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已經入職3年,可以說也算是公司老員工的時候,公司新招聘了一些新員工。為了讓他們快速進入狀態,公司出臺了一個「師徒制」的管理辦法。所謂師徒制,就是師傅帶徒弟,以「帶進門」為目的,由一名老員工帶領新入職人員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傳授理論知識並指導其實際操作技能,使其在工作上能夠儘快上手,跟上團隊的節奏。
領導當時分配給我一名人員,名叫小王。我那時候是做銷售的,經常會約見客戶,談合同,談推廣,每天忙忙碌碌,事情一大堆。心裡想著反正公司給了一個實習生跟著,就權當把他作為助手吧。所以每次出門拜訪客戶,走訪市場都帶著他。小王雖剛剛入行,但是人很靈活,非常勤快,而且嘴巴很甜,很快就和客戶打成一片,慢慢的開始獨立出去談業務,也陸續籤下了好幾個單子。後面的事情慢慢發生了變化,不過半年,小王轉正升職,工資待遇與我這個師傅也開始不相上下。隨著業績的不斷提升,小王的職位很快超過了我,成了團隊的負責人,帶領著自己的隊伍披荊斬棘,一路前行,收入也早已遠超於我。
看著小王一路不斷的成長變化,我作為「師傅」其實是挺高興的。但是後來也認真反思了一下自己:這幾年自己的進步是不是慢了?為何讓徒弟趕超了自己?俗話說:教會師傅,餓死徒弟。看著自己親自帶領的小兵如今已經成長為公司大員,開始獨擋一面,把自己甩在了後來,甚至拉開了很長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還有沒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了呢?痛定思痛,通過認真的反思,我對自己目前的不足和成長空間進行了如下歸納:
1、個人危機意識淡薄,學習力欠缺
作為一名職場老兵,在新人面前心裡多少都有些倚老賣老的想法,工作上唯經驗論至上,個人競爭意識不強,不僅表現在本職工作上,重要的是在個人的成長方面缺乏危機意識,從而導致自身學習力不強,工作創新性不足,動力不充分。
2、深挖個人潛力,提升業務技能
作為一名職場老兵,自己的業務水平應該還是有一定基礎的。面對新人不斷的追趕,職場老兵應該及時提煉總結並深挖自己的潛能,工作方面更加積極主動,對於年輕的後來者也要儘可能的做到放下身段,虛心請教,畢竟業績才是一切最好的證明。
3、職場老兵更要放下一顆「玻璃心」
作為一名職場老兵,應該更加看淡名利,對於後來居上者也不必耿耿於懷,心存不滿,要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反觀自己的不足,學習對方的優點,特別是對於自己曾經帶過的徒弟更要給予欣賞和鼓勵,畢竟是自己帶出來的兵。也切不可因為面子的原因在沒有提前做好規劃的情況下輕易辭職。
人們常用「長江後浪推前浪」來形容人才的交換更替。在當前各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身在職場的每個人都卯足了勁,拼盡全力地向前衝。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每個職場人具備的技能太多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消化,再學習再消化才能在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