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陳明仁率領近8萬人起義,白崇禧用了什麼毒計,策反4萬人馬?

2020-12-22 騰訊網

陳明仁,是為數不多起義後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國軍將領。

他與程潛兩人,在長沙率領七八萬人,棄暗投明投靠了解放軍,為解放長沙,解放湖南做出了巨大貢獻。像這樣的起義功臣,我軍都給予了他非常優厚。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當時陳明仁起義時出現了嚴重的失誤。手上7.7萬人馬,最終跟隨他起義的僅有3.6萬人,將近一半多人被白崇禧策反了回去,白崇禧到底用了什麼毒計?拉走了4萬多人馬?

一九四八年七月,程潛被蔣介石派到了湖南,擔任湖南省主席。蔣介石想要通過程潛,在湖南的聲望,牽制和削弱白崇禧的桂系勢力。

程潛是湖南人,出生在湖南,從軍在湖南,在湖南相當有聲望,而且早年跟桂系有頗多矛盾,因此蔣介石選他來湖南主持大局。也正是因為程潛在湖南有影響力,解放後,我軍讓他當了二十多年的湖南省省長。

同年10月,陳明仁被派到了武漢擔任第一兵團司令。而白崇禧又將陳明仁第一兵團調到了湖南,企圖讓他來控制湖南,牽製程潛。從這可以看出,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不過,陳明仁到長沙以後,直接去拜訪了程潛,並且直接言明,他來長沙就是來監視他的,同時表示願意服從程潛的指揮。這是蔣介石和白崇禧沒想到的。

陳明仁之所以如此信任程潛,是因為二十多年前的一九二三年,程潛擔任孫中山陸軍大本營講武學校校長時,破格錄取了陳明仁,兩人的師生情誼非常深厚。

程潛對陳明仁,有知遇之恩,也正是因為這兩個人有這樣的一種關係。我軍為了策反陳、程兩人起義,派出了當年擔任講武學校教育長的李明灝,當年陳明仁報考軍校時,本來已經過期,是李明灝報告給了程潛,這才破格錄取了他。

1949年6月,我軍與程潛等人經過多次秘密協商後,初步達成起義的共識,並且讓程潛和陳明仁,寫備忘錄在上面籤字,來表明他們的態度。當時,程潛二話沒說就籤字,陳明仁雖然同意起義,卻又擔心了我軍會清算四平戰役的舊帳。所以,當時他沒有在備忘錄上面籤名。

對於陳明仁不願意在備忘錄上面籤名,我方做了很多工作,且派談判代表,慎重向他聲明,以往他對我軍所做的一切「既往不咎」,最終陳明仁才下定決心表示「起義大事,絕不更變。」

1949年,7月27日,白崇禧在我軍的威逼下,退守到了衡陽一帶,且命令陳明仁毀掉長沙的生產、生活設備,炸掉新牆河到淥口間的14座鐵路橋,不過最終陳明仁沒有執行,這讓國民黨方面感覺情況有點不對勁。

於是加緊了對陳明仁的拉攏,升任他當湖南省主席以及湖南綏靖總司令部司令。之前,七月初的時候,國民黨方面對程潛有所察覺,叫他到廣州擔任考試院院長,程潛沒有同意,於是離開了長沙去了邵陽,暫避風波。所以,此時湖南省的軍政一把手都是陳明仁。

不僅如此,國軍方面還派了兩個陳明仁的黃埔同學,帶著金條和蔣介石的親筆信,來由遊說陳明仁。兩人走後,陳明仁內心還是有點波動的,並且向我軍明確提出,起義後要保留他兵團司令的職務。

後來程潛給我軍想出了一個主意,成立國民黨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國民黨湖南人民解放軍司令部,這兩個機構由陳明仁領導。我軍當時也同意了,但是第二天又出了么蛾子。

《湖南日報》搞錯了起義、改編、投降這幾個概念,發布了一篇《湖南十萬軍隊放下武器,向傅作義看齊》的文章。這篇文章,陳明仁看後非常生氣,隨後又提出了六個條件,其中推遲改編、推遲交出省政府、暫時不配合作戰等不合理的要求都被我軍拒絕了,只同意不交出嶽麓山這個條件。

當日下午,也就是八月四號,陳明仁、程潛等30多位國民黨軍政要員通電起義。白崇禧知道陳明仁起義,非常生氣,程潛與他不合起義,在他意料之中。但是,白崇禧覺得自己對陳明仁不錯,蔣介石冷落他的時候,是自己拉了他一把,現在他翻臉,白崇禧覺得他忘恩負義。

更為致命的是,陳明仁的起義,直接讓白崇禧設置的「湘贛防線」不攻自破,衡陽也直接暴露在了我軍的面前。

不過白崇禧畢竟是有名的軍事家,他迅速做了三條措施,直接讓7.7萬人中的4萬多人叛變。

第1條他迅速派出了飛機,對長沙、湘贛等地進行軍事轟炸,同時撒傳單,傳單的內容相當惡毒,污衊我軍假和平,真戰爭。並且說陳明仁和程潛已經被我軍拘禁,四野馬上要打過來了,來繳他們的武器。

傳單上還列出了,只要誰帶一個連到衡陽報導,就給他官升一級,獎勵500大洋。帶一個營去衡陽獎勵1000大洋,同時官升一級。第一兵團的警衛部隊,要是可以將陳仁明等人處死或者劫持,直接官升升三級,獎勵1萬大洋。

第二條,讓黃杰擔任第一兵團司令,直接重新組建第一兵團,收容兵團的逃兵。

第三條,派出了第三兵團兩個師的兵力,由衡陽向邵陽以及東北地區進軍,來阻擊我軍,挽救湘西危局。

白崇禧的這三條計策的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第一條,因為陳明仁的第一兵團,是湖南和平起義前新組建的兵團,陳明仁和手下那些將領沒有多少情誼,而且陳明仁起義前,根本沒有和部下通氣,他的部下們沒有一個在通電名單上簽字的。

也就是說起義的時候,他的部下都不知道,白崇禧的謠言一傳播,再加上各部都聯繫不到陳仁明。

各個將領都信以為真,更別說下面的士兵們,第一支叛變的部隊是第一兵團的警衛團,之後不可控制的部隊越來越多,陳明仁雖然極力控制,但是最終控制不了,向第四野戰軍求援,希望他們來平叛。但是由於叛軍跑得太快,再加上白崇禧派了他的王牌主力第七軍來接應,我軍也無能為力只消滅了一部分叛軍。

參加湖南起義的部隊,原本通電起義之前有7.7萬人,平叛之後只剩下了3.6萬人,足足少了四萬多人。雖然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但是沒有影響整體的戰局,剩下的部隊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陳明仁擔任兵團司令。

相關焦點

  • 開國上將陳明仁起義,背後經歷了哪些起起落落?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過長江。5月,林彪指揮的四爺在解放武漢之後的兵分三路,直指中南重鎮長沙。1949年8月,國共兩軍長沙對決。當時國民黨鎮守長沙的是華中剿總副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中將陳明仁。兩軍對陣,激戰在即。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對決,蔣介石可謂是信心滿滿。
  • 陳明仁起義後,3位副司令變節叛逃,其中一位逃跑當場被擊斃
    1949年8月,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在長沙發動起義,促進了湖南的和平解放,主席稱其「義聲昭著,全國歡迎。」 建國後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當過解放軍55軍的軍長。可是陳明仁的起義之路走得卻非常坎坷,他起義後手下還有三位副司令變節叛逃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人有著怎樣的結局。
  • 國軍名將陳明仁,起義後部隊縮編55軍,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功最高
    1.從國民黨軍隊起義投入人民軍隊懷抱 在解放軍的兵團序列當中,有三個兵團都是由起義的國民黨軍所組成的,這其中頭一個兵團就是一代名將陳明仁統帥的21兵團。陳明仁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為人非常的正直。他不喜歡去曲意逢迎,他所獲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著自己在戰場上實打實打出來的。
  • 第一個起義的國民黨軍長:高樹勳沒提任何條件,後擔任什麼要職?
    對於起義以及加入我軍的這些將領們,我軍秉承著公正、鼓勵和包容的態度,給予了他們應有的待遇。比如陳明仁、董其武,起義後,不但保留了他們軍隊的編制,還官復原職,擔任兵團司令,讓他們再次領兵打仗,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一九五五年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在我軍中待遇非常高。
  • 《瞄準》大結局:聊一聊為什麼廖傑的歷史原型不是陳明仁將軍?
    次年2月,在程潛派人的遊說下,白崇禧令陳明仁率一兵團進駐長沙。一兵團於湖南而言,算是客軍,而非像電視劇中一樣,是本鄉本土的楚軍。至於他後來與湘軍元老程潛走得很近,過從甚密,一則是兩人同為湖南醴陵人,有同鄉之誼;二則兩人都與蔣介石有過芥蒂,有共同的經歷和訴求,所謂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罷了!而並非是同為湘軍的袍澤之情。
  • 對越反擊戰戰功最大的軍,是國民黨起義部隊,陳明仁的舊部?
    55軍從2月17日至3月12日,在廣西憑祥當面擔負同登、諒山地區進攻作戰任務,經過24天的英勇奮戰,基本殲滅越軍3師12團、獨立205營、高祿縣獨立第8營以及4個公安屯;大部殲滅
  • 歷史上真實的湘西剿匪記,湖南有四種土匪,多達26萬人!
    ——餘秋雨 1949年8月4日下午,國民黨湖南軍政首領程潛、陳明仁發表宣布正式脫離國民黨政府的起義通電,表示加入人民民主政權,共同為新中國而奮鬥。第二天晚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46軍138師,兵分三路進入長沙城,湖南由此宣告和平解放。
  • 四平戰役中,他抵擋林總進攻40多天,後因蔣介石撤他職,決定起義
    其中,第三次戰役,我軍與國民黨守軍交戰四十餘天,更有19天艱苦巷戰,但最後仍未攻下四平,而到了第四次戰役,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僅用24小時便佔領全城,至此,四戰之後,四平正真獲得了和平。事後,蔣介石升任陳明仁為兵團司令官,授予他青天白日勳章,要他到各地演講傳授經驗。他到瀋陽時,國民黨政府曾組織10萬人夾道歡迎。他在國軍中的聲譽到達頂峰。但很快,他就從巔峰掉了下去,這是為什麼?
  • 未能阻止和平起義,晚景悽涼
    1949年2月,程潛派人向白崇禧遊說,說服他同意第一兵團移防湖南長沙。第一兵團在1949年3月時,參謀長為文於一,副參謀長為黃克虎。而到了1949年6月,則變更為參謀長為文於一,副謀長為黃克虎、陳庚、吳迪基。說明有兩位副參謀長,也即陳庚和吳迪基,是第一兵團到達長沙後才任命的。
  • 耿飈與陳明仁四平街打賭的歷史考證
    陳明仁,出生於醴陵北鄉的洪源衝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私塾,10歲進新式學堂,13歲娶妻。黃埔第一期學生,在國民黨軍隊北伐、抗日等南徵北戰25年,官至兵團司令,被蔣介石授銜中將,曾獲蔣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1949年8月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兼第五十五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 青樹坪戰役:四野渡江後最慘重的失利,被白崇禧伏擊,傷亡慘重
    1949年5月到8月,第四野戰軍以蒼鷹搏兔的凌厲攻勢,發起了漢潯渡江、宜沙和湘贛戰役,雖然攻佔了武漢、長沙等大城市,爭取了張軫、陳明仁兩個兵團起義,但始終未能揪住白崇禧的主力,並與之決戰,為此林彪惆悵不已。
  • 因為殺了我黨領導人,這個國軍兵團司令不肯起義,晚年追悔莫及
    沈醉說,雲南起義前夕,我是在盧漢發下來的起義人員名單上簽了名字的,我算是起義人員,但是,雲南解放了,盧漢卻讓人把我抓起來了,我不比你更冤?!陳長捷咂摸著沈醉的話,不鬧了,乖乖去食堂吃飯。陳長捷是想起義被阻止,沈醉是起義了不被認可。相對而言,宋希濂是有著很好的起義機會的。陳明仁和程潛發起長沙起義時,曾電約宋希濂共同通電起義。
  • 剛播一集就飆到8.0分,這部15禁新劇36%給5星好評
    1947年6月,四平之戰,陳明仁用一支雜七雜八的烏合之眾組成的兩萬守軍,對付林彪指揮的民主聯軍十幾萬兵力。此役被稱為「血戰四平街」,鏖戰19晝夜,陳明仁守住了殘存的陣地。陳明仁部下傷亡約1.7萬人,林彪損失1.3萬人。林彪麾下驍將李天佑等,皆評價陳明仁「是員悍將,是頭獅子」。章世釗給陳明仁寫信,要他看清局勢,選擇好前途。
  • 白崇禧比蔣介石還毒辣,製造了「白色恐怖」,最後在臺灣成孤魂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就是白崇禧給蔣介石撐腰發動的。大屠殺之前,蔣介石十分猶豫,要不要明目張胆的和共產黨翻臉。 1934年10月,白崇禧坐鎮桂林,指揮桂系最精銳的7軍在全州、興安一帶布防。湘江血戰中,桂軍、湘軍、蔣嫡系部隊聯手進攻紅軍,致其數萬人傷亡、失蹤,損失慘重。
  • 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的4大軍團,其54軍團被稱為外戰專家
    3月4日,越軍308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佔諒山。 據了解,主攻諒山的中國軍隊是廣州軍區第55軍及附54軍162師,加強重炮集群,另配屬43軍主力和50軍148師,以從東面祿平方向協同進攻。進攻兵力共計7個師8萬餘人。
  • 臥底、鬥智、暗殺、策反,介紹一部諜戰精品劇《黎明前的暗戰》
    該劇講述了中共地下黨與國民黨特務和反動派展開的驚心動魄的諜戰,國民黨湖南省人民主席程潛和國民黨愛國將領陳明仁深明大義,關鍵時刻,毅然脫離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統治,高舉起義大旗的故事。湖南和平起義成為中國解放戰爭史上和平解放的成功範例。
  • 司令員把爛攤子丟給副司令,副司令把心一橫,帶領2萬人起義!
    第一個第十九兵團是在1949年4月改編的,這支部隊1個月後在武漢起義,加入我軍陣營。隨後,在貴州國民黨又建立了一個第十九兵團,兵員組成由當初的桂軍變成了黔軍,司令員是何紹周,副司令是王伯勳。何紹周,黃埔一期生,上過陸軍大學和日軍陸軍士官學校,在國民黨軍隊中,有著這麼一套學歷的還真的比較少。
  • 歷時長達6個多月,我軍傷亡超4.5萬人
    太原解放從1948年10月5日開始,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太原戰役歷時長達6個多月,雙方均傷亡慘重(敵軍13.5萬人左右,3、當然從我軍的角度來說,在太原戰役初期,我軍並沒有投入過多的兵力,只有8萬人左右(敵軍初期有10萬,敵眾我寡),也是初期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
  • 「青馬」戰力強悍,一向是我軍死敵!為何49年被一野徹底打敗?
    為什麼這樣一個長年令我軍頗為頭痛的死敵,在49年卻突然遭到了第一野戰軍的無懸念吊打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我軍與青馬勢力歷史淵源極深,紅軍時期西路軍近2萬多戰士遭到馬家軍毒手,已經超出了軍事作戰的限度,明顯屬於屠戮、虐待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