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懸崖村」旅遊新景點

2020-12-25 四川省人民政府


而今的懸崖村成了旅遊景點,美麗的高山草甸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

   

口述:某色拉博(阿土列爾村村民)

整理:記者 何勤華

11月中旬,我的家鄉昭覺縣和涼山州其他6個貧困縣一起摘了帽,我們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的村民簡直高興慘了。

過去這幾年,高興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在我的身邊。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受益於國家扶貧政策,我們村子變化太大了。

以前,進村出村都要攀爬藤梯,大家都稱我們村子為「懸崖村」。

2016年5月開始,「懸崖村」受到各界的關注,還讓國家領導人一直牽掛。

幾年來,我們得到特別多人的幫助,各種政策和項目紛紛落地。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以前的藤梯變成了鋼梯。為改善「懸崖村」的出行條件,涼山州和昭覺縣共撥款100萬元,我們的駐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帶著我和村民修建了鋼梯。後來,又多次進行了加固維修。如今,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安全。

這還不夠哦,今年5月中旬,我們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山上搬到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房子。

出行居住條件變好了,收入也在增加。「懸崖村」受關注後,旅遊公司前來投資。2017年3月,我就到旅遊公司做戶外嚮導,現在每月工資4000元。旅遊公司送我和幾個年輕人到雲南學習嚮導業務。通過學習,加強了我們在安全、服務方面的意識,也提高了我們與遊客溝通的能力。

看過外面的世界,我對家鄉和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我工作的地方在海拔2000多米的一片高山草甸,可住宿可露營,我們當地人將它稱為大平臺。在這裡,白天可以盡情奔跑,晚上可以仰望星空。遊客來了,我早上四五點起床,帶遊客看日出,而後帶他們去看大峽谷風光、去放羊、去村民家裡體驗生活。今年受疫情影響,遊客稍微少了一些。國慶中秋假期,我們村每天接待遊客三四百人。以後我們這裡還有纜車,大家可以從山腳坐纜車到村裡,然後步行穿過原始森林,歡迎到我們「懸崖村」大平臺旅遊。

說說我的直播吧。由於從小都走在峽谷、溶洞、藤梯間,我們村的年輕人都有敏捷的身手。我上山下山最快的一次記錄是15分鐘,而一般遊客需要兩個半小時到四個小時。2017年開始,我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一些我上山下山以及我們「懸崖村」生活的視頻,網友把我稱為「懸崖飛人」。慢慢地,我的直播越來越順手,有什麼播什麼,放羊、下山、種地、過吊橋……直播的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脫貧了,未來的日子還會更好。我還要繼續奮鬥,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當然,我還最想說一聲感謝,感謝那些幫助我們擺脫貧困的人。

相關焦點

  • 我的十三五·百姓故事丨我們「懸崖村」 旅遊新景點
    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受益於國家扶貧政策,我們村子變化太大了。  以前,進村出村都要攀爬藤梯,大家都稱我們村子為「懸崖村」。  2016年5月開始,「懸崖村」受到各界的關注,還讓國家領導人一直牽掛。  幾年來,我們得到特別多人的幫助,各種政策和項目紛紛落地。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以前的藤梯變成了鋼梯。
  • 來自懸崖村支教大學生的真實體驗:今天的懸崖村小學和懸崖村
    這是一位支教學生發給我的情況介紹:懸崖村,村如其名,四周都是懸崖,學校在懸崖底下。第一次看見的時候還有些害怕,但是現在時間久了,這些懸崖倒像是一些保護牆把我們護在中間,不受風吹雨打。到懸崖村小學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來到這所小學猶如回到了自己小學時光。
  • 「懸崖村」搬遷是脫貧攻堅真實樣本|新京報快評
    離開了懸崖的「懸崖村」,真實呈現了扶貧攻堅工作的力量。▲四川涼山「懸崖村」5月12日開始搬遷,84戶村民將搬進縣城。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整體搬遷後,經過雙向選擇,青壯年可自願留在懸崖村參與旅遊項目的開發。2016年5月新京報報導了「懸崖村」孩子爬藤梯求學的故事,孩子們一雙雙稚嫩的眼睛讓人憐惜,那幾乎直上直下的藤梯,也刷新了很多人對貧困二字的認知。從那時起,這個藏在深山裡的「懸崖村」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 走出懸崖村
    這個膚色黝黑的彝族漢子是懸崖村第五代原住民。他沉默木訥、頑固、責任感十足,很少在鏡頭前表現自己,但他家的「小賣部」,剛好就在懸崖鋼梯路的終點。 在他家位於半山臺地上的小院前稍作休憩,跟某色達體夫妻聊上幾句,幾乎是每個初到懸崖村的客人會做的第一件事。 知乎上有個提問「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什麼樣?」曾經的懸崖村或許該寫到答案裡。
  • 「網紅」懸崖村的產業脫貧徵途
    懸崖村,原名阿土列爾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尓莫鄉,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山坳之中,從山底小學到山頂村莊海拔高差約1000米。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越過13級218步藤(鋼)梯。隨著媒體報導,如今懸崖村儼然成為一大網紅旅遊景點,每天吸引眾多背包客勇於攀上懸崖村「挑戰自我」。
  • 雲端上的巨變 這幾年「懸崖村」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這是2016年記者拍攝的畫面,這條由木頭和藤條編成的800米懸崖藤梯路,是連接阿土列爾村與外界的主要通道,這裡也因此被稱為「懸崖村」。懸崖陡峭處,能下腳的地方甚至不到巴掌大,在村民們的記憶中,曾有10人左右墜崖身亡。
  • 「懸崖村」的年輕人回來了
    回到「懸崖村」,某色蘇不惹和同伴用背來的建材修民宿。   回到「懸崖村」,某色蘇不惹和同伴用背來的建材修民宿。一大早,27歲的小夥子某色蘇不惹和村裡5個年輕人就開始了工作,他們把蓋房用的塑鋼瓦捆綁固定,準備通過鋼梯背到「懸崖村」裡,這些材料是準備蓋民宿用的。
  • 懸崖村網紅:在去與留之間,擁抱變化的主播們
    主播懸崖村的新職業事實上,在懸崖村,想要和一位主播坐下聊聊天,難度不低於採訪一位企業家或者明星——甚至懸崖村主播可能更忙。11月23日,彝族新年第四天。天蒙蒙亮,吉克木果就背著豬肉下了山,他的直播就此開始。
  • 李圓玲丨從藤梯到樓梯:「懸崖村」的山鄉巨變
    村民說:「一些收購商知道我們是『懸崖村』的,斷定我們不會再把東西背回山上,就故意壓低價格。」沒有收入來源,許多年輕人想要外出打工創收,然而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上學需要有人接送,加上村裡沒有診所,家裡老人生病是個麻煩事,碰上突發疾病,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就醫,就意味著要面臨死亡,村民莫色拉洛就是這樣失去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孩子。
  • Hello Kitty新景點「HELLO KITTY SMILE」是家庭旅遊最佳景點推薦
    Hello Kitty的新景點「HELLO KITTY SMILE」是成年女性也能興奮不已的景點說起以Hello Kitty為主題的設施,「三麗鷗公園」很有名。雖然Hello Kitty在孩子中很有人氣,但只有大人才能享受的新景點「HELLO KITTY SMILE」將於2018年4月在兵庫縣淡路市誕生!可以欣賞到夕陽美麗的播磨灘美景和正宗的套餐料理。這次,我們來到了當下成為話題的「HELLO KITTY SMILE」,在豪華的Hello Kitty的世界裡盡情享受。白色巨大的Hello Kitty是記號。
  • 當年受6億投資的懸崖村,如今發生什麼變化了?女遊客是這麼說的
    加上這個地方走紅,便有了一些公司說要投資這裡,將懸崖村開發成一個景區。    雖然說這個存在很偏僻,但是它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有峽谷、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旅遊資源。一個成都的旅遊公司,目前已經策劃好,懸崖村以後該怎麼發展了。
  • 阿克鳩射 在他筆下「懸崖村」從發現到消失
    2010年7月,在一次到昭覺縣支爾莫鄉調研活動中,阿克鳩射第一次聽說「懸崖村」。「當時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到阿土列爾村要攀爬很長的藤梯才能進到村子裡。」這種落後且危險的交通方式,讓同為昭覺人的阿克鳩射也不免震驚,而經常有人在這條路上摔傷,甚至從「天梯」上墜落而喪命的消息,更是深深刺痛了他。
  • 「懸崖村」曾獲得6億資助,最後卻只修了條鐵梯子,其它資金哪去了?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號稱「懸崖村」,想必大家聽名字都十分好奇了吧? 懸崖村是在四川的大涼山,這是一個到處是陡峭絕壁的山峰,在這個山峰上有一個自然村落叫懸崖村,當地的居民是很貧窮的,他們和外界的聯繫主要是靠雙腿雙手爬上陡峭的山峰。
  • 「光速進化」的懸崖村:年接待遊客超10萬,村民搬家、開店、當網紅
    下山,或許也能找到一份工作,但達體說,在懸崖村生活了五十多年後,除了種地,他沒有一技之長。他聽說懸崖村搬遷後,原址要開建旅遊項目,可以看森林、雲海、大峽谷,還可以遠眺金沙江等。 甚至攀爬懸崖村,也會成為一個項目,他可以和村裡的年輕人一起,去當導遊。
  • 當年的懸崖村,獲6億資助後變啥樣了?網友:只修了個鐵樓梯嗎?
    越來越多的遊客喜歡鄉村旅遊,去體驗原生態的鄉村生活。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那個懸崖村啊?一個貧困的山區獲6億資助後變啥樣了?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懸崖村名叫阿土列爾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坐落在海拔1400米的深山中。村裡沒有通訊信號,懸崖村的村民想要出山通向外界的話,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甚至還要越過200多藤梯。
  • 舞劇《懸崖村的幸福路》首演 舞出大涼山「懸崖村」觀念碰撞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說到「懸崖村」,很多人腦海裡會閃現出那個進村出村都要攀爬藤梯的驚險畫面。12月7日晚,四川大劇院舞臺上,由四川省歌舞劇院精心打造推出的新創舞劇《懸崖村的幸福路》,就以現實為基礎,通過藝術創作,挖掘出富有時代特質和人性魅力的矛盾衝突,編織出一個極具戲劇張力的人物命運故事。當晚7:30,舞劇《懸崖村的幸福路》的大幕正式拉開——在遙遠的大涼山,深山幽幽,峽谷險峻,懸崖上有一個特殊彝家村寨——懸崖村。
  • 女記者爬天梯報導懸崖村,剛說完「一點都不恐怖」之後……
    這是四川電視臺的記者高慧玲和同事們為了完成"懸崖村"搬遷的採訪任務。據新京報報導,5 月 12-14 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這個因 2500 多級鋼管組成的"天梯"而聞名的"懸崖村",邁出了脫貧的重要一步:有 84 戶精準扶貧戶陸續搬到山下,住進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 還記得1000米高處的懸崖村嗎?買修梯子怎麼樣
    還記得1000米高處的懸崖村嗎?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在四川大涼山有一個非常貧窮的懸崖村,這裡的人與世界完全隔絕,因為那裡太遠了,而且,他們只能依靠藤梯離開村子。看到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和一些大型企業聯合投資6億元,希望對懸崖村進行改造。然而這些年來,懸崖村依然沒有改變,唯一的變化是藤梯變成了鐵梯,這讓當地人進出村子更加方便。
  • 磐安懸崖村成為網紅村從巖門村的蝶變感悟「兩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這個他們曾經嘆苦叫窮的地方,一夜之間因為旅遊而成了網紅:海拔高,成了看雲海的好去處;地勢險,成了有看頭的好地方;道路艱,成了探險者的好選擇……由此,它就有了一個特別形象的「藝名」——懸崖村!懸崖村的橫空出世有它什麼樣的機緣?背後的推力又是什麼?
  • 懸崖村「天梯」到底有多恐怖?記者一點兒都不怕,爬著爬著就哭了
    說到懸崖村,很多人對此都有了解。在之前,政府曾經有過類似的政策,想要幫助懸崖村搬離原來的地方,但是因為搬家之後,很多村民無法再享受原來的幫扶政策,因此紛紛都搬了回去。「懸崖村」又名「阿土列爾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坳中,從山底小學到山底村莊海拔差將近1000米。村民從村裡出去,需要攀爬800米的懸崖、越過13級218步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