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少年」,到「一代宗師」,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2020-12-27 0心理小助手0

社會的進步促使心理學發展,1913年華生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的標誌。

此後50年,心理學一直是行為主義的天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1

華生生平

【美】約翰·華生 J. B. Watson, 1878-1958

1878年,華生(J. B. Watson, 1878-1958)生於美國南卡羅琳納。

華生在年少時堪稱為「問題少年」,最喜歡的活動是打架,每次打架都要「直到一個人流血為止」。

在念小學時,「很懶,有些反叛,考試從未及格過」。他的老師也回憶說,華生是一個懶惰、愛吵嘴、無法控制的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從來沒有比及格更好。

1894年,進入大學,遇到其心理學啟蒙老師莫爾。

1900年,進入芝加哥大學讀研究生。聽過杜威的課,但聽不懂。喜歡安吉爾,跟隨其念博士。期間同植物學家洛布學習生物學與生理學,受洛布影響很大。

1903年,華生獲博士學位,留校工作,出版了有關白鼠神經和心理成熟的博士論文。

1908年,得到鮑德溫邀請,前往霍普金斯大學任教授。

▲霍普金斯大學 (圖片來自網絡)

1913年,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著名的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的標誌。此後50年,心理學一直是行為主義的天下。

1914年,出版《行為: 比較心理學引論》,並在年僅36歲時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20年,婚變。

1921年,將行為主義觀點應用於社會工作。

華生在被判賠大量金錢離婚後,不得不前往廣告公司求職。

他將行為主義原理運用於日常工作中。不久,再次獲得成功,工資比大學時高了數倍,3年之後就做到了該公司的副總經理。

1957年,79歲的華生得到了美國心理學會給予他的金質榮譽獎章。

1958年,逝世。華生在去世前焚燒了自己所有的信件、手稿和筆記,拒絕把它們留給歷史。

2

華生早期行為主義的

科學性質

華生在《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中開篇就說:

就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純客觀的實驗分支。他的理論目標是行為的預測與控制。

在華生看來,要使心理學取得與生物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同樣的地位,就必須放棄心理學研究中一切帶有主觀性的概念和術語,選用更為客觀的研究對象,採用更為客觀的研究方法。

3

華生早期行為主義的

研究對象

1.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可觀察的行為

行為就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有機體反應,其本質是人和動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刺激-反應是有機體所有行為的共同要素。

華生一生偏愛以動物為被試進行研究。他讓白鼠走迷宮,在白鼠成功時,他會把麵包蘸上牛奶餵它們,在白鼠不成功時,自己就把它麵包吃下去。

▲小白鼠走迷宮(圖片來自網絡)

他曾說:「我從不願意使用人類被試。我也討厭做個被試。我不喜歡給予被試的那種令人沉悶的和人為的指示語。以人為被試,我總是不自然,感覺不自在。

但對於動物被試,我卻駕輕就熟了。在研究動物時,我才感覺腳踏實地,感覺靠近現實,思想才如泉水般的湧來。

難道通過觀察動物我不能發現其他學生使用人類被試所得到的一切嗎?」

2. 行為主義的任務是研究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S-R公式)

(1)所謂刺激,就是引起有機體反應的外界環境或身體組織內所發生的各種變化;所謂反應則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機體的內隱或外顯的變化,行為就是由這些簡單的生理反應所組成的一套複雜反應系統。

(2)反應既可以是外顯的,也可以是內隱的,可分為四種:

①外顯的遺傳反應,如抓握、眨眼等。

②內隱的遺傳反應,如腺體分泌等。

③外顯的習慣反應,如打球、跳舞等。

④內隱的習慣反應,如思維、想像等。

無論反應多麼複雜,都可歸結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最終又可歸結為物理或化學變化。刺激和反應既然都是物理和化學的變化,那麼行為只不過是由一種物理化學變化導致的另外一種物理化學變化。

4

華生早期行為主義的

研究方法

1. 對傳統內省法的批判

① 傳統心理學以意識為研究對象,才需要可以直接接近意識的內省法,行為主義以可觀察的行為為研究對象,內省法已經沒有必要。

② 內省法不能接受別人的重複驗證,可靠性令人懷疑。

③ 內省法局限於形上學的研究領域,無助於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

④ 內省法排斥了來自動物心理學研究的事實和資料,因為動物顯然無法內省。

2. 心理學應使用客觀的研究方法

在華生看來,心理學應該把自身限制在行為的客觀研究上。在行為主義的實驗室中,只有那些嚴格遵循客觀程序的研究方法才是可以接受的。這些方法包括:

①觀察法。通過觀察記錄人們外顯的行為反應,包括使用儀器和不使用儀器的觀察。

②條件反射法。行為最終都是反射,包括肌肉運動與腺體分泌兩種反應。

③測驗法。測驗並不是測量智力或者人格,而是測量被試對刺激情境的反應。

④語言報告法。語言是一種特殊的反應,本身是一種行為,用言語報告身體內部的變化,並不是內省法。

5

華生早期行為主義的

具體觀點

1. 關於本能

① 早期觀點

華生早期承認本能的存在,認為「本能是一連串的反射,這串反射的個別元素是按照嚴格的遺傳方式而連續進行的。」

② 後期觀點

完全否定本能,認為看似本能的行為實際上是社會化的條件反應,可以追溯至兒童早期的訓練,這一觀點後來發展成華生極端的環境決定論。

華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可謂是極端環境決定論的最佳註腳:

「給我一打健康、健全的嬰兒,並讓我自己設定一個特殊的世界去撫養他們,我敢保證隨機選擇其中的任何一個,把他訓練成為我們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 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首領,甚至乞丐和小偷,而不考慮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能力、職業和他祖先的種族。」

2. 關於情緒

① 定義:情緒只不過是對特定刺激的生理反應。

刺激(如突然有人威脅對你進行身體侵害)造成了內部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和其他外顯習得反應,從而體現出人的情緒。這種對情緒的解釋否認了任何意識和來自於內部器官感覺的作用。

② 兒童有三種基本的非習得性情緒反應模式: 恐懼、憤怒和愛。

其他的情緒反應是這些基本情緒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而形成的。

3. 關於言語和思維

① 言語

言語與打網球一樣,只是喉結、舌頭與嘴唇的運動。

② 思維

思維是內隱的感官運動,它可以還原為無聲的言語,與外顯的言語反應一樣依賴於同樣的肌肉運動習慣。

4. 關於人格

① 定義

某一個體在某一年齡階段的人格,就是他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各種習慣系統或活動流的橫切面部分。根據某一個體人格中佔優勢的習慣系統,就可對個體人格進行分類並據此而判斷其主要人格特徵。

② 人格雖然是比較穩定的習慣行為模式,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6

對華生早期行為主義的

評價

一. 貢 獻

① 行為主義促進了心理學的科學化進程,鞏固了心理學的科學地位。

② 行為主義促進了心理學在社會生活領域的應用。

③ 拓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二. 局 限

① 生物學化傾向

行為主義主要以貓、白鼠、狗、猩猩等為其研究對象,完全把人的心理動物學化或生物學化,只看到了人與動物的連續性,抹殺人與動物的本質差別。

② 客觀主義傾向

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貫徹客觀主義原則,抹殺了心理學自身的特點。

③ 機械主義傾向

把行為歸結為S-R的簡單模式,把人描繪成為一種消極被動而毫無主觀能動作用的機械結構,其結果必然陷入機械主義的泥潭。

●文: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博士、教授

相關焦點

  • 「發展心理學」華生的行為主義
    提起華生,大家應該多少聽說過他,他是心理學最主要的兩大流派之一的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生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嬰兒,我能把他們變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科學家、警察、小偷……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華生的心理學觀點,他是名副其實的環境決定論者,認為人格全部是由於環境造成的。
  • 約翰·華生與行為心理學
    少年時期的華生,可謂苦悶之至。16歲時,華生按照母親的期望,進入格林維爾的福爾曼大學選修神學,但是不久就轉修了哲學。華生在大學期間開始刻苦學習,五年後,獲得文科碩士學位。畢業後的一段時間,他在一所只有一個班級的小學裡擔任校長。
  • 行為主義學派開山祖師--約翰·華生
    之前的文章裡,我們談到了巴甫洛夫和斯金納,他們都是行為主義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行為主義學派的開山祖師爺正是華生。在華生之前,心理學的舞臺上唱主角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華生則和弗洛伊德截然不同,他主張一切的心理活動都是可以甚至必須用客觀的評價工具來進行測量的,都是具有一定的量化標準的。因此他的理論和弗洛伊德大相逕庭,甚至完全針鋒相對。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的東西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而是可以觀測、評估的行為。行為是我們意識的外顯表現,因此我們如果要研究人的心理狀態的,大可以直接研究行為。
  • 心理諮詢師考試高頻考點:行為主義
    為了方便各位考生掌握2020年心理諮詢師考試重點,環球青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心理諮詢師考試高頻考點:行為主義的內容,希望能助您一臂之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心理諮詢師考試高頻考點:行為主義行為主義產生的標誌是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發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所看得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學派的誕生。行為主義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反對心理學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主張研究可以觀察的事件,即行為;二是反對內省,主張用客觀研究的方法,即實驗的方法。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一、華生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的創始人。華生所謂的行為,是指有機體所說的或所做的,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謂的刺激,指的是外界環境中的任何東西以及各組織所起的種種變化。所謂的反應,指的是有機體(動物和人)所做的任何動作。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是的,不存在心理、意識的中介。主張用條件反射來解釋習慣養成的問題,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習慣。
  •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什麼?
    對了,這些正是兒童發展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顧名思義,它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
  • 心理學知識大總結——從生物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發展脈絡
    9、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來看,個體的心理行為具有模仿性、從眾性和攀比性。對於已有缺陷的事物,人常會在從眾心理影響下,不加以保護,反而加大對這些事物的破壞,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論」。我的評論:所以一定要盡力維護自己的一點一滴,真實「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啊!小時候下雨了,穿著新球鞋走路,怕把鞋弄溼,一直小心翼翼的。當鞋子不小心溼的時候,就不再小心翼翼了。
  • 電影評析《一代宗師》
    中國人似乎總願意追求道,而西方人則普遍追求的是行為底線。我們有崇高的道德目標,而西方人則只知道不應該做什麼。然而,成聖人者,能有幾人?幾千年的中國的確出了幾個聖人,但以問道做遮羞布的偽君子,何止成百上千。仿佛,只要目標是崇高的,怎樣傷害別人都是理所應當的;只要手握所謂大義,那麼怎樣的骯髒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
  • 人工智慧概念誕生60年,哪些大牛堪稱「一代宗師」?
    最要緊的是,刷完了人工智慧的了解還是像個毛線球?某某專家鼻祖發明的某某技術奠定了機器視覺、深度學習、語音識別……的基礎,他們都是誰?都做了什麼?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通常來說技術、知識體系都由一代宗師開始而代代相傳,並且推陳出新。人工智慧作為一個誕生了六十年的研究領域,也有其「宗」可溯。較早進行人工智慧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人工智慧實驗室、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等。
  • 美國學者為培養天才,拿9個月嬰兒做實驗,結果坑了一代孩子
    關於這個問題,無論是醫學界還是心理學界,都無法給予正確的解釋,有人說,是意識控制大腦,還有人說,這只是激素的作用。然而,約翰·華生卻跨越了這一範疇,直接從心理方面入手,專門從事「行為心理學」的研究。
  • 尋找「小艾伯特」——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被試之一
    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John Watson,給自己的被試起的暱稱,也就是照片上的這個小傢伙,拍照時(1920年)他8個月零26天大。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 「神拳三腳虎」——一代宗師劉仕忠
    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仍四處尋師訪友,拜師學藝,以求高深技藝,每到之處凡有武名者,無不誠心求教。不數年技藝大進,練就一身精湛武功。為寓學於教,教學相長,年二十即應聘潮州某鄉紳家中為私家教席,教其子侄功夫。教拳經歷中,宗師知道自己的功夫仍有改進的地方,毅然辭去教務,回歸故鄉,再拜莫家拳名師劉娘藤門下,苦修莫家拳藝。三年後,宗師重返潮州找回某鄉紳,正式設館授徒,由於宗師武藝高強,聲譽日隆,館務蒸蒸日上。
  • 【教資備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涉及到的歷史人物
    華生:「外鑠論」代表人物,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 16.羅傑斯:從人本主義出發,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在心理輔導方面創立了來訪者中心治療法。 17.
  • 82秒丨從吳鍾故裡到《一代宗師》再到「武術盛會」,慶雲八極拳故事...
    生於1732年的吳鐘被尊為八極拳門一代祖師,他博採眾家之長,以八極拳、六合大槍為核心,創立了八極拳門戶武學體系,成為中國十大拳種之一。記者了解到,慶雲縣把八極拳編印成教材,列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常規課程,推進八極拳進校園、進課程,把所有中小學課間操變為八極拳演練,全縣有80餘所中小學校開展八極拳教學。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老夫聊發少年狂:一代宗師白眉鷹王
    他武功雖不如張三丰之深不可測,但憑其武功才能卓越,正氣浩然,絲毫也不乏為一代宗師。 教主陽頂天死後,明教四分五裂,殷天正自創天鷹教偏居一方。雖是江湖人眼中的歪魔邪道,也曾一度為了屠龍刀利慾薰心,但卻是一位真正的大仁大義之士。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明教覆滅之際,殷天正率領天鷹教誓與明教共存亡,戰至最後一刻,可謂仁也。
  • 【八藝】影評《一代宗師》
    君不見不管是霍元甲、陳真還是霍東閣總會和日本女生牽扯不清,各路大俠揚名的途徑和故事的高潮不外乎是痛扁外國佬。可現實裡,老外船堅炮利,兩萬聯軍足以橫行神州大地,而咱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還珠樓主創造的武俠、仙俠世界裡駕著飛劍聊以自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