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11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發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孔子博物館《乾隆御定石經》等752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括國家博物館、四川省圖書館在內,23家單位入選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饒權當天在發布會上介紹,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主要是基於我國古籍分布不均衡,存藏相對集中的現實狀況,希望通過「以評帶促」,完善古籍書庫標準化建設。
他說,通過命名全國古籍保護單位,帶動了古籍收藏單位加大資金投入,根據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等國家標準新建或者改擴建古籍。近年來通過新建擴充改擴建,首都圖書館、天津圖書館、重慶圖書館、河北省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都已經建成了專門古籍標準化的書庫。促進有關的存藏機構加大古籍保護專門的設施設備配備和更新,有效的改善古籍的存藏、修復、保護條件。倒逼有關存藏機構不斷完善庫房管理機制,加強硬體建設和制度建設,提升古籍保護人員科學化、專業化管理水平。
饒權還表示,評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是對古籍採取分級保護措施的重要抓手,通過對名錄的評選一是逐步建立起日益完備的珍貴古籍檔案,全面掌握全國一二級古籍的基本情況。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建立珍貴古籍名錄,有利於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對浩瀚古籍中有特別重要價值的古籍進行針對性的分級保護。
據悉,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實施以來,我國先後評選並公布了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命名了6批共203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各地逐步建立本地珍貴古籍名錄和重點保護單位評審制度,有力促進了古籍分級分類保護。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饒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