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入饌,把春天一口吃下肚

2021-02-17 童行者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

中國人「春吃花」的習俗由來已久,在唐代盛行。傳說,唐代的大臣房玄齡的老婆,每年春天,親自挎籃子到地裡採花,回家後做成花棗糕。

房玄齡的老婆很愛吃花棗糕,房玄齡每每等老婆吃的差不多了,才吃幾口,也因此,房玄齡落了一個怕老婆的名聲。

看過《甄嬛傳》的,想必對裡面的糕點垂涎三尺,開頭皇后賞給華妃的牡丹卷,再後面小吃貨淳貴人吃的各式各樣的小糕點,等入夏後藕粉桂花糕就可以上桌了。

古代人多將花類做成糕點、釀成酒,做花粥花菜。古代的文人雅士還愛在春天做「花茶」。

古人如此喜好「春吃花」,是因為古人認為花有養生美容的功效,也就是古人說的,「食花如花,花容體香」、「花中自有不老方」。

而如今,南北方又到了吃花的季節,怎麼可以錯過。

南有油菜,北有槐花,又到了吃槐花的季節。四五月的槐花,暗香早已不請自來。「院後門前次第開,群芳謝盡獨登臺。」

作為一道地地道道的陝西小吃,槐花飯可謂好吃到流口水。每一年到了四五月如果沒來上一口槐花麥飯,就會覺得心裡缺了什麼。槐花麥飯已經成為無數人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除了生吃之外,槐花包子、槐花餅子、槐花餃子等等,吃在嘴裡現在想想都有一絲甜意。

做早餐的時候也可以來一份槐花餅,這道菜做法也非常的簡單,重點就在於我們用的槐樹花,讓整個餅的味道增添了一些香甜的味道。

把槐樹花洗淨晾乾之後,在槐樹花裡面打上三四個雞蛋,然後放入麵粉,倒水攪拌成麵糊,然後再加入少許的鹽、胡椒粉等,根據口味來。

春天怎麼能不吃玉蘭花呢。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寫道:「玉蘭花饌。花瓣洗淨,拖面,麻油煎食最美。」

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有有玉蘭花,只是開花早晚的問題。在清代古籍就有記載「其瓣擇洗清潔,拖面,麻油煎食極佳」但要注意的是,吃前一定要去花蕊,用鹽水浸泡三小時。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可以食用的一般是白色玉蘭花,其他顏色像紫色、米黃,是不建議食用的。

 

玉蘭花瓣,肉質較厚,可以選擇炸了吃,將玉米澱粉、麵粉、鹽、胡椒粉、雞蛋放入碗中。

加入少量的溫水攪拌成麵糊,就可以將洗淨晾乾的玉蘭花放入麵糊中涮一下了,保證均勻的糊上面糊。

 

放入早就燒的溫熱的油鍋裡炸至金黃酥脆即可,炸好撈出,喜歡甜味的可以稍微撒一點糖粉,喜歡鹹味的可以加點鹽或者胡椒。

 

這個時候一般將玉蘭花泡茶喝比較適宜,也比較容易,同樣需要去花蕊鹽水泡上三個小時,瀝乾後,放到茶壺裡,先開水加蓋泡上二十來分鐘,後可根據個人喜好加點蜂蜜或者白糖。

把鮮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的加以油炸,當作賞春應景美食,聽著似乎像是小說中虛構的細節,不過,蘇東坡確實有兩首詩作談到這個做法。其一為《雨中看牡丹》:「未忍汙泥沙,牛酥煎落蕊。」另一首為《雨中明慶賞牡丹》:「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未忍著酥煎。」

當然,依古人記載來看,東坡居士並不是炸牡丹花的首創者。宋人祝穆《古今事文類聚》中就有「酥煎牡丹」一條。而現在的我們更是花樣百出。首先煎炸的方法和前面的玉蘭花是一樣的,再就是牡丹銀耳湯、牡丹花粥、牡丹魚片、牡丹爆鴨脯.

說起牡丹魚片,它其實是由川菜傳統名菜「牡丹雞片」演變而來。
要準備青魚、牡丹花、竹筍、雞蛋白和鹽、姜蔥白等配料,青魚要去刺切成薄薄的一片片醃製,同樣竹筍切片備用,其它蔥白和牡丹花要切成絲兒。

鍋燒熱後首先要讓魚片炸的酥脆撈出,蔥白姜翻炒提香,最後再將魚片和牡丹絲稍許翻炒即可。

北方人對餃子可以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而餃子餡兒更是五花八門。

 

做梨花水餃挑選的梨花得是含苞欲放的那種,已經盛開了的是用不了了,同樣的,梨花採了以後得用水焯一下,然後用冷水泡一之三天,期間每天換幾次水,以去除苦味。泡好後撈出瀝乾,就可以拌餡了。 

你可以按一般餃子餡的辦法加入五花肉餡,韭菜,依個人口味加入鹽,味精,少許醬油就可以了。

對於雲南地區的人來說,棠梨花是桌上少不了的一味菜,但當地人吃的並不是它成熟的花朵,而是它剛剛長出來的花骨朵。

這種春天的小花蕾,顏色還非常鮮綠,摘去花刺和葉片,用清水仔細淘洗,下入鍋稍微汆水,口感非常爽脆,搭配醬汁涼拌吃,便是一道略帶青澀、清香隱約的佳品。棠梨花入口後只有淡淡的香味,清甜的口感,不斷咀嚼後留存於齒間的回甜讓人難以忘懷。

傳說有一次,諸葛亮微服出巡,見一種菜,稱為「蔓菁」,從老農口中得知此菜渾身是寶,葉子和莖都能吃,吃剩的可製成醃菜,青黃不接時,這菜可成為當家菜。

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將採來的二月蘭用清水泡十五分鐘,然後取出來洗乾淨,放在開水裡焯燙一下,然後過一遍冷水,切成斷狀,加入鹽、醋以及香油等調味料調勻,喜歡吃蒜的可以加入適量的蒜泥。

北方吃餃子也可以將二月蘭做成餡,同樣的用開水焯燙一下,這個時候可以和牛肉或者羊肉一起剁碎,混合在一起,加入鹽、生抽以及香油和五香粉等等,口感是極好的。

洗淨切碎後攤成雞蛋餅,也可以清炒或者加點臘肉。

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了,一陣風吹過的櫻花雨也煞是好看,櫻花的品種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櫻花都可以吃。
日本吃得最多,以八重櫻吃得最多,關山櫻也可。可以做成冷麵、醃漬櫻花、壽司,都是不錯的選擇。最簡單的要數醃漬櫻花,將其清洗乾淨之後,去水。灑鹽,放置一個晚上。將鹽水擠幹,再倒入適量的白梅醋,浸泡三天左右。然後全部攤開再晾曬三天,色澤鮮豔的醃漬櫻花就成了。可裝入瓶中保存。在5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下一般可以保存2個月。放在冰箱中隨時可以取用。

在春天當然還可以做壽司,通常有櫻卷、燒櫻魚立壽司和櫻金槍魚壽司。櫻卷夾有帶子、海膽及炸櫻蝦,入口香脆。

說到吃花,雲南必須擁有姓名。在雲南,雖然一年四季市面上都賣著鮮花餅,最熟悉的莫過於玫瑰花餅,剛做好的玫瑰花餅一掰開那玫瑰香很濃鬱。但是春天在南方吃花講究一個鄉野氣息。

先不說到了夏天才能吃到的海菜花、黃花菜那些,這個季節吃金雀花是正好。

這種黃綠相間的小花有一定藥用價值,吃時不用焯水就可直接搭配雞蛋或火腿炒。過去用金雀花炒蛋,花多蛋少,如今花的價格比肉還貴很多倍,已經反過來了。

當然,燉一鍋金雀花湯就更簡單了,把早就準備好的豬肉,切成末,挑一些肥瘦相間的肉就可以。放入燒開的鍋中煨著,少許的鹽和蔥,根據口味放其它的調料。

把金雀花的花託洗滌乾淨就可以放入鍋中一起煮了。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花,還有很多, 比如像:玫瑰、金銀花、月季.等入夏後能吃的花就更多了。

從古至今吃花已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了,有的喜歡吃新鮮的,有的喜歡曬乾涮鍋吃,用來泡茶也比較普遍。

現在想想那些花釀成的酒,也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但是不可貪杯哦~你們家有沒有吃過什麼花呢?或者有沒有比較特別的做法?

歡迎評論區補充哦~

文案編輯:幸子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後臺回復「轉載」即可

歡迎大家來稿

投稿請聯繫微信:MH57271807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獨特的社會、自然、團隊體驗,引領孩子們走入自然,認識社會,鍛鍊人際交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以花入饌
    自古以來,就有多少文人墨客,將鮮花作為題材歌頌,而鮮花可以入饌,更是長久以來人們就懂得的事情。據說乾隆皇帝就酷愛玫瑰餅、而慈禧太后更是善於食花養顏。有的花甚至還可用來釀酒,酒中帶著花香,別具一格。 花朵的絢爛之美,讓人在以花入饌的美食中更多強調精神愉悅和別樣出塵的感受。中醫一向認為花卉具有解表清熱、理血補益的作用。自宋以來以花入菜就花樣繁多,除了鮮花直接烹飪,還有諸如做糕餅餡料、釀製花酒、以花入茶。林洪的《山家清供》裡面有以花做餅、做粥、做面的烹飪方法。
  • 花饌:桃花鱖魚
    約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8年)通過中亞細亞傳入波斯,然後又由波斯經地中海傳入歐洲各國。因此,一般的歐洲人都認為桃花原產波斯。林奈在1753年發布「雙命名法」時,為一大批植物命名,當時也接納了「桃花原產波斯」的觀點。時至今日,全世界培植的桃花品種已達3000餘種,我國也已達上千種。花色從原來的桃紅髮展出緋紅、嫣紅、粉紅、橙紅、朱紅、紫紅及白和黃綠等色。
  • 港威酒店 Three on Canton呈獻 春日戀花美饌
    春意盎然,百花盛放。Three on Canton的大廚尤愛挑選能賞也能嘗的鮮花,如:玫瑰、櫻花、菊花、洛神花、燻衣草、桂花及茉莉花等初綻鮮花,用以烹調各式各樣的創意花饌。花系前菜包括紅花義大利奶凍配三文魚籽、菊花蟹肉卷、桂花水煮魚柳及燻衣草醃吞拿魚等。
  • 大口吃花,是對春天的尊重
    不如自己來試試吧~~~吃完後,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想看看還有哪些其他能吃的花,還驚喜地了解到吃花的歷史起源~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愛美食的民族,同時也是最愛風雅的民族。當美食遇上風雅,吃的目的就不僅是果腹,而是要吃出意境。色、香、味、趣俱全,才能留香齒頰。於是我們的古人想出了以花為食的好主意,讓春天留在舌尖上。中國人以花為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桃花與櫻花|花饌料理(內附食譜)
    花落為褥,翠草成煙,醉眠春日,其樂不淺。從前的中國人一到春天就盼著桃花開放。現在的中國人更傾慕櫻花。
  • 特色美食|蠶桑入饌 吃在口中的寧南
    這是一處平淡與驚奇並蒂的勝境,1670平方公裡的土地,歷經千年風雨,銀絲閃耀,金桑如海。蠶桑入饌,農耕文明驚奇地蟄伏成魅力的人間煙火。蠶桑寧南人遵循先人足跡,因地制宜。蠶桑的智慧寸積銖累,延續至今。受益於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獨具特色的優質蠶桑基地應運而生。走進桑園疆域,但見桑田遍布山野。
  • 青麥搖身成碾饌,老手藝讓村子年入百萬
    麥稍黃,碾饌香,時下正值小麥進入成熟期,也正是美食碾饌上市的季節。朱佔紅說,每年她種的小麥全部用於加工碾饌還不夠,還需要從其他村民手裡買兩三畝小麥使用,賣碾饌的收入佔了她全家全年收入的一多半。朱莊村有1550多畝耕地,其中,1100畝被村民種上小麥用於加工碾饌;村裡有239戶村民,每年加工碾饌的家庭超過三分之一。
  • 駱馬湖特色的湖鮮美饌上架啦,趕在春天的時節裡,品味一下
    而現在,駱馬湖特色的湖鮮美饌上架啦,趕在春天的時節裡,品味一下!除了湖鮮,特色的小吃同樣誘人。香噴噴的乾隆貢酥酥脆可口,風味獨特的趙家糝湯鮮香濃鬱,細嫩爽滑的曉店豆腐腦入口即化……眾多美食來襲,你還能hold住嘛?所以今天就來說說,駱馬湖的一些特色美食。
  • 分享會預告| 幕前初品「以醬入饌」
    目前的幕前,原本是一家試圖以觀影為用餐背景的私家廚房,當她首次嘗試以醬入饌,引導客人用果醬搭配其它食材後,豐富的味蕾體驗讓客人驚豔不已。於是,她便決定潛心研究果醬,現在的「幕前初品」主要代表一瓶瓶口感層次豐富的果醬。要要認為美食是一種著眼於當下的享受,因此她會追著時令跑。
  • 「吃花群眾」:春吃百花才是對春天最尊重的打開方式
    把花吃進肚裡,才是對春天最尊重的打開方式進入四月花兒們競相開放扮靚了整個春天鮮花不僅是觀賞的植物任東 攝「花中自有不老方」「食花如花,花容體香」古人認為花有養生美容的功效因此春天吃花成了古代美人們一項必不可少的春日活動資料圖:1噸重鮮花餅。
  • 春天過半,難以抵擋一盤微辣的油豆腐燒黃豆芽,清利溼熱健脾胃
    春天過半,到了百花綻放的好時節。等花開的你,是不是非常期待這一天呢?若遇上春困和溼氣,再美的花也無心欣賞了。吃下這盤油豆腐炒黃豆芽,健脾祛溼,輕鬆暢快的看春景!黃豆芽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利溼,補氣潤膚的作用,其清爽的口感,還能消口中黏膩,讓人在倦怠的春天食慾大增。另外,黃豆芽含有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為生命力旺盛的春芽,蘊含著強大的生長能量,特別適合春天吃。
  • 盛夏清風來食荷正當時 荷葉、荷花、蓮子、蓮藕皆可入饌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適合吃點清解熱毒的東西,而此時江河湖池處處可見荷花盛開,荷葉、荷花、蓮蓬、蓮藕等都可入吃貨之眼。其實,古人早就發現——荷花全身都是寶,它的根、葉、花、果,無一不可入饌。最浪漫的故事,恐怕要數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記錄芸娘 「茶葉入夏荷」的烹茶之道:「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
  • 北京8家酒店下午茶冬日上線,邀你星雪入饌!
    在摹擬凡爾賽宮鏡廳的作家酒吧,深邃的穹頂和浪漫的水晶吊燈下,百年歷史的木製舞池畔,悅享復古下午茶時光,重返民國貴族名利場。除此之外還有聖誕限定套膳,宛似置身巴黎星河漫入玲瓏美饗,唇齒間環繞香檳香氣,搭配甄選食材烹製而成的款款美饌,復古聖誕夜美味優雅入夢。聖誕限定自助晚餐也隨之上市,豐富菜品,頗具層次感的美味。在唇舌間蔓延,這個聖誕用美食守護家人。
  • 太原春天離不開這10種美食!全都吃過才是老太原…
    頓好的熟肉或者買回醬肉豆腐乾、豆芽兒菠菜、韭菜、土豆絲揉好了面擀成雙層薄餅放到鍋中烙好就等著把這些春天的美味一口吃下  香椿是太原春天裡特有的味道街上總可以買到被紮成一小捆香椿但一年中只有這幾天可以奢侈得享受這美味
  • 官府美饌代表——譚家菜簡介
    同治十三年,宗浚二十七歲中榜眼(同治甲戌一甲二名進士及第),入翰林,督學四川,後又充江南副考官,官至按察使,穩步跨入了清朝的官僚階層。宗浚與他父親一樣好詩賦。詩話說:「叔裕(即宗浚)才學淹博,名滿都下,自編其詩為八集。大抵少作以華贍勝,壯歲以蒼秀勝,入滇以後諸詩雖不免遷謫之感,而警煉盤硬,氣韻益古。」宗浚傳有《荔村草堂詩鈔》。有《春雨》:「側側微風澹澹煙,徹宵疏雨總堪憐。
  • 採蜂蜜砌土灶…上虞李子柒用「花」樣美食演繹人間煙火
    屈原的名句或許最早記錄了古人以花入饌的習慣。如今,鮮花宴、鮮花餅、鮮花醋、鮮花釀,各式各樣的花朵從外貌協會走向實用派,重構著美食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可謂是既養眼,又絢爛了餐桌。鍾旭映是「景行山居」的負責人,被大家稱為上虞李子柒。
  • 春天種下很多花,後來在眼淚中明白……
    讀小二的芒果小哥尚未脫離文盲隊伍,就造句諷刺他媽:「我媽在春天種下很多花,後來就有了很多花盆。」花呢?嬌花不知何處去,此地空留一堆盆。 去年春天VS 今年冬天噴藥也看天吃飯,剛噴了藥,下了場氣象預報裡沒提到的雨水,又是一壺農藥向東流。蟲子都頗有抗藥性,跟唐門的徒子徒孫一樣,自小毒藥缸裡泡大,百毒不侵。噴過藥的葉片溼噠噠,蟲子安詳地低頭啜飲。夢裡,我都在和紅蜘蛛和蚜蟲決一死戰,搶奪最後一片玫瑰的嫩芽。
  • 李浩菲一口吃不下,看到趙麗穎吃:真漢子
    黃曉明在煮水餃的時候就看到每個餃子的尺寸比較大,女生要想一口吃下去的話,也就有點費勁。開始先是讓兩個女生喝劉宇寧吃,只見在遠處的鏡頭下看到趙麗穎先吃了一個餃子,而且還是一口吃進去的。只想說穎寶雖然長了一個少女臉,但她的骨子裡完全就是女漢子的性格,吃飯的時候也都是大口。
  • 【朗誦】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是清炒藜蒿的味道。春天吃野菜,藜蒿是首選。吃藜蒿就圖個新鮮,正所謂:「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剛從野外掐來的藜蒿,新鮮青翠,擇去葉子,掐去老梗,只留下最嫩的一段。洗淨後切兩個紅辣椒放到一起,在大火的油鍋裡翻炒幾分鐘後,放少許精鹽,就可以出鍋了。潔白的瓷盤裝著碧綠的藜蒿,幾片紅椒點綴其間,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清炒藜蒿就上桌了,頓時,整個屋子裡都氤氳著藜蒿的清香。
  • 你美酒美饌了嗎?別怪我不告訴你晚上是最後一場!
    >【2017領SHOW美酒美饌巡禮】就能見識到各國的美食精髓琳琅滿目各種特色美食,填飽自己疲累空虛的胃欣賞娛樂表演,跟三五知己幹一杯共享「醉」迷人的趴體氣氛今晚依然繼續不用跋山涉水,只需跟著味蕾就能任性地來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