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莊子徐無鬼譯文
任何一個滿腹才華的人都在尋求自己精神上的傾吐者,哪怕是追求清白名聲的隱居山林之士。對於徐無鬼,惠子過世後,辯論已無人。
莊子畫像
莊子原名徐周,字子沫。自幼才思聰慧善於辯論,到處遊歷,竟也無人能敵。即便見魏武侯也是片字不讓,幾句話竟能讓多年不笑的君王笑出聲來,可見其學識辯才的功力深厚。
莊子認為生死齊一,要麼存在,要麼不存在,與當時流行的神鬼說相悖。同時也是因為他自持一見,他人均無法辨過他,因此,人們又叫他徐無鬼。這也是為什麼後人說老莊思想,但是莊子又區別於諸子百家的原因。
惠子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也是出了名的辯才。徐無鬼與惠施算是針尖對麥芒棋逢對手,相互間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意思。他與惠子之間常常辯的天昏地暗。辯論實則實在交流,交流某一篇文章的認識,交流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就像徐無鬼自己講的,第三日不見惠子便無比失落壓抑,不快樂。人大抵都這樣,大才於莊子、惠子也是如此。
但是,徐無鬼無心朝堂,淡泊名利,追求修身養性。然而惠施卻醉心於朝堂,無法隨徐無鬼去過隱居的生活。徐無鬼曾經用盡辦法遊說惠施,但是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沒有說服成功。因此,莊子也曾寫文章《惠子相梁》諷刺過惠子。故事雖為虛構,但是意喻生動,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然而,惠子過世之後,莊子徐無鬼又撰文悼念惠子。
莊子內篇介紹
《莊子》一本書呢,是莊子的思想結晶。但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呢,分成了,三部分,有內有外也有中,內篇就是《莊子》這本書的一部分。
莊子畫像
莊子對哲學這個東西太有研究了,哲學又太高深了,他怕人看不懂,所以就用一堆故事來說明他的想法。內篇就有很多的故事,當然,也有很多的人物對話。
有一種思想叫做「齊物」,也是這位提出來的,在內篇裡面就有所闡述。說的是什麼呢?這世界上吧,所有東西看起來都不一樣,這個有這個的特點,那個有那個的特點,什麼顏色、形狀、叫法等等千差萬別。但都是有相通之處的,有的可以相互轉化,有的有什麼什麼聯繫,有的怎麼怎麼樣。也就是說,在本質上呢,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一樣的,起碼吧,是統一的。比如說是朝三暮四這個典故,你要是分不清,你要是看不透,你就像那傻猴子一樣。而就是因為像傻猴子一樣不清楚事情本質的人們太多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自尋煩惱的。
由此類推,你認同這個觀點,你反對那個觀點,他和你的想法不一樣,你們辯個論,你們吵一架,你們儘是做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觀點想法會變,沒有完全的對立這種說法。你們討論,你們爭辯,你們誰對了誰錯了,都沒意義。你們要是拘泥於這個,你們就是笨蛋。
思想家莊子駢拇全文翻譯
《駢拇》是一篇文章,莊子的,寫在《莊子》這本書的《外篇》裡面,也是莊子的寓言之一。長在一起的腳趾,莊子說,這是個多餘的東西。那麼事物本來就有的東西呢?保持本心,老調重彈的問題來了——順其自然。
莊子畫像
四個部分,層層遞進。做一些事情呢,反倒不如不做。你不做呢,就叫做「無為」。無為怎麼實現呢?順其自然吧,順其自然吧,順其自然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為之後呢?效果特別的好。不信你一對比,看,我沒說錯吧。有為都造成了多少危害啊,無為和有為一比,好處是大大的有。
莊子在作品裡,也比較喜歡拿著維護封建禮樂制度的某些聖人批判。在《莊子》裡面類似的文章有很多,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是拿著某些諸子百家的個人故事闡述道理。回歸自然多好呀,這一個制度那一個制度的不嫌累嘛,就比如說孔子,還有同時代的曾子,一個個的,讓人看了就討厭。假情假意的,虛偽到一定的境界了。自然率性,有什麼不好的?這麼假惺惺的活著,不累麼?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畢竟是舊式的奴隸主貴族代表,某人的某些主張還是否定了時代的發展的。但是架不住人家的才情高啊,辯論厲害,首先是把自己說服了,因此陳詞說理就特別的有條理性,渲染的感覺特別的強。
所以,還能怎麼說呢,取其精華吧。
思想家莊子屬於什麼家
道家的莊子可以說算是戰國時期的「大師級」人物啊!他是這一時期集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辯論家於一身的天才。作為一個思想家,莊子的思想那是相當深厚淵博啊!簡單來說呢「道」是他思想的核心,在這方面他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張,通俗來說就是要求人們對現實社會有一個超然的態度。
莊子雕像
莊子老先生對待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灑脫和自適的情懷讓人讚嘆而又羨慕不已,我覺得現在的人們就缺少這樣一種超然灑脫的人生態度,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學一學莊子,偶爾停下來或放慢腳步無疑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
作為一枚哲學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也很牛很牛的,他的哲學思想和老子的合體被稱為「老莊哲學」,講求天道自然的關係,主張「天道無為」,直白點就是說告訴人們世間人事困苦自有它的發展規律,我們只要隨遇而安,做好自己就好了。
從一定方面思考它對人處世的原則以及對人之間的交往交流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可是過於消極避世的想法並不太好,所以我們對他的思想要揚長避短。《莊子》這本書在哲學和文學方面就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莊子的代表作品除了我們熟知的這本《莊子》之外,還有挺多的,而且他的作品風格獨特,其中影響比較廣泛的文章像是《逍遙遊》,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讓人印象深刻。莊子老先生把自己的思想編入進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裡講述給大家並且世代相傳,他的想像力超級豐富,加上他的文筆又變幻多端,對後世文學審美影響十分巨大。
怎麼樣評價莊子
莊子的文學成就非常高。他的文章字詞造句,修辭手法,描述的自然事物,人物對話,都非常生動,運用大量排比,設喻使得文章很有氣勢,很能感染人。
莊子故裡圖
他的十幾萬著作,很多句子都被後人傳頌為名言名句,引申出很多成語典故。句子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常常啟迪著我們。他是一很成功的文學家,後代能超越他的文學水平的實在不多。作為一個古代的文人,能夠有這麼多的成績已經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了。
然而莊子的厲害之處在於思想,不在於寫作能力。他的祖先曾是國君,因此他骨子裡有著高傲的因子。他一生又清貧落魄,可是他一點都沒有為名利所誘惑。辭掉官職,悠然自得的遊歷世界。他自小勤學好思,善於觀察。到了其他國家,除了感受自然山川的秀麗美景外,他還虛心求學,潛心研習各國的思想理論。他聰穎天資,走遍周國,卻沒有找到能辯論過他的才能學識之人。他心性高傲,連楚國的國王發出的邀請他都輕易的拒絕。最後他選擇隱居著書。他是一個偉大的學者,孜孜不倦,著書十餘萬字。他把所有的感受,思考都寫成文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空谷幽蘭,芬芳自然,人雖不顯卻芳名遠揚。雖然他清淡為人,隱居山裡,在他門下拜師的弟子卻越來越多。
他所出生的年代是一個戰亂年代,雖然歷史的進步是在混亂中前進,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像一股流淌在沙漠的清流,像一面獨樹一幟的旗,像一個遠古寧靜的心靈守護者。
莊子的生平簡介
莊子,姓莊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稱莊子,和老子學術成就相當,兩人在歷史上被稱為老莊。戰國中期時代的宋國蒙人。蒙,現在的河南一帶。相傳,莊子是宋國君王后代。
莊子雕像
在宋國做過漆園吏,大概當官時比較有傲氣,後來又因學術名聲遠揚,因此被稱為官吏的榜樣。喜歡遊歷周國,研究了很多國家的文化典籍,吸取了各學派的優點。可是他厭惡諸侯相爭,不願意替這樣的國君效力。曾因過人的才華,被楚威王重金相邀。莊子用了一個比喻回絕了楚王。他認為高官,重利請人效忠朝廷,就像是對待一隻養肥的牛,給牛披上錦繡,送到太廟祭祀。
莊子厭惡現實爭名逐利,決定隱居。潛心寫作,並且收了許多弟子,傳播他的道家思想。
莊子思想本質是無為,推崇自然,反對人為。和主張仁義不同,他推崇的是天道,自然之道,具有樸素的辨證思想。莊子思想被後代評價為最早的人類烏託邦萌芽。
莊子的成就主要有他所著文章,莊子,裡面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莊子自己的本心思想,其次是外在的關於老子思想的解釋,莊子本身也是認同老子道家思想,這裡這體系了他們二人思想的相同理論根據,第三部分是莊子思想和其他理論體系的雜合,包括了著名秋水,還有很多寓言故事。
莊子的成就還在於文學創作上,他擅長用自然之物比喻現實社會,文字奇想連篇,氣勢磅礴,遣詞造句都顯出其高超的文學造詣。
長按上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黑河·普希金書店
地址:黑河市愛輝區中央街310號
電話:0456-8273384
0456-8222403
130915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