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玲:東大生的華人媽媽們聚會了

2021-03-04 中文導報

中文導報 東瀛歲月

5月18日,參加一場50多個人的聚會,在池袋一個中華料理店,是地下一樓,一下去,就聽得一片歡快喧囂,50個女人的聚會,就像有500隻鴨子一起在說話(我這麼說一點貶意都沒有,我自己就很樂意置身其中)。世界上所有女人的聚會都是這樣,十分地熱鬧,十分地開懷,再伴隨拍照,大合影,小群體合影,比剪刀手合影,勾肩搭背合影——正是在這一派鬧騰中,我們重逢舊友,結下新誼,留下珍貴記憶。

這次聚會的成員都是微信群「dD緣中人」的,群裡有100多人,這次聚會來了50多。這次聚會的女士們,都是旅日華僑華人,來自各行各業,她們的共同點是,都是東京大學學生的媽媽。這些東大生與留學生群體還有些不同,是從小生長於日本,與日本學生一樣經過高考進去的。總之,能一下子看到這麼多東大生的媽媽,也是十分難得的。而且,我也混跡在其中。雖然我家兩名學生已經畢業了,但是我們那個桌子就是OB和大學院在讀生的,還有一位非常厲害的學生,已經從東大博士畢業然後留校當了老師。總之,一旦有孩子考入東大,中國媽媽就可以母憑子聚,每年相約聚會了。

今年的聚會由大學二年級在校生的媽媽們準備,還為我們派發了座位表,還安排了新入生媽媽自我介紹等,總之十分用心。

一下子看到那麼多東大生媽媽,覺得每個人都好棒。有國標舞比賽獲獎者,有氣排球女將,有東京奧運志願者,有好幾位中文教師,非常令我感動的是,有好幾位告訴我很久以前就讀《中文導報》。

劉廈是我們這個群的發起者,是一名中文教師。啊,旁邊的曹老師也是中文教師,大二生的媽媽,這次為我們主持聚會。

雖然一次聚會三個小時,並不能與每一個人都聊個酣暢,但是這三個小時每一分鐘都在說或者聽或者吃或者比剪刀手,很忙很歡樂。結束後,還有一群媽媽意猶未盡直接去了卡拉OK,我則買了我每到池袋都會買的三種神器(去池袋的機會非常少,遇到就不肯錯過地買)。涼皮、生煎包鮮肉月餅,還有車站裡的蕨餅。

開成中學的媽媽們來一個開成學生姿勢,然而只有右邊的氣排球女將姿勢標準,其他三個看著都很不對頭啊。

下次還要聚哦。我在考慮要不要寫一個東大生媽媽系列,把她們有趣的故事寫一寫(或者拜託她們寫)。

相關焦點

  • 杜海玲:小豆島的橄欖樹及其他
    日本華人女作家協會【東瀛荷風】第二期專輯『念在山水間』金秋文學徵文之八作者
  • 杜海玲:小豆島的橄欖樹及其他
    中文導報 東瀛歲月作者:杜海玲很久以前,我媽媽對我說,她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叫作《二十四隻眼睛》,很好看,很感人,是一名女教師和她的12名學生的故事。匆匆坐在影院裡看了幾分鐘,不禁落下淚來,怕掃了同伴們的興,也因遊玩日程緊,我便將看電影這件事留待回家後。電影梗概來自網上:1928年4月4日,大石久子(高峰秀子飾)到瀨戶內海小豆島小學某分校赴任。此地孩子們只有到五年級時才會從分校轉到離此五裡的總校去上學。當她騎著新式自行車穿著西服出現在村子裡時,給村子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 學霸有多毀三觀,這9.4終於說清楚了|東大生|東大方程式|日本_教育|...
    《東大方程式》中的學霸們就擁有著觀眾無法想像的才能。大學部的秋山耀平輕輕鬆鬆學會十國語言;山耀平如今成為了B站上的一個UP主。考上東大之後,學霸們也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煩惱。首先,你將面對的是繁重的學業和周圍都是學霸的同輩壓力。在「東大生的煩惱」這一調查中,排名第三的是「被高估」,東大生常常因為自己的學歷遭到誤解和「特殊對待」。沒有眼力的親戚會問你「什麼時候拿諾貝爾獎」,朋友會突然問你對安倍政策的看法,就算你的專業是德語。
  • 在美國,華人媽媽怎麼聚會?特別附上提拉米蘇教程!
    我們這邊是沒有長假滴,當然啦,我們這些在美國西部大農村的媽咪們也沒閒著,一個月兩次的媽咪聚會又開始啦!這次我們的主題是「教你做提拉米蘇」,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帶孩子已經夠辛苦了,還不準媽媽偶爾吃口甜食嗎!當然啦,這絕對是造福老公啊(除非老公不愛吃甜食,那我也是沒辦法了)。想跳過文本,直接看提拉米蘇教程的拉到文章最後就好。
  • 東大生選「現代日本天才TOP10」
    東京大學是日本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公認為日本最高學府,在不少日本人眼中,東大生擁有天才、怪人等多重標籤。
  • 東大生票選教育意義漫畫|看進擊的巨人學國際情勢 諫山創老師開心表示目的達成了
    而作者諫山創老師也特別在節目上回應,開心感謝東大生讀者看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啊~~「可以學習國際情勢與世界問題的漫畫——進擊的巨人!」「我覺得這部作品可以直接對應到現實的民族問題。」東大生投票的理由都是「民族爭議」相當寫實!
  • 華人朋友圈裡媽媽們忙著包粽子
    圖/通訊員吳超群)日本:粽子也有甜鹹大戰宅家做粽子居然開發出微信群爆款、日本粽子也有甜口鹹口大混戰、在菲律賓買來餡比糯米還多的粽子……對於海外華人們來說,今年的端午同鄉聚會頗為犯難,但一顆飽含家鄉味的粽子不可或缺,形狀各異,不論甜鹹,都是慰藉鄉愁的美食。
  • 與鄭希怡近距離聊育兒經,媽媽們的聚會真的很happy!
    各位姐妹們,你們沒有看錯,前幾天我和鄭希怡「面基」成功了~唉~這可不是粉絲見面會哦,其實這次全靠美贊臣媽媽會的「牽線」舉辦的鄭希怡私樂會將幸運的美贊臣會員媽媽聚齊起來大聊媽媽經,素素非常幸運被邀請到現場,還見到了一直很喜歡的鄭希怡!!
  • 華人學生家長迎戰日本考學季 學業壓力不遜國內
    這其中,也有華人青少年的身影。  住在千葉縣的禮彥也是其中一名,19日清晨,他早上6點半被叫起來,因為據說人在醒後3小時起,腦子才處於活躍狀態,為了9點半開始的考試,自然是6點半起床。為了迎接這一天,禮彥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當然,作為就讀於「進學校」也就是基本都要升入大學的高三學生,照理說一直都在面向考試。不過,真正開始努力,也就這幾個月的事情。
  • 婚了 福山雅治結婚 華人粉絲奔潰
  • 東大生:10歲開始準備,為了拉開1公分的差距
    近日一名現役東大生現身受訪便表示,「就算從初中就開始準備,都太遲了」。 這句話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一點誇張,但根據日本媒體「日刊SPA」報導,這位現役東大生「布施川天馬」指出,許多家長雖然望子成龍成鳳,希望孩子能擠進東大窄門,但過程艱辛卻超越很多人想像。不少東大的學生,早在小學四年級(10歲)時,便踏上用功奮戰的道路。
  • 日本華人母親的心聲:為考入東京大學的孩子們點讚
    中國僑網3月20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每年2、3月,是日本的考學和發榜的季節,各個大學的發榜公布牌前擁擠著考生和學生家長們,不時傳來歡呼雀躍的聲音,有時也會聽到幾聲哀嘆。隨著華人二代的成長,華二代也不斷進入大學考生的行列。
  • 【預告&演員招募】華人夢想又放大招了,《媽媽咪呀》歸來!
    不僅如此,2018華人夢想將復排和巡演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並開啟北上廣巡演。這部輕鬆歡快的浪漫喜劇,不僅全場唱歌都很High,而且故事很有意思:《媽媽咪呀!》講述了一個風流老媽與三個魅力老爸的風流陳年韻事。女兒蘇菲寄出婚禮請柬邀請三位「可能的父親」來參加她的婚禮。
  • 曾讓人抓狂的天才東大生都在幹什麼?在中國成大網紅卻人設翻車?
    節目裡你會感覺到自己的智商分分鐘受到碾壓,但是又被學霸們的無敵腦洞、神回復給笑成弱智,最後還忍不住感嘆一句:果然都是人才啊~▲比如這位,被問到考東大的理由?離家最近...「社會上自我感覺良好的那班人大半都是東大的,所以想來看看。」「考進來之後你的發現是?」「一群狗屎。」▲還有這位,請問你的夢想是什麼?答:我想成為吃軟飯的...
  • 雪梨中餐館聚會變成群毆 華人男子挨打反被指控
    海外網3月21日電 2016年2月,在雪梨Bondi Junction一家中餐館裡,本來歡樂的聚會卻演變成打架鬥毆事件。整個打鬥過程持續了4分鐘,場面十分混亂。2017年3月20日,法庭就此案進行開庭審理,被控華人男子馬駿馳的律師在庭上表達了他對該案件的質疑,「為何被打的反被控?」聚會上演「椅子橫飛、杯盞四濺」
  • 兩個女人的故事,一切從媽媽聚會開始……
    一個媽媽聚會,催生了臺式外帶小店「吃什麼」 ,也就是2018年度香港必比登美食推介「請坐」的前身。在老家從事醫護行業的Tracy和在洋行工作的Grace,二人原籍臺灣,約十七、八年前從臺灣嫁到香港,在相差不遠的時期內先後當上媽媽。原本並不相識的二人,透過親子網站上一張關於「臺灣媽媽在香港」的貼子認識了彼此。
  • 洛奇《爸爸媽媽我記住了》唱響華人春晚
    公益中國——2018全球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晚會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塗經緯、宋鵬飛主持。晚會邀請了眾多明星、藝術家傾力加盟。中國煤炭文工團歌手,星光大道冠軍洛奇受邀參與晚會,洛奇攜自己的新歌《爸爸媽媽我記住了》登上舞臺。
  • 活動報名|現身吧,玩家們!技術人的年底聚會
    為了讓前來面基的小夥伴能在年底有一個輕鬆活潑、愉悅祥和的聚會體驗(2020實在是有些沉重),在pass了「技術人歌友會」、「脫口秀大會」、「相親大會」、「廚藝大賽」、「比武大會」等三十八個腦暴方案後...
  • 疫情擋不住思念 美國華人煮湯圓一解思鄉情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每年冬至時,許多美國華人都會包餃子、煮湯圓來度過。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華裔民眾無法與家人團聚,於是部分華人就自己買材料回家做餃子、湯圓,一解思鄉情。華人李先生表示,冬至代表著一年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