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
中國人「春吃花」的習俗由來已久,在唐代盛行。傳說,唐代的大臣房玄齡的老婆,每年春天,親自挎籃子到地裡採花,回家後做成花棗糕。
房玄齡的老婆很愛吃花棗糕,房玄齡每每等老婆吃的差不多了,才吃幾口,也因此,房玄齡落了一個怕老婆的名聲。
看過《甄嬛傳》的,想必對裡面的糕點垂涎三尺,開頭皇后賞給華妃的牡丹卷,再後面小吃貨淳貴人吃的各式各樣的小糕點,等入夏後藕粉桂花糕就可以上桌了。
古代人多將花類做成糕點、釀成酒,做花粥花菜。古代的文人雅士還愛在春天做「花茶」。
古人如此喜好「春吃花」,是因為古人認為花有養生美容的功效,也就是古人說的,「食花如花,花容體香」、「花中自有不老方」。
而如今,南北方又到了吃花的季節,怎麼可以錯過。
南有油菜,北有槐花,又到了吃槐花的季節。四五月的槐花,暗香早已不請自來。「院後門前次第開,群芳謝盡獨登臺。」作為一道地地道道的陝西小吃,槐花飯可謂好吃到流口水。每一年到了四五月如果沒來上一口槐花麥飯,就會覺得心裡缺了什麼。槐花麥飯已經成為無數人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除了生吃之外,槐花包子、槐花餅子、槐花餃子等等,吃在嘴裡現在想想都有一絲甜意。做早餐的時候也可以來一份槐花餅,這道菜做法也非常的簡單,重點就在於我們用的槐樹花,讓整個餅的味道增添了一些香甜的味道。把槐樹花洗淨晾乾之後,在槐樹花裡面打上三四個雞蛋,然後放入麵粉,倒水攪拌成麵糊,然後再加入少許的鹽、胡椒粉等,根據口味來。春天怎麼能不吃玉蘭花呢。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寫道:「玉蘭花饌。花瓣洗淨,拖面,麻油煎食最美。」
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有有玉蘭花,只是開花早晚的問題。在清代古籍就有記載「其瓣擇洗清潔,拖面,麻油煎食極佳」但要注意的是,吃前一定要去花蕊,用鹽水浸泡三小時。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可以食用的一般是白色玉蘭花,其他顏色像紫色、米黃,是不建議食用的。
玉蘭花瓣,肉質較厚,可以選擇炸了吃,將玉米澱粉、麵粉、鹽、胡椒粉、雞蛋放入碗中。
加入少量的溫水攪拌成麵糊,就可以將洗淨晾乾的玉蘭花放入麵糊中涮一下了,保證均勻的糊上面糊。
放入早就燒的溫熱的油鍋裡炸至金黃酥脆即可,炸好撈出,喜歡甜味的可以稍微撒一點糖粉,喜歡鹹味的可以加點鹽或者胡椒。
這個時候一般將玉蘭花泡茶喝比較適宜,也比較容易,同樣需要去花蕊鹽水泡上三個小時,瀝乾後,放到茶壺裡,先開水加蓋泡上二十來分鐘,後可根據個人喜好加點蜂蜜或者白糖。
把鮮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的加以油炸,當作賞春應景美食,聽著似乎像是小說中虛構的細節,不過,蘇東坡確實有兩首詩作談到這個做法。其一為《雨中看牡丹》:「未忍汙泥沙,牛酥煎落蕊。」另一首為《雨中明慶賞牡丹》:「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未忍著酥煎。」當然,依古人記載來看,東坡居士並不是炸牡丹花的首創者。宋人祝穆《古今事文類聚》中就有「酥煎牡丹」一條。而現在的我們更是花樣百出。首先煎炸的方法和前面的玉蘭花是一樣的,再就是牡丹銀耳湯、牡丹花粥、牡丹魚片、牡丹爆鴨脯.北方人對餃子可以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而餃子餡兒更是五花八門。
做梨花水餃挑選的梨花得是含苞欲放的那種,已經盛開了的是用不了了,同樣的,梨花採了以後得用水焯一下,然後用冷水泡一之三天,期間每天換幾次水,以去除苦味。泡好後撈出瀝乾,就可以拌餡了。
你可以按一般餃子餡的辦法加入五花肉餡,韭菜,依個人口味加入鹽,味精,少許醬油就可以了。
對於雲南地區的人來說,棠梨花是桌上少不了的一味菜,但當地人吃的並不是它成熟的花朵,而是它剛剛長出來的花骨朵。
這種春天的小花蕾,顏色還非常鮮綠,摘去花刺和葉片,用清水仔細淘洗,下入鍋稍微汆水,口感非常爽脆,搭配醬汁涼拌吃,便是一道略帶青澀、清香隱約的佳品。棠梨花入口後只有淡淡的香味,清甜的口感,不斷咀嚼後留存於齒間的回甜讓人難以忘懷。傳說有一次,諸葛亮微服出巡,見一種菜,稱為「蔓菁」,從老農口中得知此菜渾身是寶,葉子和莖都能吃,吃剩的可製成醃菜,青黃不接時,這菜可成為當家菜。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將採來的二月蘭用清水泡十五分鐘,然後取出來洗乾淨,放在開水裡焯燙一下,然後過一遍冷水,切成斷狀,加入鹽、醋以及香油等調味料調勻,喜歡吃蒜的可以加入適量的蒜泥。
北方吃餃子也可以將二月蘭做成餡,同樣的用開水焯燙一下,這個時候可以和牛肉或者羊肉一起剁碎,混合在一起,加入鹽、生抽以及香油和五香粉等等,口感是極好的。
洗淨切碎後攤成雞蛋餅,也可以清炒或者加點臘肉。
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了,一陣風吹過的櫻花雨也煞是好看,櫻花的品種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櫻花都可以吃。在春天當然還可以做壽司,通常有櫻卷、燒櫻魚立壽司和櫻金槍魚壽司。櫻卷夾有帶子、海膽及炸櫻蝦,入口香脆。
說到吃花,雲南必須擁有姓名。在雲南,雖然一年四季市面上都賣著鮮花餅,最熟悉的莫過於玫瑰花餅,剛做好的玫瑰花餅一掰開那玫瑰香很濃鬱。但是春天在南方吃花講究一個鄉野氣息。
先不說到了夏天才能吃到的海菜花、黃花菜那些,這個季節吃金雀花是正好。
當然,燉一鍋金雀花湯就更簡單了,把早就準備好的豬肉,切成末,挑一些肥瘦相間的肉就可以。放入燒開的鍋中煨著,少許的鹽和蔥,根據口味放其它的調料。
把金雀花的花託洗滌乾淨就可以放入鍋中一起煮了。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花,還有很多, 比如像:玫瑰、金銀花、月季.等入夏後能吃的花就更多了。
從古至今吃花已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了,有的喜歡吃新鮮的,有的喜歡曬乾涮鍋吃,用來泡茶也比較普遍。
現在想想那些花釀成的酒,也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但是不可貪杯哦~你們家有沒有吃過什麼花呢?或者有沒有比較特別的做法?
歡迎評論區補充哦~
文案編輯:幸子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後臺回復「轉載」即可
歡迎大家來稿
投稿請聯繫微信:MH57271807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獨特的社會、自然、團隊體驗,引領孩子們走入自然,認識社會,鍛鍊人際交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