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日:玩轉非遺手作 大小朋友悟傳承

2021-01-18 華聲在線

「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在湖南省工藝美術館舉行。

國家一級美術師易曉明現場作畫。

小朋友在油紙傘上進行繪畫。

華聲在線6月9日訊(記者 康蒙)《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近來,傳統手工藝和文化遺產通過各種紀錄片和節目逐漸被大眾關注。在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為進一步提高老百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湖南省工藝美術館推出了「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邀請來自中、小學的同學們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抬筆、上色、壓墨……國家一級美術師易曉明在釉下五彩瓷上揮墨作畫,不到半小時就畫出一副梅花,引得市民和小朋友們連連驚呼。現場,除了可觀看大師作畫外,省工藝美術館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油紙傘和顏料,可自行在油紙傘上畫出喜歡的圖案。「油紙傘的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啦!」來自雅禮中學的胡星一邊畫畫,還不忘跟身旁的同學「科普」非遺知識。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並了解非遺文化,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省工藝美術館周青告訴記者,我省擁有數量龐大的珍貴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加強對館藏文物內涵的挖掘和闡釋,找到更多的文物的自身價值,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省工藝美術館接下來,也會爭取開展更多的專題教育活動,讓市民朋友能夠走進非遺文化。

相關焦點

  •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2020-06-14 0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非遺」 傳承文化
    9月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唐山分社「冀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中心」系列專題紀錄片正式開拍,紀錄片將以3D形式呈現冀東地區非遺技藝傳承,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通訊員郭寶強、殷念慈攝影報導9月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唐山分社「冀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中心」系列專題紀錄片正式開拍,紀錄片將以3D形式呈現冀東地區非遺技藝傳承,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大教授走進東莞授「非遺主題」課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茶山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茶山鎮非遺大講堂及非遺體驗活動,進一步聚焦非遺在大眾健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 普洱:傳承魅力文化,多彩非遺進校園
    本網訊 為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更好地保護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營造非遺保護傳承的良好校園氛圍,1月14日,墨江縣文化館在墨江縣民族學校開展以「多彩非遺進校園、魅力文化有傳承」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共有4000多名學生分時段、分班級參與。
  • 謝佰霖:非遺基因使藝術玩具傳承文化魅力
    1月15日,藝術玩具設計師謝佰霖接受採訪  非遺文化與民俗藝術的積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什麼激勵你去追求做一位藝術玩具設計師的事業?  謝佰霖:其實是八個字「非遺傳承,守藝匠心」。對於最初創作靈感其實很簡單,非遺文化凝結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百年匠心傳承的再現,通過現代潮流藝術玩具來詮釋。這也是國內原創潮流IP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工藝第一次藝術上的碰撞。  在藝術玩具三眼貓景泰藍版創作過程中難忘的瞬間?
  • 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達成戰略合作
    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的重大消息,以此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創新。
  • 湖裡區舉行文化遺產日活動:厚植非遺文化沃土共建健康愛心廈門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場非遺文化盛宴在湖裡上演——「2020年湖裡區紀念文化遺產日活動暨太極文化公益培訓啟動儀式」,在湖裡區仙嶽山公園舉行。氣溫攀升,市民熱情高漲,「非遺大舞臺」上「好戲」連臺!百名太極拳名家登場,近十種精彩絕倫的太極拳表演輪番上演,讓人仿佛置身「武林大會」。
  • 人民日報:劉嶽清——身殘志堅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源: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民聲面對面》濰坊訊(張素寶)劉嶽清,男,1984年生,殘疾人創業——創建臨朐縣老劉家手工編織品加工廠, 公司註冊於2018年3月30日,發展傳統手工製品,把傳統工藝傳承下去,7月申請了臨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事高粱杆的加工編織,產品有蓋墊,箅子,八角箅,等7大類,
  • 廣西賀州市富川縣傳承非遺促脫貧增收|花炮|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通過發展非遺文化,以非遺+扶貧、非遺+旅遊、非遺+電商等模式,將非遺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生產力,實現非遺活態傳承。  據了解,富川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項,分別是《瑤族蝴蝶歌》和《瑤族長鼓舞》;《溜喉歌》等4項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公布三批共43項。
  • 五指山非遺傳承推陳出新 黎苗文化重塑民族自信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24日電(符宇群) 「現在學習織錦這門傳統手藝的人可多了,從大人到孩子都有,甚至是男性也有。」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文化館館長張欣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黎錦這一傳統技藝正逐漸被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學習並對外展示黎苗文化,傳統非遺文化開始重現活力。圖為在五指山的香蘭織錦專業合作社學習織錦技藝的張俊揚。
  • 【非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施氏傷科傳人做客「長三角人物...
    【非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施氏傷科傳人做客「長三角人物周刊」直播間 2020-11-1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政協建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
    人民政協網9月15日電(記者 胡京春)「廣泛宣傳,調動非遺保護的社會力量,形成濃厚的非遺保護傳承氛圍」。「健全組織,構建順暢的工作機制。在非遺保護中必須突出政府把關定向的『方向盤』地位。」
  • 寶馬中國文化之旅 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7月26日,2017「寶馬中國文化之旅」湖南非遺探訪車隊從長沙啟程。在歷時10天的探訪中,由設計師、學者、媒體組成的百人團隊足跡遍布郴州、江永、邵陽、安華、常德等11個市州,對湖南境內4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交流訪問。同時,10位非遺傳承人將在寶馬的資助下,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研修研習。
  • 堅定文化自信,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堅定文化自信,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太平橋鎮中心小學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引入少年宮,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好,培育特色校園文化,為將少年宮打造成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陣地、文化活動平臺和社會實踐基地,激發「非遺」活力,也力爭把學校少年宮建成資源共享、百姓滿意、家長放心、青少年喜歡的課外活動場所。這群正在學描樣的小娃娃們,在家裡從來沒有摸針線,課堂上積極性都很高。
  • 愛奇藝紀錄片、知識多渠道線上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2020文化和自然...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6月8日至14日期間,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愛奇藝等平臺共同承辦的「雲遊非遺·影像展」線上系列活動開啟。
  • 傳承苗族非遺文化 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
    「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現場。紅網時刻1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肖樂之)2020年12月31日晚,「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中國的世界級高音天王」春雷、央視《星光大道》冠軍歌手葉丹、歌手熊貓等現場助演。
  • 旌德非遺魅力綻放長三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10月24日上午,「長三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在宣城隆重開幕。來自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保護成果顯著、貼近當代生活的非遺項目,組建了「 魅力上海」、「水韻江蘇」、 「風雅浙江」、「美好安徽」四個展區同臺展示,相互交流,共謀發展。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12月19日,"記憶·傳承"——2020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在順峰山公園舉行。這是順德區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全區59項非遺項目"全家福"首次集體亮相,市民在冬日暖陽中享受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會。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身」手遊 搭網際網路「快車」-油紙傘,傳承...
    東方網記者曹磊8月7日報導:與大眾印象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時」和與社會脫節不同,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所談論與欣賞。  近日,蘇繡、油紙傘、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戲等紛紛出現於騰訊手遊《尋仙》中,引發新一輪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