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盛達農業:用高科技種菜 打造農業科技觀光園
蔬菜可以長在空中?一顆番茄產量可達萬斤?這些聽起來是天方夜譚,但在河南盛達農業有限公司卻是處處可見,記者這就帶你感受一下農業中的高科技。 河南盛達農業有限公司位於風景優美的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田莊村,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以安全農產品及生產安全農產品所需的專利肥料與技術為主營範圍,集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濰坊農業:大棚裡的「高科技」
12月2日,由新華社、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經營報在內的20多家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東籬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中國(壽光)蔬菜小鎮等地,探尋濰坊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7家以色列蜜蜂科技公司盤點,小身體賦能大農業
但只要我們需要從水果和蔬菜中獲取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們就會遇到問題。所以可能會有越來越多高效的授粉解決方案。養蜂人檢查蜂巢 圖片由來自皮克斯巴伊的阿普洛託夫戈爾德在以色列各地,有500多名養蜂人,負責全國12萬多隻蜂巢。以色列擁有1100多種蜜蜂,以色列人全年平均每人消費600克蜂蜜。
-
河南內鄉:「五區」「一心」成就現代化農業高新科技園
內鄉縣中以高效農業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是由河南牧原集團、內鄉縣政府與以色列索力農業高科技公司合作設立。於2016年9月成立,位於內鄉縣灌漲鎮楊集村312國道南,總規劃佔地2000畝,計劃投資1.3億元。新鮮的生菜無蟲無害,不用農藥的健康食材,蔬菜長的嫩而且厚實,以色列發達的農業使自己從沙漠變成歐洲的廚房,新鮮食材可以從田間地頭直接送上餐桌。大衛王子是以色列的一個品種,使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根部隔絕土壤,種植在椰糠上面,防止土壤中的農藥殘留和蟲卵。由於隔絕了土壤,沒有害蟲,也無需使用農藥,是真正綠色健康的食材,也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
警惕農業被「卡脖子」:中國的種子,有多依賴外國?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種子行業的科技含量跟發達國家比差距巨大。而且,在種子來源上,中國部分農產品也需要大量進口外國種子,被外國「卡著脖子」。主糧方面,中國的水稻和小麥種子的國產化率都比較高。但一些蔬菜,如番茄、洋蔥、茄子、胡蘿蔔、辣椒、西藍花的種子高度依賴進口;作為「準主糧」的玉米和馬鈴薯的種子也在相當程度上依賴進口。那麼,是中國的種子真的不如國外的嗎?說實話,確實是。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助力高效農業向著「高...
這無疑對我們發展高效農業提振了信心。」何方對記者說。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丹徒區世業鎮調研時強調。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
以色列農業影響世界的12種方式,顛覆了個人的常識
隨著資源減少和人口的增加,更好的農業和更安全的食品儲存的智能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以色列般又年輕,國土面積又小,卻在農業方面做出了很多突破。 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色列人不僅發現了奇蹟般的方法綠色自己的沙漠,而且還通過以色列外交部國際發展合作組織MASHAV等渠道向全世界分享了他們的發現。
-
第二屆 中國(運城)智慧農業展覽會 暨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論壇
>的相關資料 一、展會背景 結合《中央一號文件》大力扶持農業,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
-
南昌智慧農業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
進賢城投智慧農業項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羅溪鎮轄區內,項目總用地面積170畝,總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種植區面積6.22萬平米,於2020年10月建成投產。遠程操控的溫室裡西紅柿長勢喜人(楊廣攝影)走進劉子安所說的溫室,記者看到藤蔓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番茄。
-
經濟區「雲上農業」平臺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如今,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的普及,農業生產走上了智能化和遠程控制化的發展之路。「通過APP線上操作,線下職農種植,用戶足不出戶就能收到新鮮採摘的農產品並實時監測農產品信息,這就是『雲上農業』智慧農場模式。」近日,經濟區雙楊街道工作人員這樣介紹番茄大世界「萬畝農田·雲上農業」管理平臺。
-
番茄年畝產6萬斤,這個高效基質栽培「科技套餐」值得入
番茄年畝產6萬斤,這個高效基質栽培「科技套餐」值得入說起無土基質栽培,大家並不陌生。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傳統無土基質栽培模式的「升級版」——基於基質栽培的蔬菜高效無土基質栽培技術體系。該體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經過多年的試驗探索而成。這個技術體系可是不簡單,在北京、河北、西北區域進行大規模示範推廣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
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南昌農業品牌
近年來,南昌市以都市現代農業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園區及農業品牌建設,構建農業綠色產業鏈,形成了規模大、品牌響、產業旺、鏈條長的現代農業綠色產業鏈,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
-
中國農科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落戶蘇州
中國農科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落戶蘇州蘇州市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籤署共建合作協議 許昆林唐華俊為中心揭牌 王漢中錢前李亞平出席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蘇州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署共建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蘇州)合作協議。
-
2021中國農業競爭新模式:數字農業!
另外,《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我國智慧農業在2020年的潛在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2000億,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新藍海。並且,在各種政策福利的支持下,近年來我國的智慧農業已經開始邁入較為成熟的階段,並逐步開始運用於商業和產業運作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丹徒區高效農業向著「高質量」方向遞進
這無疑對我們發展高效農業提振了信心。」何方對記者說。「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丹徒區世業鎮調研時強調。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設綠色菜園亮點掃描(圖)
年終歲尾,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全力促進蔬菜產業發展。規模生產、科技進步帶動全省蔬菜平均批發單價同比上漲10%以上,產業經濟效益顯著增加。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美國農業的秘密武器,中國農業開始轉變
農業的發展和人類歷史的進步息息相關,糧食安全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來說更是如此。然而,想要在農業上繼續取得進步,就不得不參考、借鑑美國農業的發展歷史。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農業一直在不斷地進步。
-
江西銘宸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致力於打造集物聯網管理平臺
我省蔬菜既供省內消費,又出口至其他省份。日前,記者走訪了南昌、樟樹等地區看到,不少地區蔬菜長勢良好,智慧農業產業園的打造,讓科技為傳統蔬菜行業的發展騰飛插上了翅膀。 江西銘宸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智慧農業中心內部 江西銘宸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智慧農業中心西瓜長勢良好 南昌 打造智慧農業為農產品賦值
-
讓農業插上科技翅膀——「科特派」賦能東莊農業現代化發展
營邊生態休閒農業園內等待採摘的可不止葡萄,板慄南瓜、水果玉米、冰淇淋果等農作物也在開花結果,一片生機盎然。從過往只能種植花生、土豆的鹽鹼地,到如今瓜果飄香的現代農業示範田,農業園的華麗轉身,離不開科技特派員的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