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損傷中,這8種很常見,幾乎全是骨折,但也可以恢復很快

2020-12-22 家庭醫生在線網

下肢損傷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不同的損傷類型患者的臨床表現不相同,在治療方法的選擇上也各不相同。在下肢損傷之後會影響患者的正常行走,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必須要針對常見的下肢損傷疾病進行了解,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

常見的下肢損傷都有哪些呢?

1、髕骨脫位或半脫位

硬骨脫位主要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髕骨向外側脫位,主要是由於旋轉或外翻暴力造成的,部分患者能夠自行復位,若急性脫位時需要到急診進行復位,除疼痛症狀之外患者還會出現關節積液和水腫症狀,在水腫症狀消退之後換隻可以進行負重活動,可以逐漸開始進行體育鍛鍊,緩解關節和肌肉的緊張狀態,有助於血液的循環。

2、脛腓骨骨折

頸椎骨骨折主要是由於外傷暴力引起的,骨折的類型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相同,需要到專業的骨科醫院就診,當存在軟組織損傷時還必須要對症治療,對於有輕微移位的患者可以用石膏固定。

3、腓骨骨折

肺骨骨折常常是由於受擠壓或外傷造成的,在受傷之後患者能夠自行站立,膝蓋和踝關節也能夠自行移動,但是大部分骨折都會伴有踝關節和膝關節的損傷,在治療時需要使用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還需要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固定,若骨折情況比較嚴重還必須要用石膏固定。

4、脛骨骨幹骨折

脛骨骨幹骨折常常因扭轉外傷引起,一般不需要進行復位治療,大多數患者在麻醉情況下就能夠達到滿意的復位效果。

5、幼兒骨折

幼兒骨折主要多發生於1~2歲的幼兒,主要是指脛骨內微小的螺旋形骨折,在發生極小創傷或不明原因創傷之後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通過常規的影像學檢查很難發現。

6、踝部骨折

踝關節是骨折常發部位之一,當足部扭轉範圍超過最大程度時就容易導致踝部骨折,還容易引起關節的韌帶損傷。除疼痛症狀之外,患者還會出現關節部位的腫痛,在腫痛消退之後,可以用石膏進行外固定,防止骨折部位發生移位。

7、足部應力性骨折

足部應力性骨折主要是指舟骨和跟骨發生應力性骨折,一般多出現於長跑運動員和高性能運動員中,在負重時疼痛明顯加劇,局部會有明顯的腫脹,需要臥床休息進行復位治療。

8、趾骨骨折

趾骨骨折一般是由於擠壓或直接暴力引起,通常比較容易治療,在沒有發生移位情況下可以進行內固定治療,骨折部位的癒合時間也比其他骨折部位要短。

身體平衡性缺失、神經肌肉控制力下降以及下肢肌肉力量不足,都是下肢損傷的高危因素,在出現下肢損傷時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及早的進行治療,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相關焦點

  • 骨折等骨損傷恢復過程中,謹記做好康復運動,這5種選擇很常見
    骨損傷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問題,主要見於運動時或者是進行體驗駕駛引發的損傷,這種情況需要針對骨損傷的程度來進行判斷,並且進行後期的康復運動,幫助骨損傷患者恢復。骨損傷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所以後期恢復就比較重要,不僅能夠預防再次損傷,還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保持生理活動功能。
  • 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什麼?為什麼會損傷脊髓和馬尾神經?
    腰椎爆裂性骨折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腰椎出現暴力性的過度前屈、後伸,擠壓、分裂、剪切或旋轉力等,造成超過生理極限出現的一種嚴重性骨折。在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疾病歷史上,最常見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事故和高處高空墜落導致腰椎受到暴力外傷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骨折。
  • 衛生部印發地震傷員常見損傷早期康復治療指導原則
    指損傷或手術後4-12周左右。本期康復治療的重點是促進骨痂生長及硬化,在不影響骨折穩定性的前提下,加強肌力及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增強肌肉力量,增大關節活動度。(1)在增加前期肌力和關節活動度訓練頻率和強度的基礎上,上肢骨折傷員可以藉助功能自行車進行訓練。
  • 意外損傷,了解髕骨骨折的術後康複方法
    在膝關節的損傷中,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很常見,特別是在足球、籃球運動愛好人群中,膝關節的交叉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很常見。但是最近接觸到一類患者,是因為髕骨骨折的問題而找到我們的,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些患者並非運動人群,而是不常運動的中年婦女。髕骨是我們人體中最大的一塊籽骨,籽骨是什麼意思呢?
  • 乾貨9:意外損傷,了解髕骨骨折的術後康複方法
    在膝關節的損傷中,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很常見,特別是在足球、籃球運動愛好人群中,膝關節的交叉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很常見。但是最近接觸到一類患者,是因為髕骨骨折的問題而找到我們的,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些患者並非運動人群,而是不常運動的中年婦女。
  • 如何判斷骨折?意外損傷後,請認真看這3點
    一般來說,在運動或者一些突發情況,可能會意外出現一些骨損傷。當損傷突發後,患者可能無法立即判定損傷類別,進而做下一步的損傷處理,耽誤後期治療以及恢復。而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損傷並不少見,比如骨折。在臨床上,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患者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如果及時進行了合理的處理,大多數患者能恢復原來的功能,但少數患者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如果意外突發骨損傷,有疑似骨折症狀表現,該如何進一步確定?骨折可疑,要怎麼才能確認呢?
  • 骨折多少天可以康復走路?3種食物最適合骨折患者,可加速骨恢復
    1.積累性勞損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2、3蹠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2.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 老人下肢骨折後腿腫很正常?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為什麼下肢骨折後會腿腫?在臨床工作中,像張大爺一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其實不僅僅是骨折,哪怕是單純的腿外傷也會出現腫脹的情況。血栓的形成往往需要三大因素:血管內膜損傷、血流淤滯、血液高凝狀態,而骨折患者往往三大因素同存。
  • 骨折非小事,骨折了怎麼辦?
    之後很快,萬茜工作室微博發表正式聲明,萬茜右臂肱骨骨折!第一種是直接暴力,一個很大的外力直接作用在骨骼上面導致骨折。萬茜發生交通事故導致的骨折,大概率屬於直接暴力。04骨折康復常見哪些誤區誤區一:石膏固定後肢體不能再動後果:導致患者運動功能減退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療步驟是固定以利於骨痂生長,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許多人誤認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動, 這也是非常不正確的 。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形成,多是由於外力導致,恢復較難,要配合醫生
    這幾種症狀表現需要多注意(一)症狀總覽股骨轉子骨折主要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壓痛和明顯的局部腫脹,大腿近端外側可能有瘀斑。患肢明顯縮短,內收並向外旋轉,患肢無法移動。躺在床上3天後,您可以坐起來並移動。兩周後,您可以在床上進行下肢伸展和屈曲活動。在4到6周內逐漸開始負重運動。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髖部骨折,生活中我們如何保養好髖關節
    人體的髖關節是連接軀幹和下肢穩定的、較為複雜的大關節,由髖臼、股骨頭、關節囊以及韌帶構成,主要作用是承載身體的重量和完成多軸向的運動功能。不過,髖關節是個「易耗品」,由於老年人骨骼的抗損傷能力下降,外傷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概率隨之升高。
  • 14歲女孩五樓摔下多處骨折並截癱,廣州醫生4次手術助她站起來
    治療團隊通過多次修復性手術和後期康復治療,受傷女孩已能夠站立,正在恢復中。 少女五樓摔下全身多處骨折並截癱 5月24日晚,14歲的阿萍(化名)從五樓摔下來,第二天早上6點左右被人發現時,其全身已多處腫脹、疼痛,左腳流血,雙下肢麻木,無法站立。 祈福醫院急診科醫師和救護車很快趕到現場,採取臨時急救處理後將阿萍火速送入祈福醫院。
  • 一摔成疾,老年人的髖關節骨折將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髖關節骨折就是老年人健康不能忽視的問題之一,因為這些患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中,受傷一年後,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功能狀態的不足15%,有將近50%的髖關節骨折老人在傷後一年內可能會永遠離開。所以有人說:「髖關節骨折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什麼是髖關節骨折我們的髖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是人體站立或行走時支撐全身重量的主要關節。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骨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通過手術治療往往可以達到穩定的固定作用。小編最近就遇到一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該患者在4個月前發生了車禍導致脛骨平臺骨折,並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但由於在術後一直畏痛少動,未進行積極地康復治療,致使患側膝關節難以像健側一樣伸直,下肢功能急劇下降。為了避免出現以上情況,今天小編就與您分享,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 骨折後吃什麼藥好得快?推薦這5種藥物,或可助你快速康復
    骨折是指一個人的骨頭連接同某個部位或某幾個部位斷開,造成該部位的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多數由於外界壓力和骨頭出現病變問題,導致的骨結構損傷,這種情況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嚴重,也比較危險,非常容易傷害到局部的組織血管,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一般出現骨折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在恢復期間可以服用藥物
  • 老年人跌倒,這些部位最易骨折,為啥呢?
    而老人的骨頭不如年輕人強壯,常常存在骨質疏鬆,所以摔倒就容易導致骨折。 老人跌倒時,這些地方最容易骨折 先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摔倒後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常見的部位是軀幹,上肢和下肢。
  • 踝關節MRI解剖及7種常見損傷類型影像
    踝關節常見損傷一、軟骨軟化長期運動導致關節軟骨過度磨損,軟骨細胞脫落,骨質增生,關節間隙狹窄一系列病理變化軟骨信號層次變模糊,其內簡斑片狀或囊狀異常信號,T1W1呈低信號,於STIR呈高信號;嚴重時軟骨全層不同程度缺如,軟骨下骨質明顯增生、硬化。
  • 踝關節MRI解剖及7種常見損傷類型影像表現
    踝關節常見損傷一、軟骨軟化長期運動導致關節軟骨過度磨損,軟骨細胞脫落,骨質增生,關節間隙狹窄一系列病理變化。軟骨信號層次變模糊,其內簡斑片狀或囊狀異常信號,T1WI呈低信號,於STIR呈高信號;嚴重時軟骨全層不同程度缺如,軟骨下骨質明顯增生、硬化。
  • 骨折後容易出現後遺症?做好這5點能減少後遺症!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