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娟
李叔同的嫡孫女(法名契真),天津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天津李叔同·弘一大師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弘體書法的繼承人。
位於天津三岔河口東糧店后街的李家是個大家族。1880年,祖父就出生在這座大宅裡。太祖父是同治四年的進士,後辭官經商,經營「桐達」錢莊和鹽務,被稱為「桐達李家」。
在家族的回憶與文字記載中,祖父4歲習字,5歲誦詩,15歲已經寫出「人生猶似西山月,富貴終如草上霜」的句子。生於商賈之家,卻毫無經商的興趣,少年時代的他迷戀的是詩詞、篆刻、戲曲。在縣學裡,每次作文李叔同都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就在一個字格中寫兩個字,結果得了個「李雙行」的稱謂,文章在同齡人中十分突出。
年青時代的李叔同
1905年秋天,祖父孤身赴日本留學。臨行前,他在《金縷曲·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中寫下了「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名句,看似自負之言,下一句卻是「畢竟空談何有」,心境已轉悲涼。日本6年中,祖父在東京上野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畫和西洋音樂,組織話劇團體演出,在留學生中頗具影響力。1911年春,他畢業回國,在天津待了不到一年,就去了上海《太平洋報》做文藝編輯。不久該報停刊,他又受聘於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大學前身)的圖畫和音樂課。祖父被認為是中國油畫的先驅,不僅最早講授西方油畫知識,也是第一個開設人體模特寫生課的人。除豐子愷外,劉質平、潘天壽、曹聚仁等名家都是其學生。
祖父的人格力量也給朋友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作為同事和摯友的夏丏尊曾回憶,有一次學生宿舍失竊,查不出是誰偷的。身為舍監的夏丏尊問祖父怎麼辦,祖父說:「你肯自殺嗎?你若出一布告,說做賊者速來自首,如三日內無自首者,你就一死以殉教育。那樣一定會有人來。但如果三日後沒有,你就非自殺不可,否則便無效力。」夏丏尊說,這話要是一般人說就過分了,但祖父說出來卻是真心實意,毫無虛偽。但夏丏尊實在幹不了,只好笑著對祖父說謝謝。
出家後的李叔同
祖父出家後,有很多人求他的墨寶,但他持戒極嚴,不收任何金錢,需要的東西都通過書信讓學生或朋友寄來。有一次,豐子愷寄來一卷宣紙請他書寫佛號,宣紙自然是要富餘一些,祖父就寫信去問,多餘的如何處置?豐子愷回信說,請隨意處置,祖父這才使用。另一次豐子愷寄的郵票多了幾分,祖父就把多出的又寄回去。此後,豐子愷都要提前說明多餘東西的用途,祖父才肯用。還有朋友寄來的書信上貼的是印刷品郵票,比書信郵票便宜一些,祖父就寫信跟朋友說,這是犯了盜戒的,下次不可以這樣。
對於文化和藝術,祖父更是「做就要做到極致」。有人歸納過他的各種「第一」:主編中國第一本音樂刊物《音樂小雜誌》;首創中國報紙廣告畫;最早編著《西方美術史》;最早創作和倡導中國現代木版畫藝術;最早介紹西洋樂器;正是這種對極致的追求,才促成了祖父的出家。
李叔同的書法作品
1918年,研究佛學多年的祖父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剃度,號弘一。作為當時身負盛名的文化和藝術大師,他的出家引起外界一片譁然。從那時起,關於他出家的原因就眾說紛紜:有說是受家庭環境影響,有說是因家族產業經營變故,有說是因理想幻滅等等。直到今天,很多文章仍在探究祖父變成弘一大師的「秘密」。人們似乎無法理解,當一個人擁有了世俗人希望得到的一切時,為什麼要選擇遠離紅塵?
祖父不是受時代影響而出家的。對此,我特別讚賞豐子愷先生的「三層樓」觀點:人生的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即衣食住行的滿足,大多數人都停留在這一層次;第二層是精神生活,即對學術和文藝的追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在這一層;第三層是靈魂生活,即宗教信仰,宗教徒在這一層次。祖父無論做什麼都完全徹底地投入,當他學佛到一定程度時,出家就是必然的,這是他做人做事極端認真的結果。
我受祖父影響很深,和姐姐一起編過一本《隨弘一大師學佛》,裡面包含了從祖父那裡獲得的啟迪。比如惜福、習勞、持戒、自尊。我是看著祖父的文章走進佛教的,就像祖父面對面給我講解一樣。
隨著佛教的興盛,關於弘一法師的文章書籍、影視作品越來越多。但在我看來,其中很多都有揣測、杜撰或過度解讀的情況。提到這點,我認為,現在的文學和影視作品,都要進行「藝術加工」,否則就好像沒有賣點。去年某地要拍一部關於弘一法師的電影,因為需要後人的授權,他們就把劇本發過來,一再叫我授權。我看完後回復了一句話:大相逕庭。這根本不是寫弘一法師,全是杜撰。他們說,弘一法師出家之後的生活太平淡了,不這樣寫沒看頭,吸引不了觀眾眼球。我說這個權我絕不給你授,最後他們決定拍一個紀錄片。我覺得這樣也好,曾經見過弘一大師的人現在還在世的只有三位,年紀都在90歲以上。我建議他們去採訪這些老人,也希望創作者能夠尊重歷史。」
在祖父身上,反映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普遍現象:很多文人雅士和藝術家都潛心向佛,甚至本身就是僧人,我認為其中有著必然性。
我希望今天的人們對於佛教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信仰。祖父曾經引用過《華嚴經》裡的一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學佛理念。
展覽來了
由河南目標互動傳媒主辦,目標藝術空間承辦的目標青年藝術家系列「十方三人水墨展」將於2014年11月2日(周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酒會。
本次展覽展出魏墨、李潔、石海的水墨作品,這些作品都是他們在嵩山進行創作的,作品最大的特點「遠離時風,明心見性,守住本真熱誠的樸良情懷」,三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多元的當代水墨風貌,從不同角度闡釋了對水墨的理解。本次展覽將從11月2日正式對開放,展期為18天。
✈-———
富足而會生活 目標15周年
目標生活 微信號 「the goal」。點擊標題下方藍色「目標生活」,關注我們。
我們運營的目標藝術空間,經營中國藝術名家的原作、限量版畫和藝術衍生品,致力發現和推廣有潛力的新銳藝術家。提供藝術策展、活動、空間藝術陳設、藝術衍生品創意、設計與製作、出版發行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