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三)

2021-01-22 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康復科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發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以下就中國香港(以下簡稱「香港」)、中國臺灣(以下簡稱「臺灣」)和大陸地區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進行概述。

作業治療目前在香港地區稱為職業治療。香港地區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1953年香港地區出現了第一位職業治療師。1956年第一個職業治療部誕生。早期的職業治療師都是從國外聘請的,一般都在精神病醫院中工作,後來政府開始派出本地人前往英國及澳大利亞受訓。1978年,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開始培訓本地職業治療師,為三年制的專業文憑,1991年改為學士課程,1995年開設碩士學位課程,2002年首位職業治療博士畢業。香港理工大學現在每年招收職業治療學生40多人。香港職業治療從業人數約1500人,其中有25%以上的人員從事的是社會心理作業治療。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曾永康教授等為職業治療在大陸地區精神科的發展做了許多工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為支持中國的災後重建,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開始選派人員到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參與職業治療專業學生的培養。按照WFOT的要求,作業治療學生必須要有精神科實習經歷。2011年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和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大陸地區的精神衛生機構開始接受作業治療學生的臨床見習和實習,臨床帶教老師都來自於香港理工大學。

作業治療目前在臺灣地區稱為職能治療。職能治療在臺灣地區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當時在錫口療養院(桃園療養院前身)和仁濟療養院精神療養院內,部分護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教導病情穩定的患者從事手工藝和各種院內清潔衛生活動,並逐漸發展到有固定專職的人員帶患者活動。1956年時,臺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國際婦女會OT顧問的建議,指導患者手工藝和團體康復活動,並成立了「作業治療部」,此為臺灣最早有專業概念的精神科OT部門。自此,各精神療養院紛紛成立作業治療部門,並分別派人至臺灣大學醫院學習。至1970年臺灣大學醫學院設立復健醫學系,分設「職能治療組」與「物理治療組」,自此臺灣開始具有大學層面的專業教育,並將原有的「作業治療」改名為「職能治療」。迄今,臺灣已有8所大學及2所專科學校設有職能治療學系(科)。1984年,臺灣衛生署開始推動「精神醫療發展計劃」,要求全臺灣各公立和私立精神醫療機構增設職能治療部門,從而增加了許多職能治療從業人員。從1988年起,臺灣地區實施「精神病患小區康復計劃」,委託各精神醫療機構辦理「小區康復中心」與「庇護性工作場」。各綜合型醫院亦開始廣設精神科,讓各地醫院普遍提供日間病房與急性病房的服務,使得各地的精神患者可以就近獲得醫療照護。

大陸地區作業治療起步較晚,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引入作業治療的概念,隨後部分單位開始派專業人員赴國外學習作業治療。1988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成立時已建立了作業治療室(後改為「作業治療科」)。2003年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開設了康復治療學(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專業。2006年,在雪梨召開的WFOT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的作業治療課程正式得到了了WFOT認可,首批10餘名作業治療學生於2006年畢業。

1986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發表了題為《行為康復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復效果》的文章,在綜合性康復醫療措施中,首次提及了作業治療學,其中包括勞動作業活動、文娛活動和文化學習活動的集體治療模式,並使用標記獎酬原則。不過即使是到21世紀初,專業的作業治療還沒有介入到精神衛生機構。大陸地區絕大部分精神衛生機構的康復形式都停留在早期作業治療的雛形「工娛療」階段。

近幾年,隨著學術交流的增多,作業治療逐漸受到大陸地區精神病院的關注。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曾永康教授從2010年開始先後多次受邀到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講學,專門講授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相關知識。2011年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在無錫設立了臨床教學基地,先後選派了歐美儀、賴明東、趙美麗等一批資深的作業治療師到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擔任作業治療學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臨床導師。2012年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有了第一位專業的作業治療師,並設立了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精神科作業治療部門,為住院、門診精神患者提供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服務。之後蘇州市廣濟醫院、常州市德安醫院和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等多家機構也開始陸續招聘作業治療師。

精神衛生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社區康復服務是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最終擺脫疾病的困擾、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是多學科、多專業融合發展的社會服務。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相關部門積極探索推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康復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服務供給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工作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2017年10月26日,民政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中國殘聯印發《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民發〔2017〕167號)中進一步指出: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堅持預防、治療、康復相結合的原則,補齊精神衛生康復體系短板的必然要求,有利於預防精神障礙患者致殘致貧,有利於促進患者家庭減輕負擔、精準脫貧、加快全面小康進程,對於促進患者家庭幸福和社區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在社區的應用也在大陸地區逐漸發展。大陸地區精神康復領域逐漸引入了會所模式,主要有長沙心翼會所、成都希望之光會所、杭州潮鳴康復會所、深圳蒲公英會所、昆明新天地康復會所以及四川自貢心靈陽光康復會所等。會所模式的服務理念與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理念相近。上海地區的「陽光心園」、無錫地區的「心靈家園」等均是提供社區精神康復的機構。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多接受過作業治療的初步培訓。精神疾病患者回到社區後可以繼續接受作業治療服務,包括疾病預防、居家生活管理、社會參與訓練以及職業技能訓練等。「防治康相結合」的精神衛生服務模式在這些地區已經初步形成。


相關焦點

  •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康復中心舉辦慶祝第十一個世界作業治療日...
    茂名網訊 10月27日是第十一個世界作業治療日,也是中國加入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FOT)後的第三個作業治療日。本次世界作業治療日的主題是「reimagine doing」,即「重構作業,慎思篤行」。為響應2020年世界作業治療日主題,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康復中心開展了作業治療沙龍活動。院長黃文華等領導班子成員、精神康復中心全體人員參加活動。
  • 什麼是心理治療?
    與其它醫療技術相比,心理治療與社會人文學科有更緊密的聯繫,到現在也還沒有大家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和理論。一些傳統的、民間的療法在民間至今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和市場,有時甚至還會成為在現代社會中頗有影響的「流行療法」。但這些方法與建立在心理行為科學基礎之上的現代心理治療相比,缺乏嚴格的科學觀察和實驗依據,理論的系統性和嚴密性不足;部分方法有神秘主義、超自然的色彩,或盈利、傳教、結社的功利目的明確,容易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和社會問題,成為有害療病術。
  • 帕金森氏症 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新華社華盛頓1月19日電 帕金森氏症的常見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等,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在美國醫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認為,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的有效性值得懷疑。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19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卷》上發表研究說,對那些輕到中度帕金森氏症患者而言,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對他們中短期的日常活動沒有產生積極影響,包括穿衣、刷牙等活動。
  • 如何才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
    因此,要想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就一定要報名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的全國統一考試,這個考試在每年的五月份進行,而報名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份開始。心理治療技術運用在過去只要是心理健康服務相關人員都可以被允許。隨著法制化的健全和心理治療師專業的發展,今後要想合法開展心理治療技術,還必須要有心理治療師的專業技術資格才保險。所以通過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是保障使用心理治療技術的合法有效途徑。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心理治療一真題
    「為什麼一做作業你就想著吃?」共10分)21、根據心理治療對象的數量和性質,心理治療分為個體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治療和()心理治療。24、根據心理治療的不同深度,以自知力重建教育為目的的心理治療是()。25、弗洛伊德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劃分為:口欲期,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和()。26、20世紀50年代,艾利斯創立的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標誌著()的興起。27、兒童實踐、練習同伴關係的第一個場所是()亞系統。28、家庭發展階段是()家庭治療首先提出來的重要概念。
  • 【煦心理】|2017第十四屆臺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會議通知
    本次聯合會,以「暴力,創傷及社會信任:專業人員在復原過程的角色」為主題,邀請國際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Kate Bradshaw Tauvon 及臺大社會學系張苙雲教授,就國內外文化及環境差異發表大會演講,也會安排與社會暴力事件或家庭暴力
  • 超九成抑鬱症沒治療!80%患者規範治療後可回歸社會
    經過規範治療,重度抑鬱患者也還是有機會回歸社會,回到原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預防抑鬱症,秋冬季要多曬曬太陽導致抑鬱症發生的因素有三個,遺傳、環境和性格。其中遺傳和性格都比較難以改變,預防抑鬱症可以多從環境因素著手。「秋冬季節是抑鬱症相對高發的季節,這在北歐國家尤其明顯,因為那邊冬季日照時間短。
  • 心理治療師為什麼那麼少?
    當然,更有可能是筆者所在省市的三級報名審核人員有著健康中國的戰略眼光,秉持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思維,用改革創新的管理意識,正確理解了心理治療師的報考資格條件,為讓更多有志於心理治療的醫務人員通過報考學習,掌握心理治療師的系統技能,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醫務專業工作者,而並非有意讓他們轉行從事心理治療師的職業,行使審核權時手下留了情。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發布,需要心理治療師醫院你有嗎?
    文件出臺了七條工作措施:一是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二是做好病亡者家屬關心關愛及心理疏導;三是強化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特殊困難老年人、困境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等心理支持;四是做好疫情防控醫務工作者心理服務;五是加強公安民警等一線工作人員心理疏導;六是加強特殊人群管理服務;七是積極開展廣大群眾心理疏導。
  • 從《夜魔俠》看不同的心理治療系統
    編劇的思路也很精神分析,還沒看到一半,我就感受到了編劇對精神分析治療的狠狠諷刺,怎麼諷刺呢?或許有的治療室覺得解決了,但是現實是並沒有,就算是當代還活在的存在主義治療大師歐文·亞隆也只能做到這些,他依然沒有辦法解決信仰和最高意義的問題。實際上心理諮詢也不會承諾解決信仰問題,而只會處理關係移情問題。追根溯源,這還是資本主義的一個老問題,正如德勒茲所說,精神分析與資本主義是一個配套的系統。
  • 王浩威:一個臺灣諮詢師眼中的大陸心理諮詢和治療
    如果真的要過富貴的生活,當初就不應該從事手工藝(心理治療),而是成為一個擁有大量生產線的工廠經理。 心理治療是一門手工藝,最大的收穫不是金錢,而是像工匠一樣,在每一件作品的雕琢中找到感覺和創造力。心理治療工作者應該是社會的基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有你的存在開始安穩。我們做的不只是心理治療,更多的是一種讓社會安靜和進步的力量。
  • 恐懼症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在恐懼症的治療上是研究得最徹底,同時又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a、認識治療法 醫生必須首先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分析恐懼對象。指出其恐懼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認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懼,首先就必須要先知已。
  • 專業心理諮詢師是什麼?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各自對應不同心理問題和心理行為,如何更好的做好心理學作業,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願意主動求助,甚至不被專業人士忽悠的這個問題,是作業中最常涉及到的問題。在探討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需要對「專業人士」的界定,劃分了一下幾種:1.綜合性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是系統提供各種心理諮詢服務,包括心理治療、個人和團體諮詢,心理理論和方法教育的專業心理醫生,她們不通過自己接受諮詢,而是通過方法來解決來訪者問題,與來訪者形成互惠,整個諮詢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用一個專業的職業整合提高心理體驗與諮詢機構,從而解決心理問題。
  • 作業短拖延長,治療寫作業拖延症別再搏命了,用這4種辦法
    即使沒幹別的,一直在做作業,但是看孩子的狀態,做著做著,眼神渙散,一副不知所謂的神經,就能看出來,孩子不知道神遊到了何處。本來2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這樣一折騰就到了晚上10點鐘。其次,做作業是父母的責任。之前看父母陪做作業。帶著平靜而滿是愛子之心去陪伴孩子寫作業,寫著寫著就被孩子三心二意、懵懂、不思進取、說話打岔、效率低氣到秒變後媽。
  • 作業多,作業不會做,孩子都會急哭,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心理
    萌萌的媽媽原以為女兒挨欺負了,沒想到是因為作業的事情,火氣有些大,「作業多,大家一樣多,就你一個人多嗎?有什麼好哭的。」萌萌更委屈了,哭聲更大了,「作業多,就別寫了,每天寫作業比上刑還受罪,明天別去上學了。」萌萌的媽媽快步地朝向走去,萌萌慢吞吞地跟在後面,邊走邊哭,引來了路人的側目。
  • 心理治療可以改變「殺人狂魔」嗎?
    想必不少人回憶起案件還是會憤怒,然而這樣的人還有三個月就要回歸社會了。消息稱,除了會加強人力物力保證人們的安全外,還對案犯進行了 150 個小時集中的心理治療。網友譁然,心理治療有用嗎?能讓具有反社會行為的人改變自己?今天少女想通過兩個故事跟大家討論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上世紀 70 年代,薩克拉門託的人們是生活在恐懼之下的。
  • 什麼是好的心理治療?這次疫情說明了一切!
    從這樣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感受一下什麼才是好的心理治療。1.先拋出我的觀點。在我看來,在遭遇心理危機時,所謂好的心理治療,落腳點一定是「化危為機」。說白了就是,讓人有「因禍得福」的體驗。有這麼了不起的心理治療嗎?有,這次疫情防控就是個例子!2.
  • 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人本主義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本性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主張「性善論」,主張對人格發展進行整體分析和個案研究而反對用動物實驗結果來推論人的行為。最有名代表的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本主義者通過為求助者創造無條件支持與鼓勵的氛圍,使患者能夠深化自我認識、發現自我潛能並且回歸本我,通過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識來充分發揮積極向上的、自我肯定地、無限地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潛力,以改變自我的適應不良行為,矯正自身的心理問題(理解,溝通,關注三原則),這種治療方法對求助者本身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而
  • 廣州市委政法委領導到膠州市心理康復醫院視察社會心理服務工作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8月28日上午,廣州市委政法委副巡視員鄭幼敏一行8人在青島市綜治辦處長王東、膠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曉兵等領導的陪同下,到膠州市心理康復醫院調研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鄭幼敏一行先後參觀了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的心理諮詢室、心理測評室、沙盤治療室、催眠減壓室、團體放鬆室、宣洩室,中心科室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各個功能室的主要功能及治療方向,鄭幼敏穿戴設備進行了心理放鬆體驗,並與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調研隊伍一行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 作業治療幫助你
    作業治療幫助您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俗稱「中風」。由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中提到在我國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它也成為了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