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工作是最好的道場

2021-01-11 騰訊網

2020年的春節,一定會讓每一個親歷者記憶深刻。因為緊張的疫情,宅家不能外出的日子,很多人變身美食達人、群聊小能手、追劇大王、哄娃狂魔……

時鐘滴答滴答,日子一天一天過,床墊都被躺凹下去了,網劇也看膩了,微信群裡的聊天話題,也日漸沒有新意,小朋友都快把沙發跳塌了……可是什麼時候上班,依然顯示「等待通知」中。

漫長的一個月過去了,終於等來了上班日子,雖然都戴著大口罩,但是光看喜上眉梢的小半張臉,就知道大家臉上洋溢著「終於上班了」的笑容。

一位同事說,工作這麼多年,從未如此渴望上班。不僅僅是因為要養家餬口就要努力工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種目標清晰、互相協作、一起奮鬥的感覺特別好。

而家裡就不一樣了,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讓你心猿意馬,你似乎什麼都做了,但似乎什麼都沒結果。

菜沒做好,被家人數落,第二天賭氣就不做了,心裡還很氣呼呼地表示,一代廚神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裡。

微信群裡,不知怎麼就聊到了中西醫之爭,對立的兩派馬上互相人身攻擊,原來的和氣氛圍馬上炸毛,群主苦勸無效,只能宣布就地解散。

安靜地陪娃,也能陪出毛病來,教育理念之爭蔓延到人身攻擊,再到互挖陳年「黑料」,眼看完美家庭就要分崩離析。

花了很多時間,追劇到大結局,遠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結果,大罵編劇水平差,差點讓手機代替自己珍貴的下樓機會。

一位朋友說,疫情期間,他思考了很多,為何家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港灣,但是待久了就各種膩呢?因為家是一個建立了長期目標的地方,而又不可能制定一堆制度規範,去保證這個目標分階段、穩步去實現。

這些長期目標,考驗的是雙方或者多方的情商、耐心和長遠規劃能力,而且也沒有一個完美的培訓成長體系,讓所有的成員都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夢想」去奮鬥。所以,一個人在家待久了,就會出現很多爭端,逐漸喪失了成就感。

而工作就不一樣,有明確的目標,有保證其實現的制度、績效考核,有團隊支持一起克服困難,如果你的能力達不到要求,還有完善的培訓體系來提高,從而保證實現小目標、中目標、大目標。能達成結果的事情,會帶來他人和自我的認同,激發人的成就感。

我深深認同這樣的看法,並且認為工作與生活有時候是互相支撐的,彼此帶給我們的一些領悟,也是可以解決彼此問題的。

老闆喜歡把工作和生活聯繫起來思考,經常舉他兒子的例子。他說,有時候,兒子調皮搗蛋,也會讓他忍不住想發脾氣,但是他一想到自己是發自內心地愛兒子的,就應該用兒子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他,而不應該自己一頓情緒發洩,管他有用沒用,自己先舒坦了再說。

他說,自己最初也是個超級完美主義者,見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都要指出來。但是創業這麼多年,一個最大的收穫,就是在知愛價值觀下,不斷修煉出了強大的包容心。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這項修煉都讓他受益匪淺,也讓他能從容處理複雜的事情。

這個空前的長假,我家迎來一位新成員,老婆、老大、老二都要照顧,除了精力分配上是個考驗,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情緒管控。從老婆後面對我的態度來看,個人感覺打個80分應該沒問題,這跟我在工作上不斷修煉、提高自己的心性密不可分。

其實,說了這麼多,想表達的觀點是什麼呢?就是工作和生活不是割裂的,我們在工作上積蓄的智慧,往往有助於我們解決紛繁的家庭問題。而我們從家庭那裡,得到了全力的支持,也能幫助我們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

最後,我要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工作是最好的道場。我們在做事中領悟做人的道理。

疫情雖是一次無情的危機,但是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生活和工作的辯證關係,促使我們更加智慧地擁抱今後的生活,也算是一個意外中的驚喜。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紅塵,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提起修行,總會讓人聯想到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山林隱士,坐禪,吃齋,念經…… 其實,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紅塵,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場。 當朋友詢問為什麼時,蔣勳說: 人生中有太多捨不得,一些喜歡的人捨不得,一些喜歡的東西捨不得,一些想去的地方捨不得,甚至有時候自己也厭煩,為什麼這麼多捨不得。
  • 2020丨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就是最大的道場
    人生不是一場比拼速度的短跑,而是考驗耐力的馬拉松,贏家並不是看誰走得最快,而是看誰笑到最後。  一位經濟學家這樣形容。身體是「1」,名聲、地位、財富都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數字將毫無意義。  曾經「中年人用保溫杯泡枸杞」的話題被人在網上嘲弄得不行。
  • 真正的修行道場不在寺院,不在深山
    、不是禪堂,真實的道場就是每一個當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個念頭。修行不是一種逃避;更不能成為一種心靈的娛樂,或是爭權奪利。修行要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實際問題都是入口。每一個問題是道場,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每一次情緒的旋風是道場,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每一個念頭是道場。能以平心靜氣處理而心不妄動,就是真修行。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註定要經歷沉沉浮浮,體會人生百態,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 人世間,是最好的修行道場,沒有絕對的善惡,沒有必然的因果
    這4個月裡,他終於不再忙著幹活,享受了人生最後的清閒。堂弟也照顧叔叔很仔細,想吃什麼都滿足,想去附近玩玩看看,都帶著去。最後的日子,也算是孝子賢孫,圍繞床邊伺候著。叔叔出殯的時候,堂弟花了不少錢,辦得很隆重。堂妹的前夫帶著女兒也過來了。兩個人都穿了孝衣,送叔叔最後一程。
  • 佛教:修行是否必須要出家?紅塵是練心的最好道場!
    紅塵是道場,萬相即開示,當相即道。所以,一定要學會在生活中、工作中悟道、修道和證道。悟道,就是領悟萬事萬物帶給自己的啟示,不僅是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更需要從社會的大事。這些大事因緣當中,都有自己的一份因緣在裡面,就是說都與自己有關,是真真切切地與自己有關。
  • 佛教:在家人該如何修行?家是淨土,公司是道場,眾生都是菩薩
    而對我們在家人來說,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供養三寶,或者偶爾去廟裡短時間修行一下是可以的,卻絕對不能天天都在那裡呆著,那咱們的道場又在哪裡呢?或者說,我們在哪裡修行,同時又在哪裡為眾生服務呢?很簡單,就是在我們工作的地方,我們的客戶就是我們種福田的地方。
  • 《人生處處是修行》:逆境,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充滿疑惑,不妨翻閱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或許會有所收穫。作者鬼腳七是個電商奇才,曾就職於阿里,從基層做到了高管。之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他曾短期出家,用八十一天託缽行走。如今,他遠離塵世喧囂,已在山間修行三年,法號行空。
  • 人生如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貴在修心
    修行就是修心,強大的內心,需要一點點去修行,清·金蘭生在《格言聯璧》養生類裡講述到:  「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  人生如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人生在世,不凡會經歷一些事情,如:經歷過感情挫折,  貧寒、勤工儉學,大病一場後痊癒;經歷過人間冷暖,嘗盡生活酸辣苦甜,等等,都是人生的修行,修行貴在修心,明白了自然會大徹大悟,更會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內心強大,無往不利,自然而然。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白羊寺 | 美食是人生一場修行
    靜觀師太的人生純粹,美食就是她的修行。白羊寺的天真庵片中,Jeong Kwan平靜、溫和而堅定地講述了自己與素食、佛教和修行的故事,釋放出美食世界的巨大能量,令人動容。靜觀師太與素食、佛教和修行的故事多麼美妙的開場啊如果你期待的是一場嚴肅的教義宣講和裝逼的人生說教,那你不會懂的靜觀師太。自然、樸實,對季節的歌頌和身邊物產感恩已經是全部。
  • [正念祈禱文]《道德經》: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實際問題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平安。在這個世上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只要有一個好的身體,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人們對於幸福的理解各種各樣,但平安是福,是最普遍讓人接受的理念。因為不管我們有多少錢,不管我們有多高的社會地位,沒有平安就沒有一切,所以平安是福。為了解決不必要的爭執,我們可以試著努力去做一些事。
  • 呂燕妮出身低結局好,黎婉華卻把好牌打稀爛,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
    呂燕妮出身低結局好,黎婉華卻把好牌打稀爛,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富人只愛跟富人玩」,郭晶晶嫁給了霍啟剛,也不是所謂的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因為跳水皇后郭晶晶,本來就是高貴的白天鵝。如果說,「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呂燕妮和霍英東也算是「修行成功」,把福氣留給了子孫後代。·含著金湯匙出生,「牌」最好的她輸得最慘不過,呂燕妮的好閨蜜黎婉華,就沒有這麼好的境遇了。當黎婉華和呂燕妮成為好閨蜜的時候,何鴻燊和霍英東的關係還算不錯,兩人既是校友,也是生意上的好夥伴。
  • 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人間,紅塵煉心真修行!
    又或者一些人認為修行一定要去道觀,要有師父,在這種環境下修法才叫修行。的確,這種修行比較能約束自己的心,但是在沒有這種條件的環境中,我們要將自己的心當成道場。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靜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欲望、無常與情緒苦樂……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text:孫衍記得剛回南京時的一次聚會,一位年長者對我說:「你把自己擰得太緊了,像發條一樣。如果,生活給了你劫難,那也是因為上帝覺得你太懦弱,以此來考驗你,這算不算是一場修行?做一個逃避的人比做一個迎難而上的人容易的多,但逃避就註定停滯不前,而路一直在你的面前鋪陳,你走不走,都會老的,只是不要老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END - ▼本期作者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純淨透明。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在這人生修行中,有的人失落痛苦,有的人抑鬱不得志,有的人激情滿懷,有的人躊躇滿志。
  • 閱讀,是人生必可少不可缺少的一場修行
    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真的十分重要,必不可少一個人選擇讀多少書讀什麼書,都是在不同層次的修行1可我們忘了,讀書本身就是一場修行文字的閱讀就是一場旅行,當讀得多了心也得到了修行。工作上好的氣質及好的面貌能令你在職場上更受關注現在,許多行業氣質上的優勢無論是在面對上司、下屬
  • 人生的不甘來源於苦難,終於修行
    人生的不甘其實來源於苦難。生離死別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喑啞聾苦,鰥寡孤獨苦……,這樣細細推究,人生真是一個苦海呵!成功了又如何?當一瞬間的幸福感過去後,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怎麼樣保持住名聲不被超越?如何使成功更加地羽毛豐滿?還要抵擋看不到的因嫉妒而來的暗箭,真是壓力巨大,高處不勝寒!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不知煙花柳巷好修行?躲什麼躲?隱什麼隱?卻道險山惡水是福庭?深山有鬧市,桃源在紅塵,擇什麼地?選什麼境?要修的,唯此身心!心在當中擱,不偏亦不淪。一切皆由己造,助人為善,自然福報綿長,自行其惡,必定報應不爽、自受其殃!一顆心不清淨仍是空忙一場!因此上,閉上是非口,遠離名利場,不誤為人一場,學聖學佛靜旁觀,笑看世人奔忙!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從古到今,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能夠守住寂寞的人,一個人只有保持寧靜的心態才能守住寂寞,不忘初心,奮力前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做人要有寧靜的心態就需要有淡泊名利,只有將名利看淡了,心情才不會浮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