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之人扮演到下一代Avatar,AI才是虛擬主播的關鍵

2021-01-10 砍柴網

直播帶貨,已經成了當今最火的詞,沒有之一。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目前已有將近5億在線觀看用戶。在新冠疫情之下,線下營銷受阻,更是推動企業紛紛開啟直播電商模式,從明星到KOL,從企業老闆到普通個人,全民直播全民帶貨的熱潮高漲。

日趨同質化的直播產業,也對新的形式提出了強烈需求。5月1日晚淘寶開播的虛擬人洛天依,更是坑位費高達90萬,已經遠遠超越了羅永浩的60萬,李佳琦的32萬和薇婭的18萬。淘寶在近期的內部會議「淘寶直播MCN機構大會」上,也宣布虛擬主播作為二次元賽道的主要承載,將進行重點扶持。還會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新人政策」。

相信我們以後可能會看到更多虛擬主播出現在直播間,虛擬主播將成為直播產業的下一個搶奪風口。但目前的主播多限於中之人扮演,依靠實時動捕設備和綠幕拍攝,對於場地、設備和人員和技術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成本也因此高企,讓很多想要構建自己虛擬主播IP的企業望而卻步。

對此,作為擁有第一個真人Avatar,北京虛實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AR+AI深度技術融合的技術優勢,以「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SAAS平臺為支撐,創新推出了低成本高AI迅速落地的整套「Avatar虛擬主播」方案。該方案涵蓋了全方位的6大主播應用場景,一站式的解決了虛擬主播從設備、技術、成本、知識圖譜構建等多項困擾,提供了靈活的6大場景選擇,助力企業以超低成本秒級構建AI虛擬主播。

真人動捕Avatar(單一虛擬主播)

由「中之人」扮演,依靠面部表情捕捉(Animoji)+動捕來完成。可更換虛擬背景,或疊加各種產品圖片視頻模型;

真人動捕 Avatar(虛擬主播+真人)

由「中之人」來進行扮演,依靠面部表情捕捉(Animoji)+動捕來完成。真人合作表演,更強的互動性

真人Animoji Avatar(單一虛擬主播)

由「中之人」扮演,依靠面部表情捕捉(Animoji)+選擇動作完成。更靈活控制,一部手機隨時開播;

Avatar主播(單一虛擬主播)

由3D形象直接在虛擬背景中進行直播,可任意更換背景圖片或視頻、模型,可疊加產品圖片或視頻、模型,並提供PC版,無需真人輔助,可24小時直播講解產品方案或售賣,操作簡便,成本極低,如有真人輔助提問,即可調用知識庫回答粉絲的問題

AR Avatar主播(單一虛擬主播)

由3D形象(Avatar)直接在實景中進行直播,可出現在任意場景中--如需展示的場景或商品旁,隨時開播。調用知識圖譜講解,助手和Avatar語音互動回答粉絲問題;

AR Avatar主播(虛擬主播+真人)

由3D形象(Avatar)和真人一起,在實景或虛擬場景中進行直播,通過知識圖譜來講解,與真人進行互動,真實感強烈,更容易吸引粉絲;

綜上6種玩法,我們可以看到,虛實科技的虛擬主播分為兩類,一類是真人扮演,一類是AI直接出鏡。前三種都是中之任扮演,和業界其它公司一樣,只能算是虛擬主播;而後三種則利用了知識圖譜技術,讓虛擬主播賦予了智能,除了形象展示產品售賣之外,更可擁有自己的知識庫,並不停豐富完善。減少了人力成本,是業內唯一一家提供此AI方案的公司。目測,將使虛擬主播過渡到真正的AI主播,成為技術及應用的主流方向。

據悉,虛實科技聯手中國農業大學,將於近期推出「智慧神農」AI虛擬主播,進行農產品知識的講解並進行直播帶貨。

Avatar虛擬主播的優勢:

塑造企業IP

相較真人主播,虛擬主播完全屬於企業,是企業IP。可以讓企業原本平面的形象,瞬間生動起來,賦予的人設也得以更好的立體體現。而真人員工,僅僅是僱傭關係,一旦火起來單飛、漫天要價的事情,將層出不窮。使用虛擬主播,則完全沒有此種風險。

突破真人體能極限,節約成本

如同李佳琪和薇婭,每年直播300多場,幾乎每一天都不敢停下來,因為太擔心粉絲流失。而虛擬主播,尤其是後三種方式中的Avatar,完全屬於AI範疇,可以突破真人體能極限,7*24小時直播。

同步構建企業知識圖譜

對於企業而言,不同於普通的網紅帶貨任意售賣不同產品。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應當是企業系統的知識。在為數字員工賦能的同時,通過AI同步整理了企業知識庫,並可以在和用戶交互的過程中,記錄所有問題並深度學習,不停增加智能,完善企業知識圖譜。除直播之外,還可用於員工培訓、參觀接待、產品發布等各種場景。

構建企業智能IP,突破真人體能極限,同步構建知識圖譜

節約成本,降低依賴,高效智能AI Avatar主播

適用場景:方案介紹,產品發布,互動演示,售賣帶貨,講課培訓,Vlog拍攝,搞笑日常

虛實科技的創始人&CEO張金玉指出,在虛擬主播發展之路將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V1.0 真人扮演Avatar虛擬主播 ,目前的中之人扮演,雖然帶來了新奇感和趣味性,但增加了大量的場地、硬體和人員成本,沒有產品知識的積累,對於中之人相當依賴,和AI幾乎完全無關,屬於「弱虛擬主播」

第二,V2.0 AI Avatar主播+真人輔助,以有AI知識庫為支撐的虛擬人Avatar進行直播,真人手動或語音輸入粉絲問題(如果直播平臺可以快速技術打通,則可直接讀取粉絲問題),Avatar調用知識庫進行解答,並在過程中深度學習,形成日漸豐富的知識庫。不僅降低成本,且減少了對於真人的依賴。可以和虛擬場景中的虛擬物品互動(但會受限於商品是否有模型,動作製作開發時間等),屬於「前AI主播時代」

第三,V 3.0 AI Avatar主播+3D全場景交互,所有的售賣商品都有自己的3D模型(在產品設計端已經越來越多),AI主播在虛擬場景中,可以和售賣商品進行任意互動演示,按照粉絲的尺寸來變換體型,按

照粉絲的實際環境來變換背景,完全無需真人介入,是真正的「AI主播時代」

張金玉表示,V1.0真人扮演的「弱虛擬主播時代」,由於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能滿足所有主播的需求,將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會很快過渡到V2.0的Avatar「前AI主播」時代。但是,到V3.0的AI主播時代最大的限制,是場景和商品的3D模型,以及深度學習技術構建AI主播知識圖譜的支持。可以預見的是,這中間將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於虛實科技

虛擬主播的背後,不應是人在支持,而應是AI技術支撐。虛實科技此次推出涵蓋全場景的「Avatar虛擬主播」,就是構建與其全球獨創的「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之上。該系統是完全自主研發的AR+AI深度融合開放平臺,Avatar不僅擁有真人般的形象動作表情,更能如真人一樣的識別位置、圖片/物體、人臉和語音,在智能交互時輔以文字、圖片、動圖、視頻、模型、渲染、場景、實時數據/圖表等相關內容,在實景中展現豐富的視覺訊息,幫助人們更好的獲取交互服務;平臺還賦能每個Avatar瞬間擁有自己的知識圖譜,在交互過程中通過深度學習來逐步增加智能。

虛實科技基於「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的AI數字員工,是企業構建智能IP的最佳選擇。已廣泛應用於智能導遊導覽、會展會議服務、知識學習系統、建築設計方案呈現、禮物定製呈現講解、公司產品方案宣傳、虛擬培訓講師、虛擬前臺接待、虛擬員工、智能工廠、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各個場景。且已全面實現手機、大屏/電視、AR眼鏡和3D全息投影的適配,提供SAAS服務、API接入、SDK植入和定製化開發服務,成為新一代智慧交互界面。

此次「Avatar虛擬主播」的推出,就是虛實科技「分身有術」「萬物有靈」「長生有望」三個戰略方向中「分身有術」的最重要應用。

分身有術的虛擬主播,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傳播帶動銷售,也將加速推動AI技術的落地,讓Avatar和AI數字員工承擔各種受限於人體體能的工作,成為每個企業的標配。

相關焦點

  • AI虛擬主播簡史
    2019央視網絡春晚推出AI虛擬主持人團隊;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推出AI虛擬主播「新小萌」,人民日報推出AI虛擬主播「小晴」;今年五一期間,北京電視臺推出AI虛擬主播「小萌花」「小萌芽」,央視五四晚會推出AI虛擬主播「小靈」……回看這波市場熱潮,總讓人有一種錯覺,仿佛回到了當初世界首個虛擬主持人誕生時的群雄起舞。
  • 訊飛AI大學|虛擬主播「變形計」
    (絆愛)2016年,虛擬主播絆愛(kizunaai)在YouTube上首次亮相,與早期虛擬主持人不同,絆愛是由真人扮演而成。科大訊飛3D虛擬主播小晴從2D到3D,從只有頭部到擁有全部身體,從只有虛擬人物播報到擁有演播室進行播報,虛擬主持人日漸成熟,被越來越多媒體關注和使用。除了動畫形象,科大訊飛還推出了以真人形象、聲音為原型打造的虛擬主播,相比之下其形象更加生動,表達更加流暢,並且可以做到聲情並茂,口唇合一。
  • 虛擬主播,從小眾歡樂,到B站的臺柱子
    虛擬主播排行榜後期之秀正在把虛擬主播第一人小希遠遠甩在身後。相比真人主播動輒百萬的粉絲數,虛擬主播的熱度仍在上升中。國內的虛擬主播市場還處在野蠻生長之中,存在著些許問題。2)頭部影響力有限目前的虛擬主播圈內開花,圈外未聞。說到虛擬形象,非二次元們大概只能想得到洛天依,可洛天依的定位是「歌姬」,而不是up主或主播,而真正的虛擬主播對圈外人來說卻聞所未聞,不知為何物。日本虛擬主播圈內大佬絆愛,作為行業絕對領軍人物,頻頻出圈,為接虛擬主播的傳播提供了許多啟發。
  • 虛擬人偶陪看《靈域》 愛奇藝 avatar小偶讓追劇互動兩不誤
    在第一集播出到秦烈受傷片段時,畫面右下角跳出虛擬人偶說「為秦烈充電」,用戶點擊後還會出現雷電特效。這是愛奇藝全新推出的虛擬人偶——avatar小偶,陪伴用戶一同觀劇,感受劇中的人物、情節,用戶還可以裝扮個性化專屬小偶,感受前所未有的「陪伴+互動」體驗。《靈域》是avatar小偶上線的首個影視IP,未來還將在更多類型的內容中陪伴用戶觀劇,實現「跨次元互動」觀影。
  • 每個人的頭像都是avatar
    2009年的一部3D大片《阿凡達》讓很多人都記住了avatar這個詞。在網絡上搜索這個詞,出來的結果大部分也都跟這部電影有關。其實,avatar並不是導演造的一個詞,它在印度教中指「聖人的化身」。到了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avatar又有了一個新的意思——個人頭像。
  • 王欽︱虛擬主播,或「月之美兔」的憂鬱
    至於虛擬人物的聲音,則既可以由直播者本人直接「配音」(注意在本文中,VTuber指的是仿佛具有自身人格、獨立存在的虛擬直播者,對於在屏幕後面佩戴電子儀器的人,後文將採取日文「中之人」(「中の人」)的說法),也可以通過聲音合成處理軟體,將自己的聲音轉碼為某種特定的音色。說到VTuber作為如今頗為受人關注的現象的起源,就得追溯到2016年出現的日本VTuber「絆愛」(キズナアイ)。
  • 日本虛擬主播,即將在日劇中出演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部電視劇是日本首部由虛擬主播(也就是Vtuber)主演的深夜檔日劇!(深夜黨噢,嘿嘿)但是,虛擬主播?日劇?沒錯,各位小夥伴們沒有看走眼,這並不是動畫,而是一部搭檔真人主演的正兒八經日劇!難道是《暗殺教室》中那般的人工智慧嗎?!隨著日本虛擬主播產業在這幾年的極速發展,虛擬主播在日本娛樂界中,能夠做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
  • 虛擬主播是門好生意嗎?我們找頭部虛擬主播機構創始人聊了聊
    vup多以二次元形象出現在屏幕上,由真人或AI進行配音,配音演員被稱為「中之人」,蔡明即是菜菜子的中之人。虛擬主播是一門好生意麼?渾水獨家對話了虛擬偶像MCN魔女公司Project的創始人樂府,聊了聊B站虛擬主播MCN這門生意。
  • B站虛擬主播才是大勢,阿誇角色崩壞,絆愛提供鬼畜表情包
    #二次元#虛擬主播,簡稱為VTB即virtual Youtuber,是指常年活躍在視頻網站上的虛擬主播。相比於媒體平臺上的普通主播,有很多人對虛擬主播還不熟悉,甚至大家認為虛擬主播這一產業是今年才突然出現的。實際上第一個虛擬主播在2016年就已面世。而2017年大量虛擬主播陸續被創造出來。
  • 2020世界VR大會開幕,虛擬實境,全息投影,AI虛擬主持人……一波赫...
    藉助真人檢索、面部精確重構與表情遷移等技術,「鍾小石」能夠高度模擬真人主播的聲音、表情和動作,完成單向播報、雙向互動等任務,實現了從「能聽」到「會說」的技術飛躍。本次活動還開闢了一個「VR雲會場」。用戶可以在相關頁面中自定義自己「虛擬化身」的穿著和樣貌,設定完畢後佩戴華為的VR眼鏡,在會場的虛擬座位中「入座」;不同的「虛擬化身」間可以彼此看到,並相互進行語音、文字對話;佩戴VR眼鏡的用戶只要轉動頭部,就可以觀察到不同視角的畫面。「讓普通用戶也能身處黃金C位,感受真實會場。」
  • Loom.ai利用人物靜態圖片打造逼真的3D虛擬頭像 保證像到連親媽都...
    Loom.ai利用人物靜態圖片打造逼真的3D虛擬頭像 保證像到連親媽都分不出來   這種情況導致你在和對方交互的過程中根本不清楚這個人究竟是誰,就像這樣:
  • 我長得太醜,只能去當虛擬主播了
    之所以叫虛擬主播,就是因為其採用了一套虛擬形象代替本人出鏡。這種虛擬形象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能夠採集真人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然後反映到虛擬形象上。換句話說,主播在現實中的表情動作,和畫面中的虛擬形象是一致的。就像遊樂園中穿著玩偶服裝的工作人員一樣,虛擬主播的本質是一種角色扮演者。
  • AI換臉、虛擬主播、智能影像生產……文娛產業現在已成AI的天下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以視頻製作為例,盤點文娛產業中用到的AI技術。看完之後,可能你會產生「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錯覺。AI的文娛之旅,馬上就要發車了。Step 1:定劇本前期策劃是個技術活,視頻質量最終如何,拍攝劇本、創意方案、解說詞等關鍵內容就在一開始決定了一半成敗。要不考慮下用AI進行文字創作?
  • 虛擬主播大熱!國內驚現一位神秘虛擬主播!
    遊戲解說中的萌萌噠「花Q」吐槽讓很多人喜歡這個個性角色那這些虛擬偶像有什麼作用呢?根據日本一家虛擬主播專門網站統計,目前虛擬主播的人數在今年7月份已經突破了4000人,平均幾乎隔幾天就有新的虛擬主播誕生於網際網路之上。
  • Roblox收購3D虛擬化身應用公司Loom.ai
    12月15日青亭網報導,風靡全球的數字創作平臺廠商Roblox,近期宣布收購3D虛擬化身應用平臺:Loom.ai。據了解,Loom.ai最初亮相於2016年,由夢工廠和盧卡斯影業從事視覺工作的專業員工創辦。
  • 2019-2020 設計趨勢:Avatar角色篇
    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對於最近又逐漸流行起來的角色服務的見解。隨著IT世界成為新維度的社交場合,在虛擬世界中扮演和代表我的avatar的存在與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與現實相似,用戶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裝飾avatar上來獲得自我滿足感,或者為了吸引其他人,圍繞虛擬空間移動他們的角色和他人見面與交流。
  • 國內最強虛擬主播菜菜子,竟然是毒舌的蔡明老師
    在蔡明的自述中,郭達想要的愛情是由幾百個工人拼裝出來的高科技流水線產物,還有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的機器人在服侍其他主人。人工智慧似乎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機器人在感情上代替了人,模糊了人與機器之間的界線,同時也預言了很多現代人只能靠買矽膠娃娃來排解孤單的現狀。
  • 廣西首位AI虛擬主播助力疫情播報,未來會改變什麼?
    給廣西衛視新媒體提供此次AI虛擬主播技術支持的科大訊飛工作人員介紹,真人說話,嘴唇會自然而然地跟著運動,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對於AI虛擬主播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小晴想要達到能夠在說話的時候像人一樣自如地開合嘴唇,她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一項準備事宜便是面部數據的搜集,每一項人工智慧技術的產生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基石。
  • 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率先啟用AI虛擬主播發布戰疫新聞
    2月14日,巴彥淖爾首位AI虛擬主播「鴻雁」正式與觀眾和網友見面,第一時間通過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旗下近十家新媒體矩陣平臺,播報了巴彥淖爾戰疫的及時性視頻新聞。鴻雁是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的虛擬主播,也是全市首位啟動的AI虛擬主播,從今天開始,鴻雁將為大家帶來最新鮮最及時的權威資訊。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新媒體部門,通過引進科大訊飛技術支持,積極探索運用AI虛擬主播技術快速生產、發布新聞資訊的流程和方法,在較短時間內推出了全市第一條由AI虛擬主播播報的視頻新聞,引發多方關注。
  • 從紙片人到虛擬主播,我們愛上了孤獨
    今年vtuber(虛擬主播)文化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越來越火,之前vtuber桐生可可關於中國臺灣地區的不當言論事件引起不小風波,最近雙節期間,又有B站土豪給喜愛的vtuber打賞十萬元。虛擬主播和真人主播存在巨大的區別,她們是靠著動作捕捉用二次元的皮展現給觀眾。因此展示的才藝大多是靠自己可愛的聲線,並且用獨特的性格吸引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