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客機安全技術先進:可防200千安雷電

2021-01-12 快科技

11月2日,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

2008年C919項目正式啟動時,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段澤民就參與其中,主要承擔C919的雷電防護工作。能承受200千安雷電的C919,前後已進行了超過十萬次的雷電防護試驗,而這些雷電防護工作就是在合肥完成的,進行試驗的實驗室也是我國目前唯一資質齊全的大型專業飛機雷電防護實驗室。

雷電防護試驗貫穿全過程 

據悉,在地球大氣中,平均每天約發生800萬次雷電,每秒就有近100次閃電。關於雷電,人類有很多美麗的遐想和神話傳說,但是對於飛機來說,雷電卻是很危險的。

「一架飛機,平均每年要遭到一次雷擊。大型客機的尖端部位最容易遭受雷擊,比如機頭,翼尖、垂尾。」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中航工業基礎院飛機雷電防護首席專家段澤民說,雷電產生的巨大能量對飛機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甚至導致飛機墜毀。

有資料顯示,迄今為止,至少有2500架飛機被雷電擊毀。為此,將大氣雷電環境給飛行安全帶來的影響減至最小,一直是人們努力追求的目標。

從2008年C919項目正式啟動時,段澤民就參與其中,主要是為C919的雷電安全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及信號的技術攻關。此前他曾承擔我國首架ARJ21飛機、中法合作的EC175/Z15直升機的雷電防護工作,並分別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認可。

「雷電防護直接關係到飛機的飛行安全。C919大型客機從無到有,雷電防護試驗貫穿全過程。」段澤民介紹,在實驗室模擬真實的雷電環境,對飛機的每一項設計方案和各零部件承受雷電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能力進行考察及驗證,如果發現問題,再改進,直到實現雷電防護目標為止。

多項創新攻克雷電防護難題

此次C919大型客機的一大亮點是採用了大量先進複合材料,不僅使艙內噪音降低至60分貝,還使飛機重量減輕,但是關於複合材料的雷電防護卻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碳纖維複合材料有一個缺點就是電阻比較高,導電能力差,而機翼又是容易遭受雷擊的一個部位。」段澤民說,團隊承擔了C919全複合材料機翼雷電防護研究工作,提出了在機翼中設計雷電分流條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大尺寸複合材料雷電防護難題。

「當雷電流通過機翼的時候,電位梯度會非常高,容易對飛機內部的電子設備安全造成威脅。」段澤民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在飛機機翼的防雷結構裡增加一個能夠滿足飛機接地要求的金屬肋結構。

然而,增加金屬肋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金屬的性能必須考量周全。「既要滿足雷電安全要求,還不能增加太多重量,我們在做的時候克服了很多困難。」段澤民說,僅增加金屬肋一項就歷經2年,開展了數百次實驗,不斷找尋各種各樣的方案。

除了機翼,飛機機載外部電氣電子設備也是飛機雷電防護設計與試驗的難題。段澤民團隊對機載各類燈具,如著陸燈、標誌燈開展防護設計研究及試驗驗證,為該類設備的設計定型提供了重要依據,並獲得國外聯合供應商的認可。

數十萬次「雷轟」錘鍊C919

承擔C919雷電防護工作的實驗室就位於合肥井崗路附近,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資質齊全的大型專業飛機雷電防護實驗室。

「轟,轟……」昨天記者在採訪時,不時聽到實驗室裡傳來巨大的響聲。對段澤民來說,這一切已經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實驗室是在模擬真實的雷電環境。通常情況下,每半小時響一次,最頻繁的時候每5分鐘就會響一次。

「目前C919的雷電防護試驗大約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如果按放了多少次電來算,起碼有十萬次以上,要對飛機各個部位進行雷電考核。」段澤民說,後續C919的結構件如雷達罩、方向舵、航電設備等均會在實驗室開展雷電及高強度輻射場試驗。「明年C919的雷電試驗將會達到一個高峰,因為在首飛前還要對它進行大量的雷電試驗工作。」

不過備受關注的C919整機雷電試驗並不在合肥,段澤民說,由於大飛機整機運送過來比較困難,屆時他們將把飛機整機雷電試驗裝置運到現場對C919進行整機雷電試驗。

C919大型飛機到底能抗多大雷電?「雷電是由大氣層中不同溼度和溫度的氣流相對運動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平均每天約發生800萬次雷電,其中幅值高達200千安以上的雷電流佔0.5%。」段澤民表示,從理論和試驗的情況來看,C919大型客機能承受住200千安雷電的打擊,抗雷能力非常強。

備受關注的C919首架機已經正式下線,C919的「繼任者」即國產大型寬體客機C929也已進入關鍵技術的研究階段。段澤民透露,他們團隊還將承擔C929的雷電防護工作,目前已經在做前期工作。


 段澤民教授在介紹C919大型客機


雷電附著點實驗室


高強輻射場實驗室

相關焦點

  • 韓國有三星等世界級企業,為何造不出C919級別的大飛機?
    所以沒有雄厚的技術積累以及人才之類,想要單獨靠進口零部件來組裝飛機,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很多人都覺得我國的c919也是組裝,比如飛機發動機就是靠進口的,飛行控制系統也是靠進口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國C919擁有很多核心技術。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失去了安-225,卻賣出去200架民航
    二戰後,美國和蘇聯進行了長期的冷戰,兩國為了佔據優勢、爭取霸權,陷入了瘋狂的軍備競賽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軍事強國,研發出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有些武器直到今天都無法超越,安-225運輸機就是其中的一例。安-225運輸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載重量最大的飛機,最初建造時載重量為600噸,2000-2001年,它的地板得到了加固,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640噸。這款運輸機建造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早是為了運輸太空梭和火箭等設備,原計劃建造兩架。但是由於當時蘇聯的實力已經明顯下降,無法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撐,航天計劃被擱淺,只完成了一架可以真正使用的安-225運輸機。
  • 為何說運10客機下馬是最可惜的?看看這些參數,C919都不及
    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波音707的客機已經運營了20多年,顯得較為落後,設計過時,油耗大,噪音大,許多技術跟不上當時的先進水平,美國已經開始淘汰這種飛機,波音707民用型在1982年便停產。
  • 納拓雷電安全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兩款手電一款伸縮棒
    【宅秘新聞】此前,宅秘曾報導過,納拓雷電安全系列即將推出新品,並猜測會是一款多功能手電筒。11月10日,納拓雷電安全系列的新品終於在小米有品上揭曉答案,是兩款帶有強光手電的雷電安全求生棒和一款安全伸縮版的雷電安全求生棒,兩款強光手電均售價99元,安全伸縮版售價169元。
  • 就看誰拳頭硬,美國將89家中企列入黑名單,不準C919挑戰波音飛機
    如今美國看見中國C919即將崛起,可能會對美國波音公司造成威脅,故而才會出手進行打壓,美國就是不允許c919挑戰波音飛機。中國這款飛機會在明年和大家問世,目前已經收到了300多架訂單,這會大大壓縮波音公司客機份額。美國將中國企業拉進了清單,不允許他們從美國購買相關零部件,希望從源頭上來解決中國客機威脅,讓他們對美國波音產生依賴,只能夠從美國波音公司購買客機。 歐洲或將佔得先機 美國以為制裁了中國幾十家航空企業,就能夠幫助波音公司穩住市場份額。
  • 鯤鵬換裝渦扇-20,C919也能嗎?航空發動機,軍用民用區別在哪
    不少人一定還記得,幾天前美國宣布制裁我國C919客機相關企業,我國的C919客機似乎將面臨無發動機可用的地步。不少人就開始假設,既然渦扇-20成了,如此一來我們的國產客機不就徹底擺脫來自美國的制約了。航空發動機作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在許多人眼裡甚是神秘,而作為一款橫跨軍民兩用的機械產品,航空發動機,軍用和民用又有什麼區別呢?
  • 眼鏡族的護眼神器——安汰藍夾片防藍光鏡
    安汰藍防藍光夾鏡創新性地實現了現代防藍光技術,即在鏡片基材加入防藍光因子,通過置換助色團來改變分子吸收位置,使鏡片由吸收200納米到300納米的紫光轉化為吸收400納米到500納米的藍光,從而達到全面防藍光的目的。
  • C919國產發動機也有西方技術,一旦禁運,渦扇20能頂上嗎?
    不僅如此,在它的身上,也和C919一樣存在很多的國外技術,甚至部分零部件直接由國外製造。比如它的鈦合金風扇葉片由英國摩根先進材料集團製造,高壓壓縮機由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製造,燃燒室由義大利Avio公司製造,另有部分組件由CFM國際製造。
  • 787客機出現安全隱患,美空管局態度卻令人髮指
    文/匯通網編輯:bored周一(6月17日)波音公司遭到「接二連三」的打擊之下,波音公司執行長(CEO)米倫伯格又再度承若針對事故飛機波音737 MAX客機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予以道歉希望能夠儘快修復問題得到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認可!
  •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19-09-19 10:31: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孫自法)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北京航展)18日在北京開幕
  • C919狂暴試飛,上演鷂子翻身側傾90度,把客機飛成了戰鬥機
    這個動作對於大型客機來說風險非常大,當年B52和C17就是因為做這個機動動作而墜毀的。B52大坡度轉彎改出失敗墜毀C17大坡度改出失敗墜毀而正因為如此,C919才要進行這項測試,找到飛機的極限,保證以後的安全飛行。
  • 波音787夢想客機為什麼能做到那麼輕
    波音夢想客機起飛重量55萬磅,載客290人,滿載裡程超過8000英裡。複合材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們被用於夢想客機的機身、引擎和許多其他部件。客機機身上的複合材料夢想客機的機身由近50%的碳纖維增強塑料和其他複合材料組成。與更傳統的鋁製設計相比,這種方法平均節省了20%的重量。機身中的複合材料也有維護優勢。
  • C919,國產大飛機來了
    C919大型客機外觀儘管飛機發動機和航空電子系統等核心設備從國外進口,但大飛機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陳迎春表示,C919大型客機仍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C919在技術上仍有差距,距離實現產業化也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但首架飛機的下線依然帶來很多信心和期待。作為高端製造業的代表,民用航空一直是中國工業發展的短板,國產大飛機的到來會給中國製造業和經濟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我們就此專訪了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
  • 眼饞中國先進的運20,俄羅斯加緊新型運輸機換代,個個都是重量級
    載重120噸以上的超重型運輸機是安-124;載重60噸以下的重型運輸機是伊爾-76MD-90A和老式的安-22,以及稍輕一些的伊爾-76MD(不超過48噸);載重20噸的中型運輸機安-12;載重6噸左右的輕型運輸機安-26;以及載重1.5噸的超輕型運輸機安-2。儘管這些運輸機都是蘇聯設計製造的,但仍未完全過時,一般只要維修得力,運輸機的生命周期能達到60年以上。
  • 波音客機首降南極創歷史 波音757客機能坐多少人
    本次成功著陸的波音757-200ER設有62個商務客位,除了可運送更多乘客,沿途旅程也更加舒適目前,每個季度ALE都會運送500名左右的訪客到南極進行小組「體驗」。最熱門的目的地包括南極點等。ALE稱此次客機成功降落將為很多計劃來南極旅行的遊客們提供更多可能性。
  • 【設計邦·器】超安全防濺水陶瓷吊燈
    這樣一樣來,用戶用雙手就能親自體驗到先進的工業生產過程。我們通過自己雙手搭建出物品之間的關係,這是十分重要的。」 nina kauppi 總結道。 陶瓷部件部分有超光澤度黑色與白色釉面兩種可供選擇 ohm pendant 有超高光澤度黑色與白色釉面可供選擇,黑白兩色分別搭配同色編織繩
  • 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首架機雷達罩成功下線
    12月28日,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首架機雷達罩成功下線,19時19分,下線儀式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舉行。儀式由特種所黨委書記崔巖主持,所長張明習致辭。
  • 雷電女王的鬼鎧攻略 | 雷電爆裂
    「雷電女王的鬼鎧」是雷電芽衣的異能屬性的裝甲,也是開服起就陪伴在艦長大人身邊的S級角色,今天讓我們來領略一下雷電女王的風採。*以下括號內為滿級數值。100%的全傷害加成在目前所有的角色中可說非常高了,與此同時高額的加成相對的就是較低的覆蓋率。通常情況下鬼鎧自身較難觸發減速和冰凍效果,不過通過隊友之間的搭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凍結是遊戲中為數不多的硬控之一,控制優先級位於三大硬控之首,使角色的輸出更安逸。
  • 《新聞連結 》對比一下C919 就知道俄羅斯MC21的悲劇了
    留給俄羅斯的,可說是一筆極其豐厚的遺產。但俄羅斯現在卻只能步履蹣跚的前進,日漸被曾經遠比蘇聯落後的中國所趕超。  這正是俄國總體國力的一個照影。  MC-21客機,即俄羅斯21世紀幹線客機計劃,啟動於2002年。由雅克夫列夫設計局主持研製,伊留申設計局和圖波列夫設計局參與協助。這三家設計局均為原蘇聯時代就大名鼎鼎的頂尖設計局,研製了眾多雅克系列、伊爾系列和圖系列飛機。
  • 盤點2015全球客機 三菱MRJ90打入國際市場
    安-132有望於2020年正式服役。其推力和機身重量的高比值適合在炎熱和高溫天氣以及各類型跑道上運作。中短途載貨重量達9.2噸,但是該機型也將以私人運輸機、救護機進行市場推廣。據安東諾夫估計,到2025年該機型的需求將達到200架。