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抗擊抑鬱的那段時間裡,很多人建議我換一個生活環境。
他們通常會說:「換一個環境,沒準抑鬱症就好了;換一個環境,沒準抑鬱症就可以不藥而愈。」
很多人認為,就是因為生活或者工作的環境太過於壓抑,所以人才會患上抑鬱症。
而想要解決抑鬱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個環境,這樣就解決了抑鬱的根本問題。
抑鬱症和所處的生活環境有怎樣的關係?
如果換一個環境,抑鬱症是不是就可以不藥而愈呢?
在我抗擊抑鬱的日子裡,這兩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因為即便我換了一個環境,也沒能走出抑鬱!
01 換了環境,我依然抑鬱
2016年12月,我確定自己患上了抑鬱症。
由於僅僅把抑鬱症當成了一種心理疾病,同時也把抑鬱症當成了一種心理負擔,我錯過了控制並治療抑鬱症的最佳時機,發展到了重度抑鬱症。
經過一個多月的科學用藥之後,我從重度抑鬱回到了輕度抑鬱的狀態,開始積極自救。
我聽取了朋友的建議,暫時離開了生活已久的環境,搬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中居住,拋開了可能導致我抑鬱的環境因素,期待能夠發生變化。
起初那段時間,我的心情確實不再像以前那麼低落,對周圍的一切似乎產生了興趣。
那一刻我真相信,因為換了一個環境,我似乎已經開始要掙脫抑鬱的困境。
但是很多我就發現,那只是我對新環境的好奇以及對環境的適應。當我適應了新的環境之後,我又迅速陷入到了之前的那種抑鬱狀態。
當我再次陷入到抑鬱的狀態之後,即便是在新的環境中,我依然感覺所有的一切似乎並沒有發生改變,很多不好的事情依然會不受控制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這時候我意識到,即便是換了一個環境,抑鬱狀態依然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我依然沒能走出抑鬱!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02 抑鬱症和環境關係的三個特性
問題就出在抑鬱症和生活環境之間複雜的關係。
我用了6個月走出了抑鬱,用了兩年半時間調整自己,糾正錯誤認知,建立了積極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重塑了自信,這才完全戰勝了抑鬱症!
在這兩年半的時間了,我見過很多的抑鬱症患者,也觀察了很多抑鬱的現象。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記錄,我把抑鬱症和環境的關係簡單概括為這樣3個特性。
第一個特性叫做持久影響
抑鬱症是長時間被某些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短暫的影響是不會誘發抑鬱症的。
能夠誘發抑鬱症的社會環境因素主要就是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社會情緒,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等等。
我們的心理模式,我們的思維習慣,我們的情緒模式,我們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在長時間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才能形成的。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抑鬱症患者互幫互助的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分享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患上了抑鬱症。
其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分享說,是因為長時間處於某種生活環境中,在環境作用下慢慢養成了很多不好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所以才會患上抑鬱症。
只有長時間持續的影響,才能讓我們形成一些難以改變的心理模式,增加我們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就算是換了一個環境,這些影響依然在持續,不會立刻消失!
第二個特性叫做相互作用
在環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我們可能會患上抑鬱症。
同時在抑鬱的行為模式刺激下,我們所處的環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患上抑鬱症之後,他的生活中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
比如很多朋友因為他是抑鬱症患者就不再喜歡他了,不願意和他有更多的交集了。
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人們對抑鬱症患者的偏見,第二個原因就是人們不太喜歡抑鬱症患者的一些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環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可以讓我們抑鬱,同樣,我們抑鬱之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相互作用。
第三個特性叫做變與不變
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是一直在變化的。
但是因為環境作用而形成的心理模式,思維習慣、情緒模式和生活習慣卻是相對固定的,很難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相應變化。
除非有意識的改變這些內在的東西。
比如抑鬱症患者自我否定的信念,很難因為他從一個不快樂的環境到了一個快樂的環境就消除了。
這就是環境與抑鬱症的變與不變性!
03 環境變了心境卻難改變
如果換一個環境,抑鬱症是不是就可以不藥而愈?
答案會讓很多人失望,換一個環境不能夠讓抑鬱症不藥而愈。
為什麼呢?
第一,因為我們的心理模式、思維習慣、情緒模式還有生活習慣是相對固定的,很難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除非我們有有意識地去改變。
即便我們換了一個環境,但是我們還是用抑鬱的狀態去生活,抑鬱症能好嗎?
我戰勝抑鬱症,重要的不是換了一個環境,而是有意識的改變了心理模式,改變了思維習慣,改變了情緒模式,建立了健康積極的生活習慣。
第二,假如不去改變這些內在的東西,僅僅是換一個環境,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新的環境在抑鬱的行為模式影響下,我們可能很快就回到了以前的那種抑鬱的生活狀態中。
因為生活中和我們密切相關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第三,環境作用的影響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抑鬱症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就很快不藥而愈。
我們想要徹底戰勝抑鬱症,最重要的還是要放下自我否定的信念,改變抑鬱的心理模式,建立積極心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
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困擾,你可以關注我。
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