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在湖南省工藝美術館舉行。
國家一級美術師易曉明現場作畫。
小朋友在油紙傘上進行繪畫。
華聲在線6月9日訊(記者 康蒙)《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近來,傳統手工藝和文化遺產通過各種紀錄片和節目逐漸被大眾關注。在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為進一步提高老百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湖南省工藝美術館推出了「助力考試日 非遺手作進行中」主題活動,邀請來自中、小學的同學們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抬筆、上色、壓墨……國家一級美術師易曉明在釉下五彩瓷上揮墨作畫,不到半小時就畫出一副梅花,引得市民和小朋友們連連驚呼。現場,除了可觀看大師作畫外,省工藝美術館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油紙傘和顏料,可自行在油紙傘上畫出喜歡的圖案。「油紙傘的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啦!」來自雅禮中學的胡星一邊畫畫,還不忘跟身旁的同學「科普」非遺知識。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並了解非遺文化,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省工藝美術館周青告訴記者,我省擁有數量龐大的珍貴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加強對館藏文物內涵的挖掘和闡釋,找到更多的文物的自身價值,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省工藝美術館接下來,也會爭取開展更多的專題教育活動,讓市民朋友能夠走進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