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氣是演奏管樂器的基本技巧。我們在演奏時要按照一定的規律換氣,絕不能隨意斷句,想換氣時就換氣。
首先,曲譜中標記有「v」(換氣符號)的地方,是作曲者要求演奏者或歌唱者換氣的地方,我們要按照曲目的要求,在這些地方進行換氣。
每個自然樂句的結尾,可以佔用本句小節結束前極短的時間,進行快速的換氣。
樂句中有附點的地方,如果唱起來的感覺允許稍有停頓感,也可以換氣,但這樣做要慎重,不能因為在附點處換氣,造成樂句聽起來不舒服
樂句中有休止符的地方,可以換氣。
連音線下面的音符要一口氣吹完,不宜換氣。
許多愛好者苦於自己的氣息「不夠長」,在演奏長的樂句時不能一口氣吹完。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基本的呼吸方法還沒有到位。我們在第二章中講過正確的呼吸方法:「吸得快而深,呼得緩而細」。要能輕鬆地把長樂句一口氣吹下來,
就要使用正確的呼吸方法來進行洞簫演奏的呼吸。我們要經常有意識地觀察自己在演奏時的呼吸情況,按照正確呼吸方法的要求,調動身體相關部
位的肌肉群細心進行調節。呼吸方法的練習是個長期的過程,其難度並不大,但是,好的習慣是需要經常自我檢查、精心培養,並不斷地練習和強化才能形成的。
二是換氣力度的問題。每首曲子都是由不同長度的樂句組成的。我們在換氣的時候,不能每次換氣都吸得同樣深,這樣一定會造成「短句氣用不完而憋悶」、「長句氣不夠用而頭暈」的問題。對於一個新曲子,從一開始練習,就要注意其中長短樂句的分布,在長句之前換氣力度要較大,吸得較深;而在短句之前換氣力度要小,吸的程度適當才好。一個好的洞簫演奏者,不單是要熟練記得樂譜,還要對樂譜中每個樂句相應呼吸力度的區別有熟練的記憶和反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