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配妻子朱安:我和魯迅形同陌路!

2021-01-10 發現昨日

她是朱安,浙江紹興一戶封建人家的女兒,家人給她取名為安,希望她平安,也希望她安守本分,然而,她恪守婦道一生,遂了娘家和婆家的願,她自己卻最終都不得安寧。

朱安照片

或許,「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與被視為先進人物代表的魯迅先生在一起,一開始就是難安的吧。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母親聽信謠言,說魯迅先生在日本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孩子。

魯迅的母親,一個封建社會的婦人,秉著女人應該在家裡服侍丈夫和婆婆的本分這樣的觀點,不經過魯迅先生的同意就給朱家下了聘禮,要娶的是朱家的大女兒朱安。如果按照封建社會的審美標準,朱安真的是極佳的兒媳婦人選,不識字但是識大體,溫順,會做飯做家務。

魯迅照片

周家祖輩本來也是大戶,但是由於祖輩科舉考試的時候考場賄賂最後被告發,周家因此而敗落,當時的朱家境況比周家境況要好。

聽聞要嫁給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的時候,這個女子的內心一定是非常激動的。誇張一點來說,魯迅先生在當時稱得上是「九億少女的夢」。向來服從父母之命的朱安,一如往常的唯命是從。被母親一封家書催回來的魯迅,雖然不願意娶這個陌生女子,但又不願意忤逆母親的意思,還是草草地與她完了婚。

魯迅照片

花轎停在周家門前的時候,她伸出了那對小腳,那是怎樣的一雙小腳呢?尖尖的,真的只有三寸的小腳,小到抬腳鞋子就會掉的程度。慌亂之中,小腳上的鞋掉了,這在當時被視為不祥的預兆。魯迅先生與她成婚當晚便分居,魯迅先生獨自一人住書房,與她幾乎不說話,成婚第三天,魯迅先生便隻身去了日本。

魯迅先生也曾經教她讀書識字,可是封建社會的女子自幼便不配上學堂,沒有任何的基礎,還要顧忌自己為人妻的義務,操持一家人的起居,後來魯迅先生只得放棄。後來魯迅先生提到她,說「她只是母親送給我的禮物,不是我的太太,是我母親的太太」。設身處地地想一下,一個已婚女子最大的難堪,應該就是不被自己的丈夫承認吧。

許廣平照片

後來,魯迅先生又娶了自己的學生許廣平,一個女子可以寬厚到什麼程度呢?許廣平在懷孕的時候,一直是朱安事無巨細的照顧著,自己明明不是僕人,卻卑微的做著僕人做的事。或許,對她來說,活在有魯迅先生的角落裡,就已經很幸福。

後來,魯迅先生逝世之後,她聲聲哭訴,「我也是他的遺物啊……」何等悲哀,何等悽涼。她果真像魯迅先生的遺物一樣,被掩蓋在了歲月落下的塵埃之下。

朱安照片

她的一生都卑微地站在魯迅先生的背後仰望他,即使會被他的影子所覆蓋。有句話叫「我們都很好,只是時間不湊巧」,朱安跨進了周家的大門,卻始終沒有跨出封建社會的門檻,也許,這就是不湊巧。

相關焦點

  • 黑魯迅,別拿朱安說事,他們都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
    朱安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子,如果不是因為魯迅先生,恐怕早已經沒人記起她。說起來她也很無辜。那年朱安出生在紹興一個商人家庭,家道還不錯。她和同年代的女性差不多,遵從三從四德的古訓,從小安順淑良,還裹著小腳。
  • 從魯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說起!
    不承認王蘊如(周建人第二任妻子)在周家的地位倒也罷了,畢竟周建人的原配妻子羽太芳子,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親妹妹。但不承認許廣平在周家的地位,完全是同情守活寡的朱安(魯迅原配)。這是讓許廣平咬牙切齒的。許廣平出身名門,祖父做過清朝封疆大臣,父親做過副省長,親戚裡個個名望了得。
  • 朱安
    1919年11月,紹興老屋出賣,母親、朱安和周建人一家北上,同時周作人一家也來到北京。於是魯迅買了北京西直門內八道灣11號一處院子,全家搬了進去。雖然團聚了,然而魯迅與朱安仍然形同路人。魯迅也考慮過離婚,但那個年代,被休的女人是備遭人們鄙夷和唾棄的,情形大都十分悲慘。魯迅多次對友人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
  • 朱安: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要保存保存我啊
    提到魯迅夫人,多數人只知道許廣平女士,卻不知在魯迅身後還有一個叫朱安的女人。朱安雖然是魯迅的妻子,但卻有名無實,她為魯迅空守了41年,最後孤獨地長眠於北京西直門外保福寺處。朱安與魯迅是同鄉,祖上曾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朱安,雖然識字不多,但是懂得禮儀、性格溫和、待人厚道。
  • 1936年魯迅身亡,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她竟說出了這種話
    哪怕是到了21世紀,魯迅的文章依然那麼犀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如果要說起魯迅的私人生活,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屬他和許廣平的愛情故事了。但其實許廣平並不是魯迅的第一任妻子,在此之前魯迅就有過一位妻子。這位妻子可以說是非常盡職盡責,一直都在默默的陪伴著魯迅,但是這種陪伴非常特殊,魯迅將她娶回來以後,就讓這位妻子獨守空房,而她這一守就是四十年。
  • 魯迅去世,朱安叫許廣平「許妹」、並邀請她同住,許廣平沒有答應
    1936年10月19日,民國大文豪魯迅先生去世,時年56歲。而魯迅先生的離世,卻把幾個從來不怎麼打交道的女人牽扯在了一起。她們便是:魯迅的母親、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和魯迅的同居女朋友許廣平。因為,魯迅去世後,朱安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在信中稱呼許廣平為「許妹」,希望許廣平可以帶著孩子來和自己會合。
  • 魯迅死後,朱安不斷收到捐款,卻債臺高築,那她平時都吃的什麼?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病逝上海,許廣平為他舉行盛大的葬禮,萬人送葬,先生被安葬在萬國公墓。此時,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仍然住在北平的西三條胡同,她也在家中為魯迅設置靈堂,一身素服畢恭畢敬接待客人。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朱安不知道。婚後第三天,魯迅就動身去了日本,朱安又等,這一等就是三年。人的一生,能禁得起多少個三年的等待?對於魯迅來說,朱安算什麼呢?也許就像他說的「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我母親送我的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可憐的朱安只被當做禮物,她只有名義上的「魯夫人」罷了,魯迅對她也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盡對母親大人的孝心。
  • 許廣平被76號特工處囚禁兩月,周作人乘機慫恿朱安出售魯迅藏書
    母親還強迫許廣平纏足和打耳洞,是許廣平的父親看不過去,沒有強迫他纏足。許廣平稍長大一些到了讀書的年紀,因為是個女孩,家人不允許她說官話,說她將來要做"鄉下人"。後來父母竟然將他隨意許配人家,許廣平不願意接受這種逆來順受的生活,為了反抗和馬家的包辦婚姻,許廣平將馬家的聘禮全部扔到了門外。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朱安不知道。婚後第三天,魯迅就動身去了日本,朱安又等,這一等就是三年。人的一生,能禁得起多少個三年的等待?對於魯迅來說,朱安算什麼呢?也許就像他說的,「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我母親送我的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著名怨言
    許多人終其一生想要尋找的也只不過是精神和靈魂的共鳴者。對於魯迅來說,世人皆知他有一個比之要小十七歲的小師妹也是妻子許廣平,兩人琴瑟相和,一起在文學的道路上大步前進,譜寫了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但是對於這段婚姻,世人也有著許多的非議,因為許廣平並不是魯迅的原配。在其之前,魯迅先生還有一個叫做朱安的妻子。
  • 魯迅小腳夫人朱安:獨守空房41年,在魯迅身亡時說了一句著名怨言
    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是魯迅和他的妻子朱安的愛情故事,雖說是夫妻,她卻獨守空房41年。魯迅是我們所熟知的大文豪,是以筆為武器,喚醒人們愛國情懷的戰士。他與許廣平的愛情故事也是被世人所熟知。許廣平當時的大多數女子不同,她自小做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的主見,她不願意裹腳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像男子一般在學堂上課。
  • 魯迅與朱安:你有你的苦,我有我的痛,一段思想不匹配的婚姻
    談話不是對手,沒趣味,不如不談……」其實一提到魯迅的感情生活,大多數人都知道他與許廣平的「同居」故事,還是有很多的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有一個「名存實亡」的妻子,名字叫做朱安。本來在寫標題的時候,糾結了很久,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兩個人的關係,你說戀人?妻子?
  • 魯迅原配朱安,一生欠安
    不叫周樹人,叫魯迅,是著作等身的大文豪,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大嫂,你雖是舊式婦女卻不愚鈍。你很聰慧,大哥不接受你或是先入為主的偏見,以為婚姻自主就是好。「事實上,你也看到,信子是我自己選擇的妻子,她揮霍無度又常歇斯底裡,大哥一味崇洋,未免太過激進。「大哥是成大事之人,歷史恰到岔口,所謂時勢造英雄,他定會青史垂名。社會規範劇變,總有人成為犧牲品,龐然歷史中,小人物的疼痛無足輕重。
  • 人因垂老漸知秋:魯迅原配朱安的寂寞身後事
    原創 陳漱渝 文學報作為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一生落寞,恪守傳統規矩等待著永不回家的丈夫。她被魯迅巨大的聲名所困,卻常年悽清度日,以至喊出了「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也要保存保存我啊」的話語,最後孤寂離世。學者陳漱渝梳理了朱安逝世前後的一些事件,有同情憐憫而相助的人,也有為了利益糾葛鬧上門的人,這件件小事,並如今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 看哭了,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祝願她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朱安不知道。婚後第三天,魯迅就動身去了日本,朱安又等,這一等就是三年。人的一生,能禁得起多少個三年的等待?對於魯迅來說,朱安算什麼呢?也許就像他說的,「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我母親送我的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 朱安的不幸,不能全怪魯迅冷漠,她自己也有責任
    BY百合1如果給魯迅一塊橡皮,讓他擦去生命中最不想關聯的人,我想,他可能會擦去他的妻子朱安吧。  魯迅把朱安稱作「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但是,魯迅從未憎惡過母親,他知道母親別無選擇,只能給他娶個朱安這樣的女子為妻。
  • 朱安:晚年欠債4000元,因常吃稀飯鹹菜暴瘦,為生計求日本人
    自魯迅與周作人兩兄弟矛盾後素不喜來魯迅家的周作人和妻子羽太信子竟頻繁出入魯迅家,之所以如此,自然與周老太太有關:經醫生診斷,時年已87歲的周老太太已經病入膏肓了。每次,周作人夫婦到了魯迅家,朱安總是低頭迴避。實在要打照面,她也從不點頭,只一副冷臉對之。這種種,周老太太自然全看在了眼裡。但她知道:朱安固執,她覺得自己丈夫不喜歡的人,她絕對不能熱臉。
  • 深情歲月:李夢霽《魯迅妻子朱安:一生欠安》(上)朗誦 路芳
    朱安和魯迅◆ ◆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節目﹣《魯迅妻子朱安:一生欠安》魯迅成親在即,他卻要留洋日本,耽擱婚期。臨別,我隨周家人送行。他對我說,「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 先生回國兩年來,先後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和紹興中學堂當教員,現在是紹興師範學校校長。他從不歸家過夜,偶爾行色匆匆地回來,懷抱許多書,我看不懂。他和婆母說話,說「國民革命」、「中華民國」,大抵是些國事,知我不懂,便不對我說。我沉默地聽,寂靜地看,他時而激昂,時而悲憤的模樣,我很喜歡。他是做大事的人。
  • 1936年魯迅亡故,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出那一句著名怨言
    魯迅的結髮妻子是一位名叫朱安的傳統女人,但魯迅並不喜歡她。他不喜歡朱安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兩人思想不能統一。因為這個婚姻是魯迅母親做主的,魯迅無法違命,只能娶了朱安。去東洋留過學的魯迅,接受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先進思想,而朱安只是一個沒出過紹興,沒見過世面的小腳女人,兩個本來不登對的命運就此糾纏在了一起,這便也是朱安痛苦一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