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代四朝元老,當過3次宰相,睡過皇帝,最後安然而逝

2021-01-09 琴姐每日聊娛樂

要說這個人的話,需要先來看一首小詩: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它的作者李泌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了。這哥們也是傳說中的神童,剛到了可以上小學的年紀,因為機緣巧合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寫下了上文那首詩,還被錄入了《三字經》。「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這裡的「泌」就是李泌。

小小年紀就這般聰明,長大了之後當然也是不得了啊,李泌二十歲時,就被召任東宮侍讀,專門供奉太子李亨念書。結果因寫詩譏誚寵臣楊國忠、安祿山等,被逐出長安城,發配千裡之外。而他也乾脆,直接脫離了朝堂,歸隱去了。

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雖然李泌自己是歸隱不幹了,但很快又要出山了。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出逃,太子李亨登基,即唐肅宗。肅宗一直惦記著當年大明宮畔的李才子,如今自己又當了皇帝,立刻就下旨把他請回了朝中輔佐自己。李泌才自然不負重託,他分析當時天下大勢和成敗的關鍵所在,調度郭子儀李光弼兩路勁旅,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穩定了天下大局。唐肅宗要封他做官,他不幹,堅持以客位的身份出力,史稱其「權逾宰相」。

後來一次聊天,李泌說,我的志向與別人是不一樣的。肅宗問你的願望是什麼?他答:我的願望是:跟皇帝睡一覺!並且還指定了姿勢,「願枕天子膝睡一覺」。「枕膝」是一個表示親密的詞:大概姿勢是腦袋環在人家大腿腰腹之間……可以參考下圖:

請把圖片中的人物想像成2個男人

肅宗為他為什麼有這種願望?泌曰:『臣絕粒無家,祿位與茅土皆非所欲。為陛下幃幄運籌,收京師後,但枕天子膝睡一覺,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動天文足矣。」他說:「我不吃糧食沒有家,對祿位和土地都沒有欲望。我為陛下運籌帷幄,收復京城以後,只要能枕在天子的膝上睡一覺,讓欽天監來奏報客星侵犯帝座,能動一動天上星宿就滿足了。」肅宗也是性情中人,《太平廣記》記載,他此後還真把李泌腦袋摟在大腿上,讓他睡了一覺。這也是古往今來的唯一一次皇帝和臣子幹這種事的了。

李泌是玄、肅、代、德四朝元老,也是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實際上的宰相,但他是不擔任實職的,也就是不「坐班」,皇帝有事找他他就出來幫個忙,然後又躲起來修行修煉了,最後68歲安然而逝,留下千古美名。

相關焦點

  • 歷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在清朝歷史上,「四朝元老」為數並不多,潘世恩算是其中的典型,說他是清朝300年來運氣最好的宰相一點都不為過,潘世恩活了足足86歲,他為官五十餘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潘世恩為官正直,外柔內剛,他先後任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等職。
  • 郭太師是四朝還是五朝元老
    永樂皇帝朱棣數次盛讚郭太師為「朕之蕭何,」而在武安,人們尊稱郭資為郭太師,亦自豪家鄉有個「大明重臣,五朝元老。」但是,有文章中或言談中,有言郭太師為四朝元老。那麼,究竟是四朝元老?還是五朝元老?五朝元老,並非在五個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擔任過官職,那肯定不可能。而是指在五位皇帝任上,擔任大臣。
  • 唐代四朝元老李泌:在亂世中善用黃老撥亂反正,望之如神仙中人
    大家都議論坐著那位穿黃袍的,便是皇帝,旁邊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肅宗聽到了大家對李泌的稱號,覺得不是辦法,就特別賜金紫,拜他為廣平王(後來的唐代宗)的行軍司馬。並且對他說::「先生曾經侍從過上皇,中間又作過我的師傅,要請你幫助我兒子作行軍司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幫忙了。」玄宗、肅宗相繼去世後,代宗繼位,召李泌回朝。
  • 皇帝和宰相聯手 賄賂與陷阱並用
    其實在唐朝中後期的不少皇帝都意識到了宦官專權的問題,想除掉宦官,也出現過興師動眾的滅宦行動,但都以失敗告終。不過也有幾個皇帝曾經捕殺過一些罪大惡極的宦官,大快人心。比如唐代宗李豫就捕殺過囂張跋扈的宦官李輔國,但由於李輔國勢力太強大,唐代宗是派人把他刺殺的;另外唐代宗還捕殺過一個更加囂張跋扈、權傾朝野的宦官。
  • 追劇丨李白在唐代有多紅?上到皇帝宰相,下到市井酒徒,人人都愛他
    正如劇中人所體現的,在唐代,人人都喜歡李白。究竟李白在唐代有多紅呢?我們來看看他的朋友。他是武則天證聖年間的狀元,唐玄宗時為太子侍讀。賀知章退休的時候,唐玄宗給他寫詩,太子帶著百官給他送行。這樣一個身居高位的人,讀到李白的《蜀道難》,驚掉了,喜歡的不要不要的。賀知章說:你莫不是天上下來的仙人吧?此時的賀知章還在朝為官, 名氣正盛。
  •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飾演角色原型:歷4朝皇帝,保3個太子
    他信奉道教,擅長《易經》,經常遊歷於道教名山,訪求長生不老之術。天寶年間,他給皇帝獻道經,皇帝召他講《老子》,隨後命令他去東宮侍奉太子,與太子關係十分親密。《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為了保護李璵的太子之位,可謂是殫心竭慮。而在歷史上,李泌還保護了另兩個皇帝的太子之位,讓其順利登上帝位,他們分別是代宗李豫和順宗李誦。
  • 唐朝最特殊的官職,300年間只有兩個人擔任過,且最後都當上皇帝
    比如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後,他的繼承人蔣琬就擔任尚書令一職。隋唐時期,尚書令為尚書省長官。在三省六部制之下,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的長官,都可以稱之為宰相,所以尚書令作為尚書省的長官,自然可以稱之為宰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接近300年的歷史中,只有兩人曾擔任過尚書令這一官職。更為關鍵的是,擔任尚書令之後,這兩人最後都當上了唐朝皇帝。
  • 95.劉晏:三字經裡的神童,7歲入朝官至宰相,最終卻蒙冤屈死!
    當朕沒上過學啊!這篇文章正是劉晏寫的,但所有人都懷疑有槍手代筆。宰相張說成立調查小組,要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大賽秩序。劉晏的頌文查不到了,張說的談話也沒有記錄。反正張宰相像打了雞血似的向皇帝匯報:這可是國寶啊(國瑞也)!唐玄宗驚奇之下召見劉晏,見他天資聰穎而且談吐睿智。當場就封為太子正字,掌管校勘皇家典籍。
  • 馮道:亂世中的「十朝宰相」,謗滿天下,譽滿天下!
    自古以來,給皇帝打工都是一份高危職業,因為「伴君如伴虎」,很容易橫生禍端。那些在太平盛世歷經三朝或四朝還能頤養天年的大臣簡直鳳毛麟角。不過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的這位卻是在亂世之中歷事四朝,侍奉了十位君主,並且為相二十多年,始終屹立不倒,絕對堪稱傳奇。他就是「十朝宰相」馮道。馮道生活在五代時期。
  • 丞相與宰相是一回事麼?他們有什麼區別?
    歷朝歷代,只要官員能同時擁有以下兩項權利的,他就能被稱之為宰相:一、要有能與皇帝直接面對面商議朝政事務資格的「議政權」。二、要有能夠監督、督促百官執行政務的「執行權」。只要能在朝堂上同時擁有「議政權」、「執行權」兩項權利的,他就是我們俗稱的宰相。
  • 宰相吐槽大會第二季,學霸和死太監的巔峰對決!|劉史君
    清軍兵臨南明國都南京,側室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被錢謙益硬託住了。錢謙益遂降清。3.明崇禎年間,擔任過內閣內閣首輔的溫體仁與周延儒是政敵,但兩人曾一起排擠過錢謙益。溫體仁揭發錢謙益隱私,周延儒暗中協助,導致錢謙益罷官。
  • 唐朝後期宦官亂政,「甘露之變」後太監挾持皇帝,四位宰相被腰斬
    到仇士良這兒,雖然沒有親手殺害皇帝,但在其掌權的二十年裡,誅殺了四名宰相,刺傷了一名宰相,處決了二名親王,斬了一名皇妃,如此「成績」,可謂古代宦官史上之最了。更令人心緒難平的是,他竟然有一個這樣的結局:專權幾十年,把皇帝和宰相們也欺負夠了,最後平安地退休。
  • 唐朝宰相苗晉卿,為何轉變為官理念,一心輔佐皇帝治國
    但不管其身居何職,總是能夠盡職盡責地為皇帝分憂。安史之亂發生之後,他不願意前往陝州一帶任職,因此被迫辭官歸家。後來又在鳳翔投靠唐肅宗,被拜為侍中,這也開創了宰相奏對延英殿的先例。在年老之後,便順其自然回歸家中養老。劉昫曾這樣評價他: 晉卿寬厚廉謹,為政舉大綱,不問小過,所到有惠化。及秉鈞衡,小心畏慎,未嘗忤人意。
  • 張姓在歷史上出現過四位皇帝,但都名不正言不順,並且結局都很慘
    文/格瓦拉同志在常人的印象中,作為「中國三大姓」(李王張)之一的張姓,雖然人數極多、名人輩出,但似乎缺少帝王運,沒有一個人當過皇帝,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根據現有的史料,張姓在歷史上至少出過4位皇帝,只是他們的帝位均非正統,而且結局都比較慘,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 尚書、僕射、內史、中書令、鸞臺唐朝時期宰相官名為何一變再變?
    不過,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被任命過尚書令,後來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成了皇太子,登基即位,自此也就沒有人敢任尚書令一職了,於是尚書令的兩個下屬左、右僕射代替處理尚書省的事務,成為最高長官,與中書令、門下侍中組成宰相F4集團。在唐朝初期,宰相的基本人員構成就是這樣。
  • 唐朝奇案:宰相屯大量胡椒惹怒皇帝,最後被滅門,祖墳都不放過
    胡椒粉這東西,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調味品,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卻有位宰相,因為在家裡囤了大量胡椒粉,最後被滿門抄斬,連祖墳都被皇帝派人給掘了。這個宰相就是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亮相過的元載,那麼他最後又是如何因屯胡椒粉,而招來殺身之禍的呢?
  • 歷史上「不納妾」的名人:一個皇帝,兩個宰相,一個詩人……
    歷史上「不納妾」的名人:一個皇帝,兩個宰相,一個詩人……文|亞目說史其實中國古代一直都是一夫一妻制,妻子只有一個人,比較特殊的是妾室,不算配偶也沒有政治、經濟地位,而妻子和丈夫是同等擁有政治經濟地位的,有的朝代甚至可以妻子「休」丈夫。
  • 此人歷經六朝皇帝而不倒,竟是一個生根不淨的假宦官?
    (圖)電視劇《雲中歌》劇照▼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在浩瀚的中華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宦官,論名氣
  • 唐德宗為何在重用宰相柳渾之後,僅過了幾個月就巴不得轟走他?
    貶斥宰相787年,唐德宗找來名相李泌「座談」,表示:「朕覺得宰相柳渾不稱職,把他貶到親王府當王府長史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