等;另一條為珍妮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渴望自由,出走他鄉。)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以為這是在對電影《阿甘正傳》那句知名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的解構和化用?然而這句話卻是原著小說的開頭。原先我總以為改編總是要沿著原著的脈絡,所以往往也總是有和原著相同的氣質,但是在我最近讀了這部小說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小說和電影間的反差卻相當之大。
  • 阿甘正傳——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它是少有的被學院派與觀眾都一致打五星的電影——《阿甘正傳》。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長篇小說,原著是偏諷刺荒誕風格的,寫得比較搞笑,將美國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歷史大事件加以串聯,包括政治、流行、文化、音樂等一網打盡,阿甘正傳可以算是一部有人物串場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