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紀錄片、知識多渠道線上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2020文化和自然...

2020-11-24 中國日報網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6月8日至14日期間,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愛奇藝等平臺共同承辦的「雲遊非遺·影像展」線上系列活動開啟。

因疫情原因,本次活動採取線上聯動模式,愛奇藝紀錄片頻道推出《文化遺產「藝」起保護》的文化遺產特別專題,集中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紀錄片。同時,愛奇藝知識同步上線「國寶傳承雲揭秘」專欄,以「直播+錄播+互動」的年輕化方式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雲講解」,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

「雲遊非遺·影像展」活動期間,愛奇藝紀錄片同步上線《文化遺產「藝」起保護》特別專題,免費展播《大匠之夢》《甲子漆藝》《守藝》《片紙》《手藝人:越裡尋遺》《平遙布鞋》等十餘部非遺傳承紀錄片。同時,愛奇藝紀錄片通過產出豐富、高清、優質的內容,鮮活非遺文化的對外表達,便於公眾深入了解。作為國內最早深耕紀錄片領域的平臺之一,愛奇藝依託平臺自身強大的原創自制能力與先進的科技水平,推出覆蓋歷史、人文、社會、地理等多元題材的優質紀錄片內容。

此外,愛奇藝知識還推出「國寶傳承雲揭秘」專欄,提供「文遺雲遊團」直播、「瑰寶大盤點」知識課程、用戶雲互動等多元內容,帶領用戶領略中國國寶的千年傳承。在6月11日至14日期間,愛奇藝知識邀請了青年文化學者喬雪薇、牛津大咖斯明誠、博物館達人謝天競、新亞人文學院主編楊瀾潔,分別圍繞「從故宮建築看中國傳統建築」「『歪果仁』眼中的故宮」「後宮那些事兒」「探訪學術大師的集體生活」主題進行直播,解密傳統文化。同時,用戶還可以在專欄內學習國寶、博物館、國粹中醫、古法健身等知識課程,並分享上傳與文化自然遺產相關的知識講解短視頻或打卡照片等參與互動。愛奇藝知識「國寶傳承雲揭秘」專欄不僅為合作夥伴、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傳統文化的輸出平臺,也將吸引更多年輕群體、歷史文化愛好者等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

近年來,愛奇藝通過影視及生態業務的多元布局,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如在綜藝上,愛奇藝推出聚焦傳統文化的自製綜藝《博物奇妙夜》,中國首檔國風文化創新推廣唱演秀《國風美少年》,中國首檔京劇脫口秀節目《瑜你臺上見》等;在影視領域,愛奇藝結合刺繡、緙絲、文物古玩、東方神話故事、劍文化、中國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持續推出《延禧攻略》《黃金瞳》《宸汐緣》《劍王朝》《鬢邊不是海棠紅》《百鳥朝鳳》《花木蘭》等影視作品;在視頻社區方面,愛奇藝隨刻曾與新華網客戶端共同進行「5.18雲上盛典—博物館直播接力」,通過館長講解、百科創作者分享等形式豐富用戶的「雲遊博物館」體驗,助力傳統文化的輸出與傳承。

讓年輕人成為非遺傳承先行者,是非遺傳承的必經之路。不僅是此次傳統文化的傳承系列活動,愛奇藝希望不斷輸出優質的傳統文化內容,使更多年輕用戶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與重要性。未來,愛奇藝也將聚焦時代精品內容與創新模式,覆蓋更廣泛的圈層受眾,讓傳統文化走進更多人心裡,推動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達成戰略合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傳統文化進入了最好的保護和發展時期,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度重視、對非遺傳承人深度關懷,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也將保護、研究、傳承、創新、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宗旨。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紀錄「非遺」 傳承文化
    9月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唐山分社「冀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中心」系列專題紀錄片正式開拍,紀錄片將以3D形式呈現冀東地區非遺技藝傳承,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通訊員郭寶強、殷念慈攝影報導9月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唐山分社「冀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中心」系列專題紀錄片正式開拍,紀錄片將以3D形式呈現冀東地區非遺技藝傳承,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
  • 2020環球「金趨勢獎」年度文化傳承獎項候選——愛奇藝
    候選案例: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競選理由: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鬢邊不是海棠紅》立足於傳統文化原點,用民國年代的外衣包裹京劇文化內核,在呈現戲曲行業興衰起伏的故事畫卷中,致力於描摹梨園眾生相、勾勒出時代背景下的國粹之美和傳統文化風貌。
  • 濟南市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再次成功推選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
    5月14日,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成功推選濟陽街道入圍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這也是繼仁風鎮以來,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成功推薦入選的第二個省級典型鄉鎮(街道)。根據《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省文化和旅遊廳安排部署第三批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申報工作,依託非遺項目典型,區文化和旅遊局完善項目信息,整理項目資料,積極申報,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推薦項目成功入選,項目所在地濟陽街道列入山東省第三批「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
  • 國內首家文化創新型「非遺書店」線上商城啟幕
    5月30日,國內首家融合非遺傳承、產業轉化、青年創業及閱讀社交四大要素的文化創新型「桐視界·非遺書店」線上商城隆重開啟。屆時將有上千種非遺圖書、藝術類圖書上線,並精選千餘類非遺文創推出,數量將達到萬餘件。
  •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2020-06-14 0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遺產日:玩轉非遺手作 大小朋友悟傳承
    「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在湖南省工藝美術館舉行。 國家一級美術師易曉明現場作畫。 小朋友在油紙傘上進行繪畫。華聲在線6月9日訊(記者 康蒙)《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近來,傳統手工藝和文化遺產通過各種紀錄片和節目逐漸被大眾關注。在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為進一步提高老百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湖南省工藝美術館推出了「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邀請來自中、小學的同學們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 堅定文化自信,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堅定文化自信,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太平橋鎮中心小學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引入少年宮,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好,培育特色校園文化,為將少年宮打造成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陣地、文化活動平臺和社會實踐基地,激發「非遺」活力,也力爭把學校少年宮建成資源共享、百姓滿意、家長放心、青少年喜歡的課外活動場所。這群正在學描樣的小娃娃們,在家裡從來沒有摸針線,課堂上積極性都很高。
  • 留住手藝 堅守匠心,影像中的非遺傳承
    距離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還有三天,「雲遊·非遺影像展」已率先啟幕,以千餘部珍貴的記錄影像,展示代表性非遺傳承人故事。在愛奇藝 「雲遊非遺·影像展」專區的片單裡,有這樣一部體現匠心的紀錄片《甲子漆藝》。
  • 傳承苗族非遺文化 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
    「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現場。紅網時刻1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肖樂之)2020年12月31日晚,「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中國的世界級高音天王」春雷、央視《星光大道》冠軍歌手葉丹、歌手熊貓等現場助演。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光明烙畫宣傳展示活動
    2020年6月13日下午16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光明烙畫宣傳展示活動在烙畫基地舉行。由廣東省深圳市非遺物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深圳市烙畫藝術協會和深圳弘揚烙畫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嘉實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光明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光明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聯合支持。
  • 新疆非遺產品線上熱銷
    打開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或直播平臺APP,輸入「新疆非遺」,便有數百種產品撲面而來,從美食、服飾、首飾,到工藝品、文具、樂器、家居用品……讓人目不暇接。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八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中,這些繽紛時尚的產品在線上線下持續熱銷。古老非遺青春煥發,給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元的色彩。
  • 廣西賀州市富川縣傳承非遺促脫貧增收|花炮|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現在,賀州市的瑤繡繡娘達500多人,其中360餘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返鄉農民工,每年人均可增收1.5萬元以上。  富川通過開展系列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活動,讓非遺保護和傳承走進大眾的視野和生活。
  • 謝佰霖:非遺基因使藝術玩具傳承文化魅力
    在上大學時,由於排練演出的關係,我經常會和舞美系的同學在一起研究舞美設計,那會兒我也會參與到他們舞臺置景、舞美燈光設計等工作中。很多大型舞臺劇的置景是需要嚴格的依據歷史文獻以及反覆的推敲民俗風情才能創作的,我也就是在那個時期對非遺文化和民俗藝術有了最初的藝術積累。畢業之後我一直從事金融行業,靈感來的時候會即興創作,也一直保堅持自己繪畫的愛好。
  • 襄城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
    2020-06-15 17:56:35 來源: 襄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舉報
  • 近百組非遺傳承人進駐優酷 直播公開課推廣非遺文化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手工藝和背後的傳統文化,優酷打造線上「非遺直播公開課」,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將直播非遺手工藝製作過程,普及非遺知識,讓年輕人了解傳統文化。不同於傳統「你播我看」的形式,公開課上,網友還可以與非遺傳承人連麥,觀看生產過程的同時,交流非遺技藝與文化,學習趣味手工的製作。為了讓作品呈現的更活靈活現,直播中優酷還將應用俄羅斯世界盃時採用的50幀極清技術,提供超清直播畫面,讓網友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非遺手工藝最美的細節。
  • 「雲遊非遺·影像展」今日上線:青春節奏訴說古老故事
    「金木水火土,皆可巧奪天工」「宮商角徵羽,聚成繞梁餘音」「酸甜苦辣鹹,均能回味無窮」「望聞問切裡傳承千年,不變的仁心仁術」……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六月第二周周六,今年為6月13日)業已臨近,文化和旅遊部首度開展「雲遊非遺」全線上推廣活動。
  • 東方鹽湖城「2020國風大典」助力傳統文化破圈
    這些活動不止局限於「國風」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更聚焦於蘊藏在「國風」潮流背後的深厚歷史底蘊。   巨量引擎攜手東方鹽湖城借文化和社會風潮之勢,打造「2020國風大典」這一獨具影響力的文化IP,立足於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深度融合,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潮方式和獨特視角,從非遺傳承、國風文化、國貨跨界、國品營銷等多維度打造,整合聯動國風內容資源共塑國風新勢力,引領國風新潮流,助力文化傳承。
  • 紅領巾小記者走運河,傳承非遺文化
    尋訪非遺大師,體驗非遺民俗,傳播非遺文化,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小長假。拜訪大師,對話非遺走進杭州市工藝美術館二樓的大師工作室,大量的非遺民俗作品吸引了小記者們的目光。提前做過「功課」的小記者知道,這裡的大師工作室匯集了剪紙、織繡、竹藝、紫砂、皮影等十幾個民俗,而國家級、省市級的工美大師及手工傳承藝人大師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